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环节的节能技术-
时间:2023-05-17 21:10:08 | 作者:admin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节能被当今世界誉为第五能源,与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开发并重。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加速了能源的过度消耗,世界性的能源危机迫使全世界加速对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的急剧增长,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状况分析: 能源问题己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发应用物流运输节能技术迫在眉捷。 运输节能牵涉面广,它包括汽车设计、制造,使用、维修质量; 技术改造、更新,使用环境及企业管理水平等。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国内外汽运产品及节能技术层出不穷,有待开发应用的汽运节能技术和产品较多,节能潜力很大。其中有些确有明显效果。当然有些产品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节油。选用时只要根据本身的条件、环境许可的情况下实施,才能获得成效。
我国目前运输节能措施主要有四种方式: 一是采用新材料: 包括各种润滑油、燃油减磨剂、添加剂,以及金属清洁剂; 二是新技术: 如采用微电子技术应用—高能点火装置,强力点火器; 燃油乳化技术; 燃油磁化技术; 闭缸节油装置等; 三是新结构: 如运用如空气节油器强制怠速节油器; 子午线轮胎等; 四是技术改造: 如用射流燃烧室取代浴盆形燃烧室; 汽油机增压技术; 经济型节油车等。上述节能技术有的已经普遍推广应用; 有的还在试点验证,大都显示出它的节油效果。
节约能源有多方面的途径,例如从润滑来考虑,主要是减少摩擦损失。按照磨损的形状,磨损大致可分为粘附磨损,疲劳磨损和微动磨损等,由接触点的相互剪切而在表面发生瞬时高温,产生局部软化或溶化,导致触点粘附磨损; 以及由硬质颗粒在磨损过程中引起表面材料剥落的磨料磨损,主要是由实际的物理接触而引起的,使用润滑剂以消除这两种磨损。全世界每年生产的能量,大约有33%~50%消耗于摩擦上。在机械零件的失效中,摩擦失效占6%~8%; 尤其内燃机摩擦副工作在高温高压的苛刻条件下,如果润滑得当就可减少磨损,进行节能技术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于是金属减磨剂就应运而生。在机动车辆上被世界众多国家普遍采用的节能产品——减磨剂,相继引进我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润滑方面考虑节能主要的潜力在于减少发动机的机械摩擦能耗及传动轴的摩擦能耗。因此减磨剂为汽车节油寻求了一条新路。
目前市场上减磨剂种类繁多,因产品不同使用效果也不尽一致。一些用户对节能产品了解不够,不敢冒然使用。至于如何正确选用,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看使用效果: 除了广告和使用说明书所介绍的性能之外,最好首先经过试验,或长期使用后,应拆检有关零部件来观察其减磨效果。二是看其经济效益: 经过试用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直接节油经济效益; 还要看其间接经济效益(减轻磨损、减少故障、延长寿命、提高功率、节约人力物力等),算出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关系,然后决定是否有推广价值,以避免盲目选购。
节能润滑剂是一种化学(物理)功能产品,它是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来达到既节能又抗磨之目的。使用这些润滑添加剂,机动车辆能减少零部件磨损、降低燃油消耗,减少噪音、减少废气污染和提高功率卓有成效。
机油增效剂是将若干不同份量的化学剂加入到发动机的机油中,用以改善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它可使机油适应温度的变化,减少摩擦,防止磨损,有利于清除积碳,降低机油消耗率和延长换油周期,达到节油目的。同时具有增强油膜强度,改善密封,减少燃烧室等部位工作表面的积碳和机器内磨损,改善这些零部件的工作条件,降低机油烧失量。
过去传统的(汽、柴油料)清洗工艺,不仅严重耗能,易燃易爆,而且影响操作者身心健康,因此这种落后的工艺现正逐步淘汰。采用碱液清洗,虽可清除粗制件黑色金属表面轻度油垢及无机盐污染物,但对精密件及有色金属的清洗效率不高,也易伤害操作者,因此也不宜广泛应用,而金属清洗剂是一种较理想的代用品。它具有较强的清洗能力,通常比油剂效率高数十倍,无毒、无害、不燃烧,可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和职工健康。内含有防锈添加剂,经过清洗的零件具有短期防锈作用,其推广使用的最大成效在于节能将耗。
汽车驾驶中的强制怠速,是指发动机受底盘的推动而处于被动状态下运转,其转速高于正常怠速的2~5倍,其油耗达2倍以上,这些燃油可惜地浪费掉。山区挂档行驶时,发动机作辅助制动处于强制怠速运转; 行驶中为避免超越路障; 停车、会车,减速等预见性的制动也处于强制怠速工况。为节省在此情况下的油耗,专门设置一种装置安装在化油器下体,当发动机在怠速或高速运转时阀门关闭,节油器与大气隔绝不起作用; 当需强制怠速时,进气管真空吸力作用克服弹簧张力进气阀开启,使空气经怠速喷口喷出,破坏怠速油道的真空度而停止供油。随着发动机强制怠速的转速下降,进气真空度随之下降到接近一定值时,关闭进气阀门,怠速油道恢复供油,发动机进入正常怠速。
车辆使用维护后更换下来的油料,是可以恢复再生利用的,如果白白地浪费,不仅可惜,而且污染环境。再生方法一般是采取沉淀、蒸馏、精致过滤等工艺,清除混入的杂质和有机物。为减少再生难度,必须在收集贮存废油时,按品种分类存装,尽可避免掺混尘埃水分等。有关部门应做好废油回收、加工及销售工作,开发废油回收产品产业,是节能大计,利国利民。
加快车辆设备更新改造步伐。尽可能地选用先进材料、工艺、技术和设备,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运输节能的科研和基础研究,推行行之有效的节能技术及节能示范项目,完善节能规范,建立节能技术服务咨询机构,为企业基层节能服务。
