物流企业融资存在五大
时间:2023-05-17 21:28:11 | 作者:admin
面临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国外同行的压力,我国物流企业必须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企业规模也将向大型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物流企业的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从我国物流企业现状来看,大规模的资金需求依靠物流企业自身是难以筹集的,而通过资本市场或者金融机构筹集资金存在重重障碍。 一、物流企业经济效益低下,资产信用不足
造成我国物流企业效益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性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物流行业执行国家指令、实行政策性经营,充当政府调剂物资的运输工具,在其运行过程中,形成大量政策性负债,经济体制转变后,国家财政对物流企业政策性负债没有进行适当的补贴。二是自身因素。在经济转轨过程中,部分物流企业没有适时转换经营角色,缺乏竞争意识,自身发展意识淡薄,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经营性亏损。同时,在计划经济时期,物流企业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了企业效益,无法积累利润。经济体制转变后,物流企业普遍存在“重消费,轻积累”的倾向,短期行为比较严重,真正用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较少。由于自身发展资金长期不足,物流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丧失发展动力,造成物流行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下。1999年,物流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70%以上。物流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导致资产负债比例较高,难以从银行取得信贷资金,更不容易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从我国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技术含量来看,总体技术装备落后:所拥有的设备和设施,大多数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建或配置的,大部分已经陈旧、老化;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物流企业在利用资产进行抵押融资时,由于资产信用度不高,金融机构对其评估价格自然偏低。同时,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物流企业资产技术水平偏低,发展潜力不足,银行不愿对其贷款,物流企业通过金融机构融资额度有限。
二、信贷机制制约物流企业融资需求
金融部门在贷款过程中均实行“谨慎性原则”,首先考虑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并建立了一套手续繁杂的审批程序,同时实行严格的财产抵押担保制度。而物流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限制,经济效益普遍低下,依靠自身的实力不足以提供担保,而且担保连带责任重大,很少有单位或个人愿为物流企业提供担保。在办理财产抵押过程中,抵押登记和评估费用较高,而贷款抵押率较低。一般房产抵押率为70%,生产设备抵押率为50%左右,动产抵押率为20%-30%,而专用设备抵押率只有10%,而物流企业的资产主要由专用设备构成,贷款抵押率明显较低,同时金融部门还要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用度来调整贷款抵押率,并且抵押物品还要满足金融部门的其他要求,在这种体制下,物流企业融资额度十分有限。由于金融部门贷款门槛较高,融资费用较高,贷款抵押率较低,现行信贷机制大大降低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其次,金融部门注重“盈利性”,在信贷过程中倾向于“短、平、快”项目,而物流企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行业,投资回收期较长,金融部门不愿对其贷款。
三、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可以直接向社会筹集资金。目前,我国企业尚不能完全享有自由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权力。如果企业要发行债券和股票必须经营业绩良好,达到一定的标准,然后经过有关部门严格审批,通过后才能向社会筹集资金,而且所发行的债券和股票主要在公开市场交易。由于资本市场的严格限制,物流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26家上市物流企业,从分布情况来看,上市物流企业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效益良好的大型物流集团。从融资规模来看,26家上市物流企业共筹集55亿元资金。无论从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从融资规模来看,我国物流企业在A股市场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小。发育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不能成为物流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四、社会信用危机的不良影响
目前,我国金融部门的不良贷款比例较高,使得金融部门产生“惜贷”心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经济普遍不景气,企业负债偏高,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②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有意拖欠银行贷款本息,多头开户,分散资金,逃避监督。③企业借改制之名,恶意逃避银行债务。社会信用的危机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被迫采取严格的审查程序,并制定一系列贷款条件和担保措施,将一些有强烈融资需求的企业拒之门外。物流企业也被这些条件和措施限制在门外。同时,由于社会信用危机的影响,企业间资金相互拖欠问题也比较严重,制约着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融资。
