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产业光辉的三十年
时间:2023-06-16 06:20:01 | 作者:admin
我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的要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探索与实践的30年,是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30年。 一、中国物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理论探索、实践起步到全面发展的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突破,进而向城市推进,引入外资。伴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三中全会前夕,原国家物资总局牵头,组织了国家计委、财政部、山东省等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大专院校考察日本物资管理,首次把 “物流”概念引入到国内。之后,一些专业刊物出现了介绍物流知识的文章。1984年8月,我国第一个物流专业研究团体――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物流理念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开始研究现代物流理论。物流有关的著作相继出版,物流讲座和研讨会陆续举办,物流知识得到传播和普及。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逐步减少,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办“为企业服务的原材料配送中心”。随后,原物资部在无锡、石家庄、沈阳等地开展物资配送试点。传统运输、仓储、物资、商业、货代企业,探索新的流通模式。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大量进入,带来先进的物流理念、管理和技术,生产和流通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出现了专业物流企业。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现代物流,各类研讨会、论坛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1999年11月,国家经贸委与世界银行组织召开了“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提出: “要把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努力实现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外资物流企业 “抢滩”中国。国有物流企业重组转型,民营物流企业加速成长。国有、民营、外资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出现了“三足鼎立”,共同发展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重视和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 《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同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物资流通协会更名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各相关行业协会共同推进物流业发展。2003年12月,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在全国政协提交的 《关于我国现代物流情况的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200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建了 “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在国家层面得到确立,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入全面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的新阶段。2009年3月,国务院批准出台了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第一次完整的、科学的提出了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物流业作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优化经济流程、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等都具有全局性的积极影响。 二、中国物流发展运行情况与成绩 (一)社会物流需求高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 近几年来,特别是入世以来,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物流需求的高速增长。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社会物流总额从2001年19.5万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9.9万亿元,增长3.6倍,年均增长24.4%。从社会物流总额与GDP的比例关系看,2001年GDP总量与物流总额相比的比例为1:1.8,2008年这一系数已提高至1:3.0。这说明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 表1:2001~2008年物流总额及增长率 表2: 2001~2008年GDP与物流总额比例关系 从社会物流总额比重看,工业品物流总额从2001年的84.2%,提高到2008年的88.8%。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提高,反映出我国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二)物流业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物流直接经济效益在不断增加 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54542亿元,比2001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14.9%。 国际物流界通常将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的标志。2008年,我国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为18.1%,比2001年降低0.7百分点 (见表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物流需求规模增长明显快于GDP增长的情况下,这一比例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我国物流业的运行质量有所提高。意味着社会物流直接经济效益在不断增加,以2008年为例,根据计算,我国物流成本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3013亿元左右的社会经济效益。 表3:2001~2008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例情况 (三)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新兴物流服务业发展很快 物流业增加值从2001年的7429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19964亿元,增长了1.7倍,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15.2%。特别是物流配送、流通加工、分拣包装等新兴的物流服务业务增加值年均增长23.3%,明显高于物流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这些新兴物流服务业务虽然规模还不大,但代表了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这些新兴物流服务业务的增长,推动了物流服务功能的提升,也扩大了物流市场规模。 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到GDP的6.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6.5%,表明物流业已成长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骨干产业,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四)现代物流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流通速度加快、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现代物流发展直接推进了我国流通效率的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2008年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年周转次数由2001年的1.6次提高到2.6次,提高1次,周转速度年均加快7.1%;产成品库存额与销售收入的比率由2001年的7.6%降至5.3%,产成品库存周转期由2001年的27.5天缩短到18.9天,缩短了8.6天,库存周转速度年均加快了4%。 物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快捷通畅的物流服务,明显提高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产业,成为提高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成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 (五)初步建立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物流服务体系 中国现代物流产业地位的确立,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物流服务体系。 一是成就了一批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入世以来,中国物流业不断加速对外开放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物流业快速发展,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一方面,中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一批物流企业抓住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发展壮大起来。