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返暖,物流业如何复苏(3)
时间:2023-08-17 18:00:01 | 作者:admin
开源节流谁都知道,美国人一天到晚想开源,借钱花,中国一天到晚节流储蓄,结果是全世界骂你,说世界金融危机因为你们存钱太多了。 我们一直想降成本,人家一直想提价格。中国人喜欢往后看,影视作品大部分都是几千年前的事,美国人往前看,琢磨的都是未来的事,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我觉得这个突破口首先要了解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从同质化的商品转成差异化的产品,这个时候物流企业压力会减少。我买一个东西花3块钱包装,如果东西本身10块钱你肯定不干,如果这个东西3千块钱,花3块钱包装就无所谓了。从宏观上来讲,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个物流行业的问题,是整个中国经济的一个转型问题,如果大家还意识不到这点,还在降低成本的路上走,最后一定出事。 标准化和个性化不是非此即彼 傅强:原来企业强调标准化,现在是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实践矛盾吗?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知道泰德就存在标准配煤和对电厂进行个性化服务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无论是个性化还是标准化的服务,在新一轮的经济复苏过程中,是不是要多考虑相关利益方在这个领域中的共赢,而不是单纯的自我体系和自我利益? 李国强:标准化和个性化实际上没有什么矛盾。按照现代物流第三方物流,或者叫第四方物流,或者供应链管理的说法,服务方案就是个性化的,这对应用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挑战,实现个性化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定单和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还是完全传统的低端的物流操作,没戏。 高建华:怎么样帮助客户提高价值,这对中国整个产业良性循环的建立会有价值。思维不能总是停留在降成本上,必须提高价值,让你的东西与众不同,只有与众不同附加值才能提高。比如茅台酒就要提价,当然二锅头不能涨,是老百姓喝的,要根据不同消费群体在制定价格和价值的关系。这个世界我们看到两个趋势,第一个大趋势是免费模式,第二个趋势是外包模式,这是我看到未来10年中国将成为主流的东西。而物流其实就是企业外包。 侯玉新:我们做煤炭流通服务,我们公司的总部有一个运营公司,7天工作制,24小时值班,我们叫储配基地,仓储和配送都视频连接,可以24小时监控所有客户的煤炭运输状态。另外就是业务模式上,我们有三种,一种叫标准煤,一种叫定制,一种叫外包,分别对应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我们这个行业,一个完整的服务链条是我从上游煤炭生产企业采购,通过铁路快运,从东北或者是蒙东铁路到环渤海京津塘这些港口,进港口到储备基地进行加工混配,然后租船进仓,到山东和长三角,然后到长三角甚至到华南港口后再通过铁路或者汽运,也可能有长江水运,然后到客户那里。我们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叫从坑口到炉口,从出煤的坑口到电厂烧煤的炉口,我们提供全流程服务解决方案。标准化和个性化的问题,高老师说80%平台加20%个性化,我觉得这两个事其实不矛盾,我们刚才说了一个完整流程,对应不同客户来讲,不同电厂需求不一样,有的人需求一段,有的人需要提供全流程。 标准煤、定制、外包,然后对应不同客户需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每个客户需求都是个性化的,其实在我的角度,在每个环节,我提供的都是标准化煤。当然讲到创新,做煤炭流通企业,过去是像个大市场,一堆人把煤运去然后在那高声叫卖,但是泰德不一样,泰德业务经理出去说现在我有泰德1到8号煤,你要哪一号,我们已经有标签,有自己的品牌,1到8号煤,这个煤含水、含硫,这些技术指标都是标准化的,这是我自己配置的标准煤,我们现在和客户这样做业务。 我比较赞同开源,基本上我们在价格方面没有什么阻力,因为我能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全流程的解决方案,加上我们的煤多少有点品牌化的效应,所以价格不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常常感觉到,我们不好意思挣太多钱,要给客户让点利,为了大家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 韩永生:高老师说的很对,我们办企业不是为了成本低点,我们办企业目的是赚钱多点,可以成本高一点,只要赚的比成本多得多就可以。 今天企业最大的浪费是物流,不是物流成本的浪费,是物流的不确定性,因为采购的时候要便宜点,多买点就便宜,所以我就多下一点单。生产的时候要便宜点,我就多生产一点。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个性化需求和大批量生产造成矛盾,大量的物流浪费了,滞销的库存大量停在这里卖不掉。我们换个模式,采购贵一点,响应速度快点,加工快点,运输快点,每个地方多一点,最后赚的就要比原来多得多。 今天我们应该增大运输成本,再说难听一点,大量减少资源浪费,那些库存浪费。