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环境对物流系

时间:2023-05-17 21:29:20 | 作者:admin
 随着电子商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关注“物流”,学术界里一个很明显的迹象就是:各种杂志竞相开始登出物流方面的文章,随便翻开一本经济管理类杂志,总可以在其中找到物流的身影。这无论是对于业内人士,还是对于一般百姓来说,未尝不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可以说,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人们的视线聚焦到“物流”上了,毕竟人们开始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了。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相关性是那么紧密,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甚至我们可以说物流是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那么,作为物流发展催化剂的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究竟有哪些呢?或者说,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传统的物流系统会有哪些变化和发展呢?我们从以下六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1 对传统物流系统基本理念的影响   (1)企业物流系统中信息流的作用范围更为拓宽,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运行基础,而是随着“供应链”概念的提出,变成了整个供应链系统运营的环境基础。网络是平台,供应链是主体,电子商务是手段。信息环境对供应链的一体化起着控制和主导的作用。   (2)企业的市场竞争将更多地表现为基于网络的企业联盟(实际为“虚拟”的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网上竞争的直接参与者将逐步减少,更多的企业将以其商品或服务的专业化比较优势,参加到以核心企业(或有品牌优势,或有知识、管理优势)为龙头的分工协作的物流体系中去,在更大的范围内构建一体化的供应链,并成为核心企业组织机构虚拟化的实体支持系统。供应链体系在纵向和横向上无限扩张的可能性,将对企业提出更广泛的联盟化或是更深度的专业化要求。显然,在电子商务的框架内,联盟化和专业化是统一在物流一体化体系中得以体现的。   (3)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基于其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将不再是简单的看它拥有物质资源的多少,而在于它能调动、协调、最后能整合多少社会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的竞争将是以物流系统为依托的信息联盟或知识联盟的竞争,物流系统的管理也会从对有形资产(存货)的管理转为对无形资产(信息或知识)的管理。   (4)物流系统将会更大程度上由客户需求拉动。如果假设物流系统内的所有方面都能得到网络技术的有效支持时,产品对终端客户来说,其实际可得性将极大地提高,显然此时客户的需求会发生“量”和“质”的变化,反过来会拉动物流系统更高效率的运行。同时,也可以在物流系统的各个功能环节上降低成本,如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降低销售和营销成本以及增加销售的机会等。   (5)物流系统将面临的新的问题是如何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有效地分配信息资源,使得全系统的客户服务水平最高,即追求物流总成本最低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个性化服务。   2 对物流系统结构设计的影响   (1)传统物流系统运行环节(点)将会有所变化。由于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上客户可以直接面对制造商(即原始供应商),并可获得个性化定制服务,故传统物流渠道中的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中介环节将逐步淡出,但是区域销售代理商还将受制造商委托,并会逐步加强其在渠道和地区性市场中的地位,作为制造商产品营销和服务功能的直接延伸。   (2)物流系统结点的性质(包括物理属性和系统属性)将与传统系统结点性质发生较大改变。由于网络中“零距离”特点,使网上虚拟物流与现实世界实际物流状况的反差增大,终端客户对产品可得性的心理预期加大,导致企业实际交货速度的压力变大。因此,物流系统设计中,系统结点(如港、站、库、配送中心)、运输线路等的布局、结构和任务属性的赋予,都将面临较大的调整。如:企业若保留若干地区性仓库,更多的站点或辅助仓库将改造为配送中心,同时,由于存货的控制能力变强,物流系统中仓库的总数将减少。另外,随着运管政策的逐步放宽,更多的独立运营商(属于我们所说的第三方物流的主体之一)将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配送服务,配送的服务半径也将加大。   (3)物流系统的组织结构更趋分散,甚至虚拟化。由于即时的信息共享,使各级制造商在更广泛范围内进行资源即时配置成为可能,故其有形组织结构将趋于分散并逐步虚拟化。当然,这主要是指那些已经初步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比如说那些在具有品牌资产或产品在技术上已经实现功能模块化和质量标准化的企业。   (4)某些产品的物流系统的隐性化。随着大规模的电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使某些能够在网上直接传输的有形产品的物流系统隐形化。这类产品主要包括书报、音乐、软件等,即已经数字化的产品,它们的物流系统将逐步与网络系统重合,并最终被网络系统取代,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这一点现在已经被验证。   3 对物流系统即时信息交换的更高要求   电子商务的一个基本的优点,就是要求在客户咨询服务的界面上,能保证企业(制造商)与各级客户间的即时互动。网站主页的设计不仅要宣传企业和介绍产品,而且要能够与客户一起就产品的设计、质量、包装、改装、交付条件、售后服务等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帮助客户拟定个性化的产品可行性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下订单。这就要求得到物流系统中每一个功能环节的即时信息支持,因此,对物流系统的建设、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这一要求的满足与否决定了该物流系统的效率如何,也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实际价值程度。   