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物流业发展的主攻
时间:2023-05-17 21:33:54 | 作者:admin
湖北物流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哪里
——在第二届中国物流发展东湖论坛
暨2007湖北物流企业年会上的演讲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丁俊发
中国物流的发展经过了几年的起步以后,现在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其主攻方向亟待确立,突出问题务必研究。
去年我牵头完成了四个研究课题。一是国资委下达的中国制造业的物流现状与对策。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物流在中国举足轻重。国家发改委将在上海召开会议,推动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二是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下达的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和对策研究。相关研究内容已在报刊上发表,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商务部已经把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列入产业损害调查目录。三是商务部下达的现代商贸业的物流体系研究。四是教育部下达的物流人才现状与需求预测研究。这些都是大问题,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除了以上四个课题外,联合会还完成了物流园区、民营物流企业等重大问题研究。
最近大家都在关注钢铁物流,原因有三:第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第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消费国;第三,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钢材出口国。我国的钢材进口,最多一年进口达4200万吨,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材出口国,超过日本。面对这么大的钢铁物流量,我们如何来重新构建中国钢铁产业的供应链?如何融合或者整合钢铁产业的上游与下游,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物流商?现在钢铁物流成本太高了,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加上自主知识产权与资源控制力,中国才能变成一个钢铁强国。过去湖北有个“一二三”。“一”就是武钢的1700轧机,“二”就是二汽,“三”就是三峡电站。湖北也是钢铁大省。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永远是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现在出现了一个农民进入物流领域的问题。大家知道,大量农民转移到城市来,可以说中国的城市是农民盖起来的。在北京大街小巷的小贩基本上都是农民,像做豆腐的、卖菜的、修鞋的等等。现在所有的城市都在搞配载,有很多的配载中心。专线和零担运输,有90%都是农民在做。在很多省市,有许多农民自发地组织起来买汽车到城里搞运输。因此,当农民进入到物流以后,怎么组织,怎么整合,是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国外的一些跨国运输公司想进入中国,看到这种情况后都感到不可思议。所以说,物流领域还有很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并且更多的是要听取企业的意见,是要到实际领域中去解决问题。
今天,大家主要探讨湖北物流的问题并发表看法。这次“中国物流发展东湖论坛”很好,主题很鲜明。我希望以后每年的“东湖论坛”都有一个主题。大家围绕这个主题陈述观点和看法。
关于湖北物流发展的主攻方向,我认为要重视五个问题的研究。
第一,要提高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企业家的物流意识,与“重生产、轻流通”的旧观念彻底决裂。
胡锦涛同志最近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特别强调要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这次讲话以后,有很多人都在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解放思想是从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强调的,现在又再次提出,有什么针对性吗?现在全国不管哪个领域,包括物流领域或流通领域,思想都并没有完全解放,还是有很多旧的东西在禁锢着我们的思想。如今,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等等一些概念,都是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并探讨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解放思想”正是如此。像物流业,发展最快的是沿海,中部发展的不够,西部发展较慢。为什么呢?这里存在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环境好,物流费用少;二是人的思想解放,有些地方局面打不开,整个改革的思想凝固在那里。所以,思想要进一步解放。
湖北经济发展很快,但还应该考虑怎么样进一步解放思想。这里包括了所有的制造业、流通业,和农业的一些领导干部。我们应该从发展服务业的理念去取得更多的空间,去施展我们的才能。如果一个国家的企业整天在营销它的产品而不考虑营销服务,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不正常了。现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物流业,这个时机非常合适。江泽民同志曾在中央党校讲过一句话:“重生产轻流通”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应该结合中国的发展来解决。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在这一方面有所作为。
第二,要发展服务经济,“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化”。
要推进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到湖北、武汉来,湖北、武汉应该有新的体制、新的模式来承接产业转移。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服务经济的概念,并预言到一定时期服务经济将是美国整个GDP的主要组成部分,服务产业的就业人数将超过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美国的现状证明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后来好多经济学家在探讨服务经济的核心问题时说到:服务经济的核心就是把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化。我认为这个观点对中国来讲也非常实际的。去年我们研究了国外的制造业。在研究过程中,大家看到,国外的很多跨国制造业流程和中国在计划经济时形成的制造业流程完全不一样,所有的跨国制造业都在强化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竞争力部分全部外包,如企业里面的物流、采购、信息化管理、人事管理等。而中国的企业往往是“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所以,中国的制造业改造要重在流程改造。
第三,要抓住长江中游交通枢纽的优势,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形成总部经济格局,把武汉打造成中国中部的物流基地。
