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贸易

时间:2023-05-17 21:28:46 | 作者:admin
《经济要参》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利益冲突总是难以避免的。我国在加入WTO之前,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主要是依靠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和进口招标等方式来控制进口总量。这些方式以后将受到限制或不能再继续使用。入世以后,我国要建立自己的保护体系,必须在WTO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 WTO有关规定,正确对待所遇到的问题,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最大限度地使我国的利益得到保护。 建立我国的保护措施,不但要了解WTO的有关规定,还要了解各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体系同发展中国家相比,确实比较完善。我们在认识其中的危害性和歧视性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其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不但要看到各种非关税措施的不合理性,还要了解其在WTO规则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一、认真履行我国入世的承诺 根据我国的有关承诺,在入世后的过渡期内,我国市场开放将逐步扩大,法律修改将逐步完成。有些贸易保护措施还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保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口限制:我国在入世时明确表示,中国禁止或限制进口武器、弹药和炸药、麻醉品、毒品、淫秽物品,以及不符合中国有关技术条例(标准)的食品、药品和动植物。我国禁止麻醉剂、毒药、含有国家机密的材料、名贵或稀有动植物的出口。我国,现已取消所有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还将取消ITA产品的所有其他税费,不再对进.口木材和纸制品实行差别税率。为了保护国内某些幼稚工业,我国政府在入世以后,还将对特定行业进行适当的保护。对汽车成套散件和半成套散件设立税号的税率将不超过10%。 我国将大幅降低农产品的关税,同时还要建立大宗农产品的关税配额体制,将一部分配额提供给私营部门;在工业品方面,我国在入世后5年内将完全取消数量限制,不迟于2005年取消现有的配额。配额将在现有的贸易水平上以15%的年增长率递增,以确保市场准入的稳步提高。中国将保证在透明、可预测、统一、公平和非歧视的基础上管理关税配额,且不抑制每一种关税配额的足额使用。配额管理方面,我国实行统一的关税配额国家分配(和再分配)政策,所有对最终用户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决定将由单独一个中央主管机关作出。 目前我国实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在我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分别约为1.5%和8%-10%(1999年为8.45%)。国务院《关于进口商品许可证制度的暂行条例》和外经贸部及海关颁布的《贯彻的细则》是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的依据。我国将逐步减少并最终取消数量限制措施,过去对食糖、棉花所实行的进口数量限制将以关税配额取代,对粮食、植物油、蚕茧、棉花等产品(14个税号)实行政府指导价,部分农产品仍为国营贸易产品,其中粮食(涉及18个八位税号)由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独家进口,植物油(涉及7个税号)由中粮等6家公司进口,食糖(涉及6个税号)由中粮等5家公司进口,棉花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等4家公司进口,烟草由中国烟草进出口总公司独家进口。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将规定的标准;二类是电子、电器、机械产品检测与认证;三类是纺织品和服装认证。加入WTO,我们也接受了《良好行办规范》。作为ISO、IEC和ITU等组织的正式成员,中国积极参加有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并对原有的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进行修订,使之与国际标准相协调。但在具体制订我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理评定程序方面,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说,要想使我国的出口产品更多地占领国际市场,并且能够在质量上同外国产品竞争,就必须不断提升我国产品的质量标准。为此各出口产品生产企业就需要不断加大调研力度和技术改造力度,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情况,积极采取办法,更好地适应入世后面临的竞争环境。 二、采取积极主动的保护措施 1、积极应用反倾销措施和保障措施保护国内市场,对某些产业提供合理的补贴,避免国内产业受到严重损害。入世以后;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但事实上,我国迄今为止针对进口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还很少,入世以前总共不到20起,仅为我国所遭遇的国外反倾销案件的4%。根据《反倾销措施协议》,如果申请受到内部生产商的支持,且其集体产量超过了;本产业全部产量的50%,政府主管机构就可以立案,如支持立案的生产商的产量不足相同产品全部产量的25%,调查就不应发起。在发达国家,一般来说,只要倾销事实被认为成立,企业就会积极提出申请。但在我国,由于企业不熟悉WTO的有关规定,无论是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还是进行反倾销应诉,都缺乏应有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已经越来越能够利用反倾销措施来保护我国的市场,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和经验。1997年我国对来自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新闻纸采取反倾销调查,是国内产业第一个反倾销案例。经过调查,18个月后裁定倾销成立,我国对进口新闻纸征收9%-78%的反倾销税。2000年12月20 日,我国又对原产于英国、美国、荷兰、法国、德国和韩国地进口二氯甲烷正式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入世以后,我国开始重视通-过反倾销措施来实施贸易保护,使过去基本上被动挨打的局面有了扭转。 2、重视对农业等遭受冲击较大的产业予以合理的补贴。入世前我国过去基本上没有提供农产品出口补贴,根据我国入世的承诺,今后也不会提供出口补贴。国内支持方面,WTO允许发展中国家在具体执行有关规定方面有适当的灵活性,在时间上有适当宽限,对产生贸易扭曲不明显的农业支持的限制也比对发达国家的限制要松一些(发达国家为5%,发展中国家为10%)。我们坚持发展中国家应有的待遇,但由于我国对农业的实际支持能力有限,所以入世谈判时采取了较灵活态度,对某些发达国家的要求作出了让步,承诺支持幅度不超过8.5%。没有出口补贴再加上较低的国内支持承诺,这就使我国本来就落后的农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加大对农业的财政补贴力度,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目前即使不考虑“黄箱”补贴的8.5%限额,仅就“绿箱”补贴做文章,我国农业补贴的空间也比较大,政府应制订积极的农业支持计划,扶持农业的发展。 3、不断完善我国的技术保护体系。建立自己有效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定程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做好这一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定程序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其他相关单位,主要是商业协会和研究机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要熟悉国际市场各种技术、环境壁垒,还要了解和研究各种不合理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定程序,以及卫生检疫要求、商事法律,还要探讨和研究各种案例。