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口岸物流大平台为

时间:2023-05-17 21:27:02 | 作者:admin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贸易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我省是连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纽带。依托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利用东部沿海地区的便利运输条件,构建口岸物流大平台,为发展区域经济服务,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区域经济;物流平台;外代和船代公司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全球化是世界潮流,不可逆转。寻求区域经济合作,成为许多地区谋求经济发展的一个现实选择。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也必须寻求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泛珠三角的省区山水相联、人员相亲、经济互补、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是共同利益的需要也是必然的选择,同时9+2的11个地区具体有东部、中部和西部内陆三个经济阶梯的省份,差异巨大,这也使9+2成员有了互补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我省地处内陆地区,是东部发达地区的重要经济腹地,同时又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前沿。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开放”主战略和“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的指引下,连续保持中部地区发展增幅前列,同时也越来越被大小企业家看好江西。广东、福建、香港、澳门的一些企业家纷纷迁入我省,特别是赣州市据不完全统计,自框架协议签订以来,已有200余家企业入驻,并以20%的速度递增,从调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为制造业工厂,大有向我省纵深发展的趋势。   由于制造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进出口贸易,据最新统计,今年头5个月出口贸易又比上年周期增长34%。出口贸易运输量从2003年的160余万吨,猛增到目前的230余万吨,经专家测算预计到“十一五”规划的末期,全省出口货运量将达到或超过1000万吨。   面对这种发展趋势,省委省政府把口岸物流工作摆到了议事议程的重要位置,并致力于口岸物流平台的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北接长三角,东连闽三角,南承珠三角,与三个三角对接,主动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已成为我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口岸物流大平台,是我省主动对接的具体措施。   1构建综合运输平台,为口岸物流提供高效运输手段   我省进出口贸易运输通道一是少,二是窄,三是散,主要靠九江港水运口岸与上海外高桥连接。全省进出口货物直接从我省报关进出口的货物最高年份只有35万吨,2万余标箱。根据泛珠三角框架协议的要求,应牢固树立“与沿海发达地区对接,首先是口岸的对接”的观念。近年来,我省将原来分散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进出口货物监管查验点相对集中在南昌昌北经济开发区,形成了铁、公、水、空运输综合体系,为货主提供了多种运输方式选择的机会,为多式联运及“门到门”在一站转换运输方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为使南昌至上海的国际集装箱水上内支线运输更加通畅,省政府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将南昌到长江的赣江航道由三级航道提高到二级,有效的提高了南昌到上海的国际集装箱内支线的常年通航能力,航空货运也充分利用国际航班号共享,增加了直通国际航线,加大了航线密度,提高了航空国际货运的速度。特别是努力开拓向南、向东南方向的铁路口岸运输通道,我省已完成了南昌到厦门的“五定班列”全部工作,已开始运行。现在南昌到厦门出口货物在24小时内可准时抵达,南昌到深圳的“五定班列”也于去年12月完成了试运行,预计今年的8-9月份即可正式运行,到时从深圳出运的货物到达南昌南站起算,36小时内即可吊装上远洋轮船;   2构建口岸服务平台,为口岸物流提供便捷服务   江西地处内陆,进出口货物除在九江水运口岸可以直接通关运输外,其余都必须运到沿海口岸报关、报检、装箱、清关,费时、费力,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省政府根据我省的地形及地理条件,及时提出“口岸作业区”概念,即在我省沿长江和沿京九、浙赣铁路线建立若干个集海关监管点、检验检疫注册场地以及报检(关)和代理服务为一体的经营场所,在这些场所实现沿海港口口岸的所有主要功能,同时在南昌海关、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支持下,主动与沿海港口口岸的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对接,签订两地合作协议,同时鼓励我省货代与沿海的船代、港口、码头、车站、仓储进行必要的对接,使我省的这些场地真正成为沿海港口口岸在内陆的一个作业区,在这些作业区内实现“就地报关(检)、就地装(拆)箱、就地查验、就地清关”,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不出省门就能办好国门事提供了便捷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完成铁路南昌南站、公路赣州货柜车查验场、南昌白水湖码头三个口岸作业区的建设。按我省口岸“十一五”发展规划,还将在京九、浙赣铁路沿线的吉安、赣州、新余、鹰潭、上饶等设区市建立若干个口岸作业区,在全省形成便捷口岸服务。   3构建口岸信息平台,为口岸物流提供快捷服务   近两年来,我省一直把构建口岸信息平台当作一件重要工作来抓,先后派出8个调研小组,前往上海、宁波、厦门、广东、安徽等地,就口岸信息平台的组建方式、建设模式、资金筹措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察学习。