运输部门要抓好节能基础工作。完善能耗定额考核制度; 定出合理的油耗定额和节能奖罚规定; 重奖重罚、及时兑现。加强车辆的运用管理,提高维修和运输服务质量; 合理使用车辆,配置运力,减少空驶,优化调度方案,设法组织货源; 提高车辆利用率,挖掘潜力节约能源。
子午线轮胎在使用中,其周向变形小,各层帘线之间、橡胶与帘线之间位移小,使之内磨擦小、滚动阻力低,因此油耗降低,一般可节油5%-10%。子午线轮胎有坚韧的带束层,刚度大、变形小,从而减少了在路面上的滑移; 加之胎侧薄而内磨擦小、生热低、散热快等原因,使之胎面较耐磨,比普通胎提高寿命20%以上,行驶里程增加,减少磨耗,因此节约了能源。
节能降耗是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运输行业职工必须担负起这历史重任,坚持贯彻国家能源政策,重视运输节能技术的研究,使节能工作经常化、科学化、制度化,并逐步在科学管理、技术进步上有所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文/晓青
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不管是工业界的、商业界的、金融界的、服务界的都离不开市场,在市场里游泳,就必须树立一些新的流通观。 一、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
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先是生产者主权阶段,或叫生产主导阶段,即生产决定一切,生产什么就流通什么、消费什么,生产多少就流通多少、消费多少。商品经济高度发展,逐步进入消费者主权阶段,或叫消费主导阶段,即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市场的需求决定一切。
中国长期以来是计划经济体制,在短缺经济中不能自拔,一直按重生产、轻流通、低消费的模式运行,对生产部门来讲,不讲究成本,不追究质量,不崇尚服务,因为“皇帝女儿不愁嫁”。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市场竞争加剧,中国逐步从生产者主权迈入消费者主权,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但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我们的经济主导理论,我们企业的领导人却并没有完全从“重生产轻流通”的烙印中摆脱出来,我们的政策,我们的实践,同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经常背道而驰。
消费通过流通决定生产这一趋势,要求我们做到四点:第一,要在改革消费体制、调整消费政策、改变消费观念、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上大做文章,加大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力。第二,要研究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按供求关系组织与调整生产,提高产销率。第三,要充分发挥流通带动消费、引导生产的巨大作用,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的流通方式,用信息化带动流通的现代化。 第四,要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建设与法律信用体系建设,净化市场环境。可以这样说,没有流通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只有现代化流通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只有大流通才能带动大生产。发展现代流通业,才能增加就业,满足人民小康的要求。
在中国,已进入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的新阶段,这是从总体上讲的,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居民的最终消费率相对较低,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生产的发展仍主宰着一切,我们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要有片面性。
二、降低物流成本是利润的第三源泉
作为一个生产企业,其产品成本主要是三个部分构成的。
第一是劳动力成本。通过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可以减少劳动力支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这一空间在缩小,而人本身再生产的成本在上升,所以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来提高利润率已十分困难。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国,就业压力十分突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也在稳步上升。我们现在要做好做足劳动力丰富这一文章,把中国变成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早晚有一天,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作为利润源泉这一优势会逐步减弱。
第二是设备与原材料成本。生产力的要素中,加工工具与被加工物资是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机械制造业、新材料工业的发展,先进设备与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使这一领域的成本节约空间也在缩小,提高利润率变得十分困难。
