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丝路,新区域金融

时间:2023-05-17 21:23:21 | 作者:admin
□ 许维鸿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各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凝心聚力推进多样化的发展新模式。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在和平时期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内陆开放新高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历史机遇,以河南省为枢纽,巧用现代金融工具和金融杠杆、系统化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恰逢其时!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伟大意义,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热络,建设空中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契机,也应该成为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支点,成为中国经济再开放的重要支点。环顾与中国接壤的中亚和南亚国家,受山地地貌和海岛地貌困扰,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互联互通成本高、传统的船运速度慢,在用“中国办法”解决空中丝绸之路挑战的同时,现有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航空市场值得期待。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指出:“要深化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和产能等合作,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要加强文化、教育、体育等人文交流,提高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河南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8月17日,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提出将“空中丝路”打造成为引领中部、服务全国、联通欧亚、辐射世界的空中经济廊道;8月21日,河南省委常委会研究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 基于河南的优势构建世界空中丝绸之路,就是要利用河南省的优势、整合国内航空产业资源,在布点(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建网(航线网络建设及运营)、合作(航空产品贸易及合作)三方面协同共进,逐步完善“一带一路”沿线航空运输网络,推动航空产业(含机场建设、临空产业园、航空维修及设施建设、商用航线及通航运营、反恐、应急安全航空保障、航空产品贸易等)全方位发展,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助力“一带一路”建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河南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集聚 航空工业是一国现代制造业的代表,产业链长、辐射性强,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宏观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一环。空中丝绸之路既要围绕航空“做加法”,也要积极结合包括军民融合等其他国家战略“做乘法”,助力中国军工制造世界顶尖的军用航空器,时刻保持武器的先进性。河南省是传统的制造业大省,通过在河南本地全序列民用航空器的生产能力,从服务非军用市场入手、推进航空军用和民用产品的平衡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通过引进波音空客等国际大品牌,虽然快速建立了现代化的中国民航,也挤压了国内民用干线飞机的生存空间;同时,东南沿海人口密集地区依托高铁和高速公路网,减少了对国内支线飞机的需求;加上长期和平时期对航空武器的需求最小化,航空工业本土化生产的人才和技术难以形成序列化的良性循环,蓝领工人和技术人才薪酬水平低于国际同行,很多航空细分技术领域只有一两个本土技术专家,阻碍了航空强国、军民融合战略的落实。一旦遇到战争,如果没有强大的民用航空产能,无法形成军用航空产品的有效供给,这与中国船舶制造领先世界的产能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民用飞机、特别是支线飞机的需求,恰恰是中国航空业补短板的机遇,是培育“中国制造”中短程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器的时间窗口,不容错过! 机场跨境的互联互通有实体经济需求的基础 中国边境城市与周边国家中心城市的机场建设,可以促进航空领域基础设施的军民融合。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公民出境游增加,跨境人流量快速增加,带来财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保护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应急需求。这种跨境军民融合需求,最佳解决路径就是我国能对外开放更多边境地区的通用航空市场,结合“郑州-卢森堡”的国际航空港枢纽建设,编制向西开放的机场“珍珠项链式”联盟。另一方面,郑州作为国际化物流中心,全球化的机场建设、运营参与,将促进空中丝绸之路的贸易和投资,催生一系列通用航空产业链和服务企业,也必然反哺跨境机场建设的大市场。 跨境机场建设也可有效服务军事领域的多样化需求。在国防现代化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中国除了需要建设以吉布提基地为代表的远距离军事补给支点,也需要在周边国家建立便捷的网络化空中交通支点。