最近,海关总署下发了《关于印送国务院领导指示和电子口岸建设部级联系会议有关材料的函》(署厅[05]165号),对地方建设信息平台问题提出具体要求,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省政府领导对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关于建设地方电子口岸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将在最近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和我省的实际以及9+2的实际需要,认真研究,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把我省电子口岸建设成为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口岸管理现代化、货物流通现代化、商务运营现代化,从而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快通关速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安全、高速的口岸信息平台,为口岸物流提供快捷服务。   4抓紧“桥梁”建设,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上门服务   口岸物流不同于一般物流的主要特点是它的涉外性。这种涉外性决定了口岸物流的节点一般比较多、距离相对较长、特别是这种物流还是在监管条件下进行,因此,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员掌握专业知识与机构进行操作,这个机构就是外代和船代公司。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市场、内陆与港口口岸、铁路、公路、远洋等多种运输方式要靠这些代理公司去连接,没有这种桥梁功能,进出口贸易企业就无法实现生产、销售。我省目前只有注册代理企业11家,由于缺少这种桥梁,近80%的进出口贸易运输都是在外地寻找代理运输,90%以上都只能接受FOB价,无形中提高了企业运输成本。   为了能更好地为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上门服务,使企业能集中精力进行生产和销售,近期正在着手物流代理方面的建设。一是从质量上提高代理企业素质,主要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进行业务学习和诚信教育。二是从量上扩大代理企业队伍,主要采取降低门槛、鼓励扶持、引入外省代理企业等办法抓紧“桥梁”建设。三是适时建立物流企业民间组织,加强代理企业的组织和管理。 1. 传统建筑施工企业物流管理的弊端   目前施工企业物流管理大多停留在手工管理状态,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导致了工作效率低,管理不规范,成本费用高,实时性、动态性差,难于控制,工作方式烦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物流管理息化低,甚至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的阶段;对物资供应商联合体的构件缺乏科学管理,短期竞争多于合作;物资采购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博弈过程,非集约化,采购成本高;物资采购没有与预算部、技术部、施工部紧密联系,缺少必要的信息支持,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物资库存、现场管理混乱,造成资源的浪费,建筑成本的增加。   因此,打破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方式至关重要。随着管理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有效方式不断涌现。本文提出了“建筑材料精准物流管理”模式,能够解决传统建筑企业物流管理的缺陷,并防范新的问题的出现。   2. 精准物流管理的基础   2.1 技术支持——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信息化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是精准物流管理的技术支持,必须辅助企业各管理层次,其核心是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一般包括合同管理、进度管理、预算管理、物资管理、人劳管理、机械设备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等八个基本的模块,能够辅助各层次的管理:对企业物资统一分类、统一编号,编制物资数据库;从进度管理模块导出阶段性计划工程量;根据计划工程量预算管理模块计算出物资计划;依据物资计划,物资管理模块实施物资采购管理。   以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为技术基础,对物流进行精准控制,实现物资料采购渠道多元化和透明化,物资库存管理、现场管理的实时化和精准性,最终达到物资供应好、周转快、消耗低、费用省、浪费小,保证建筑施工企业顺利建造。   2.2 组织环境基础——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   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是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共享数据库、EDI、WEB等信息技术,将策划单位、业主、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有机的连接起来,对整个建筑产品供应链实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精准物流管理,缩短建造周期,减少非生产性无价值的工序、简化工作流程,实现企业内外部组合的一些列活动的总称。   基于精准建造的建筑施工企业流程重组打破了原有部门界限,加快了建筑施工企业内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反馈速度,节省了潜在的时间、节约了潜在的成本、为建筑施工企业精准物流管理提供了组织环境基础。   2.3 组织文化基础——精准建造思想   精准建造(Lean Construction)是一种基于建筑产品管理,通过精确的建筑产品定义、合理有效的建造单元的分解、精准产品策划、精准设计,在物资的精准供应、全过程的产品控制、及时的信息流通和反馈、全体人员早期介入下实现建筑产品的成功交付、资源浪费的最小化、价值创造的最大化的建造管理方法,以提高建筑产品的价值、优化整个建造过程的价值流、构建合理有效的产品流、降低资源浪费、合理控制工期、整个项目达到最佳效能为目标的管理活动的总称。精准建造的根本目的是使整个建造过程持续时间缩短、精准物流管理、建造成本最小、整个建造价值链创造价值最大、客户满意度最高。   因此,将精准建造作为组织文化的基础,指导组织的建造生产,其目标是实现建造过程的“零浪费”,其中包含了物资的“零库存”,即将工程建造过程与物资供应相连接流水化,最大化地减少中间库存、消除中间搬运、等待的时间浪费,达到精准物流管理。   3. 精准物流管理模式   3.2 精准物流管理的目标   在建筑产品的整个建造过程中,工程项目是一个临时的产品系统而独立的存在,紧密的与物流联系在一起。加强物流管理是工程项目精准建造的资源保证。