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国电子商务安全

时间:2023-05-17 21:10:54 | 作者:admin
从上世纪90开始出现电子商务模式,我国的电子商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相继实施的“金桥”、“金卡”、“金关”、“金税”工程大大加快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电子商务的广度和深度空前扩展,已经深入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也有一些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安全问题就是中之一。安全问题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打击人们对电子商务的信心。 一、安全问题的表现 1.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信息泄露、信息丢失、信息篡改、信息虚假、信息滞后、信息不完善等,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具体的表现有:窃取商业机密;泄漏商业机密;篡改交易信息,破坏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接收或发送虚假信息,破坏交易、盗取交易成果;伪造交易信息;非法删除交易信息;交易信息丢失;病毒破坏;黑客入侵等。 如果信息被非法窃取或泄露可能给有关企业和个人带来严重的后果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准确、完备的信息,企业和个人就无法对交易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无法做出符合理性的决策。非法删除交易信息和交易信息丢失可能导致经济纠纷,给交易的一方或多方造成经济损失。 最常见的信息风险是信息的非法窃取和泄露,它往往引起连锁反应,形成后续风险,这也是目前企业和个人最担心的问题。信息风险的典型表现是网络欺诈,不仅使厂商和消费者在经济上蒙受重大损失,更重要的是可能会使人们对电子商务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失去信心。 2.交易安全 交易安全是指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交易的确认、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款的支付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与传统的商务形式不同,电子商务具有自己的特点:市场松散化、主体虚拟化、交易网络化、货币电子化、结算瞬时化等。这使得电子商务的交易风险表现出新的特点,出现新的形式,并且被放大。 交易安全问题在现实中很多。例如:卖方利用信息优势,以次充好、以劣当优来发布虚假信息,欺骗购买者;卖方利用参与者身份的不确定性与市场进出的随意性,在提供服务方面不遵守承诺,收取费用却不提供服务或者少提供服务。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买方利用卖方的诚实套取产品和服务,却以匿名、更名或退出市场等方式逃避执行契约合同。 3.财产安全 财产安全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电子商务参与者面临的财产等经济利益风险。财产安全往往是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最终形式,也是信息安全问题和交易安全问题的后果。 财产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财产损失和其他经济损失。前者如:客户的银行资金被盗;交易者被冒名,其财产被窃取等。后者如:信息的泄露、丢失,使企业的信誉受损,经济遭受损失;遭受网络攻击或故障,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效率下降甚至瘫痪等。 二、安全问题的来源 1.硬件层面 电子商务的基础是网络,而网络的物理支撑是各种硬件设施,这些硬件设施会由于各种原因带来安全风险。这里有设备故障,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灾害。硬件安全问题虽然发生的概率不大,但是一旦发生,其影响巨大。例如,2006年12月26日,我国台湾附近海域发强烈地震,造成中美海缆等6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和地区性通信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大陆至台湾地区、美国、欧洲等方向的通信线路受此影响大量中断,互联网访问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许多跨国经营的企业总部、分公司之间的网络联系中断,使生产和经营受到严重影响。这次事故给有关企业和个人造成巨大影响和严重经济损失。 2.软件层面 网络不仅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各种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是网络运行所必需,是电子商务的另一个支撑点。由于技术和人为的原因,各种软件不可避免的存在各种设计的缺陷和漏洞,而且由于软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配备、使用中也会有各种问题,导致电子商务系统中存在技术误差和安全漏洞。比如,由于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在重要信息资料保管和安全支付方面,人们仍然担心资料丢失和账户被盗等。又比如,个别软件由于自身的缺陷,在特殊的情况下,可能造成系统运行故障甚至瘫痪。 3.应用层面 (1)企业管理水平低,人员素质不高 电子商务在近几年才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都缺乏足够的技术人才来处理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许多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完全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同时企业对电子商务的管理也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管理的水平不高,效率底下。这些都给电子商务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其中包括交易流程管理风险、人员管理风险、网络交易技术管理的漏洞的交易风险、网络管理制度漏洞等。 (2)消费者电子商务知识贫乏,安全意识不高 从总体上,讲广大消费者对于电子商务这个新生事物还比较陌生,缺乏相应的知识,还不能十分熟练的应用这一新的交易手段,造成各种人为的安全威胁。例如:有的消费者安全意识淡薄,不注意保护自己的密码等关键信息,容易导致资金被盗、冒名交易等;有的消费者对信息判断能力差,容易上当受骗;有的消费者对网络交易的流程缺乏了解,容易导致操作失误等。 3.网络攻击、商业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 以获取机密信息或者破坏为目的的网络攻击是电子商务另外一个重要安全隐患。包括病毒攻击、木马程序,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网络攻击。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统计,去年我国发现的计算机病毒有80%以上是以窃取信息等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这些网络攻击行为可能导致企业和个人的信息被盗,资金被窃取,也可能导致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效率下降甚至崩溃。 同时,因为网络交易的虚拟性所引起的交易欺诈行为有恶化的趋势。例如,在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公布的2005年我国十大投诉热点中,网络欺诈已经成为继食品、汽车、家电、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投诉热点。