五、社会各界对物流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受“重生产,轻流通”思想的影响,国家财政对物资流通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明显不够。造成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瓶颈效应。另一方面,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企业界对物流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多数企业对生产和管理比较重视,但忽视购运和储运等流通环节。虽然近几年来市场掀起物流热潮,地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也在积极研究发展我国物流的对策,部分企业开始发展现代物流。但是,“物流”这一概念引入我国时间较短,进入实践领域需要一个过程。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各界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物流企业的融资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1.充满潜力的市场———跨国企业物流客户 中国的物流市场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5%,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从总体来讲,在中国,物流费用占零售商品价值的10%,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只有3%,这样高的物流费用驱动各方通过外包物流实现规模效益和专业服务。中国物流市场的快速增长同样在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发展中得到印证,在过去的三年间,众多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增长都超过了30%。
而在整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跨国企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他们当中的众多企业将中国作为他们在亚洲甚至全球的制造中心,这改变着整个物流市场的需求情况。在华跨国企业的物流外包比例远远高于国内的企业,而他们无论是在整体物流运营还是在物流外包上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作为物流服务提供商,只有针对这些特点,设计自己的网络、服务、市场营销手段并培养相应的能力才会最终赢得这些跨国企业物流客户。
2.跨国企业物流客户———物流运营特点
与国内的企业比较起来,跨国企业在物流运营上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进/出货流的比例高于国内的企业,特别是在进货流上,这主要是由其国际化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模式所决定的。
·对整体物流成本有着更为清晰的认识,跨国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核算不仅仅停留在直接运输和仓储成本上,他们更多地关注库存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且有一些跨国企业建立了“整体供应链成本”的概念,试图打破组织上的界限,对各个环节上的物流成本有一个整体的概念,从而在整体优化。
·相对于国内企业,跨国企业有更大的压力来降低其物流成本,而其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也不仅仅限于直接运输和仓储成本的降低,而是同时关注优化供应链相关的流程、运输模式和降低管理成本。
·物流方面的挑战对跨国企业来讲,有成本方面的,同时也有运营质量方面的,而国内的企业往往更多的强调成本。
跨国企业物流方面以上的运营特点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说有一定的启示:大量的进出口物流相关的业务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有国际货代的能力并有一定海外网络的支持;良好的物流成本的核算意味着跨国企业更容易意识到较为复杂和整合的物流服务的价值;较大的物流成本压力意味着想为跨国企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应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供应链流程优化的能力;而跨国企业对运营质量的关注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有较强的运营控制能力,特别是有外包承运人参与的时候。
3.跨国企业物流客户———外包物流需求
跨国企业在外包物流上也有其独特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
·从外包物流的原因上看,对跨国企业来说,首要原因是希望更为侧重核心业务,其次才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当然他们也把外包作为提高服务水平和简化复杂运营流程的手段。
·从外包的供应链环节来说,国内的企业侧重于外包出货流且是从工厂到配送中心这一段;而跨国企业不仅外包其出货流,而且也有一定的比例外包进货流,即使在出货流中,许多跨国企业也不仅限于工厂到配送中心这一段,而是延伸到最终客户。
·从外包的物流服务来看,大量的跨国企业都外包了直接运输、国内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与国内的企业比起来,他们在国际货代、物流信息服务和增值服务上外包的程度也较高,但对所谓“整合的物流服务”却与国内企业一样,也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
·在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选择上,对跨国企业来说,前四位的因素分别是:行业/运营经验、业内的声誉、网络覆盖和价格。而与之对应的国内企业的选择标准却不尽相同,他们很看重价格和拥有战略性的资产。
