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和把握供应链金融
时间:2023-05-17 21:18:41 | 作者:admin
近期,一位实业界的人士与我交流如何切入供应链金融业务,问及是应该先寻找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之合作,还是先建立强大的资金端,通过金融服务来吸引产业中的企业。
对此,我回答两者都不是,一方面通过绑定供应链中的大企业或核心企业来拓展供应链金融不是特别现实,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渗透到产业中,不了解产业供应链运营的规律,只是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来开展供应链金融,既不稳定,也不持续;另一方面单纯的资金端建设也不足以真正使供应链金融服务落地,这不仅是因为我们无法根据客户特定的状况,定制金融服务,而且即便开展了金融性服务,也无法有效控制风险。
事实上,要踏踏实实地开展供应链金融,就需要清晰地把握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脉络,这一趋势除了上期谈到的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产业整合在加剧、产业供应链作为一种生态开始与金融生态结合外,在能力建设方面,还表现为如下几点:
第一,金融科技将成为推动供应链金融的主导力量。
供应链金融之所以能在中国得到蓬勃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它能有效解决传统借贷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切实地把握供应链运营中的交易、物流和资金状况,任何环节、任何主题、任何要素信息的缺失都会使金融活动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信息流的把握成为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理论上讲从来不存在不依托互联网的纯粹“线下供应链金融”。
然而,以往互联网的作用只是作为金融活动开展和管理的辅助手段,而今却可能成为推动供应链金融的主导力量。这是因为只有利用现代的金融科技才能真正解决供应链运营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确切地讲,目前供应链金融面临的挑战有如何实现供应链运营流程的顺畅和协调?如何把握供应链运营的规律以及每个参与主体的状况?如何做到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对应和唯一性?等等。
对应于第一个问题,由于供应链的主体具有多样性、活动具有异质性,没有良好的标准化、电子化、可流转、安全签章的电子票据、电子税票和电子仓单,就无法实现业务流程的顺畅管理。同理,没有良好的云平台、云计算,虚拟电子供应链就无法真正实现。
而要真实把握供应链运营规律,有效知晓每个参与主体的行为,就需要建立和发展大数据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如何建立广泛的数据源,实现既能获得人的行为数据,又能获得物的运动数据;既能获得特定主体的数据,又能获得其他相关主体数据;既能获得静态的数据,又能获得动态的数据。
此外,数据的清晰、整合和挖掘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即借助于计算机和相关技术能够图示化,便于业务部门理解,这样挖掘后的信息不仅能指导现有的活动,而且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针对于资金和资产管理的对应和唯一性,就需要运用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分布式记账和资金管理,实现智能合约,同时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做到资金和资产的唯一对应性。显然,没有金融科技的支撑,上述这些问题都不可能真正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就面临着巨大风险。
第二,防范风险成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能力。
供应链金融长远发展的另一个核心要素是风险的管控。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微观金融活动,其运营的规律如同一座天平,天平的两端是资产和资金,天平的梁是产业供应链信息,而支撑整个天平的核心是天平的底座(即风险管控)和支柱(即信用),因为金融的本质是风险估值和信用,这两点如果忽略了,就会产生巨大的金融危机。因此,风险的预警和管理是供应链金融的重中之重。
目前,伴随着供应链金融在中国的蓬勃发展行业内出现了很多“伪供应链金融”形态,例如融资性贸易,特别是一些出口型企业,通过虚构出口贸易骗取资金,或者假造成套设备出口、海外工程承包服务等协议,骗取退税(因为目前海关出口查验主要对应每一件物质产品,而无法对应复杂的产品组合),所有这些欺诈性行为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识别和管理,将会对金融服务提供方产生巨大危害,因此,如何有效防范风险就成为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能力。
总体上讲,风险的防范需要从供应链结构管理、流程管理和要素管理几个方面入手。结构管理指的是能够有效、合理地设计、建构供应链运营和服务体系,使得各个主体角色清晰,责权利明确,同时又能使供应链运营业务实现闭合化、收入自偿化。
流程管理指的是整个业务和金融活动的流向、流量和流速明确,整个业务和金融活动能够实现管理垂直化,同时能够根据流程的状况和要求,协同各类金融机构设计和提供风险缓释手段,实现风险结构化。要素管理则是能对金融产品和业务信息数据做到及时、迅速获取和分析,真正做到交易信息化,并且能够在全面掌握各主体资信的前提下,通过声誉资产化建立供应链信用体系。
第三,协同专业化将成为智慧供应链金融的主题。
供应链金融成功实施需要生态中多种形态组织的充分沟通和协同,这些主体除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相关业务参与方外,还包括至关重要的三类组织机构:即平台服务商,这一主体承担搜集、汇总和整合供应链运营中发生的结构性数据以及其他非结构性数据;风险管理者,这一主体根据平台服务商提供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定制金融产品,服务于特定的产业主体;流动性提供者,具体提供流动性或资金的主体,也是最终的风险承担者。
这三类机构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这三类机构能够充分探索各自的能力,将其提供的差别化服务发挥到极致,只有实现高度的专业化,才能产生协同化。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三类主体有时会发生结合,诸如美国PrimeRevenue既发挥平台服务商的角色,又发挥风险管理者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条件渗透,目前有的金融机构想当然认为可以成为产业供应链运营的交易平台商,开发所谓的电子商务平台,试图通过组织产业供应链企业的交易和物流,掌控运营数据,提供金融产品,其结果往往大失所望。
同样,也有的产业企业开始自己充当流动性提供者,甚至在无资质的状况下违规开展借贷业务,这样不仅无助于供应链金融的有序发展,甚至加剧了金融活动的混乱。
应当讲,每一个生态中的组织或机构,需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在积极探索创新的同时,将自身的服务实现高度专业化、精细化,使自身成为供应链金融生态中不可或缺的成员,而不是盲目拓展自己不擅长甚至毫无经验的业务,也就是协同专业化。
(本文系宋华 “智慧供应链与金融”系列评论之十三)
作者简介
宋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兼任北京现代管理研究会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南开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金融专委会“中国物流金融智库专家”。
主要研究专著:《现代物流管理》(2009年)、《在平的世界中竞争》(2009年)、《哈佛商学院案例(第2辑):供应链管理》(2009年)、《供应链管理:物流视角》(2010年)、《服务供应链》(2012年)、《供应链金融》(2015年)、《互联网供应链金融》(2017年)。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