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改造的实例研究
时间:2023-07-16 12:50:01 | 作者:admin
加入WTO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迅猛发展,我国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大的制造基地,国内的制造企业数量已非常庞大,而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规模的企业。目前,一个制约着中小制造企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就是:生产制造过程越自动化,越柔性化,生产规模越大,物流系统落后的矛盾就越突出,生产制造系统的高效率与物流系统的低效率越来越不适应。因而,在中小制造企业中进行生产物流系统的现代化设计和改造,逐渐成为众多制造企业管理者的关注焦点。 总的看,国内中小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水平大致处于从机械化物流向自动化物流的转变过程中,同时,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物流系统的重要性,开始了一系列的具体行动,如上海通用汽车公司、青岛海尔集团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就是较为成功的案例,其生产物流系统成为其快速反应的柔性生产能力提升的重要保证,对国内制造企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是,对于众多的中小制造企业,特别是对一些为大公司配套的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来说,这样大规模的系统设计和改造,无论是从经济实力上,还是从管理能力上,都不是一个现实的方案。 本文对AB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物流系统改造过程进行了较全面的跟进研究,提出了一些改造方案设计、评价和比选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为中小制造企业进行生产物流系统的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1 AB公司概述及工程实施背景 湖北AB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是外商独资的汽车AB系统的专业生产企业,是湖北省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推崇″技术领先″理念,先后通过ISO9002、QS-9000及VDA6.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年销售收入近4亿元,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 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对手的产品在工艺设计、产品性能和质量上呈现迎头赶上的态势,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被挤占;同时,我国已经加入WTO,国外汽车厂商大举进入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也随之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这种大的经营形势下,考虑到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态势,公司做出了重要的战略决策:为继续保持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龙头地位,保持技术、市场领先优势,企业必须在战略方向、组织管理、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创新。经过周密筹划,公司开始了代号″03工程″的新项目运作,以″开发生产国外刚起步的AA系列产品,为BB汽车有限公司的新型车项目进行独家配套,开拓新市场″为目标,以全新型的设备、工艺和最好的人员组建新分厂,力争为集团公司未来十年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中�新厂的生产物流系统方案的设计、改造是″03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笔者直接参与了该项目中生产物流系统改造方案的设计、评价、比选工作,认为其运作过程在中小制造企业进行生产物流系统技术创新(或改造)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 生产物流系统总体方案的评价和比选 2.1 概念界定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本文中的基本概念:″物流″、″工厂物流″和″生产物流″。所谓″物流″,简单的说就是指物资实体(物资及其载体)在空间中的物理流动过程,即物资场所(位置)的转移及时间的占用。″工厂物流″,是指从原材料进厂,经过储存、加工、制造、包装、直至成品出厂整个过程中物料的储存、流转和转移,也就是工厂生产活动的物流。它主要分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物流″,即指从原材料购进到车间生产、半成品与成品周转,直到送至成品库的全过程物流活动。本文所提及的物流概念均指生产物流。AB公司的工厂物流也主要是内部物流,即生产物流。 2.2总体方案预案的提出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生产需求,AB公司的生产物流系统方案设计明确了以下10个方面的工作内容:(1)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和制定物流流程图;(2)确定原材料和零配件的包装方式;(3)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仓储方式;(4)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搬运方式;(5)选择相应的物流设备;(6)划分原材料和零配件的消耗点;(7)绘制工位定置管理图;(8)设计物流标识系统并制作物流卡片;(9)确定最佳物流路线并确定物流人员组织方式;(10)制定物流运作作业指导书。其中,某些工作可以沿用以往的成功方案,某些方面必须进行创新或改造设计,实际上,在″03工程″中,生产物流系统改造方案主要涉及到物流设备选择、生产物流方式(包括仓储和搬运方式)和物流标识系统的设计改造。 总体方案有三种预案。 预案一:基本保持原厂生产物流系统,按实际需求作零星技术改进; 预案二:对于生产物流系统的组织结构及方式不作大的改变,对于关键物流设备进行技术创新,对厂内搬运设备、生产线供料系统设备等进行重新设计,而对于仓库管理系统改造则在资金相对充足情况下酌情考虑; 预案三:跟进国内外的先进生产物流模式,从系统的组织结构、方式、设备、人员上进行全面技术创新,特别是对生产流程需要进行再造,对生产线物流系统和仓库物流系统,也需要重新设计、大幅度改造。