第三是物流成本。这一成本中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管理成本、回收成本等等,占到产品总成本的20%——30%,有的更多。利润的空间在这一领域最大,所以,发达国家都把降低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跨国公司都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一个国家与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了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门类从生产与流通企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了新一轮的产业分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重新洗牌。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物流产业作为一种复合型产业,是在整合与提升传统物流业的基础上由信息网络技术作支撑发展起来的,从而产生了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目的都是追求合理的物流成本,从而使利润最大化。
三、供应链的竞争将逐步取代企业之间的竞争
体育运动的竞争起源于个人赛,后来更重视团体赛;科学的研究,一开始是个人行为,现在更重视集体的结晶;产品的竞争,按照传统的概念,依托企业;但从长远看,是依托供应链。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对于这一点中国的许多企业家并不理解。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以及跨国集团的兴起,企业生产产品的“纵向一体化”运作模式,逐渐被“横向一体化”模式所代替,围绕一个核心企业的一种或多种产品,形成上游与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即经济链。上游与下游企业涉及到供应商、生产商与销售商,这些供应商,生产商与销售商可能在国内,也可能在国外。在这些企业之间,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运作。这就是我们讲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但中国许多企业还满足于孤军奋战与一时利益,而不去研究供应链战略与长远利益,这就是中国许多企业与国外成功企业的差距。
四、服务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
讲到企业管理,人本管理是核心,因为一切都是人去操作的,这完全正确。但把人管理好了去干什么?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也完全正确。但如何能实现这一目标,按传统的观念,就是靠品牌、靠质量、创价格,这对不对呢?也没有错。但我们应当转换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即把最终消费者放在第一位,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消费,一个产品是名牌、质量好、价格合理,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才行。所以,一切的一切,都含在服务理念中间。服务理念无止境,是一个大学堂。中国长期以来是清一色的国有与集体经济,讲为人民服务,但服务理念很差,根本谈不上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我希望企业家们更多的研究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心理,而改进自己的产品,改进自己的运作模式,改进自己的服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五、把商业信用看得高于一切
信用,我认为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个人行为的诚实守信,属于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二是作为市场主体交易关系中的信用规则;三是一个国家运行的信用体系。信用既是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更是商品交易过程中生命攸关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信用危机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市场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破坏了信用关系也就破坏了这种生产关系,也就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信用制度、信用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国家、企业与个人。作为国家,一要抓信用立法,如:“信用信息公开法”、“商业秘密法”、“隐私权法”、“消费信用保护法”;二要加大信用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如征信体系中的信用评级公司、信用管理机构等等。我认为可以官办与民办相结合。三是奖惩分明,分类管理。为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在掌握全面情况的基础上,把企业分为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严重失信企业,并分别用绿、蓝、黄、黑去表示,将市场主体行为的各种信息公之于社会。”(吴仪副总理2003年8月6日在国家工商总局规范市场秩序,推进信用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讲,不能在信用危机中推波助澜,而要在信用体系建设中添砖加瓦,从自身做起,要与不执行合同,资金互相拖欠,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做虚假广告等等行为彻底决裂。在信用不好的环境里,要出淤泥而不染,需要勇气、需要素质、需要精神。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公民,都要把信用看的高于一切。国家没有信用,谈什么国富民强;企业没有信用,谈什么利润最大;个人没有信用,谈什么道德情操。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用经济,不然就成了无政府状态。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