以上跨国企业外包物流的特点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说,意味着:物流外包的决策是战略决策,而非运营决策,所以在针对跨国企业做市场营销的时候,仅仅关注运营层面的经理人是远远不够的;外包供应链的多个环节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说,价值定位可以是多种选择,比如“进货流管理专家”或“最后一公里配送物流提供商”;除了外包基本的服务,跨国企业同时外包诸如国际货代、物流信息和增值服务,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相对广泛的物流服务范围并具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在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选择中,由于跨国企业更强调行业/运营经验和业内声誉,所以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成功的样板项目往往比一个超级销售人员的作用大得多。
4.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如何赢得跨国企业物流客户
跨国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说是有吸引力的一个细分市场,因为他们对外包物流有着清楚的认识,他们乐于外包并外包更多的、更为综合的物流服务;但同时他们对外包物流服务提供商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有较为严密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选择程序,更为强调行业/运营经验和运营控制能力。所以对于一个已经或者计划进入这一细分市场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说,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是有必要的:
·网络:除了国内的网络,也要对海外网络的建设给予一定的关注度。而海外网络的发展不一定完全是自建的方式,更多的可以依靠合作伙伴的方式。对于国内网络的发展,也不一定是越大越好,而是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不同的价值定位来平衡网络的深度和广度。
·能力与技能:一是要培养较强的运营控制能力,特别是将直接运输外包给其他承运人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优质的服务和信息的畅通对赢得跨国企业客户是很重要的;二是要具有相对整合的物流服务能力,这包括进货流的服务能力、最终客户的配送能力和物流流程优化的技能。物流服务提供商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定位着重培养相应能力与技能。
·服务产品:为了满足跨国企业物流客户的需求,服务产品的设计应相对广泛一些,不仅包括那些基础服务,也应包括一些相对复杂的服务,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这些服务可以是国际货代服务、物流信息服务和增值服务等。
市场营销手段:在对跨国企业的物流客户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应强调对高层经理人的营销,而非仅仅针对运营层面的经理人。另外,最具说服力的营销手段应该是在目标行业中取得成功的样板项目,通过这样的项目证明自身的操作能力并最终赢得客户。
作为跨国企业的外包物流服务提供商能够通过以上的努力赢得客户的信任并最终成为他们的长期伙伴,与之一起成长是理想的合作模式。
面对市场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传统运输业纷纷把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广阔市场空间的现代物流作为第一选择。我国交通运输业专业化程度和运输效率都不高,尚未形成有机的综合运输网络。目前,我国物流业营业额超过5亿元的企业还未出现,与UPS、联邦快递等国外物流企业相比,国内物流企业存在市场份额小、服务功能少、竞争能力弱、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缺乏网络组合等不足。我国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转化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调整经营方式运输企业要根据物流的运作规律调整其经营形式,在这方面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
1.向专业化运输方向发展。如形成专业的整车运输、零担运输、快件运输、散货运输企业,有实力的运输企业也可进入专业性较强的诸如液化气、冷冻物品及保鲜物品等特种物流运输领域。总之,要成为客户物流供应链中具有独特竞争能力的专业运输企业,以运输的专业化、高效化、规模化融入物流。
2.提供以运输为本的多元服务体系。有条件的运输企业应抓住机遇,学习物流管理知识,扩充物流技术,进入客户的物流系统;从运输本业出发,发展相关服务业,形成以不同层次的货运场站为依托,以信息服务、货物代理等中介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的运输服务体系。目前,中运、中海、中外运、大众交通等国内大型运输企业正在积极开展现代物流服务,并初见成效。
延伸服务链条现代物流运作强调物流服务企业要向它的上游和下游寻求服务对象,并同它们建立起战略伙伴协作关系,进行跨行业的、优势互补的联合与协作,增强整体竞争力。因此,运输企业在向现代物流的转化中,要注重同其上游的生产企业和下游的商业企业建立起紧密联系的伙伴关系,运输企业既可以依托上游的生产企业,成为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生产企业的物流代理,也可以依托下游的商业企业,成为众多零售店铺的配送、加工中心。
加强网络建设在传统运输中,画地为牢、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运输企业之间尽管在同一城市、同一地区,各自的储运设施只有一墙之隔,但不能共用,不能形成网络。而现代物流要求运输企业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何区域内的物流服务,同时物流成本还应合理。要完成这种服务,单靠一个企业是不行的,要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必须建立统一的物流网络。没有网络,商品供应、补货及配送的时效性就得不到保证,就会影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在向现代物流转型的过程中,运输企业间应加强联合,实行团队作战。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