这说明发生在我国网络市场中欺诈行为已经比较严重,它会影响网民对网络产品的信任感并进而影响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4.环境层面 (1)法律环境 法律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外部环境。在电子商务中,法律不仅是打击网络犯罪的武器,更是各个主体商务活动的游戏规则。 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活动,并由此衍生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问题,例如网络交易纠纷的仲裁、网络交易契约等问题,急需相应的法律保障,为市场制定新的、适用的游戏规则,否则就会引起混乱。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较快,我国有关的立法工作显得落后,出现许多法律空白,使许多电子商务纠纷的解决缺乏法律依据,这成为电子商务中一个重要安全隐患。 (2)诚信缺乏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市场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电子商务由于其开放性、虚拟性,交易双方不直接见面,在身份的判别确认、违约责任的追究等方面都存有很大困难。因此,信用风险远较传统业务中发生的概率大。 我国目前的状况是缺乏诚信,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这给在网上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的传统企业和个人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包括商业欺诈、商业诽谤、在线(信息)隐私问题、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商业信用问题等。其典型表现有:网上产品的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无法购买到合意的商品;网上支付存在着风险;网络中的合同欺诈等。 三、应对措施 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在此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今后国家应继续加大网络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进一步增强电子商务发展的网络基础。要扩大国际出口带宽的建设,解决原有网络带宽及速度较低、网络运行质量差和电信资费高等问题,并缩小东西部、南北方的差距。要采取切实措施,构建一个值得信赖并能够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多层次的开放的网络体系,改善国内用户环境。 2.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电子商务应用还刚刚开始,许多方面都还不够完善,安全技术及其应用还不能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电子商务的动向,关注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加大投入力度,研究更加先进可靠、经济适用的安全技术。 同时,安全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保证电子商务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当加大技术应用环节的投入。可以采取的应用措施有:使用容错计算机系统或创造高可用性的计算机环境,以确保信息系统保持可用及不间断动作;灾害复原计划提供一套程序与设备来重建被中断的计算与通信服务;加密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来确保因特网上传输的安全;数字证书可确认使用者的身份,提供了电子交易更进一步的保护;加强主机本身的安全,做好安全配置,及时安装安全补丁程序,减少漏洞;从路由器到用户各级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措施,安装防火墙,加强授权管理和认证;对敏感的设备和数据要建立必要的物理或逻辑隔离措施;建立详细的安全审计日志,以便检测并跟踪入侵攻击等。 3.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首先,要加强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安全意识,提高其应对安全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大量素质较高、层次合理、专业配套的网络、计算机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特别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最后,要提高企业电子商务管理水平。安全问题不仅有技术的原因,管理落后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要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体系,培养合格的管理人才,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4.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完善原有的法律体系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二是为适应发展的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要积极开展立法的各项准备工作,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在实践中摸索,在发展中完善,针对不同的法律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备具制定法律法规要求的,可以先制定“条例”、“细则”等规范性法律文件,逐步强化电子商务立法。 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要抓紧研究电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认证、在线支付、税收、市场准入、隐私权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问题,应尽快制定出可以具体操作的《电子商务法》。 5.加强诚信建设 首先,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及管理体系。要加快信用立法,完善经济活动实名制,健全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实行个人破产制度等,以形成对信用体系的强势约束力,确保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康发展。 其次,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要以提高企业价值作为经营的根本,把自主性和自律性的道德标准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再次,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机构。建立起以政府为背景跨部门的,包括银行、工商管理、公安、税务部门协同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体系,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以约束失信行为。 最后,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完善各种监管系统。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