国外的许多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为了限制进口而设立的,并非建立在合理的科学依据之上。所以我们的技术标准也要充分考虑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国进口产品的不同来源和数量,有针对性地制订一些有利于中国的技术标准。在具体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定程序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巴西和印度的做法。如前面所述,巴西对非自动进口许可的商品进行额外的卫生和检验、检疫,对转基因产品的进口实行严格的限制,规定在包装食品中最多只能含有4%的转基因成分。印度要求特殊的商品包装和说明等,都是为了对外国商品的进入设置障碍。我国在2002年6月颁布了对转基因大豆进口的监管要求后,美国曾对此表示极大的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4、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对发达国家来说,国际标准常常是他们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国外一些著名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远高于他们的国家标准。而目前我国的很多技术标准还大大低于国际标准。1980年-2000年,中国使用的技术法规中国际标准的含量从12%上升到40%。我们要加快国内技术法规标准和措施的国际标准化进程,要有更多的企业取得国际质量认证,要有更多产品达到国际标准和出口市场的要求。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使国际标准尽量反映我国的意见和要求,特别是争取把具有中国国情特点的文化、传统工艺品、名品等纳入国际标准;将我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及重大的技术变化及时转为技术标准,并推荐制定为国际标准,在国际贸易中采用,使其得到更大的发展。建立我国的技术贸易保护体系,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政府的责任尤其重大。目前我国已开始承担部分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如《绿茶》标准等;一些国家标准,如《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体系与基本多文种平面》等已被纳入ISO/IEC4的正式标准之中。 5、加强政府、行业协会、商会、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协调配合。建立我国的贸易保护体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和紧密配合。目前我国在反倾销方面主要由商务部负责,技术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负责,商品质量检验和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还不是十分密切,入世后遇到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现存的有关问题我们在这里就不作详述,只介绍一下巴西的经验,供有关部门参考。 巴西国家贸易委员会是巴西贸易保护措施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所有与外贸有关的问题的提议、决策和协调。委员会成员由工商发展部、财政部、农业部及外交部等有关部门的部长组成。各部门内部也设有相应的机构,如工商发展部贸易维护局,具体负责反倾销、反补贴和贸易保障调查及管理,国际谈判局参加国际贸易组织的谈判。巴西工业联合会等各商会、协会,都设有研究外贸的研究机构。这样就形成了纵向指挥管理、横向密切配合的组织机构,各部门之间实行网络化管理,这样使得产业、商会和协会、政府部门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渠道,遇有问题能够快速解决,快速行动。 巴西贸易网站对巴西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遇到的贸易壁垒的具体商品和问题逐一进行分析。针对巴西出口的战略意图,贸易网站对世界重点出口国家进行国别、商品、障碍进行分析,内容包括具体的经济状况,主要出口商品,供货商、关税管理、非关税壁垒状况等。重点国别包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墨西哥、英国、瑞士、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巴西还建立了专门研究非关税壁垒网站,紧密关注各国非关税壁垒的动态,对34种非关税壁垒的类型予以详细的介绍和说明,该站要求巴西企业界和个人对巴西近期、中期、远期扩大出口的建议和意见,并随时反映巴西出口遇到的各种贸易壁垒问题,尤其对美国、欧盟、日本、南非、中国、韩国、印度、台湾,备有专门的表格供填写。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和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受害者,积极应对贸易壁垒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但作为WTO的新成员,建立有效、合理的贸易保护体系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不但要求我们进一步熟悉WTO的有关规定运作程序,还要认真研究各种贸易壁垒的现状、背景,对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也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从别国和我国的贸易实践中总结经验,认真研究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突出问题,根据不同竞争对手的特点及时调整应对措施。为有效保护国内市场,我们甚至可以适当借鉴别国一些有争议的做法。比如像巴西和印度那样,寻找更多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国家的某些商品发起反倾销,或者适时制订一些令外国商品“水土不服”的技术性限制措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有些贸易保护措施都是不合理的。从公平贸易的角度来看,采取这样的措施不过是为在处理具体的贸易争端方面进行自我保护,“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在很多问题上,我国同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有冲突的。比如有些发达国家针对我国产品所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措施,对其他有些发展中国家是有好处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非但并不会站到我们一边,甚至还可能持幸灾乐祸的态度。所以说,无论是应对来自哪方面的贸易壁垒,我们都要始终将我国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对我国来说,完全适应WTO的运行机制也需要有一个过程。我们只有在不断解决问题和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走向.成熟,直至在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易的同时对各种贸易壁垒应付自如。 随着我国产品竞争力不断上升、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以及主要贸易伙伴更加关注和牵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局部冲突和矛盾将长期存在。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产品采取的各种贸易救济措施和贸易壁垒。从当前国内外的情况分析,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会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与特别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贸易摩擦问题。