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中的联合库存控制
时间:2023-10-03 03:00:02 | 作者:admin
供应链管理中的联合库存控制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研究跨国公司在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控制问题,是顺应了企业在新形势下对生存与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的关键。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库存最优化不一定就能保证整个供应链的总库存最优化等问题的研究尤为重要。这里提出了基于跨国公司供应链结构,分析MRPⅡ/DRP在供应链管理下对库存控制的作用。描述了跨国公司供应链管理中的联合库存控制结构和建立步骤[1],并指出库存控制绝非一个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任务,而是有关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等诸多因素的综合管理艺术。
1 库存问题的实例与实践研究
跨国公司的产品来源往往是进口和本地生产相结合。公司在很多地区和国家设有生产基地,通过百十家业绩单位进行市场推广及分销活动,公司进口产品分销情况见图1,公司本地生产产品分销情况见图2,经营业务覆盖全球。每个营运单位集中发展自己的市场,以便针对当地顾客的特别需要,作出快速而有效的及时反应。库存量过高是跨国公司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通过研究和分析,列出一些造成库存量过高的原因:(1)销售预测准确性是直接影响库存居高不下的原因。客户需求是一种主要的不确定性源。公众爱好的易变性,会引起不规则的购买倾向。不确定性源来自这种不规则的订购。(2)订货策略的失误和及时控制的能力较差。这种不确定来自订购部门本身。牵涉到是否有合理的订货策略,对库存水平是否实时把握,季节性变动影响是否很大以至影响订购策略的及时调整等。(3)订货周期的不稳定。这种不确定性源是供应商,其表现好坏直接影响到库存量。(4)没有有效地与IT部门沟通,使得库存、在途货物等基本信息发生偏差。纵观整个订货过程,从销售预测,到发出订单,到收到货物,各个环节上都可能出现差错。库存问题不是物流部门一家之事,库存问题往往涉及产品质量、产品品种数量、供应商的准确交货率、客户的需求变化及公司反应速度、公司的经营策略等等因素。因此,只有各个部门有效地配合,协调一致,才能有效地控制库存。
2 供应链中的库存
管理供应链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必须针对不同的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的供需协作关系,考虑不同产品的不同市场特征所反映的物流变化规律,以及各经济实体间的相互信任程度,在权衡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同时,选择其供需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配送到设在各地的分销中心,再由分销中心最终分销到客户的供应链结构。如图3为公司供应链结构。
根据供应链结构,有必要提出公司供应链设置中的关键问题:(1)在国内应设多少存储点?(2)是否需要第二层供应层?(3)本地化生产情况如何?(4)采用单个还是多个物流供应商?等等。所以在构建供应链模式时不仅要对以上问题加以关注,同时要考虑在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决策与企业的整体战略上的协调一致作为第一原则;供应链的设计模式必须平衡当前及战略期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盾;供应链设计要对不确定因素快速反应及及时纠错的能力。因为企业主要竞争手段已从单一的质量延伸到市场营销、降低成本、提高反应速度上。
3 供应链管理中的MRPⅡ/DRP系统
在整个供应链上企业都会努力减少库存,即使每个环节都努力使库存保持在最佳,但整条链上的库存水平未必是最优的。想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还是要从整个供应链着手。因此,供应链的构建是有效降低库存,真正体现供应链管理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的重要步骤。供应链管理意味着包括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不同组织在内的整个链的计划和运作行为的协调,意味着跨越各个企业的边界在内的整个链上应用系统观念,即强调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在供应链集成管理的协调下,所有的成员可以用更少的库存来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对链上每个成员信息处理行为和产品处理行为的检查,可以鉴别出整条链上的冗长行为和非增值行为,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上每个成员的效益和竞争力。为了考虑上下游企业与企业之间库存量协调问题,有必要实施MRPⅡ[2](Manufacturing ResourcePlanning )/DRP (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Planning)[3]系统,系统中DRP系统是在MRPⅡ系统后的分销网系统中运用,见图4。
通过MRPⅡ/DRP系统的实施,改善了供应链中的下游供应链的库存优化。要进一步完善库存量的管理,则要进行供应链的全局性优化与控制。
4 联合库存管理控制
联合库存是克服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尝试。图5为公司供应链管理中的联合库存控制结构,联合库存管理和供应链用户库存不同,注重多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者、各层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出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需求变异放大现象。
为了充分发挥联合库存的优势,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供需双方应从充分合作的精神出发,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建立合作和沟通的渠道,为供应链的联合库存管理机制提供条件。针对企业的供应链结构,有关联合库存的供应链管理实施步骤建议如下:(1)分析物料供应商的现状,如利用在手的KPI[4](Key Performacne Indicator,关键表现指数)对供应商评级。(2)选取级别最高的若干个物料供应商,建立联合库存管理模式。供需双方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树立共同的合作目标。采用SWOT法(优势,弱势,机会,威胁),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目标。(3)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通过供需双方的固定部门,利用EDI技术可以建立一个共用的工作平台,将双方的库存信息,最大/最小库存,安全库存,需求的预测等实现实时共享,升级优化[5]。(4)在供需双方的资源管理系统如MRPⅡ/DRP之间建立系统间的共享,增强供需双方的协调机制。(5)定期召开供需双方见面会,就联合库存的协调问题,数据处理和共享的问题,双方工作流程的沟通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合作。联合库存管理协调机制因能对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响应,从而能提升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库存成本,赢得竞争优势。图6表示如何建立联合库存的步骤。
5 结论
通过对某跨国公司的库存状况及大量数据的整理研究,找出了导致库存过高的一些原因。针对公司存在的问题,建议构建合适的供应链,重建业务流程,克服需求放大效应,把握真实需求,采用联合库存供应链的上下游节点企业库存协调控制的方法,使库存最优化,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中的总库存。
上一篇:光有好产品还不够 | 下一篇:品牌服装生产工厂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