另一方面,整合并购重组在国内外物流企业深入展开,也推动物流企业迅速成长起来。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实施的物流统计调查,2007年进入前50名物流企业的最低 “门槛”,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2亿元,比2006年的3.5亿元提高77%。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经营规模超过10亿元以上的已经有几十家,最大的物流企业经营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 二是通过推动物流园区和物流结点的建设,逐渐形成了我国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布局。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下,各地物流园区 (基地、中心)和各类货运枢纽、场站建设稳步推进,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基地建设也全面提速。重要物流节点与骨干通道相衔接,使我国物流服务网络布局逐步形成,优势正在显现。 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适应物流市场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了以国家发改委牵头的现代物流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各地方政府也相继明确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牵头部门,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现代物流管理与组织协调体系。 四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物流社团组织相继成立,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在宏观管理和微观经营之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使我国物流协调管理水平提高。 (六)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并具成长性的物流市场体系 市场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加快,产业细分更加深入,我国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并极具成长性的物流市场,初步估计市场容量达到3万亿元。 (七)形成了基本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 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投入,建立了基本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1年的3956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17508亿元,年均增长23.7%。截至到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万公里;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7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我国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35907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1492个;内河通航里程12.3万公里,其中50%为等级航道。民航运输机场数量达到160个,全国民用载货汽车保有量达到1126.1万辆。我国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初具规模。 (八)形成了物流市场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入世之后,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跨国公司快速进入中国物流市场的过程。中国物流市场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关注的重点,投资的热点。一些跨国公司借助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优势,加紧并购国内企业,抢滩中国市场,完善在中国的网络布局。目前,国外比较著名的物流商,基本都已进入到国内物流市场。他们已分别在快递、航运物流、汽车物流等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推进了体制改革,加速物流业市场化进程,促进物流市场的形成;外资物流企业在输入资金、输入先进机器设备和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物流理念、全球化的运作模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或间接的提高了全行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总的来看,外资物流企业对中国的物流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给中国物流带来了新的格局变化,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九)物流信息化和技术创新迈上新台阶 我国物流业在企业物流信息化改造、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国内1000多家企业的调查显示,有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支持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70%,大型企业信息化普及率达90%以上。以行政监管为职能的信息平台建设稳步推进,行业物流信息化平台开始出现,物流枢纽信息平台建设取得实效,公路配货信息平台在减少车辆空驶,提高运输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条形码、智能标签、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扩大。中国移动、联通等网络运营商参与物流信息化运作,移动电话成为获取物流信息的便捷通道。 我国物流设备和技术条件极大改善。截止到2007年年底,我国叉车产量达13.9万辆,自动立体仓库保有量超过600座,流通中的托盘数量约为9亿个。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大型制造企业在物流作业中采用物流集装单元化技术的占31%,使用工位器具的占67%,使用叉车/拖车等搬运设备的占76%,采用吊车/起重机的占27%,在生产线采用连续自动输出线的占46%,采用自动包装与码垛技术的占19%,采用其他物流技术的企业占28%。 (十)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体系初步建立 在政府部门支持、行业协会组织和各类企业积极参与下,物流行业各项基础性工作全面铺开。2003年9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继成立。按照国家标准委等八部门 《2005~2010年物流标准发展规划》,截至2008年9月,全国物流标委会以及全国物流信息标委会和其他物流相关机构已完成、正在编制、已立项计划编制的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总计约110项。自2005年5月1日起实施的 《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截至目前,已向社会公布了370家经评估确认的A级物流企业。200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批准建立“全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报表制度”。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年向国内外发布统计结果,部分省区市物流统计工作启动。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及 “全国公路普通货物运价指数”相继建立并定期发布,我国物流统计工作体系已经形成。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继成立。相当于省部级奖励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2002年11月经科技部批准设立。物流行业信用体系开始建立,物流行业信用企业等级评定工作已经开始。经人事部批准,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首次进行评选表彰,受表彰的个人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 (十一)物流研究、科技、教育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物流专业研究机构快速发展,目前分属不同部门的专职物流研究咨询机构达100多家。物流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出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著述。2002年创立的“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已连续举办7届,成为我国物流领域 “产学研结合、国内外交流”的重要平台。物流概念引进以后,北京物资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较早开始物流研究和教学工作。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308所本科院校、近600所高等职业学校和10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在校学生突破70万人。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自2003年11月开展以来,已有10.02万人参加了培训,其中6.1万人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了高级物流师、物流师或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物流新闻宣传工作出现新局面。物流领域第一份专业报纸 《现代物流报》2005年9月创刊,《中国物流与采购》等物流类专业期刊已有30多家。物流及相关网站预计目前国内有3000多家,物流信息得到广泛传播。 本文选自《新中国60年》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