但此预案不利之处是所需资金量巨大。 2.3总体方案的评价、比选 对于这三种方案,项目小组都作了较为详细的技术可行性分析和经济可行性分析,并形成报告(报告略),但在提交项目协调会时,在公司管理层中出现了较大分歧,主要形成两种意见:预案一、预案二或预案三。支持预案一的人占多数,且多为中层经理人员和部分职能部门(如财务部)负责人;支持预案二和预案三的人都占少数,但多为高层经理人员和部分相关部门(如供应部)负责人。 在对各预案分析、评价和比选过程中,管理层根据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态势进行行业分析和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达成基本共识:(1)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保持技术和市场领先的战略地位,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坚持″技术领先″的经营理念;(2)目前公司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有相对领先的技术和相对充足的资金,具有良好的内部创新条件;(3)公司如果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也面临着很多的不利因素,如缺乏国家相应政策支持,包括财政、金融和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特别是作为外商独资企业,在当地融资渠道少、难度大,融资成本相对过高,容易造成资金相对短缺、负债经营的局面;(4)另外,先进的生产物流设备一般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购置成本高,并且在会计处理时,作为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在现行的增殖税政策下,购进设备时大量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使产品成本中包含了固定资产转移价值(折旧费)的进项税额,造成重复征税,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制约了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需要。 在是否进行生产物流系统全面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分析时,支持预案一方(即反对大规模改造)的主要理由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风险加大,应尽量减少资金投入量,尤其是避免非必要设备的大量投资(如物流设备采购),以免造成过高的成本压力;(2)在资金相对短缺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原有生产物流系统可以达到生产要求,就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改造,何况改造不一定有直接的明显效果;(3)生产物流系统在企业中并不具有关键意义,应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生产主系统中去。针对这些看法,分析其原因,关键还在于两点:主观上缺乏创新意识,对生产物流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客观上存在资金相对短缺、融资困难和改造创新难度大等现实原因。为此,公司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讨论,高层管理人员作了有针对性的工作:(1)加强对公司职工特别是中层经理人员的系统培训,逐渐强化技术创新意识,树立物流是企业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的观念;(2)建立企业资本营运的思想,正确看待企业负债经营;(3)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4)多方面开拓融资渠道,从香港融入部分外资,从当地银行获得部分技改资金贷款;(5、认真细致的考察、审核生产物流系统方案中的技术经济指标,适当的进行方案的修改,优化设计,压缩成本。 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实际运作努力,公司管理层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最终确定了对生产物流系统进行有选择的技术改造方案,即预案二。这样,就对从事具体分系统方案设计、评价、比选的部门和人员提出了特别的要求:每一项大资金投入的分系统的选定,都必须立足于系统和经济的观点,具体的进行必要性和经济性分析,构建投入产出的良好比例关系。 3 分系统方案的评价、比选及实施 项目小组根据改造总体方案中明确的主要工作内容,专门制定了分系统方案的选定原则和评价程序。 基本选定原则:(1)考虑系统化、集装化、单元化搬运;(2)达到省力化、机械化、自动化;(3)要求适用、安全、标准、统一;(4)符合清洁环保要求;(5)方案的技术经济比指标要最优化。 基本评价程序:(1)、本部门各分系统小组提出书面的技术需求分析报告;(2)各小组调研、考察系统供应方的方案技术指标,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价,得出结论;(3)部门管理层召集各小组需供双方进行经济性评价,初步确定各技术系统方案,连同本部门经济评价报告一同上呈高级管理层报批;(4)由高级管理层对各系统的技术方案、经济评价报告和结论汇总,进行总体评价和决策,确定各方案实施与否。 在明确了原则和基本程序之后,相应的确定了评价人员,分小组、分任务的进行了各分系统设备方案的调研和评价、选定工作。 下面是几个主要分系统方案的评价、选定实例。 3.1 物料搬运分系统 装卸、搬运输送设备的选定。叉车是物流搬运设备,是物流搬运系统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在卸货搬运设备中,主要选定了非高位普通叉车和大功率电瓶车,作业中通用容器、专用容器装载量较大的重件用叉车运送,其余中小件用电瓶车运送;在生产线上工位用料输送设备则采用传输辊道、皮带输送机和悬链系统相结合的方案,以最有效率的配置来提高物流效率。这种方案比原厂物流系统中的人工输送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在叉车的采购选型上,我们根据各供应商方案和报价,采用了性能价格综合比选的方法进行选定,见表1。 通过表1分析可知:各种设备所涉及成本不仅是首次采购成本,更大的是运行成本和效率成本。如选用进口叉车,单从有形价格分析,总费用就减少了62万元RMB;如果仅考虑设备采购单价、设备国产化和维修备件单价,盲目追求国产只会造成高成本、低效益,而公司真正需要的是工作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可靠性高、开动率高和故障率低的设备。因而,选择进口叉车,其性能价格比最好,最后,公司定购了3台日本进口叉车,在实际作业中发挥了良好的效用。 