精准物流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加强供应商的管理,改变传统的竞争和短期合作为长期有效合作;规范物资采购机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化和批量化,缩短物资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简化采购程序;加强物资入库、出库、调拨、报损管理,使库存最小化;加强物资入场、加工建造、退场、损耗管理,降低物资浪费,减少物资的二次搬运;物流信息及时、准确,便于物流的有效控制。精准物流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物资的“零库存”和“零浪费”,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整个建造过程的价值、最大化的满足客户满意度。   3.3 精准物流管理模式   精准物流管理是以共享工程项目数据库为基础,动态实现物资库存状况监控和物资现场管理监控,精准预测和计划物资,选择最佳供应商和租赁公司,实现物资的精准、均衡供应。精准物流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范围广的一系列活动。精准物流管理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1)预测物资用量、编制物资供应计划;(2)组织、采购或者调剂物资;(3)物资的验收、储备、领用和配送;(4)物资的统计、核算和盘点。   3.3实施的关键   3.3.1工程项目物资现场动态平衡   工程项目物资现场动态平衡是物资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和保证,是优化企业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动态平衡是按照项目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施工阶段的物资投入,并对物资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优化,以保证整个建造过程的均衡性、实现物资供应的动态配置、平衡协调和均衡投入的过程。因此,在工程项目中,有机、紧密地结合物资投入数量、结构、时间、范围的计划与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使物资、人员均衡地投入到工程项目中,实现物资综合控制、工程项目均衡节奏性地建造,达到预期进度目标,实现精准物流管理,减少物资浪费,降低建造成本。   3.3.2现场物资的精准控制和物资需求精准预测   现场物资的精准控制和物资需求精准预测以共享工程项目数据库为基础,动态实时的获取物资现状、工程项目进度状况和阶段性计划,精准预测工程物资需求。在工程项目立项之后,工程管理子系统将总体进度计划录入到工程项目数据库中。在工程项目实施后,仓库管理子系统实时动态追踪物资库存状况,并及时反馈到工程项目数据库。物资现场管理子系统实时记载物资入场、物资损耗、物资生产、物资回收、物资退回仓库等详细内容,快捷的统计现场物资状况并反馈到工程项目数据库;工程管理子系统实时追踪工程项目进展状况,报告累计未完成工程以及变更工程,并依据约束限制条件,动态制定阶段性进度计划;预算管理子系统依据实时更新的物资信息精准预测物资需求。   因此,现场物资的精准控制和物资需求精准预测是精准物流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是达到精准建造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3.3.3供应渠道的选择   供应渠道的选择是精准物流管理的核心业务之一,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地位非常突出,是物资的源头。供应渠道的选择的目标是使物资从采购、租赁到材料入库的总成本达到最小,质量、交货期、服务水平达到顶期水平,尤其是物资供应商、租赁公司的选择。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线性规划模型。   设Q、L、S是企业对供货质量、交货提前期和服务的要求水平,D是需求总量。设阶段性一次需要采购m种材料,每一种材料可供选择的供应商(或者租赁公司)有n个,则xij表示第i种材料供应商j供应量,Di是第i种材料的总需求量,tij是材料xij的运输成本,pij.qij,lij,和sij分别是有关供应商价格、质量、交货提前期和服务水平的参数。可得到如下的线性规划模型:   物资采购、租赁总成本最小   利用上述模型计算时,需要将供货质量、交货提前期和服务的要求水平等进行量化,其量化的标准如图2所示,也需要事先确定,作为物资采购的标准。通过线性规划计算的结果说明了供应商供应的物资和租赁公司租赁的物资设备。   4. 结论与建议   精准物流管理是精准建造过程中关键工作之一,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对各种物资的使用和消费过程的有效控制。因此,采用精准物流管理,协调建筑施工企业内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从整个建造过程精准控制物流,实现物资供应好、周转快、消耗低、费用省,保证和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加速资金周转,降低建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因此,精准物流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实施中需要以建筑施工企业实现信息化、流程重组以及采用精准建造思想作为基础。因此在实践中,不应急于求成,要搭建好建筑施工企业的硬件基础后,再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姚建明、蒲云、周国华、赵正佳。多品种供应的多供应商选择模型及分解算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8 vol(40)4:521-527   「2」江伟、赵振宇、朱莹玮。我国建筑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探究[J].建筑经济。   2003.5:23-25   「3」叶少帅、杜静。建筑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关键因素[J].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3.8:5-8   「4」李效廷。 施工项目材料管理。山西水利科技[J].2005.8:89-90   「5」Glenn Ballard. Lean Project Delivery System.[J] Lean Construction Institute.2000.9   「6」Herman Glenn Ballard. The Last Planner System of Production Control.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2000.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