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物流走出困境尚需
时间:2023-05-17 21:19:14 | 作者:admin
□本报记者 范云兵
服用药品的时候,你首先担心的是什么?答案肯定是 “药品是不是假冒伪劣产品”,却很少有人关注药品流通过程中的温度管理。
“因为对大多数药品而言,假冒伪劣会对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造成直接威胁,而温度的严格与否只会影响到药效发挥的大小,基本上不会产生太大的副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不少药品流通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自然不愿意使用成本极高的冷链系统。而冷链系统的高投入,也制约了疫苗、血制品、生物芯片等特殊医药冷链领域的市场化步伐。”永裕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物流与仓储总监张中平对记者说。
低 利 润缺 监 管双虎拦路
“就发达国家来说,医药流通企业要有25%以上的毛利才能够保持健康发展。20%用来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开销,5%为纯利。但目前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毛利率一般都不足10%。”张中平告诉记者。
行业利润的低下,也更加剧了竞争的无序。比如在项目竞标时,一些小型医药流通企业为了成功揽到生意,千方百计压低竞标价格。而竞标成功后,为了节省成本,又不得不放弃成本较高的冷链,而采用常规方式配送。如张中平所说, “竞标时冷藏设施齐全,实际配送时却什么也没有了,这大大扰乱了医药物流市场的秩序。”
相对于果蔬、肉类的冷藏,医药类产品,尤其是生物制品对冷藏条件的要求更高。一般肉类,只要温度达到-15℃以下,就能基本满足需要了;而生物制品的生存条件要严格限制在2℃~8℃度,而且对冷库出风口、月台的温度要求也极高。因而,医药冷链的投资一般较高。比如,一台性能先进的冷藏车就要上百万元,即使是小型冷藏车,也要30万~40万元。
“其实,基础设施的高投资并不是最重要的,企业管理理念才是关键。”张中平说, “一些中小医药流通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无法实现竞标时的承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于是,一些大的医药生产公司宁愿花高成本自建物流中心,也不愿意采用第三方物流的方式。”张中平有些无奈地说。
造成我国医药流通市场冷链缺失的,除了部分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过分追求自身利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相关政府部门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
“虽然我国在1984年就开始试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定》,并在2000年进行了修订,其对药品流通过程中的温度要求有严格的规定,但是这个规定并没有很好的执行。”张中平说,“市场上药品一旦出现问题,要么追究厂家责任,要么销售终端买单,真正追究医药流通企业责任的事故少之又少。”
张中平说: “其实现在的信息管理系统很容易就能鉴别问题药品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对于疫苗、血清等关乎人生命的制品一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要严格按照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定》对流通企业进行处罚,才能引起其对冷链系统建设的重视。”
“而在目前缺少有效监管的环境下,企业更多的是凭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来经营事业。”张中平告诉记者。
变 理 念重 行 动共促发展
“目前,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方向是培育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医药制造与医药物流分开,从厂家直接到零售终端,减少中间的物流环节。”对于医药物流市场的发展,张中平分析说。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资料也显示,美国三大药品批发商几乎垄断了其医药流通市场,日本十大运营商也占了其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而我国目前共有13万家医药流通企业,前三强仅仅占据20%的市场。
“面对如此多的商家,市场混乱现象在所难免。而要想改变市场竞争无序的现状,保证消费者能够服用质量良好的药品,就要鼓励行业内企业的兼并重组。”张中平说, “只有大型的国有企业和私营的 ‘巨无霸’才能建设大型的医药冷链物流中心。”
而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也正积极鼓励扶持大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永裕、国药、上药、九州通等企业已经被列为重点发展对象。
而在这些企业的扩张发展中,资金成为了最大的制约。张中平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永裕医药在北京、上海、广州有30辆冷藏配送车。其中,有10辆是与中集集团签订长期协议,永裕每年付出一定的租金,用以租代买的形式拥有其使用权。这样就缓解了一次性投入资金过大的难题。
“当然,医药流通企业也并不是一味的求大求全才能有所发展。小的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要走差异化路线。”张中平表示, “永裕医药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采用了主要运输高端医药产品,如价格高昂的疫苗、血清、生物芯片等,虽然每一种只是一箱,但品种多了,也就发展成了另一种规模。”
总的来说,虽然我国医药物流的规模化程度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其实力远远不能满足三四级市场的需求。比如说,从北京-天津,药品的冷链一般不会出现问题,而从天津-蓟县就有可能出现问题。
在采访中,张中平也表示,目前行业普遍已经认识到了冷链的重要性。但要从认识的层面上升到行动的高度,政府和行业协会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如规范招标程序、加强流通监管、指导企业兼并重组等等。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