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大战,谁主沉浮-

时间:2023-05-17 21:22:29 | 作者:admin
随着外资企业进军我国冰箱市场,未来几年,我国冰箱业将形成两大阵营的对抗局面—— 土洋大战,谁主沉浮   未来几年,我国冰箱业将首次面临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的正面竞争,本土与外资企业之间的较量将成为市场争夺的焦点。这种状况是随着西门子、松下、三星等一批洋品牌全面进军我国冰箱市场形成的。业内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在冰箱行业,洋品牌已经准备进行“攻坚战”,而国内品牌在产能、品牌等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强的实力,冰箱业的“土洋大战”狼烟四起,谁是赢家,我们拭目以待。   国产冰箱进入“巷战期”   自从顾雏军“东窗事发”以后,我国冰箱行业“四大家族”(海尔、新飞、科龙、美菱)的格局被彻底打破。海信入主科龙、容声,长虹收购美菱。一时间,昔日的冰箱业巨头纷纷变阵。业内专家认为,今后几年,海尔、新飞在冰箱业前两强的地位基本上不会受到撼动,而海信、美菱、科龙、容升等在冰箱排行榜的争夺将进入空前激烈的“巷战期”。   数字华夏家电产业研究院的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虽然冰箱企业进入“巷战期”,但冰箱产业格局却愈加分明了:以新飞为中心的中原产业群,以海尔、海信为中心的环渤海产业群,以美的为中心的珠三角产业群,以长虹为中心的西部产业群。四个相对稳固的产业群犹如“四大磁极”,将资金、人才、配套产业纳入自己麾下,成为支撑中国冰箱行业的四根“擎天柱”。   2006年12月9日,新飞总经理李根宣布:“新飞进一步面向国际化转轨”。他指出,新飞成为国际家电巨头必然是建立在中原产业群进一步崛起壮大基础之上的。以新飞为龙头的中原产业群将进一步加大对人才、资金、技术的吸收,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夯实根基。   “四大磁极”,各显神通   经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事件之后,我国冰箱业的局势终于暂趋稳定。海信收纳科龙、容声,加上自有的海信品牌,形成“海信冰箱系”;美菱被兼并后则成为“长虹家电系”的冰箱成员;荣事达、华凌和美的则成为“美的冰箱系”。它们将不可避免地进行多品牌战略。而冰箱行业的前两强海尔、新飞利用其单品牌优势继续在冰箱市场攻城略地。   以新飞为中心的中原产业群在中国冰箱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河南新乡是中国冰箱行业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它盘踞在中原心脏地带,是华北市场的“冰箱霸主”。22年来,新飞在全国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在冰箱行业中遥遥领先。   伴随着新飞的迅速发展,新乡市及周边区域早在10年前就崛起了一批家电配套厂家,它们起步早,起点高,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占有极高的市场地位。例如为冰箱、空调等产品生产制冷管路的金龙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精密铜管加工企业,拥有世界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占据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生产冰箱、空调“两器”——蒸发器、冷凝器为主营业务的河南科隆电器公司,拥有年产1000万台“两器”生产线,具有我国制冷行业检测能力最强的产品实验室,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技术研发、品牌战略是环渤海产业群的优势。以海尔、海信为首的家电企业在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技术的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研体系并拥有较好的人才储备和培育机制。海尔、海信等企业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冰箱冰柜的技术含量,以确保品牌的打造和维护。海尔等家电企业在中国制冷家电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尽管环渤海产业群拥有国内最有价值的品牌,掌握数量不少的高新技术,但遗憾的是,当地中、小型的家电品牌数量很少,而零配件配套企业的配套能力和竞争性也不够,使得整个家电产业链不够丰满。   数量众多的强势品牌和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配套能力,是珠三角家电产业群的优势。然而,核心技术与高溢价品牌的缺失是其短板。