因此,应该鼓励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积极参与周边国家的机场改扩建工程,积极参与经营权的竞标,按照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律办事,力求用最小代价赢得网络化,覆盖周边国家1000公里半径的民用航空“准基地”,便于军民航空器的维修、加油和补给。初期应重点选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地理位置突出、辐射能力较强、市场潜力较大、双边关系良好、贸易往来密切、安全系数较高、参与意愿强烈的国家为重点开拓,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空中丝路”网络化覆盖区域。 郑州成为全球航空枢纽城市,需要一个有特色的航空公司作为“名片” 河南历史悠久,安阳、洛阳、开封等地的文物早就享誉世界,空中的河南“符号”需要本地企业主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空公司的运营,符合河南利益、符合中国利益,也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有效延展。 中国制造的飞机、中国建设的新机场,还应辅以中国参股、甚至控股的一系列跨国区域支线和干线航空公司运营,这将与现有中国四大航空公司跨国长途干线经营互补,共同为周边国家提供一揽子航空市场解决方案。近年来,美国新总统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下的“美国优先”、俄罗斯受原油价格和乌克兰等问题困扰,美俄在中国周边国家留下的航空“战略空白”值得我们迅速填补。当尼泊尔大地震、哥斯达黎加飓风袭击等危难时刻,航空工业的中国造“新舟”60、运12飞机保障工作组始终坚守一线,得到了当地居民和政府的高度赞扬。 发展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中小人口规模的发展中国家,其本土航空公司的建设需要密集而持续的资本投入,国家财政往往只能支持本国首都与他国首都间的最基本干线经营,所属区域中心城市的支线航空只能依靠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随着中国民航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市场之一,航线经营现代化和系统化已经成型,中国已经具备了为周边国家输出支线航空管理的能力,扩展民用航空管理企业服务中国军事用途的空间。 航空产业链打造有利于航空人才的集聚和培养 一旦河南拥有全球化的航空公司,空中丝绸之路的通航,支线和干线国际化运营,必然需要培养大量中国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飞行员,将是中国航空工业真正走向世界的重要成果。二战时期,日本就在对美国的空军“持久战”中吃过这方面的大亏。借鉴美国经验,受过航空培训、能够驾驶中小型民用飞机的飞行员,比起普通人能在短得多的时间内学会驾驶军用飞机,是一国空中军事力量的隐形战略预备役部队。 在支持河南企业参股、甚至控股周边国家的机场和民用航空公司的同时,河南要勇于投入、建设航空培训学校,让空中丝路成为有志于翱翔蓝天的中国飞行员大展身手的新天地。考虑到河南地处中国内地,人口密集,通用航空业发展顾虑较多、经营风险较大,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不妨换个思路,鼓励河南企业率先与周边国家合作,共同经营跨国境1000公里以内的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业务,除了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成建制的飞行队伍,也可以为我国储备更多军民两用飞行员资源。 利用航空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机遇,拓展直接融资机构和上市公司的支持“空中丝路”是难得的跨境金融拓荒者,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是河南省在金融领域弯道超车的难得机遇。跨境金融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资本和资金中介,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无疑是中国航空企业走出去的最佳桥梁。无论是现代化飞机的持续生产、还是跨境机场和航线的经营,资本市场的有效建设、提高效能的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支撑。空中丝绸之路必须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必须巧用金融杠杆,形成中国特色的经济再开放体系。 河南省要立志在顶层设计层面推进成立“空中丝路”产业联盟,以航空制造企业、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及通航、机场等运营企业为实施主体,实现制造企业和金融企业、航空企业和非航空企业、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三个联合”,开放合作、优势互补,增强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形成空中“贸易+产能+金融”的全方位、多领域、立体化合作格局。针对海外航空市场,产业联盟依托较为成熟的飞机租赁业务国际化,助力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命,是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的示范性领域。 聚焦中国漫长的国境线,中国周边国家对人民币的认可程度不一,空中丝绸之路的绝大部分航空器和设备都采购于国内,应该鼓励相关的上市公司、金融信贷和股权投资使用人民币,建立多层次“中欧、中亚跨境人民币产能合作基金”,对丝绸之路航空全产业链项目进行筛选和投资,夯实中国与周边国家在贸易和投资中的人民币定价机制,尽快摆脱当前边贸结算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冲破美国“美元+美军”的“软+硬”包围圈。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