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创新谋共赢

时间:2023-05-17 21:18:43 | 作者:admin
京津冀协同创新谋共赢 要保证京津冀这头“改革牛”走得更稳、更远,就要努力实现全方位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提,就是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文/本刊记者 翟永平 近期,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省(市)委常委频繁召开会议,集中学习讨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研究贯彻落实各项部署。6月13日,北京市委常委召开会议,研究《北京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5年工作要点(讨论稿)》。6月18日,天津市委常委召开会议,决定7月中旬召开中共天津市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届时将认真落实规划纲要部署,制定具体措施,扎实推进规划纲要的各项工作。6月24日,河北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规划纲要,研究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种种迹象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已进入实质阶段。 业内人士表示,规划纲要由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织编写,该领导小组的办公人员由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发改委副主任,以及交通运输部、环保部、民航总局等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编写规划纲要的保密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在规划纲要编写过程中即便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相关人士也只能看到涉及各自相关工作的部分,无法得知其他内容。 从中央决策层一再强调的要点看,京津冀一体化就是要坚持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要严控增量、疏解存量、疏堵结合调控北京市人口规模,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总体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的国家战略,战略的核心就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面对非首都功能的概念,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专家认为,非首都功能主要是指部分相对低端、低附加值的经济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北京作为首都,有2151.6万常住人口,因此不能把经济功能都疏解掉。但是,把影响首都生态环境产生污染的传统制造业、区域流通网络枢纽和人员集聚的位于中心城区的区域性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往外疏解是非常必要的。 破局交通一体化 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就要在三地某些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毋庸置疑,城市发展路先行,交通一体化列在了首位。专家测算,从今年至2020年,京津冀三地间的交通投资,预计将会达到1.5万亿元左右。 规划纲要特别强调,要解决断头路和轨道交通的问题,打通断头路是第一步。目前看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比如说,河北三河市的燕郊镇离北京近,粗略估计这里有30万人在北京上班,而这些人到北京上班只有京通快速一条路可走,显然堵车已成为家常便饭。其实,在京通快速路的北边还有一条京秦高速路,但是这条路在北京和河北交界的地方就中断了。原来,在河北境内的这条京秦高速路最初不叫京秦高速,它是2007年河北省自己立项修建的一条连接北京和天津的公路,路长32公里,在2012年就完工了。该公路完工时分别在北京、天津交界处留下了连接线,但是能否和北京、天津连接通车,就要看北京和天津的需求。 现实中从河北通往京津两地的类似断头路总里程多达2300公里,这当中包括高速公路300公里、国道700公里和省道1400公里。对此,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运输研究室主任李连成表示,让人员和资源能够自由流动,实现交通一体化,首先就要打破行政区划设置的篱笆,让这样的断头路实现对接。现在河北省已经分别和北京、天津签署了相关对接协议,按照协议,到2017年底天津市与北京市、河北省对接路将实现全部连通。 其实早在2014年4月,三地就成立了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领导小组,共同编写交通发展规划,对断头路、瓶颈路进行梳理,明确对接完工时间表。规划明确到2020年,京津冀区域将形成900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9500公里的铁路网和主要城市1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区域内快速铁路实现市市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京、津、石三个中心城市之间均有3条高速公路相连。 此外,2014年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北京新机场,给予新机场国际航空枢纽的定位,并提出天津滨海机场为航空物流,石家庄机场为航空快件集散地的定位。上述两个机场加上现有的首都机场构成了全国最大的枢纽机场群。由此,近日,河北省国资委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签订《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委托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协议书》,河北机场集团正式纳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从而实现京津冀三地主要机场统一管理、一体化运营。 另外,5月27日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当前更好发挥交通运输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意见》明确提出,近期要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推进北京至霸州铁路、北京新机场轨道交通快线等配套工程;建设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规划研究天津至石家庄、天津至承德铁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6月23日,中国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网站对外公布了《新建铁路北京至霸州城际铁路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告》,启动京霸城际铁路的首轮环评,根据设计,该条城际铁路建成后,北京西站至北京新机场站全程只需18分钟。 专家认为,周围中小城市进入京津冀城际铁路网的标准是,从任何节点城市出发到北京、天津,通勤时间都在1小时左右。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邯郸等城市已经接入其中。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刘伯正透露,交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要率先取得突破。目前,京津冀三地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京津冀城际铁路公司,正在编制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城市铁路网的规划。 令人欣喜的是,京唐城际铁路将在年内开工。京张城际铁路施工难度最大的八达岭越岭段近期将进场施工,而北京天津间的第二条城际铁路——京滨城际也力争年内开工。另外,在交通部的主导推进下三地已全面启动一卡通互联互通的前期工作。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具体指导下,三地已经初步形成《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实施方案》,积极建设区域清分结算中心,力争2017年实现京津冀全区域公交、地铁领域的一卡通互联互通,并扩大推进一卡通在出租车、省际长途客车及城际铁路等方面的互联互通。