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发展报告(节选2)

时间:2023-07-16 05:30:01 | 作者:admin
    编者按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陆江会长担任编委会主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为主编的《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7-2008)将于“五一”前后出版,各地新华书店公开发售。全书分为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和资料汇编三大部分,是了解中国物流发展的权威著作。     本文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贺登才撰写,系《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07-2008)的《第一篇综合报告》部分。本篇共四章:2007年中国物流发展的环境,2007年中国物流发展的特点,2007年中国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08年中国物流发展展望。今天继续刊登第一章,敬请关注。     五是进一步改善通关环境。海关总署积极推进 “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跨境快速通关,区域审单中心等试点工作;加快建立舱单法定提前申报制度,实行无纸通关改革,积极推进 “区港联动”试点和电子口岸建设。海关总署与质检总局加强合作,对外公布了 《通关单联网核查公告》,积极推进关检合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出口通关环境。     六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国家发改委围绕物流发展的重点和企业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委托有关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开展了 “现代物流业税收管理研究”、 “物流业政策体系研究”、 “物流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研究”、 “城市配送车辆交通管理”“各种运输方式优化衔接”、 “运输通道资源优化配置”等专项研究课题。财政部组织了服务业发展的相关财税政策研究。信息产业部组织研究编写了 《全国性、区域性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交通部进行了甩挂运输的调研,铁道部就铁路物流中心规划进行了研究。     (四)各地政府扎实推进物流发展     各地政府自2005年以来陆续建立了由主管省市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组成的现代物流工作综合协调机制,在推进物流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制定物流发展规划。河北、上海、江苏、浙江、山东、重庆、宁波等地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相继编制完成了物流发展规划。明确了地区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重点、关键环节和相关政策,为当地物流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浙江、重庆等地正着手组织编制市、县 (市、区)物流发展规划和专业物流规划。     二是出台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在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下发的 《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基础上,河北、浙江、湖南、云南、宁波等地先后出台了加快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物流政策进行了细化,规范了收费管理制度,明确了物流基地和物流企业享受的税收、电价、土地、投资、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     三是扶持重点物流企业和项目。一些省市确定了一批重点物流基地和物流企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建立了重点物流企业联系制度,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和走访企业,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均在服务业引导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物流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四是启动区域物流合作。苏浙沪两省一市已经建立了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工作机制。2007年8月,三地物流主管部门联合召开了“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会议,出台 《关于促进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联动发展的若干措施》。目前正稳步推进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合作项目,启动区域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在政府有关部门推动下,京津冀地区物流企业签订了 《物流合作协议》。四川、湖北、浙江、重庆、云南、新疆和广州7地物流行业协会发表 《推进物流合作四川宣言》。安徽、江苏和江西20个沿江城市签署协议,区域内车辆在通关、收费、停靠作业等方面享受 “普惠制”。     五是引导制造业物流发展。上海市制定了 《上海推进制造业物流发展实施方案》,推动化工、汽车、钢铁等行业制造业物流发展。山东省开展优化企业物流管理活动,形成了8条优化企业物流管理的思路。江苏省组织了物流业与制造业供需对接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六是推进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在国家物流统计核算办法的基础上,北京、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建立了省市物流统计核算制度,开展物流统计调查工作,并定期向社会公布物流发展的主要经济指标,为当地物流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撑。各地认真贯彻 《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上海市制定了 《现代物流标准化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上海市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各地物流工作牵头部门积极做好行业工作,协助组建物流行业协会,在物流宣传、统计调查和人才培训方面发挥作用。 二、经济环境     (一)经济建设跨上新台阶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 亿 元 , 比 2006年 增 长11.4%,比2002年增长65.5%,五年年均增长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未完待续)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