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4 年前三季度,共有 13 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 46 起,比 2003 年同期增长 4.5%,涉案金额 1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如何冷静分析、积极应对有关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种种限制措施和可能存在的国际贸易摩擦是当务之急。 一、对华出口货物反倾销、反补贴的困扰 WTO 2004 年 11 月 1 日公布的统计结果表明,2004 年共有 16 个世贸组织成员对 23 个国家和独立关税区的出口产品展开了 101 起反倾销调查,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为 23 起,是所有经济体中最多的。自 1995 年 WTO 成立至 2003 年年底,成员方反倾销立案共 2416 起,其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共 356 起。累计分析,我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和起诉,几乎涉及所有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类别。由于以下三个主要原因,2005 年外国对我国反倾销案件将达到高峰期。 第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其他国家国内市场构成较大压力,到 2005 年,所有 WTO 成员国内市场开放的义务也要达到一个高峰,所以进口压力普遍增大。因此主要贸易伙伴极有可能纷纷提出反倾销申请,希望借此手段将中国产品挤出本国市场。 第二,如果我们的企业不能够有效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的行业协会不能协调和规范出口秩序,我们不能坚决地与国外对我们实施的歧视性反倾销措施进行斗争,我国出口经营秩序短期内将较难改变。目前,一些企业的工作重点不是放在如何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及提高产品质量上,而是采用竞价促销、以低价求胜,这就很容易为外国提出反倾销指控寻找借口。 第三,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我国企业,在面临国外的倾销指控时,往往应诉不力,这也是国外反倾销屡屡得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 WTO 统计,过去的 8 年间全球共发起反补贴调查 168 起,对被调查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较大伤害,严重影响涉案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加拿大针对我国的钢制紧固件和复合木地板等发起的反补贴调查,作为贸易救济措施之一的反补贴也开始影响我国的资源型出口产业。例如,美国国会提出的对中国及其他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法案已得到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的支持,尽管这项法案尚未得到美国商务部认可,但美国工业界组织也认为有必要通过立法形式允许美国公司对中国及其他非市场经济国家提起反补贴案件。美国这一新举动必须要引起我国相关产业的高度重视。 二、保障措施将继续影响我国有竞争力产品的出口 我国是转型经济国家,经济发展中呈现了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经济发展比较迅速;二是由于还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主要贸易伙伴还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两大特征决定了我国在入世后将面临比其他 WTO 成员更多的保障措施限制。另外,我国出口增长较快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纺织品、服装、家电、机械设备等,这些具有很强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势必对贸易伙伴的相关产业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从其他 WTO 成员来看,为了防止我国产品在入世之后较低的关税水平条件下冲击其国内产业,也会不断的发起针对中国产品的保障措施。 三、特殊保障措施将成为隐患 特保措施条款是各 WTO 成员为了防止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入世之后较低的关税水平下涌入各成员国的市场,从而对其国内产业造成冲击而设定的条款。《入世协定书》第 16 条第 3 款规定,受此影响的 WTO 成员有权在防止或补救此种市场扰乱所必需的限度内,对此种产品撤销减让或者限制进口。入世后,世贸成员国纷纷加强了对我国特别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立法工作。目前,美国、欧盟、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国家或地区制定了对我国保障措施法规。由于特保措施作为一个新的贸易救济工具,其中的一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极容易产生歧义,对企业的出口产生了困难。此外,特保措施在损害方面门槛较低:只要满足了进口数量增加的要求,特保措施可以基于实质损害而作出肯定性的裁决,这无疑为采取特保措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仍为重要障碍 我国企业在出口中几乎都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2003 年遭受国外技术壁垒的出口货物金额已超过 25%,对扩大出口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是我国扩大出口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我国遇到的技术壁垒的主要特点为: 第一,涉及的行业广、产品多,不仅新兴的高技术产业而且传统的服装、纺织、农产品等也受到技术壁垒的影响; 第二,已经从针对产品本身的性能、质量发展到生产、加工、运输等全过程。繁琐的认证认可制度、程序使我国产品成本增加,造成市场竞争力下降。 第三,绿色壁垒以及新出现的一些壁垒形式正式对我国产品出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五、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引起贸易摩擦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而产生的贸易摩擦也是最近几年表现比较突出的。例如美国很早就指责韩国、中国、加拿大、巴西、印度和台湾地区等过去的专利法不包括医药品、饮料和化工等产品的专利保护。随着我国对美国贸易数量和品种的不断增长,我国企业在美国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也越来越多。近来美国“337 条款”就是其中主要的一种措施。所谓“337 条款”是指任何向美国出口的产品的设计侵犯美国在先的知识产权,美国的专利和商标所有人就可依据 1930 年美国关税法第 337 条,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USITC) 递交“申请书”来保护自己的各项权利。近三年 USITC 总计启动了 61 起涉及 337 条款的调查,其中 15 起涉及到了 47 家中国企业。值得注意的,337 程序的发起与诉讼成本要远低于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任何一家美国企业如果认为某一进口货物的进口侵犯了它的知识产权,就可以发起 337 程序。一旦该企业可以证明进口产品确已构成侵权,USITC 就有权力暂时或永久禁止该产品的进口。对于美国企业来说,提出“337 调查”的门槛比较低,而对应诉企业来说,应诉难度要大于反倾销。因此,应对“337 条款”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六、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面对可能存在的贸易摩擦问题,我们应该对其长期性、复杂性有足够的认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1、加快制度的调整和创新。