4 对供应商管理的影响   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在网上寻找合适的供应商,从理论上讲有无限的选择性,而这种无限选择的可能性会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并带来供货价格降低的好处。   但是,这仅是理论上的分析,对于供应商的选择问题,实际上无限选择性并不存在,所有的企业都知道频繁的更换供应商,将增加资质认证的成本支出,并面临较大的采购风险。一方面,从供应商的立场来看,作为应对竞争的必然对策,是积极地寻求与制造商建立稳定的渠道关系,并在技术、管理或服务等方面与制造商结成更深度的战略联盟;另一方面,制造商也会从物流管理的系统理念出发,来寻求与合格的(分级)供应商建立一体化供应链。这样,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会形成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实现部分或全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当然,实际运作中,合作伙伴企业一般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包括安全加密手段),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相互共享特定的数据库信息。如:有邮购业务的企业将与其供应商共享运输计划数据库,而实施JIT生产的装配制造商将会与他们的主要供应商共享生产作业计划和库存数据。   另外,电子商务对降低物料采购成本也会有影响,主要体现在诸如缩短订货周期、减少文案和单据、减少差错率和降低交易价格等技术方面。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认为,在电子商务模式下,虚拟空间的无限选择性会被现实市场的有限物流系统(即一体化供应链)所覆盖,也就是说,电子商务带来的成果要取决于现实物流系统的有限能力。   5 对存货控制技术的影响   一般认为,由于电子商务增加了物流系统中各环节对市场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可以减少库存,节约成本。相应的技术手段也从初期的看板管理、准时生产JIT、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等,转向配送需求计划DPR、重新订货计划ROP和自动补货计划ARP等基于对需求信息做出快速反应的决策系统。   但从物流系统的观点来看,这实际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对存货在供应链中的分配进行重新安排。减少在供应链中的存货总量是肯定的,但在结构分配上,将会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企业移动,即经销商的库存向制造商转移,制造商的库存向供应商转移,成品的库存变成零部件的库存,而零部件的库存将变成原材料的库存等。因为沿着供应链向上游转移的不同存货的价值是逐步递减的,实际上,下游企业的增加利益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上游企业的牺牲利益,所以将引发一个新的问题:下游企业由于减少存货而带来的相对较大的经济利益如何与上游企业一起来分享。   供应链的一体化不仅要求分享信息,而且要求分享利益。例如,著名的耐克公司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与其全球供应商链结,直接将成衣的款式、颜色和数量等条件以EDI方式下单,它同时要求供应布料的织布厂先向美国总公司上报新开发的布样,由设计师选择合适的布料设计为成衣款式后,再下单给成衣厂商生产,而且成衣厂商所使用的布料也必须是耐克公司认可的织布厂生产的,这样一来,织布厂必须提早规划新产品以供耐克公司选购。但由于布料是买主指定,买主给予成衣厂商订购原料布的时间会缩短,成衣厂商的交货期也就越来越短,从以往的180天缩短为120天甚至90天。显然,耐克公司的成品库存压力减轻了,但成衣厂商为了提高产品的可得性,就必须对织布厂提出快速交货的要求,这时织布厂将面临要么增加基本原材料的存货,要么投资扩大其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的选择。   这样看来,电子商务环境下对存货控制的改进所带来的利益,实际上是传统物流系统中矛盾的一种转移,付出更多代价的企业将会要求战略联盟中获利的核心企业分担风险,并一起分享收益。这是合理的。   6 对物流运输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速度已经上升成为物流业最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物流系统要提高满足客户对产品可得性要求的能力,在仓库、配送中心等物流结点设施布局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运输将是起决定作用的。由于运输活动的复杂性,运输信息共享的基本要求就是:运输单据的格式标准化和传输电子化。由于基本的EDI标准难以适应各种不同的运输服务要求,且容易被仿效,以至现在已经不能作为物流系统的竞争优势所在,所以在物流系统内必须发展专用的EDI能力才能获取整合的战略优势。   专用的EDI能力实际上是要在供应链的基础上发展“增值网”VAN,相当于是在供应链企业内部使用的“标准密码”,通过管理交易、翻译通信标准和减少通信联接数目来使供应链运作增值,从而在物流联盟企业之间建立稳定的制式渠道关系。为了实现运输单据,主要是要实现货运提单、运费清单和货运清单的EDI一票通,实现货运全程的跟踪监控和回程货运的统筹安排,物流系统需要在相关通讯设施和信息处理系统方面进行先期的开发,如电子通关、条形码技术、在线货运信息系统、卫星跟踪系统等。   因此,电子商务对物流运输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如何提高运输速度,去添补客户在网络中产生的产品虚拟可得性与实际产品可得性之间的差距。当然,这是一个趋近的过程,差距永远会存在,问题在于客户对这种因电子商务而产生的差距有多大的心理和实际承受能力。   综合上述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系统的变革将是根本性的,是一个质的跃进。实际证明就是“3L”物流、“4L”物流、特别是“供应链”理论的提出。   (2)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系统各个具体职能环节的相对重要程度将会发生变化,但它们都有一个基本特点,即他们都是基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从另一方面说,这也可能就是物流系统未来变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3)事实上,电子商务对物流系统的影响,很可能最明显、最直观的表现在某些关键的物流职能环节(如存货控制、供应商管理、运输)的变化上,但我们应该看到,最有决定性的还是在对传统物流系统理念、系统结构的设计与组织的影响上。   (4)最后,需要重视的是,虽然电子商务对传统物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电子商务带来的成果有多大还要取决于现实中有限的物流系统的能力大小。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