湖北省委、省政府都在研究产业转移的问题。产业转移是否现实,有多大可能性,有多大规模,这些问题大家都在讨论过程中。沿海地区人多,但土地是固定的,只能承载一定规模的制造企业。到了一定时期,一部分产业就要转移。例如,广东的中山,就只那么大,再搞第二产业根本没地方了,只能把一部分第二产业转移出去。这里的现实问题就是转移到哪个地方去?一般来讲,关键是它的成本。一是原材料,要保证当地能够取得很多原材料,以降低物流成本;二是人力资源;三是运输成本;四是管理成本等。就湖北来讲,我认为其优势在于有长江。有关研究表明,在整个物流的运输成本里,内河航运的成本最低。如德国的汉堡,汉堡港虽然是海港,但它周边有很多支线都是内河航运,拥有非常优越的内河航运优势,它的物流发展非常好。湖北武汉有这个优势,有很多企业愿意到这个地方。但长江沿岸并不光只湖北,还有其他的省份和城市。我曾了解外资企业愿不愿意到中部、西部去投资,企业大都表示把产业转移到中部、西部,难度很大,成本实在太高。就这个问题,我在重庆时,跟长安福特探讨过。现在湖北强调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需要跟上后面的配套经济。目前,就湖北、武汉研究产业转移中的承接问题,包括物流,一定要研究湖北武汉每一个产业里的生产型服务业、消费型服务业是什么样的。武汉确实是个好地方,是铁路、公路、航空要道。在研究经济和物流业的发展时,关键是怎样形成一个整体的方案。
第四,要创造环境,加快物流服务商的成长与发展,培育3-5个全国著名物流企业。
现在的问题是,制造业也好,流通业也好,没有把物流释放出来,特别是一些高端的物流。我觉得物流公司成熟与否的标志,不仅仅是它的规模,它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能对制造业进行供应链的支持。现在各个企业在改组时都专门请物流公司做方案。这几年美国物流协会举行年会的重点是讨论供应链的六大模块,而中国还没有完全进入到供应链管理时代。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研究中国的物流发展。湖北现在已经有几个A级物流企业,但在全国排名的话就不太乐观了。事实上,我觉得湖北是有条件培育出一些著名的物流企业的。
第五,要合理规划物流业的空间布局,以城市为中心,形成城乡一体、工农一体、内外贸一体、产学研一体的总格局。
现在各个省市都在进行物流总体规划,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规划。去年我们调查了207个物流园区,最大的有11平方公里,47%在1平方公里之内。大部分的物流园区以开发区的模式在运作。我们需要研究,中国怎么样来建设物流园区,包括物流中心。归结起来,就是要形成一个空间布局,形成城乡一体、工农一体、内外贸一体、产学研一体等四个一体。
湖北是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农业问题,今年也不例外,说明中央把农业看的很重。一号文件里面专门讲到“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的物流体系”。今年,我就适应现代农业的物流体系进行了研究,文章已发表在《经济日报》理论版。现在我国存在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冷链物流系统也很落后,应该把农业物流作为战略来考虑。
—— 在第七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五届亚洲农机峰会的致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陆江
(2007年10月25日)
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第七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五届亚洲农机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介绍些情况,讲几点想法。
一、当前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发展的特点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一是市场流通规模迅速扩大。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保持了稳步快速发展的势头,“十五”时期实现了15.6%的年均增长率。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今年前8个月,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3.9万亿元,预计全年可突破20万亿元。今年1-9月份,我国钢材产量达4.17亿吨,预计全年突破5亿吨,出口量超过5500万吨;汽车产量676.5万辆,出口41万辆;煤炭产量达到18.2亿吨;水泥产量达到9.8亿吨。从发展的趋势看,今后若干年,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仍将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
二是出现了“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并存的局面。目前,生产资料市场供求格局在总量供大于求的同时,部分资源性产品呈现出供给偏紧的趋势。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部分化工原料等资源约束矛盾较为明显。前两年,钢材市场产能过剩,市场供过于求,现在,钢材市场由于出口增长加快,供大于求的状况得到很大缓解。在这样一个趋势下,市场的主动权转移到供方。据分析,生产企业掌握的市场份额大约为40%左右,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三是生产领域集中度加快,流通领域集中度较低。如,宝钢、武钢、首钢和唐钢、鞍钢和本钢等都在加快重组,前十家钢铁企业总产量已占全国的35%左右。生产资料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改造,经营规模500亿元的企业有10来家。包括中国五矿集团、中国中钢集团、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浙江物产集团、天津物产集团、广东物产集团、上海百联生产资料事业部、安徽徽商集团等。民营企业中也不乏经营规模1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但市场集中度仍然偏低。目前,全国流通企业约为21万家, “散、乱、弱、小”现象还相当严重。
四是新型业态和现代流通方式迅猛发展。2006年,我国连锁零售百强企业销售额超过70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共实现交易额1.1万亿元人民币,据预测2007年将达到1.7万亿元。截至 2006年年底,全国已有 2600多个特许经营体系,涉及几十个行业和业态,加盟店铺近 20万家。生产资料流通领域代理制有新的发展,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增加物流配送、流通加工和电子商务功能,物流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
五是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内外贸一体化趋势增强。初步测算,我国生产资料进口贸易额占全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比重,已经由“八五”时期的1/5,上升到“十五”初期的1/4,现在已经接近30%。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已经占产量的70%多,铁矿石进口占50%。同时,一些生产资料出口也发展很快。如钢材目前的出口量已经占国内产量的12.5%,我国已成为钢材净出口国。
六是外资企业抢滩中国生产资料市场和物流市场。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2005年开始,我国已批准设立1027家外资商业企业。其中,除187家是零售外,其余都是批发业。外资进入的批发领域,主要是汽车、钢材、家电、成品油等。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最大冲击就是他们具有现代流通管理方式的优势,对国内企业构成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流通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加快发展。
商务部发表的我国内贸“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我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要达到25万亿元。我看还会突破这个水平,而且在今后更长的时间内还会继续发展。这是一个大的机遇,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要抓住机遇,扩大规模,加快做强做大。