制度既是引发贸易摩擦的原因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应尽快建立符合 WTO 规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协调,争取用磋商的方法解决贸易争端和摩擦。另一方面,我国应该针对主要贸易伙伴新近出现的法律,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防范体系。 2、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2003 年我国外贸依存度高达 60.3%,过高的外贸依存度极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从长远的战略来看,将扩大内需作为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既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又有利于避免可能的产业空洞化问题。 3、建立、健全和完善贸易救济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壁垒等的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同时,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敏感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加强对不公平贸易做法的调查和制裁,保护国内产业和企业应得利益。 4、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摩擦、争端解决机制。建立多边救济、区域和双边救济、国内救济等多层次的贸易救济机制,增强适应和应变能力;建立外国贸易政策体系变动预警机制和产业预警机制。建立贸易和投资申诉中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5、我国企业应该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产业链,实现“中国制造”的升级之路。另外,我国企业还要加强“出口自律”,尽量分散出口目的地,避免一种产品在短时间内在一个进口市场大量增加。将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有机结合,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抵消贸易壁垒的不良影响。 6、注重政治关系对贸易摩擦的解决,利用西方国家的院外民主争取自身的贸易利益和产业、企业利益。企业在遇到国外起诉时,应该与行业协会、政府合作,积极应对,积极争取自己的合理的权益。 7、注重与美国、欧盟及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协调,建立制度化的对话和磋商机制,避免单边化和政治化。 8、加强对各国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谈判策略及相关案例的研究工作,分析各贸易伙伴间的经贸政策及相互间的矛盾为我所用。 9、培养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贸易争端解决人才,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储备机制和用人机制。 作者:张汉林 对外经贸大学 中国 WTO 研究院 院长、教授 自从2003年年底以来,国际油价一直呈波动中的大幅上扬态势。2004年第一、二季度的油价一路上升,3月份的平均价超过了32美元/桶,比上年同期提高3.27美元,达到1990年10月以来的月平均最高价。2004年4月,伊拉克局势混乱更增添了国际油市的紧张气氛,油价直线上升,比 2003年同期上涨近7美元。5月的平均价为36.37美元/捅,比2003年同期上涨了近11美元,创下了1990年10月以来的月平均最高价的新纪录。到2004年6月中旬,欧佩克(OPEC)油价已持续半年超过28美元/桶的上限,创下了石油价格上涨的新纪录。而到8月5日,油价则创下44.41 美元/桶的历史新高,最高时一度接近每桶50美元,世界各国都为之震惊。欧佩克一揽子油价与2004年年初的低点相比更是升高了40%左右。此后油价一直在高位波动运行,到12月22日,2005年2月IPE布伦特原油期货的结算价为每桶40.64美元,仍大大高于2004年年初的低点。 此次国际原油价格暴涨已经给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带来了巨大影响。国际能源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的在2004年5月发表的联合研究结果表明,每桶油价长期上涨10美元将会使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降低0.5%。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石油价格水平是美国经济统计表上的一个主要阴影。格林斯潘同时表示,美国人是首先受石油行情大起大落影响的第一大消费群体。而美国财长约翰?斯诺亦在去年8月公开承认:“高油价已经直接导致美国经济的某些方面出现减速迹象。”此外,据日本财务省2004年12月22日发表的最新贸易统计速报显示,2004年11月由于高油价导致日本进口额创下历史新高,当月日本贸易盈余比上年同期猛跌了39.2%。 此次世界原油价格的持续上升已经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中国经济亦不能幸免。作为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产品来源,石油价格的猛涨亦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 一、石油价格猛涨的主要原因及前景分析 (一)、供需双重压力促涨石油价格 从决定国际石油价格的基本面来分析,世界经济普遍温和回升与上涨带来的石油需求上升,而供给扩大却面临种种压力,供需双方的共同作用促成了此次世界石油价格的急剧上涨。 1.需求大幅度上升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明显呈现复苏趋势,2004年更是出现了“同步增长”的良好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任总裁罗德里戈?拉托预测,2004年全球经济可望增长4%,为15年来的最高增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4年4月发布的报告认为,2004年全球GDP增长率为 4.6%,比半年前的预测高0.6个百分点。许多经济学家估计2004年的实际增长可能高于这个数字。 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看,经济发展的表现都好于原来预期。2004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4.4%(以年率计算),表明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欧元区和欧盟25国经济环比均增长0.6%,分别比上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速高出0.2和0.1个百分点。从同比来看,2004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和欧盟25国经济分别增长1.3%和1.6%,而2003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速为0.6%和1%。日本经济环比增长1.4%,折合成年率为5.6%,这已经是日本经济连续第八个季度出现增长。数据显示,日本经济很有可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后首次进入经济持续增长阶段。 经济发展和增长速度对石油需求的影响非常明显。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加快,对能源的需求扩大速度也加快,反之,石油需求量就会明显减少。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率一直在4%以上,1997年金融危机导致需求增长率下降,只有1.5%,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率不到0.7%。2001年世界经济开始衰退,需求增长几乎停滞。2002年世界需求继续减缓,增长率只是0.3%。随着2003年下半年以来所有主要经济体经济的恢复与增长,世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率估计达到2.2%,亚洲为6.4%,中国更是高达12.7%。2004年石油需求增长主要来自北美,以及亚太地区的中国和印度等国。其中中国需求增长量可望达到5万桶/日,占世界需求增长的近40%。如果加上亚太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则逼近60%。