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人士说,2016年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6座城市将成为全国第一批试点交通一卡通的区域,北京部分公交线路包括2条市区旅游观光线路与天津的部分公交线路,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的公交系统将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计划,2017年,京津冀有望全面实现一卡通。 实际上,目前京津冀三地已有一张卡实现联通,这就是ETC卡。目前,北京已与全国13个省市实现了ETC联网。截至2014年年底,京津冀三省市ETC用户已达到245万个,其中北京ETC用户达到165万个,电子收费通行量占总通行量的35%。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京津冀地区是世界上雾霾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燃煤一机动车一工业废气排放多种污染物使这一区域的PM2.5大气污染超标频度位居全国之首。要解决京津冀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通盘对该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有效调整,用高新技术产业替代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而且解决治理要整体考虑、联防联控。 面对久驱不散的雾霾,去年京津冀三地开始积极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河北省更是力争国家设立京津冀环保生态基金,协商京津建立生态横向补偿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开始就摒弃了以往污染转移、扩散的老路。比如,2014年北京制定实施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392家,搭建了30个产业疏解合作平台,推进产业转移疏解项目53个。 6月15日,本刊记者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国际研讨会上获悉,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路线图”,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已经正式启动编制。而今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投入的资金将达59亿元。 环保部相关人士介绍,京津冀有望设立生态环境红线,构筑京津冀生态环境共同体。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将京津冀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五类主体功能区。将区域内生态功能区划人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严格保护,主要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红线区、生态脆弱红线区三类。 具体做法是,将北京、天津、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衡水、唐山、沧州、廊坊划为重点控制区,张家口、承德、秦皇岛为一般控制区,对其中的PM2.5年均浓度等主要污染物划定大气环境红线,实现治理标准上提高、加严,时间进程上往前延伸。 北京市环保局相关人员表示,对于区域协同治污,将研究制定《京津冀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与应急联动工作方案》,率先在京津冀,特别是北京、天津、唐山、廊坊、保定、沧州六市,建立统一的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协调机制,逐步实现预警分级标准、应急措施力度的统一,共同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大范围的空气重污染。另外,随着今年新环保法的正式实施,各地在监督政策落实、打破执行壁垒上还有着很大的推进空间。 对此,环保专家认为,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最为脆弱,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最为突出。北京、天津、河北的行政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决定了单一地无法独立解决整个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三地协同发展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唯一途径。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已经启动,环保将成为工作重心,环保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会。 力推产业升级转移 纵观京津冀,产业结构布局并不完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中,北京70%到80%为第三产业,高度聚集了科技和金融产业;天津则是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均接近50%;而河北则仍有将近12%的农业,近50%的第二产业。 目前,由工信部等部门制定的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已经确定并将于近期发布。指导目录明确,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体育休闲八类重点产业需要河北、天津来承接。 从总体来看,北京定位为服务经济、知识经济、总部经济、绿色经济;天津为先进制造业中心、研发转化基地、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河北则侧重于新型工业化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三地各有分工,协同发展。 北京工业大学的专家认为,产业转移对接规划调整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产业转移与经济体制有很大关联,涉及绩效也关乎地方经济增长,同时也与财政问题息息相关,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博弈最大的领域。京津冀三地区将采用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行政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以及集聚发展要求较高的产业或生产环节,采取集中疏解方式;对于集聚发展要求相对较低的产业和部分公共服务功能,采取分散疏解方式,如物流、批发市场等。去年天津和河北就对北京大红门批发市场转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除专业性市场等低端功能将疏解至北京以外,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也将成为疏解的主要目标。 有媒体披露,北京市四套班子(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将在今年国庆节前夕全部由城区迁往通州区,具体搬迁方案不日即将正式公开。显然这一动作符合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总基调。相信在此之后,京津冀一体化将有更大动作出台,包括央企、医院、大学迁出核心区,北京、天津同城化管理等重大规划或将启动。 目前京津冀已明确协同发展将以 “一核、两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进行空间布局。一核指首都核心功能,这是需要进一步优化的,两城指北京、天津,三轴指通过京津、(北)京唐(山)秦(皇岛)、(北)京保(定)石(家庄)三个发展轴来带动周边发展,四区即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西北部生态涵养区和中部核心功能区。中部核心功能区包括北京、天津、廊坊和保定。此外,将有些并非区域性中心的城市纳入形成多节点发展的空间格局。 从发展前景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必引来大量基建投资,带动京津冀区域建材、钢铁需求,改善区域内重点企业的供需状况,具体的投资领域包括缓解首都航空运输压力的枢纽性机场项目、区域互联互通的公路等基础项目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地产项目等。 面对此形势,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表示,要强化协同发展的理念,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同时做好规划后,要坚决按规划办事;着力打造承接北京功能转移和产业转移的载体,重点发展生态环境好、商务成本低、生活质量高的次级中心城市。此外,还需要在省级层面建立协调机制,全力对接北京和天津,从而促进协同发展的顺利进行。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