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的当当明年或物流

时间:2023-05-17 21:27:50 | 作者:admin
“之前当当并不想做,现在当当已经完成退市,打算明年成立一个出版物事业部,组织全国与出版相关的物流组织,帮助上游的出版社完成整体的运输任务。”这是近期电商物流企业家年会上当当网运作副总裁李武昌在会上讲述的。 这句话的意图非常明显:当当物流或也要开放了! 李武昌当时还特意解释了自己这句话的意图:这个只是在一个垂直行业里面共享物流的案例,这跟京东的物流开放相似,区别在于京东在做全行业的物流开放,当当只做图书出版领域。 今年九月,当当完成私有化,从美国退市,而退市后立刻跟进的动作竟然就是物流开放,当当为何作出这样的决定?又有哪些条件支持其开放?当当的开放有哪些具体方向?或许从电商物流企业家年会上李武昌的讲话中可以推测一二。 占据线上图书半壁江山 出版社求运输包揽 1线上图书市场占比50% 当当网成立于1999年,从早期的专注图书到后来网售各类百货,2010年在美国上市,但今年9月12日,随着股东批准私有化协议,当当也完成了纽交所退市,重新私有。 在电商领域沉浮这么多年,虽然零售百货经营得并不如意,但当当的网上图书生意依然是首屈一指。虽然有京东不断狂追猛赶,但据李武昌介绍,目前当当网上图书市场占有率依然在50%,牢牢占据半壁江山,童书线上市场占有率在60%-70%。 2一单成本至少低30% 一般出版社与线上平台合作,需要按照各个线上平台的要求分别配货到各个仓库,需要分别梳理平台A、B、C等需要哪几本图书、每种图书需要多少量,但因为出版社太多,物流能力也不强,这种运输业务对他们来讲就是负担。 “所以有出版社的人说,你们占据了线上图书销售市场那么大的份额,干脆其他平台的图书也一块给配送了吧。” 李武昌解释当时还未退市,当当本身也并不想做。但随着退市,当当认为自身有条件可以做这件事了,“当当一单的成本,连仓加配的成本跟其他的主流商家相比,至少低30%。” 3只做图书领域物流开放 他定义即将要做的物流开放“跟京东的物流开放相似,区别在于京东在做全行业的物流开放,当当只做图书领域的物流开放。” 简单来说,当当网的物流开放就是一个垂直行业里面共享物流的典型案例。 线上图书物流 难点在仓 图书、服装是中国电商的主要初期产品,最大的理由之一就是物流方便快捷、扔不坏。 然而李武昌却表示,线上图书的物流并不好做,瓶颈在仓库。 1、首先受制于图书品类的特殊性,“不像手机,只有固定的几个型号,就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购买需求。”一般图书类平台,SKU都是在百万量级,才能基本满足口味驳杂的消费者。 据李武昌介绍,当当目前平均每天销售的图书SKU,高达20万种以上,并且每天的20万种SKU还都不重样。而地方仓不可能全部建成中心仓,收录所有的SKU,没有任何一家线上图书平台会这么干。 2、其次则是仓储分拣困境。这一问题的起因同样是SKU过于庞大。 李武昌介绍当当目前自营的图书SKU在百万种以上,但发现“规模越大竟然没有所谓的边际成本下降的效果,仓库越大效率越低。往往一个1万平米的小仓,每个人的效率很高,假设可以拣选200单,但到一个大仓,可能一天只能做50单。” 图书大仓意味着SKU很多,可以满足更多需求的同时,却也意味着分拣员要走更长的路线才能拣选完一个订单。 3、再者是一站式仓配困境。因为上述理由,地方仓的图书品类并不一定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所有订单,可能一个订单包含3本图书,只有一本或者两本是当地仓有的,其他需要从另一个地方仓配送,这就产生了物流时效问题、物流成本压力,如何优化运算、精准预测、优化调配都是挑战。 当当的物流优势:成本效率平衡 而面对这样特殊的垂直行业,深耕图书领域十余载的当当,解决之道显然更考虑成本。 1一个订单只发一个包裹 据李武昌的介绍中可以了解,当当的图书仓储模式选择了网状仓,这意味着只要任一当当仓库有库存,消费者都能购买到,发货时会优先就近仓库发货。 但回到上述难点,假设一个消费者购买的三本书分别在三个地方仓,当当怎么解决呢?“如果本地仓一本都没有,就从其他仓发;如果有几本在其他仓,几本在本地仓,就从其他仓发往本地仓,再合起来一起发给消费者。整体逻辑是用最经济的方式相对快地给消费者送过去。” 2精准预测 提前备货 当当目前在全国拥有7个大区仓,除此之外,在山东青岛、济南,福建福州、河南郑州等地都有仓库。这种布局也是当当有意为之:“我们是根据当地的订单量跟当地销售的未来发展趋势设计的。” 李武昌介绍这得益于当当很好的大数据预测能力,虽然日销售SKU就高达20万,但当当“能够预测到当地消费者的下单倾向,预测到多少消费者购买某个SKU的需求量。” 具体预测能力有多强,李武昌在讲话中提到的一个数据能够反映,“例如预测某个SKU120万的销售,大致最终销售就在110-130万。”无疑,这么多年的经验和销售数据积累成为了巨大财富。 3开创落地配高性价比服务 此外,李武昌表示当当还开创了落地配行业。当当目前的干线配送都是通过整合、外包的方式完成的。但因为通达系快递的分拣分拨模式与仓配一体化模式的处理存在很多矛盾,因此很难适应仓配一体化,这给落地配企业带来了机会。李武昌认为凭借落地配企业力量,当当能够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服务。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但在当当这种物流高性价比优势下,不可避免要面对由此带来的劣势。 1物流时效不稳定 被京东后起直追 首先是友商平台的迎头赶上。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京东就超越了亚马逊中国成为国内第二大B2C网上书店,市场份额达到28%左右。这意味着当当花了十余年做好的一件事,被京东2、3年时间快步直追。 这其中不得不说物流带来的客户体验占据重要地位。记者向京东方面了解图书仓配情况,京东方面表示图书品类会遇到一个订单多样商品分属不同仓库的情况,但不会等到所有商品合并再发货,而是分多个包裹发往消费者,希望消费者最快接收到商品。 相比之下,当当的做法虽然节省了仓配成本,但不尽如人意的一方面也在此:物流时效不稳定,外地仓发货的订单时效比较长。 2最后一公里无法标准化 再者,使用落地配物流虽然性价比更高,但服务无法标准化、管理更比不上自建物流,这一点确实是两难之选。 3仓储智能化难 此外,仓储智能化也是当当目前迫切想要解决的。虽然仓储自动化、智能化已经在业内火了很久,但图书品类却很难做到。 李武昌也直言对仓储硬件智能化需求很大也很高,目前在关注一些更前沿的行业技术。然而图书品类在仓库中却依然只能人工拣选,这种情况在仓储智能化程度很高的京东也不例外。 