中国于 2003年取代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随着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消费大国经济开始回升,以及中国、印度、韩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石油需求增长加速,国际市场原油需求持续增加。国际能源机构(IEA)曾预测,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每日将增加100万桶,3月11日把需求增加量调高到165万桶。而在该组织也月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中,又把这个日均需求量预增加到170万桶,达到8030万桶,这一数字比2003年增长了170万桶,大大超过前几年的增长速度。 美国能源部情报局发表的2004-2005年世界石油预测报告认为,世界石油需求将大幅度增长,继2003年增长1.8%之后,2004-2005年的增幅可能超过2%。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对油价形成新的上涨压力。 2.供给增长面临压力 2003年以来,重要产油国和产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因素造成石油供应减少或中断,对世界石油价格的上升造成了巨大压力。 2002年底和2003年,欧佩克成员国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由于国内政治问题导致石油生产和出口下降甚至停滞。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与反对派和美国均有矛盾积怨,石油生产和出口时时受到威胁。2003年委内瑞拉全年原油产量低于配额,1月份日产量只有60多万桶,没有出口。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尼日利亚自2002年以来因劳资纠纷引发多次石油工人罢工,石油生产数次中断。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挪威的石油工人要求增加工资也引发大罢工。印度尼西亚由于石油储量下降,主要油田产量大多已过高峰期,开始下降,自2003年以来原油产量一直低于配额约30万桶,预计到2005年产量将从几年前的120万桶降到不足90万桶。伊拉克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制裁、政治动乱和战争的影响,石油生产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战争结束一年多,还不能恢复正常石油生产和出口。伊拉克局势自2004年4月以来日益恶化,6月30日的政权移交并没有抑制国内的动荡,石油生产和出口无法恢复。世界最大产油国之一的沙特自2003年5月以来先后发生了五次恐怖袭击,虽然至今尚未对石油生产形成直接的影响,但是专家担心沙特无力反恐,导致局势混乱,将引发全球能源危机。俄罗斯的尤科斯石油公司因34亿美元的欠税问题而面临破产,该公司的产量占俄罗斯石油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相当于利比亚的产量。 近一年多来,OPEC两次做出减产决定:2003年9月2日减少日产量90万桶,尽管存在部分成员国超限额增产,但国际油价一直呈震荡攀升走势。每年的第二季度是传统的季节性需求下降的季节,但是2004年第二季度由于世界经济的强劲回升,市场对石油的实际需求下降很少,而OPEC还按照传统做法采取了限产保价的策略。2004年4月1日起,OPEC将原油日产量减少100万桶,并要求成员国立即停止超配额的原油生产。这种人为地减少国际市场原油供给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原油供求的紧张形势,推动石油价格攀升。OPEC减产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数成员国认为以前的油价过低。如沙特石油部长称,纽约原油价格在30-34美元反映了目前投资和维护油田的成本。尼日利亚总统石油顾问称,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参考区间以指引投资者,把22美元作为底价不现实。还有的成员国表示,升高油价是应对通货膨胀影响和美元贬值的保障措施。 此外,主要的石油消费国为防范石油供应短缺危机、减少油价暴涨造成的损害,普遍建立了原油库存和石油产品库存。2003年以来,西方国家商业石油库存不断下降,到2003年年底原油库存降至25.27亿桶,比最近五年同期的平均水平减少了9500万桶。2004年1月底降到24.94亿桶,2月底进一步降到24.62亿桶,仅相当于这些国家52天的原油需求量,低于IEA要求的90天的标准。为此,EA发出警告,石油库存量进一步下降将加剧现货市场供应短缺和价格风险。例如,美国当时的商业石油库存就已经降到1975年以来的最低点,为了防范石油供应中断,美国一直在增加战略储备,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国际原油市场供应的紧张。据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字,美国石油储备每天以116桶的速度增加。美国计划储备7亿桶石油,而目前石油战略储备为6.392 亿桶,离7亿桶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业内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扩充石油储备的政策使世界石油价格每桶攀升了6美元。 一方面是世界性的经济恢复与增长带动需求,另一方面是供给增长面临压力加大,世界石油价格在这双重压力的作用下一路走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2005年世界石油价格必将回落 从中长期来看,石油价格不可能维持现在的高位运行态势,2005年必将出现适度回落。而且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石油市场供给增加的趋势明显大于需求增长。 从OPEC目前的实际原油日产量看,保守的估计至少拥有100多万椅的剩余产能,在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方面还有很大潜力。而且非欧佩克产油国近几年产量增长较快,据IEA估计,2004年非欧佩克产油国可增加产量120万桶/日,达到5000万桶,增长2.4%。非欧佩克产油国现在的市场供应量比1997年增加570万桶/日,增幅为12.8%。 俄罗斯已探明石油储量约占全球的5.7%(天然气占30.5%),为世界重要的石油储藏大国。2000年以来,石油出口成为俄罗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而且俄罗斯还将不断扩大石油生产和出口规模。2003年,俄罗斯年产石油4.228亿吨,占全球的10.7%,超过沙特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2004年1月,俄产油量进一步提高到893万桶/日,第一季度石油产量同比增长10.9%,达1.11亿吨。预计今后3年俄石油出口将持续增长,2004年出口将达2.42亿吨,2005年达2.47亿吨,2006年为2.53亿吨,2007年2.6亿吨。《俄罗斯 2020年前能源战略》报告预测,其2010年石油产量将达4.9亿吨,2030年将达5.2亿吨,年均增长1.8%。目前从俄罗斯的国家战略趋向上来看,为石油出口保持需求已成为其国际活动的主要着眼点之一。 此外,随着伊拉克问题的逐步解决,世界石油供给还会有较大幅度上升。过去十年中,由于国际局势的限制,世界第二石油储量大国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只被局限在占世界市场0.2%的低水平上,国内生产能力利用严重不足,据估计其富余生产能力高达60%以上。随着伊拉克局势的逐步稳定,如此巨大的供给能力将会对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 二、石油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警示 (一)、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经过了多年的飞速发展,出口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自1981年以来,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多在10%以上,在1994年和1997年还达到22%,在1990年甚至达到50%。另外,近20年来出口在GDP存量中的比率有了显著提高,出口与 GDP比率名义值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约5%提高到现在的20%左右,对经济发展在总量和结构上的作用不可小视。