以美的为中心的珠江三角冰箱产业群借助当地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配套能力,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很出色。因此,中低端市场占有重要位置。据统计,仅东莞就有冰箱、空调配套企业约1000多家。其超短距离的采购半径、产业链的专业分工而形成的良性供应链无疑对增强产业群的领导品牌美的、科龙、容声等冰箱企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冰箱业“四大家族”之一的美菱与长虹集团联姻以后,以长虹为磁极的西部中心目前正蓄势待发。得到长虹资金、技术支持的美菱同时伸出了技术改造和扩大产能两个“拳头”,2006年2月,占地1500多亩的美菱产业工业园在合肥开工建设,整个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共建成10条生产线,集中生产家用冰箱、深冷冰箱、商业展示柜、卫生医疗专业冷柜等产品,这里就是美菱多“冰”种作战的后方基地。据美菱总裁王勇介绍,公司将集中力量对产能进行资源整合,把分布不同地点的四个生产基地统一到一起,用三年时间建成亚洲最大的单班、单体产能400万台冰箱生产制造基地。   笑迎“中国时代”   我国冰箱行业如此宏大的产业格局,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李根介绍,去年10月,新飞一条年产200万台的中高档冰箱新生产线工程启动,到2008年新飞产能将达到600万台。它使新飞跻身于世界冰箱巨头的行列,也使以新飞为首的中原制冷家电产业群占据了新的市场制高点,引领中国冰箱行业继续向前。新飞将以庞大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与国际顶尖品牌为伍。   据介绍,我国冰箱、冰柜总产能目前已经超过3000万台,而世界总产能不过六七千万台。我国冰箱产能已经占了全球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中国冰箱业纷纷向上游发展,力求控制上游产业链。   中国家电协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冰箱业在产能上已经达到颠峰,如何在技术研发和品牌战略上实现突破是中国冰箱企业的重要课题。但不论如何,我国冰箱产业都将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四大磁极”为中心的中国冰箱业将以强大的技术、成本优势向世界巨头发出挑战书! 普华永道管理晴雨表(Management Barometer)对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公司所做的一份调查显示,过去3年中有将近一半(49%)的公司曾经遭受过重大业务中断或严重危机,这意味着有重大事件对他们一个或多个的主要业务部门或企业流程带来了灾难性影响。所幸大部分公司声称他们的业务恢复非常迅速,灾难对财务结果的影响也被降到了最低。只有一半的公司对未来危机的预测区间超过3年,且他们对危机的担心程度也是较低的。但那些最近受到危机影响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公司还没有为未来的危机做好准备。在那些经历过严重危机的公司中,有71%的公司的经理声称危机对他们盈利水平只产生了有限的影响,只有20%的表示产生了中等影响,6%表示影响很大。   总体而言71%的受访者对公司的灾后业务恢复和危机处理表现表示满意,其中26%的把公司的反应描述为“出色”,45%描述为“好/可以给高分”。只有26%的受访者给他们的公司表现给出了混合的意见-“一半好,一半不好”。   普华永道咨询业务合伙人Miles Everson说:“当今商业环境的复杂程度增加了带有不利风险的事件引发失败的可能性。此外,由于大型跨国公司是相互联系并且可能在地域分布或供应链上采取集中战略,因而与10年前公司面临的情况相比,失败的潜在影响被放大了。”   过去三年中美国大型跨国公司经历的严重危机有:   自然灾害(洪水、飓风等) 53%   某一业务部门的彻底关闭 31%   重大的SEC/SOX问题 20%   管理层重大变更 20%   火灾、爆炸或有毒物质泄漏 16%   知识产权的丢失/被盗 10%   公司声誉面临挑战 10%   主要产品召回或发生问题 8%   财务系统崩溃/财务工作返工 8%   舞弊、腐败或道德问题 6%   市值急剧下跌/突然的损失 6%   恐怖活动、平民暴动或武装冲突 2%   展望未来,只有27%的受访者预计他们公司的主要业务部门或流程将会在未来三年中碰到重大危机,39%认为不会,31%表示不确定。但66%的经理表示,他们还是比较担心他们公司对这种危机的准备不足,只有33%的经理认为不必担心。在那些经历过重大危机的公司经理当中,73%表示有些担心。   Everson说:“看起来危机准备是大部分经理们所不愿讨论的一个话题。在他们中间几乎弥漫着一种对可能发生危机拒绝承认的气氛。有将近一半的受访者在过去3年中经历过重大危机,但只有25%的经理预计未来3年中会有危机发生。而且大部分经理只是‘有些’担心他们公司为危机所做的准备。但那些在过去3年中经历过严重危机的经理们可能更加神经紧绷,并比其他人有着更清晰的看法。对于公司的危机准备,他们只是没有看到他们公司的关键业务流程所做的准备已经很好罢了。”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