理由依然来自于图书品类的特殊性。例如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仓内满地跑的搬运机器人,其不少指标是不符合图书品类的,最简单的就是承重量级,一货柜书可能重达3-4吨;连分拣线都不好建设,因为电商波峰波谷波动严重,搭设货架在仓库的成本过高,波谷时期的浪费严重。 所以包括当当和京东,图书品类依然是人工和机械辅助完成拣选。 6大物流产品服务开放 那么,当当物流开放包含了哪些方面呢? 据悉,基于目前当当全国仓储总面积60万平方米、总体仓储工作人员3000余人、本地仓发货90%订单次日达、免费退换货及时率99%等基础数据支撑,当当未来或将在6大板块进行物流开放。 包括B2C代储代发、时效快递、客服支持、大数据支持下的包装营销、B2B、COD货到付款。 从快递柜到无人机,中国物流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在降本提效的目标下,智慧物流已经成为国家力推的发展方向。2016年12月27日,由北京商报社和北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6(第二届)互联网+物流格局论坛上,多位嘉宾认为,科技投入是“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的关键。大数据应用将是物流企业保证配送时效的枢纽环节。 配送痛点待解 国内物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与这一过程相伴的是企业成本的不断上涨,传统物流业以及互联网物流创新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和竞争。作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连通渠道,仓储、物流的运作效率亟待提升。 据了解,小e到家在采用人力众包初期,因后台系统对订单处理不够细致,曾出现派送超时、配送员绕路、客户投诉等问题。日日顺车小微总经理袁舰认为,对用户来说,用户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节省多少时间,而是要配送时间精准。北京邮政EMS副总经理李宏彦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未来物流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瞄准“轻、快”。对于消费者,应该是随心所欲地下单、收件,而这正是对物流配送最艰难的考验。 智慧物流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末端派送,这已成为很多物流企业的共识。苏宁方面表示,物流行业都在抢占“最后一公里”,而如何将“最后一公里”的速度提升、成本下降是业内共同遇到的难题,为此苏宁物流在这方面依托门店资源完成了布局。 物流仍有进步空间 “上午下单,下午送到?”很多消费者对快递的配送效率表示惊讶。但是现代电商物流在进步中,很多电商零售平台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每年“双11”的快件运输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物流技术的提升,“双11”的快递速度一直在提升。以发送1亿包裹所需时间来看,2013年用了两天,2014年只用了24个小时,到了2015年已经提速到16个小时。在刚刚过去的“2016天猫双十一购物大狂欢”中,单日6.57亿的物流订单量再创新纪录。尽管订单量猛增,但快递包裹的送达速度并没有因此放缓,智慧物流的普及应用让物流行业的变革悄然发生。 物流配送仍有进步空间,面对这一片蓝海,电商巨头的竞争对于消费者而言有利而无害。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价格战还是技术战,消费者终将受益,而消费黏性正是即时配送体验的直接反馈。 与物流配送不同,外卖配送对时效性和合理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百度外卖CTO耿艳坤表示,餐饮行业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但在物流配送上,百度外卖要考虑的核心是用户体验,通过长期的运营经验以及对大数据的应用,目前百度外卖已经可以大致估算出餐饮企业的出餐时间,以此实现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收到高品质餐品的服务。 智能化成效 技术创新需要不菲的投入,但相应带来的效率倍增则推进了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据了解,苏宁南京仓储中心的各环节自动化水平已达到85%以上,自动化应用之后,效率提高了15倍,但苏宁为之投入的资金将近8亿元。苏宁物流集团仓储运营中心总经理张海峰表示,智能化的资金投入完全值得,效率提升对用户黏性的提高将有积极作用,并预计可在八年后实现“回本”。 “智慧物流体系的逐渐建立能够较好地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袁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日日顺的智慧物流体现在满足用户在固定的时间、空间和自身个性化的需求方面,如何让用户在预约、配送、服务甚至回访的不同阶段都能将信息与企业同步,这是日日顺物流一直在探索的。 “物流的智能化推进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耿艳坤表示,百度外卖对数据进行挖掘,并通过建立数据模型,预估、推算餐品时间,将配送时差缩短至6分钟。 小e到家市场营销总经理刘星表示,智能化技术使订单派送更加合理。订单像搭乘“顺风车”一样,使接单“骑手”配送效率提高。另外,小e到家通过“多奖励”、系统信用度提升的方式,让骑手更愿意接收“重斤两”订单。刘星透露,上述方案实施后,客户回复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在物流业发展中,如果分拣、仓储、运输、装卸等方面实现自动化,行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将提升10倍以上。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