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呈现出的两大特点却不利于对外贸易的长期、健康发展: 1.过度依赖加工贸易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就是以加工贸易作为突破口,但是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的出口还是主要依赖加工贸易的发展。从 2004年前三个季度出口结构来分析,中国的出口约有70%来自于加工贸易增长。主要原因是出口退税政策对很多商品的出口形成限制,许多企业转向加工贸易,利用加工贸易对进口商品的保税政策,将以前在国内采购的零配件转为从国外“进口”,即进料加工。中国目前加工贸易的国产化率已经下降了近40%。这使得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严重缩水。而且我国的加工贸易优势产品基本上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出口实际收益较小。 2.过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虽然己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到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在工业制成品中杂项制品(包括服装和鞋类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约占出口总额的40%,资源和原材料密集型的轻纺和橡胶、金属制品约占出口的20%。截止到2004年,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纺织品、服装、鞋、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国。而且近年来,我国机电产品中的移动电话、激光唱机、显示器、空调机、集装箱、光学原件、电动工具、小家电等出口也升至世界首位,彩电、摩托车等商品出口位居世界第二位。2001年,世界上平均每人拥有我国生产的1双鞋、2.8件服装、1.7米布,每两人拥有1顶中国生产的帽子、1条毛巾和1双袜子。出口制成品的整体结构水平低,附加值低,使得增长后劲不足。 而且国内外就中国国际贸易状况所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都表明,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二)、石油价格猛涨将对我国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从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看,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轻纺商品,利润很低。外向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重要特点就是产品附加值低,主要以低价作为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竞争的手段,而且整个产业的发展对成本变动非常敏感。而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能源产品,石油价格上涨带动大量下游产品和相关产品价格也跟着上涨。这就打破了原来的价格平衡体系,国内生产和出口商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 据估计,2004年以来,石油的下游产品-化学纤维价格平均上涨30%以上,并拉动棉花等相关产品涨价,其他石油下游产品如塑料、高强度纤维等产品的价格也在一路飘升。与2003年同期相比,按照9月份出厂价计算石油液化气价格上升36.4%,甲苯上升44.4%,丁二烯上升52.8%,聚苯乙烯上升50.5%,聚丙烯上升32.7%。 而这些石油下游产品恰恰是我国主要出口产业如服装、玩具等的上游产品,随着价格上涨效应的扩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必然遭受相当大的影响。以中国对外贸易最大基地-香港为例,香港的四大主力出口行业是电子、服装、纺织和玩具,除了电子产品外均为石油产业直接的下游产业,2005年出口必将面临成本上涨带来的巨大冲击。 此外,在国际油价持续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国内油价也随之不断攀升,最明显的是成品油市场:截止到2004年9月,市场汽油、柴油及各种润滑油价格涨幅均在30%左右,这已是自2003年7月以来燃料油价格的第五次涨价。成品油价格猛涨直接提高了交通运输业成本,进而会通过提高储运成本进而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造成间接的影响。 (三)、必须加快出口结构调整 多年以来,中国的出口结构都是以加工贸易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出口附加值低,产品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价格低廉,所以一旦出现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价格传导到出口产品本身,出口竞争力就会受到很大损害。而且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中面临的需求弹性不变或保持上升,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需求弹性已经开始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逐渐减小。 根据这一情况,今后出口结构调整的方向应是在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已有规模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将外贸进一步扩张的着眼点置于资本与知识密集型产品上。我国目前的出口态势也正体现着这一发展趋势。从1998年以来,在包括服装、箱包等在内的杂项制品、纺织品、钢铁、纸制品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比重下降的同时,机械及运输设备、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实现了较快增长,并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在我国优势技术领域选择一批有市场竞争力、附加值高、对开辟和拓展我国出口市场有重大作用的高新技术产品,为其创造有利的出口环境;重点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扩大具有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的比重,力争在短期内形成较大的出口规模。 从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来看,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模式还将持续,加快出口结构调整,将出口的重心放在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上,不仅能够提高出口为经济增长带来实际效益,而且也是中国在面临类似此次石油危机的重大冲击时化被动为主动的唯一途径。 在任何一个领域,我们几乎都可以用“价格战”来描述中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有人说“降价”是对中国消费者最大的善意,还有的报纸公开对厂商们呼吁:欢迎价格战。那么,价格战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的是什么样的“战果”呢?陷入价格战中的企业该如何脱身呢? “恶果”被当成了善意 有位专家在谈格兰仕“价格战”时说:“降价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善意”。这句话很快流传开来,受到了普遍的欢呼。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判断。先不说它会使那些走高价路线的厂家有“恶意”之嫌,就消费者本身而言,这种判断不仅不是对消费者的善意,反而真正是对消费者的恶意。 电子表行业就是个例证。我们可以看到电子表基本上没价了,三五块钱就可以买一块,但消费者又获得了什么?而当卡西欧的G系列运动电子表又将价格抬到100多美金,反而风行全球的时候,难道这是“恶意”?古言道:“谷贱伤农”,如果生产粮食的农民在价格战中没钱赚,那下一年必然是没钱对种田作投入,结果会导致新一轮的涨价。这种循环只会导致农业在低水平徘徊。对想吃好粮食的消费者来说,其实是恶果。 