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和战略行动方案
时间:2023-08-07 22:00:01 | 作者:admin
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然导致物流和供应链服务需求总量的快速增长,因此导致我国物流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如果现有经济结构基本保持不变,预计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社会物流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将不会低于18%,社会物流费用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将不会低于10%的水平,但社会物流费用总额占当年GDP的比重将继续缓慢下降。 专家介绍:王佐,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投资部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特约研究员,中国物资流通学会物流技术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高级会员、特聘研究员。 一、发展趋势 1、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然导致物流和供应链服务需求总量的快速增长,因此导致我国物流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如果现有经济结构基本保持不变,预计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社会物流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将不会低于18%,社会物流费用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将不会低于10%的水平,但社会物流费用总额占当年GDP的比重将继续缓慢下降。如果经济结构调整能够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即服务业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则社会物流费用总额占当年GDP的比重就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2、政府深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努力将进一步促进物流市场体系的完善,差别国民待遇的情况会有所改善,还会有更多的解除管制、放开市场、扶持物流企业的政策出台,且各项政策的衔接之间会更加协调。比如,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就可能首先从开放一些政府管制的领域如金融业开始,令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国家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3、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区域物流的发展将出现新的局面。区域之间经济要素流动规模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区域性物流资源的整合步伐将加快,依托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的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将成为物流企业构建服务网络体系的战略布局重点。更多的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将为物流业集中服务管理、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和更好地发挥现有各种物流园区的服务功能提供良好的产业支撑条件。 但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地方政府对发展物流业的积极性高涨,在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机制,缺乏有效的市场调节力量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和严重削弱物流市场的统一性。 4、生产制造和批发零售等企业面对生产能力普遍的结构性过剩、能源及原辅材料的紧张,以及强化环境保护的压力,将不得不采取更加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的需求将更加趋于个性化,并作为企业竞争战略手段。因此将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知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以及一体化服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促进物流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客户服务意识的增强。 5、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逐步走向成熟。200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美国美智顾问管理公司的联合调查曾得出结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年营业额大约为400亿元,占当时整个物流市场的份额不到5%,但将以年均30%的增长率上升。据此测算,2005年我国第三方物流的营业额应在1142亿元左右,占整个物流服务市场的份额为6、0%。如果仍然保持该增长率不变,则2006年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到2010年时将达到4240亿元。虽然象中远物流、宝供物流、中外运等行业领先的物流企业已经具备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但绝大多数本土物流企业在总体上仍将主要集中在国内的中、低端服务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6、随着我国总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市场业务的全面展开,我国物流资源的整合和物流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外资物流企业对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优质物流企业的并购即将开始,外资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大幅度提高。但同时将会出现一大批能够牢牢控制地区性物流市场或本地物流市场的本土中小型物流企业。[NextPage] 二、战略举措 1、政府部门应该把“以进为退”作为制定物流产业政策的最终价值取向,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变职能,努力创建一个有利于公民创业,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继续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对话机制的作用,尽快扩大有关政策改革试点的范围,用市场的力量来促进由于体制问题造成的企业分别、市场分割、资源分散、服务分离状况的改善,促进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及企业之间的物流功能和资源整合,特别是交通枢纽和物流园区等资源的整合。 在物流市场发展的初期,在传统物流企业还处于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初期,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理念还处于推广普及的初期,应该取消所有针对内资的物流市场准入门槛,让市场来做出选择,以防止在善意的动机下,扼杀了物流市场的创新精神。 政府有关部门所拟定的地方或地区性物流业发展规划或物流园区规划等,一定要建立在现实的经济发展基础之上,一定要能够落实到微观企业可执行的层面。同时,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打破市场垄断,积极帮助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和供应链管理体系。 要确立这样的理念:政府部门现在努力地推动物流业的发展正是为了尽快地在将来退出物流市场,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企业”。 2、在生产制造和批发零售企业中大力推广“全面物流管理创新计划”。包括全面物流功能管理,全面物流系统管理,全面物流质量管理,全面物流成本管理,全面物流服务管理,全面物流客户管理,全面物流信息管理,全面物流绩效管理,全面物流环境管理,以及一体化供应链协同管理等内容。 鼓励工商企业在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积极进行物流管理模式创新。在提升企业投资和经营基础管理水平的同时,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提升物流管理水平,以及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出去。特别是要鼓励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供应链成员企业和物流服务企业的共同协作来进一步改善供应链流程和提高物流效率。 3、大力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要强化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意识,确立为提高客户的市场竞争力而生存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和使命感,推动物流市场的服务升级。要加快发展与培育专业化和知识型的物流服务企业,鼓励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要大力推进物流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统信息化。 要尽快破除所有阻碍物流企业服务创新、延伸服务、提高效率和构建服务网络的政策樊篱,鼓励物流企业强化经营管理和提高运营效率。 4、加快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注重物流管理知识的普及和物流管理工程的研究;要注意拓宽物流教育的基础知识幅度和专业知识深度,特别是要加强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要在扩大物流管理学历教育的同时,注重物流管理从业人员的在岗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特别是对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优先选拔那些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 5、要充分发挥各物流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和行业管理职能,让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既能代表物流企业的利益,又能与环境建立良好协调关系的产业协调机构,在行业规范、行业自律、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6、要加快培育具有专业物流服务特色的,在地区性或本地市场上运作的,能够与工商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中小型物流企业。要特别关注小型和个体私营物流企业的生存状态。在物流领域也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于2005年1月发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扶持个体私营物流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物流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建立良好的微观基础,因为帮助他们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整合物流资源的过程。我们要真正认识到由大量中等规模的现代物流企业构成的产业骨干,将是我国物流业实现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的最有力的产业支撑力量。 总之,我国物流业要在总体上完成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要在总体上提升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水平,要在总体上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还要经历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我们可以设法加快这个过程,但不能也无法逾越这个过程。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