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供应链绩效评价

时间:2023-10-13 00:00:03 | 作者:admin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供应链绩效评价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概念和原则
1.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概念
绩效通常是指正在进行的某种活动或者已经结束的某种活动(取得的成绩),因此,绩效不但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的表现,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过程产生的结果。对供应链绩效而言,也需将其概括为两个方面:过程和结果,即表现为供应链运营过程和运营结果。运行过程是指通过对供应链运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达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运行结果是指供应链的有效运行对企业目标的贡献度。对供应链运营过程的评价,有助于对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求供应链管理价值最大化;对供应链运营结果的评价,有助于看到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价值。由此可见,将供应链绩效评价从传统的以结果为主的评价转变为以结果和过程并重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VqM物态网-懂物流的人都在这!

2.供应链绩效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方面要考虑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另一方面还要从节点企业出发,考虑基于节点企业的供应链运营绩效;对供应链绩效评价时,既要对供应链静态运营结果进行评价,又要对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应分出评价层次,在每一层次的指标选取中应突出重点,要对关键的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评价方法选取上,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与评价的方法,要把绩效度量范围扩大到能反映供应链实时运营的信息上去;定性衡量和定量衡量相结合,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并注意相互间的协调;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重,关注供应链长期发展和短期利润的有效结合,实现两个目标之间的有效传递。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基本思路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含量高、考虑因素复杂的系统。一套规范的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应该遵循如下思路:必须明确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目的;评价贯穿供应链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不是仅仅对运营结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需求尽量选用成熟的参考框架;选择合适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注重定量和定性评价的结合;将过程评价和管理控制结合起来,注重动态监控和管理;区分主体,不同的主体关系供应链绩效的不同层面,应该有不同的指标体系。
三、基于平衡记分卡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平衡记分卡用于评价供应链绩效
平衡计分卡被认为是目前最流行的管理工具之一,比传统的绩效评估方法有明显的改进。它强调从四个不同角度来全面而平衡的审视企业业绩,并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有形的目标和衡量指标,是一个有效的战略执行工具,鉴于此,将平衡计分卡引入供应链绩效评价中,对提高供应链绩效是有益的。但是,要对供应链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但必须对其进行扩充,以使其适应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的需要。这里的扩充一方面包含平衡记分卡审视视角的扩充也包含审视视角内容的扩充。我们把经过功能扩充和完善的适用于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的平衡记分卡分别称之为节点企业供应链绩效平衡记分卡和供应链整体绩效平衡记分卡。
2.节点企业供应链绩效平衡记分卡和评价指标体系
(1)节点企业供应链平衡计分卡
节点企业供应链绩效平衡计分卡从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与发展角度、财务角度、供应商角度和社会角度6个不同的角度来考察供应链的运营绩效,确保企业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
客户角度。企业为了获得长远的财务业绩,就必须创造出受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在客户服务所期望达到的绩效而采用的评价指标,应主要包括定制市场份额、准时交货率、客户报怨响应等。
内部流程角度。扩展后的平衡记分卡从满足投资者和客户需要的角度出发,从生产、运输、营销、质量等方面针对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评价。
学习与发展角度。这个方面的评价分析可为其它领域的绩效突破提供手段。扩展后的平衡记分卡实施的目的和特点之一就是避免短期行为,强调未来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设备改造升级,更注重员工系统和业务流程的投资。注重分析满足需求的能力和现有能力的差距,将注意力集中在内部技能和能力上,这些差距将通过员工培训、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得以弥补。相关指标应包括新产品开发、新产品产值、科研投入、员工培训费用等等。
财务角度。企业各个方面的改善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最终都通向财务目标。扩展后的平衡记分卡将财务方面作为所有目标评价的焦点。这里考核的相关指标主要是一些财务指标,如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等等。
社会角度。供应链像其它企业一样,不能离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而孤立地存在。供应链在进行生产流通等过程中必然在环境污染、居民就业等方面与环境和社会密切联系。考察其对社会的影响、从社会角度评价供应链的绩效,是供应链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供应商角度。供应商要设计、生产出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必须有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这些资源应能从考察企业及时获得。
(2)节点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由此可见,节点企业要对本身所在的供应链绩效进行有效的评价,应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指标:供应链客户角度指标(产品质量、产品柔性和市场等指标)、供应链财务收益角度指标(资本效益状况、资本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供应链稳定与发展角度指标(稳定性指标、创新与发展指标)、供应链内部流程指标(运营成本和运营效率)和社会角度指标(资源利用率、环境污染指标等)。
3.供应链整体绩效平衡记分卡和评价指标体系
(1)供应链整体绩效平衡计分卡
从供应链客户角度、供应链内部流程角度、供应链稳固、创新和发展角度、供应链财务收益角度、社会角度来考察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确保供应链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战略实施。
供应链客户角度。客户管理一直都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之一。供应链要获得长远的财务业绩,就必须创造出受供应链的令最终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供应链管理的整体目标是否达成,客户满意度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供应链内部流程角度。供应链管理的目的之一是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功能集成、共享和协调,达到减少浪费和提高供应链绩效的目标。从内部流程角度考察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协同性、节点企业之间的满意度等内容。
供应链稳定、创新和发展角度。这个方面的评价分析可为其它领域的绩效突破提供手段。供应链整体绩效平衡记分卡实施的目的是避免短期行为,强调供应链的稳定性、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性。供应链的稳定性重要考虑供应链节点企业成员的稳定性;创新与发展考虑的是供应链存在的持久性。
供应链财务收益角度。供应链各个方面的改善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标本身。供应链所有的改善都应通向财务目标。供应链整体绩效平衡记分卡仍然将财务方面作为所有目标评价的焦点。考察供应链的资金运营状况、收益状况和成本状况。
社会角度。供应链不能离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而孤立地存在。供应链在进行生产、流通等过程中必然在环境污染、居民就业等方面与环境和社会密切联系。
(2)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由上述分析可知,供应链整体绩效评价指标根据上述五个方面进行选取。具体说来有供应链客户角度指标(客户服务水平、产品可靠性、产品柔性和市场等指标)、供应链财务收益角度指标(整体资本效益状况、整体资本运营能力、整体偿债能力等指标)、供应链稳定与发展角度指标(稳定性指标、创新与发展指标)、供应链内部流程指标(供应链内部节点企业之间业务的协同运作能力、供应链整体的运营成本和供应链内部节点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和社会角度指标(供应链整体的资源利用率、供应链整体的环境污染指标等)。

上一篇:精益生产核心技能-单元生产实战训练 下一篇:全员生产力维护(TPM)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