要想吃到好的粮食,我们尚且知道要保护农民,做到供需平衡,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何况对我们要求更高的那些产品呢?我们应当懂得,价格是竞争最基本的一种方式,但它上升到“战争”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根本的区别在于,战争思维与市场竞争思维是两种有着本质不同的思维。在战争思维下,两军对垒,强调的是地理上的渗透和占领,绝对地消灭对方。“宜将勇追穷变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就是战争的金律。但市场竞争思维中更多的是强调“消费者满足”,与是不是要绝对消灭竞争对手没有必然的联系。战场上,对手之间互不往来,而市场竞争中,对手之间在某些方面是针锋相对,而在另一方面互通有无,是完全正常的事。 由此看来,用战争的思维去使用“价格杠杆”,方向是战胜对手而不是为消费者利益着想,也许这在短期内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长期却是有害无疑。特别是目前竞争不是很规范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厂家是以偷工减料为代价获得价格优势的,100元钱的产品可以用5年,降到50元钱的同个产品就只能用一两年。而且在宣传上还隐藏了这种降低产品质量的事实,这是对消费者的善意还是恶意? 企业“恋战”缘由 中国公司迷恋价格战的基本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的产业结构严重轻型化,大部分企业在低层次上竞争;第二,中国的企业老板大部分是游击队出身,除了价格战这类扩张型打法之外,别的精细化正规战法大多不会。 中国人民的生活在这20年间的变化称得上是翻天覆地的,有专业数据显示:在与人民生活相关的500多种产品中,供求平衡的20%,供大于求的80%,几乎没有什么是供不应求的,这种状况是价格战的基础。供大于求怎么办?价格就是一种自然的选择。但是不是供过于求就一定发生价格战呢?饮料市场早就供大于求,娃哈哈与乐百氏之间的价格战一路下来,水从三四元也降到了块把钱,但为什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之间却不见这种价格战? 但也有人不这么看,中国的价格战领袖格兰仕就以全球500强第一的沃尔玛集团为榜样,声称“沃尔玛”不就凭“价格”或“低价”获得了全球第一?言下之意就是,格兰仕为什么不可以凭“价格战”成为家电老大,从而将海尔、美的之类的所谓“高端品牌”清除出局,就像在微波炉行业做的那样。 但沃尔玛真的是凭“低价格”战略成为全球老大的吗?从表面上看,情况的确如此,沃尔玛通过低价和商品多样化策略,在美国建立了1000多家大型超市,从而彻底摆脱了对大零售商的依赖。但在这种策略的背后,是沃尔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煞费苦心建立的中心辐射式商品流通体系,以及80年代初期对其进行的自动化改造。1983年,沃尔玛花去全年资金预算的1/4购买了一套卫星系统,到1988年,沃尔玛拥有了全球最大的私有卫星通讯网络,到1989年,沃尔玛甚至在卡车上也安置了卫星发射机这样高效率的物流系统,帮助沃尔玛在1998年达到人均销售额10万多美元。 而在经营策略上,沃尔玛的定位很清楚,就是那批中低收入的本地居民。针对这批居民,沃尔玛提供给他们的并不仅仅是“低价”,而且还有归宿感和忠诚感:1983年沃尔玛创立了“山姆会员店”,这个会员店是一种会员制的商店,这种商店没有柜台,有的是更好的服务,所有商品以更低价格的批发形式进行,这种方式基本上使沃尔玛没有多少利润,却将大批消费者牢牢地吸引在它的周围,令对手无可奈何。 所以如果你深入去看今天的沃尔玛,它的全球化,它的信息技术,它的战略人力资源(在上世纪80年代,沃尔玛就实行了雇员持股计划),它的知识管理一定都是国际一流水准。所以我说沃尔玛的“低成本”只是一种结果,或表象。它的背后是出色的后勤物流配送能力和吸引客户忠诚的经营能力,这是它的内在能力——核心竞争力。 中国的企业为什么要打价格战?因为价格战最简单。别的“战”,比如沃尔玛的另一种竞争却不会。中国的企业老板大部分是半路出家,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打杀出一片天地,打杀可以,但一到大的场面就不知所措了,只好以不变应万变,只好在价格这种大刀长矛的层次上去显匹夫之勇 减少资源浪费是精益思想的核心。闲置的库存、不必要的工序、商品的不必要运输、超过需求的生产、人员的不必要调动等,所有这些都是精益思想反对和致力消除的。中国制造业要走出粗放式、高能耗的生产模式,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精益之路,就必须向精益制造实践的先行者学习。 虽然,中国制造企业对精益思想的理解还不深入,但这种思想却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精益制造(Lean Manufac-turing)并非新名词,伴随着上世纪6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的神奇崛起,精益思想早已被无数制造企业效仿和应用,并且不断地改进和演绎。现在,与IT系统的结合使精益思想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制造概念,精益企业自动化(Lean Enterprise Automization,LEA)、动态精益引擎等正成为改变企业竞争格局的新动力。 精益制造的价值 精益制造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用最经济的方式进行生产和制造,在客户需要的时候,按客户需要的量,使用最少的资源,生产、提供客户需要的产品。一个精益的、柔性的、具有成本优势的制造业企业,应该具有低成本,高质量、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提供出众的价值即最低的成本、最高的质量即六希格玛水平的质量管理、快速的响应即最短的交货周期,以及生产、设计、采购和市场的无缝连接,而这些特点都是企业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高竞争力、获取成功的关键。 围绕精益,高级计划与排产技术(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APS)、全员质量管理、六希格玛等概念也应运而生。有些企业把这些概念归结在精益制造的大概念下,也有些企业认为精益属于这些概念的一部分。专为精益制造商提供企业软件解决方案的思博公司资深顾问杨君哲认为: 对于概念,关键要看企业在运用这些工具的时候以哪个为主导。 杨君哲指出,精益思想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体现在很多方面,实施精益生产后,企业库存包括成品库存、在制品库存、原材料库存都会大大降低,库存周转率、资金周转率会大幅提高,这是很多企业领导人希望看到的。精益生产提倡小批量生产、及时拉动、质量管理、现场管理等概念,这些生产模式会大幅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保证、质量追溯、客户满意度、及时交货率等指标。 精益制造的现实意义 精益思想最早在国外企业中取得成功和普及,中国企业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的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精益制造的巨大价值。很多中国企业当初在实施MRP、ERP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其中部分企业就尝试用精益的方式对MRP做补充,甚至取代MRP代表的推式管理。精益生产就这样被推到中国制造企业的应用前台。杨君哲说: “现在没有人再讨论是否需要精益,因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但是,过去企业有种对精益的误解: 精益太好了,不需要计算机,不需要信息化,生产现场不需要电脑来帮助我们做事情,这种现象导致企业的生产制造出现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企业外部需求变化快速,包括客户的需求、下游供应商的需求,都在不停改变,这对企业生产、物流造成非常深刻地影响,简单靠人工管理,或者人工的传统精益拉动生产,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还有一个问题是,由于大量数据在传统精益运作中产生,这些数据得不到积累,得不到及时地分析,很难对今后的企业改造做出评估和规划。此外,人工管理现场的成本过高也是传统精益的弊病。而且,个别企业对物流在企业运作中的追溯要求,在手工的传统精益生产条件下也无法做到。因此,在精益制造浪潮发展一段时间后,企业发现,单方面强调精益本身而缺乏信息系统的支持,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企业的收益十分有限。这使得企业的管理层和运作人员不得不接受精益自动化的概念,但是,企业又不可能回到MRP的老路,自然而然产生了精益企业自动化、动态精益引擎等概念。 在这样的背景下,精益自动化、动态精益引擎在企业的应用成为精益制造的新浪潮就不足为奇。