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货物纯流动调查的

时间:2023-05-17 21:09:06 | 作者:admin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副教授 姜旭 日本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网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立体物流运输网络,承担着产品制造前的原材料运输、产品生产后的商品运输、废弃物回收再生处理的静脉运输,涵盖了商品流通全过程不同周期的运输任务。运输企业从市场上直接承揽的业务较少,主要是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综合运输服务。日本物流,经历了从产品生产、商品销售、市场需求到能源环境角度的转变。随着市场对高附加值产品需求的增加,运输业也由原来的重、厚、长、大、少批次、大批量、低频度向轻、薄、短、小、多批次、小批量、高频度转变。日本对货物运输量等方面的统计也随之而变。 中国在统计方面如何做的?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交通年鉴》等统计资料中,所统计的货物运输量是在一定时期内,从起点到终点,各种运输工具累计运送货物重量之和,是以各种运输工具为中心的货物总运输量的调查统计。目前,我国运输方式不同,其货运量的统计方法也各不相同。铁路按货物发送量统计,公路按货物到达量统计,水路运输中,内河运输按发送量统计,近海运输则按到达量统计。《日本统计年鉴》、《日本交通年鉴》等统计资料,虽然每年也要公布货物总运输量的相关数据,但是从1970年开始,日本国土交通省每五年编制一部《全国货物纯流动调查报告书》。货物纯流动量调查是在掌握货物总运输量的基础上,以货物本身的位置转移为中心,以矿业、制造业、批发业、仓储业发生货物运输的具体地点为对象进行统计,把货物发送地到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区间进行统一调查,这样所得到的数据就是货物纯运输量。在产业结构与运输体系的不断变化中,货物纯运输量能够真实地反映货物最实际的流动情况。 根据日本《全国货物纯流动调查报告书》(每五年统计一次),从1980~2005年,日本制造业每万日元产品的重量呈递减的态势,从81.87 千克降至66.93 千克,充分表明了日本货物附加值的增加。随着日本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原材料加工等初级产品的比重不断下降,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使货物价值提高、货物重量下降,对重量轻、附加值高的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货物附加值也不断增加。货物附加值指运输单位重量货物所创造的价值,利用该指标可以从综合角度评价经济因素对物流的影响和作用,能全面反映经济与物流的关系,说明物流活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为衡量国家物流竞争力提供依据。 在物流活动过程中,日本以各产业生产出来的所有货物为对象,通过对货物品种、重量、收货地、收货人所属行业、运输方式、物流时间等内容的调查,可查明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货物运输真正的出发地、到达地及流动量。货物运输真正的出发地和到达地,就是货物在一定距离的移动中,伴随附加值变化的起止点。货物纯流动调查,对每个区间内每件货物的发货地和收货地、发货人和收货人所属的行业、所采用的运输方式等进行调查,可查明货物真正的发货地、收货地与流动量。 货物的移动能看出各产业及行业间的联系。这就要对货物发货地与收货地的产业和行业情况进行调查。货物的产业联系也可称为产业间及行业间的货物流动。通过明确物流与经济活动的互相关系,结合经济结构变化预测货物流动方向和流通量,明确产业结构变化给货物运输结构带来的影响。 货物运输发生的原单位。可明确单位销售额、单位工作人员、单位面积平均发货量等各种原单位。判断发货方各因素与货运量的关系,根据产业布局的不同满足不同的货物需求。 明确货物主要的运输手段与运输路径。对一个区间内货物在发货地、收货地之间的流动情况展开调查,并对货物运输方式、高速公路出入口状况进行分析。明确运输路径后,可查明相关运输工具利用状况及各种运输工具间的互补关系。 查明每件出厂货物的重量和批次。调查每件出厂货物的流动情况,不受运输方式容量限制,查明伴随生产、销售、仓储保管等活动,每件出厂货物的重量和批次,实现合理化运输。 明确货物的实际重量。不同运输工具在统计时都按照各自的运输单位进行调查,而纯货物流动调查根据单位重量进行统一调查,可以明确各运输方式所处的地位与竞争关系。 通过借鉴日本货物纯流动调查,从货物纯运输量分析货运量与周转量变化的原因,可以优化物流配送模式、物流网络节点的设置、减少货物中转转运的次数,最终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