二、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拓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举措。从国际经验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制造业是产业的主体;而在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逐步成为产业的主体。当前,我国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06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9.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而且还赶不上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70%,而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目前我国流通占服务业不到20%,所以不仅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更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生产资料流通,农机流通,现代物流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大家知道,一个商品加工制造的时间不超过10%,而90%以上的时间处于仓储、运输、搬运、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大家都知道微笑曲线。现代制造业价值链两端的附加值和盈利高,而中段的生产加工过程附加值和盈利低。在整个价值链中制造业价值只占1/4,而3/4是在研发、流通和物流中,因此降低流通中的成本就成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竞争力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利润源泉”。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走专业化、社会化的路子。有人说要降低成本,就要减少流通环节,要生产企业扩大直销。甚至有人主张计划经济时期的产、供、销一体化,市场经济谁也不能垄断哪个行业,生产企业可以自销、直销,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生产企业的直销也占一定比例。有些重大工程、大项目,批量较大的专用材都采取企业直销,这样做,主要取决于效率和效益。但一个几千万吨的钢铁厂,面对千家万户的客户和千差万别品种、规格的需求,不可能都直销。农机面对广大农户也不可能都去直销。现代化的大生产必需要有现代化的大流通来支撑,产业链的延伸必须要有供应链相配套。过去计划经济“产供销一体化”的老路是不行的。当务之急是要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创新流通方式。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最近召开的全国服务业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们要充分认识这样一个大的趋势。
三、立足农村,服务农业,搞好现代农机流通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农村流通的发展。
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建立,我们现在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开放的、服务高效的、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发展内外一体化的大贸易,建设城乡统一的大市场,搞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大流通。加快培育大企业,扶植中小企业,和积极发展民营企业形成流通的大格局。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11.5%,农业发展的也很快,近几年农业连年丰收,今年粮食产量超过1万亿斤。随着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行业延续了几年来的较高景气度。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实现销售收入961.8亿元,同比增长18.63%;这个速度是在前几年的高速增长情况下取得的。预计今年农机销售额可能在15%左右。。
农机流通,是连接农机生产和农民用户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流通在服务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机工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我们应该很好地抓住这一难得发展机遇,更好地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好务。要实现流通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物流,运用供应链管理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机结合起来,为广大农村、农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优质服务。
在这里,我请大家要关注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加快农机流通的发展,建立现代农机流通体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第二,目前农机流通主要采用批发市场,农机超市和连锁店等经营方式。要大力发展农机现代流通方式,推广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要改造提升农机市场;第三,加快农机流通企业的发展,要做强做大。目前农机流通存在小、散、差的问题。据了解农机流通企业近8000家。2006年农机流通百强企业10亿元以上只有一家,5-10亿元不足10家。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300多亿元,生产企业最大100多亿,流通企业集中度不够,不能满足需要,要做强做大;第四,要促进产业融合,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互动发展。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生产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加强核心竞争力。加强农机生产、流通、使用之间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国农机产品交易会要办好。这个展会这几年办得好,好就好在生产方、销售方和用户共同参与,为生产、流通和用户搭建了一个合作平台;好就好在越办越好,越办越大,今年展会有12万平米,10多万人参加;好就好在农机流通真正为农业机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这个展会就是大市场、大贸易,真正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一定要办好;第五,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更要解决经济二元结构问题,特别是农业流通的现代化,农业机械流通的现代化给予政策扶持。中国农机流通协会提出在适当时候成立“振兴现代农机流通办公室”,在政府部门领导下,发挥行业协会和重点农机生产、流通企业的作用,研究和探索现代农机流通的发展,这对规范农机市场秩序,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是个好主意。
“2007年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明天就要开幕了,这是农机行业的盛会和服务平台,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力。今年展会期间还举办了很多活动,特别是农业部的很多部门都参加,这是对发展农机的支持。希望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锐意进取,通力合作,为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和农机流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预祝“第七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五届亚洲农机峰会”和“2007年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