许多企业开始讨论精益自动化,用信息化手段指导精益生产。尽管很多企业并不了解LEA,或者不知道LEA,但实际上这些企业已经不自觉地开始应用LEA。杨君哲认为,中国很多制造企业在使用MRP、ERP等应用系统,现场用很多电子看板、追溯系统,或者扫描枪、有供应商的管理门户等等,其实都是不自觉地在应用LEA,只不过LEA的概念需要更加规范和完善而已。 IT支撑的精益自动化 精益自动化的核心是实现流动生产。杨君哲指出: “精益所做的一切,目标就是使整个生产和物流流动起来。”精益制造包含很多实现方式,比如均衡化、小批量拉动、布局、人员的多技能等,通过这些方式,精益模式可以使整个生产运作与物流小批量快速流动起来。动态精益引擎LEA的出现正是为了保证这种流动更流畅,流动中的浪费更小,数据更容易被追踪、积累,使现场的透明度更高,所有这些必须用信息化的技术来支持。 实际上,一个企业的主管很难知道现场发生什么情况,只能到现场去看,而且也只能看到他所看到的。有了LEA,企业透明度就高了,物流、生产运作通过信息化技术指导和回馈,在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窗口,企业管理者都可以通过管理界面看到现场运作,这就是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与传统手工精益相比,信息系统的支持就是LEA最大的优势。 在企业信息化架构中,动态精益引擎处于核心的执行层。在企业运作层面的信息架构中,最上层是决策信息化层,这一层中IT占的比重比较少,毕竟很多决策层的内容是人的智慧产生的。架构的中间是计划和预测层,MRP、ERP等信息系统都属于这一层,计划和预测层通常只是对财务、远期计划、销售计划、生产较宏观的预测进行管理。最下面一层就是执行层,执行层具体负责生产制造等企业运作内容的管理,包括现场每天具体做些什么、供应商每小时应该供应什么、几点钟仓库应该运什么东西到哪里等等,都是属于执行层的内容。 在企业实际操作层面,动态精益引擎可以与生产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结合,MES系统可以更好地控制动态精益引擎所无法完成的工作,比如设备信息的现场采集,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把MES系统挂在动态精益引擎系统下,将整个生产系统通过信息系统连接起来之后,企业的生产过程将完全实现透明化。 及时拉动的精益企业 通常所说的精益制造自动化主要涉及到企业生产、内部物流、供应链等三大领域的信息系统。企业生产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是面向定单的生产,是现在中国应用比较多的一种方式; 另一个是面向库存的生产。这两种方式都是指导生产的比较直接的方式。动态精益引擎可以把这两种方式都转变为生产拉动。内部物流系统是指导物料如何在企业内部流转的信息系统,原先很多企业不太重视,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开始关注,原因是企业发现,生产排产不好,从而遇到瓶颈或者生产不出来,这并不是设计的问题,也不是系统的问题,同样也不是工人的问题,而是内部物流的问题,原因就是虽然企业有了物料,但在内部受到了积压,内部物流不通畅。再就是供应链系统,特指从供应商到仓库的环节,包括企业发布给供应商的预测,长期要料计划,短期要料计划,甚至精确到小时的JIT,由这些内容构成供应链。反过来,供应商也可以根据LEA在网上进行发货通知、条码打印、在途跟踪、发货历史记录管理等。 精益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及时拉动生产线。有些企业原先使用MRP系统,在系统中生成的一个计划就覆盖2~3天的时间,这样的生产计划下达给车间后,一旦发生变化,就会造成车间、仓库形成库存,造成浪费和积压。现在企业通过基于动态精益引擎的精益生产管理信息来运作和管理生产线。预测和计划可能还会在MRP系统中做,但是不会再下达给车间,而是由精益自动化软件把预测和计划转化为动态看板的设定,然后每一天在设定期之前决定是否下达或下达多少生产看板指令,这个看板指令往往只覆盖2~4小时。生产车间只需要关注这2~4小时之间拿到的看板,按照这个指令生产。 另外,由于生产和指令被执行,仓库会根据生产的情况,及时发出、打印或者屏显出要货单,仓库根据指令把物料及时输送到生产线。仓库的物料减少后,精益自动化软件也会及时根据动态看板设置对供应商的要货指令,供应商得到的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要货计划,而是很准确地几号几点要送多少料,送到哪里等。由于整个环节都被精益自动化系统监控起来,指令的执行非常通畅。 精益自动化系统运用了很多技术。有传统技术,比如显示屏、打印机; 也有一些先进的IT技术,如条码设备、扫描枪等,在指令的被执行过程中,通过扫描条码,系统可以知道指令执行到什么程度,知道有多少产品生产出来,有多少物料在库,等等。目前国外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部署RFID,作为精益系统的数据补货的方式。 精益也并非全部要依靠IT系统完成。生产线规划、现场5S、质量完善、关键指标跟踪等需要靠人工完成,信息化系统则适合负责预测、需求管理、生产比率平衡、看板管理、变更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跟踪等内容,这些管理内容比较反复、烦琐,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积累、分析历史数据。通过信息系统发出的指令,企业能够轻松实现透明化管理,只要登陆系统,管理人员就可以看到生产线情况、指令运行情况等。 美国Angus-Palm 公司生产轿车设备的保护装置,它正开始在其田纳西州的工厂采用思博公司提供的基于动态精益引擎的精益系统博益达来实现自动化精益制造。Angus-Palm 公司的物料经理Rusty Coleman相信该系统将对拥有多个工厂车间的企业有所帮助。 Coleman 表示,在精益制造中增加看板执行的自动化和即时可见性是其主要优点之一。没有精益制造软件时,物料经理虽然使用了看板卡却要忙于查看卡片以随时发现信息补充原材料。凭借思博公司的产品以及综合数据集,Coleman表示: “整个查询工作被彻底免除了。当一项作业结束后,我和仓库里的其他人对生产线上发生了什么情况一目了然。” 精益制造的机遇与挑战 精益自动化在中国制造企业中正逐渐升温。有专家指出: “很多企业都在评估使用LEA的投入与收益,问题不是上不上,而是如何上。”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寻求精益自动化手段时相对比较谨慎。国外企业是精益理论、动态精益引擎等概念的倡导者,在生产力成本不断升高的压力下,国外企业不得不采用精益自动化手段降低成本。但是,精益自动化生产并不仅仅是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规范企业的运营。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中国制造企业逐渐做大做强,在做大的过程中他们迫切需要规范企业管理,动态精益引擎无疑将发挥巨大的价值。此外,随着精益自动化系统不断被普及,功能性能也在完善,与现有信息系统结合的程度也越来越更高,国内企业应用的步伐也将越来越大。 目前,汽车、电子、医疗器械、机械等行业是精益制造普及程度较高的几个行业,也是精益自动化较领先的行业。这些行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需求变化大、物料种类多、品种多、管理成本高、物料管理复杂。所有这些特征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汽车行业,汽车业也一直走在精益自动化的前列,从整车装备开始,到汽车组装线,甚至汽车零配件供应商、汽车分销渠道都较早贯彻了精益的思想。 杨君哲表示,从国内的情况看,企业部署精益自动化有一些基本的条件: 首先,企业一定要有基本的信息系统,不一定要有ERP,但要有仓库管理系统、物料数据系统、供应商信息系统等,也就是说要有MRP的基本数据模块; 其次,企业应该已经有精益思想的应用,或者既有MRP,又有传统精益的应用。企业会发现传统的精益已经出现困难,现场精益与ERP不能集成,而且太多的数据需要更新。这种情况下的企业会最先意识到部署精益自动化的必要性。 但是,精益自动化并不能一蹴而就。实际上,国内企业对精益制造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对精益思想的应用并不成熟。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始终在摸索之中,对于如何实现精益自动化更缺乏足够的经验。目前,虽然一些企业开始意识到精益自动化对业务的巨大价值,但基本上还是以跨国企业在国内的投资企业为多,这些企业在国外有成功的实施经验,对精益也有比较深的理解,因此,成功的可能性较高。而本地制造企业在精益自动化的实现道路上显然还顾虑重重,因此不会一帆风顺,还有赖于咨询、软件等精益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共同推动。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