3.2 物料集装分系统 单元化集装设备的选定。在生产物流中,物流搬运工作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物料搬运技术中与搬运机械化相适应的另一项技术就是集装单元化储运,即把物料利用各种专用器具将其集装成为一个单元,以利于叉车或电瓶拖车的快速搬运。而单元化集装设备的选定,也必须根据本企业原材料、零部件以及产品的类型、性质、大小、重量和相关搬运动力机械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设备。 我们根据单元化器具必须标准化、通用化、便利化和利于提高物料搬运活性指数的原则,并通过对不同原材料和零部件存货的储存/移动敏感度进行分析,结合公司生产实际需要,选定了一些通用器具(如托盘、托板、滑板、集装箱等)和专用器具(如专用木质托盘、专用工具和零部件托架等),并相应制定了作业流程,在与机械化搬运设备配合作业中,能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3.3 物流标识分系统 物流标识的选定。物流标识主要包括看板卡、定时取货卡、料架标签以及仓库库存物料标识,它是仓库、物流部门及生产线之间重要的信息传递工具,是物流目视化管理手段,在制造业企业物流中大量采用。因而,选择一种适合的标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企业节约成本具有较大影响。 我们初步确定了标识点约10000个,标识方法可有两种选择:一是采用原厂沿用的金属标识;一是采用标准不干胶标识。见表2,通过比较表2可知:采用标准不干胶标识,将降低资金投入6到7万元人民币,不仅提高了工作双效(效率和效益),而且使标识更新、容器清洁等后继工作都十分方便,与原厂的金属标识相比,更有优势,因而,我们选定了不干胶标识方案。 4 生产物流系统改造方案实施的效果 以上仅是介绍了几个关键分系统方案,借以说明生产物流系统方案的设计、评价和选定思路和方法,其它每一个分系统方案,从设计、评价到比选、确定和实施,都遵循同样的原则和程序,直至达到既定目标。 到本文完稿时为止,″03工程″已经完成主要技术改造方案,其中生产物流系统的大规模改造,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生产效率增长点。在生产物流系统方案的具体设计和实施中,我们运用了经济而科学的评价比选方法,不仅顺利的完成了国内较先进的生产物流系统的改造,而且还比原计划的预算节约了资金50多万元RMB。新系统开动后,充分表现出了其优势所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节约了劳动力成本,产生了现实的效益,使每个职工都看到了,生产物流系统真正成为了企业内部挖潜的第三利润源泉。目前,公司已经通过了BB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面评审,成为其一级配套供应商,展现在公司面前的是一个广阔而巨大的市场。 5 基本结论 回顾“03工程”中生产物流系统改造方案的设计、评价、比选、实施过程,我们总结了一些基本结论: (1)生产物流系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无论是从技术性还是经济性方面考虑,生产物流系统在制造企业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先进、合理与否,同时也标志着该企业或行业在某个领域的竞争能力的强弱,因而,生产物流系统的现代化设计和改造已经成为制造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2)生产物流系统总体设计时应立足宏观,多提预案。企业在设计总体方案和预案时,应立足于方案是否适应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先进程度是否符合竞争要求的出发点上,全面的考虑宏观因素对方案的制约和需求,同时结合企业微观环境,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个或几个具有一定可行性的预案来,以供比选。 (3)方案评价、比选的原则、方法和程序一定要规范、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在确定总体方案之前,一般要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评价,包括较宏观的企业外部和内部环境分析,并做出较微观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形成正式的书面报告,提交高层管理者,以供高级管理层和相关的中级管理层进行参考(本文中可行性报告略);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由管理层初步的确定方案评价、比选的原则和程序;在正式确定总体方案时,一般都以较正规的协调会的形式,一次或多次的讨论、辩驳,综合企业的宏观和微观情况,最后由高层管理者明确总体方案,签发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具体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总体方案一旦确定,原则上不允许反复和作大的更改。 (4)不仅要考虑分系统方案的技术实施可行性,更要着重考虑其经济性。在具体方案设计时,应采用符合企业实际的科学方法,进行必要性和经济性分析,综合考虑此分系统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和企业相应的经济承受能力,全面的考察此分系统方案的投入产出关系,必要时可以确定量化的权数,进行精确的数量分析,以便做出适当的选择。 (5)定性的分析、决策方法和定量的评价、预测方法的结合运用。在方案评价、比选过程中,既运用了定性的分析决策方法,也运用了定量的评价和预测方法。在总体方案评价的前期,定量的方法运用较多,而在比选的中后期定性的决策方法则用的较多;在分系统方案比选时,则定量的评价和预测方法用的较多;当然,这没有固定的规律可言,关键是要根据方案所处的具体情况而运用相应的方法了。 (6)专业人员的合理配置和正确使用。在生产物流系统的改造过程中,相关专业人员的合理配置和正确使用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系统改造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生产物流部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合作方的设计人员,双方或多方的管理人员,都有一个具体分工、充分沟通和互相协作的关系,在一个总的目标下发挥各自的作用;只有了解了每个人员的能力,明确了他们的职责,发挥了他们的才智,最后才可能完成既定的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的来说,AB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物流系统的改造,不仅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为众多中小制造企业进行生产物流系统改造,提供了一个好的案例,值得借鉴。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