现如今物流企业要做的是,我们要把企业惯坏,惯得他不懂物流,不懂计划,没你不可以活,那就好办了,赚的钱大家按比例分。 承担责任的同时抓机会 傅强:我们讨论了成本问题,而且是大成本的概念,不是算小账的问题,是算大账的问题,是算整个效率的问题,这才是物流行业在2010年以后腾飞的视角,不能单盯价值,如果我们的视角仅仅为了其他客户降低单纯成本,确实太小。效率增强本身就是生意的体现,本身也是价值所在。如何提高企业整体价值,涉及到一系列的模式创新问题,包括概念、定位,包括服务模式,包括客户和服务之间新的关系,嵌入式也好,新的业务流程建立等等。当然绿色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哥本哈根会议后,这个部分很大程度上是责任的底线问题,新的利润区域显现可能都将发生在2010年中国的物流行业。 李晨晔: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很快,比如江苏2009年前三季度是11.7%的增长速度。新开高铁300多公里一小时,连接了所有行业的物流企业。11%的增长,意味着大概6年翻一番。作为中国的企业,如果都是如此增量的话,也可见物流业将会怎样地翻番增长。 我做过一些和新能源、绿色经济有关的企业战略咨询,发现很有趣的现象:有些企业在过去三年中经历了几乎是无中生有到裂变发展的过程。我的一个客户,在两年以前资产为零,24个月以后,也就是在2009年年初,它已经有200多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在24个月以内突然积累了200多亿资产。这些行业变化和企业变化,有时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力。我个人看法,未来10到20年里这类企业还会飞速发展,但是同时一些企业也会逐渐萎缩,甚至从市场上消失。回到绿色和绿色产业对企业的影响,当政府决定向全世界说,在10年内,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到45%的时候,这是一个领导派给全中国各个地区和企业的事,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对全世界的承诺。所以尤其对物流行业来说,关注一些新兴的企业很重要。我们看物流行业的时候不应该简单地看成库存,实际上看的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更高效率的生产方式,比如说碳排放降低这件事就有可能给物流企业带来巨大机会。 创新,有时候就是必须要忘掉你是物流企业,而要去想客户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实现什么价值,这对物流企业要求非常高。 李国强:环境问题是一个大方向、大趋势。我们讲低碳、讲节能减排的时候,不仅仅是制造业,流通行业也同样要承担这个使命,我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环保的问题是中国所有行业、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物流企业也必须承担这份责任,企业社会责任里面,其中利益相关者尤其是讲劳工和环境保护,环境保护这里面自然谈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从节能减排角度我们也需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讲绿色物流,也包含了提高运输效率问题、降低运输污染的问题,也有现在你们行业里正向物流、逆向物流问题等等。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包括了物流行业本身的发展,同时要推动制造业企业、工业企业,包括工商企业,革新他们的观念,重视和认识现代物流对他们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地位。 现在还出现了物联业,物联业和我们现在的物流业是一个什么关系?这二者之间重合交集非常大,我们现在搞的物流,煤炭放到哪,上面如何按一个芯片传感器,我们清楚得不能再清楚。物联涵盖了电子商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观念在不断地丰富,现代物流和物联业的发展关系,从业人员应该高度关注。 侯玉新:泰德这样的企业不是物流标准企业,我们整个全流程中,和标准的物流企业不一样,这个流程中物权是我的,物流企业是我帮你运,物权是你的,可能有这个差别。从泰德自己的实践来看,最简单两个字是“创新”,泰德第一步努力能够让中国煤炭资源集约高效,第二步是环保,用我们的话说从粗放走向集约,从集约走向环保。 李书文:大家都看了《阿凡达》,其实考验的是想象力。想象力来自于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对某个问题的思考深度。刚才高老师讲,美国的导演关注未来世界,关注更宏观的问题,比如说哥本哈根、绿色、低碳、地球快毁灭的时候我们人类应该怎么样,中国的张艺谋在思考什么问题,思考二人转进春晚的问题。 我们企业是做家具的,中国的家具现在产值3500亿,2010年将达到4000亿,我们的物流成本占10%-12%,但中国没有一家家具行业的运输物流专家。现在我们还是大众思维,物流行业的水平远远低于产品企业的水平。做产品已经细分到,我们做一款儿童椅,一岁到三岁儿童都有开发,10岁到15岁初中生坐的椅子也开发出来了,但是为什么400亿物流这么大的产业,没有一个家具行业的物流专家?作为企业我只要求物流做到两点,第一,能不能及时点,第二,货存能不能少点。以后在传统企业或者服务行业会有一个词流行,一个是“免费模式”,这个趋势不可抵挡。第二个是“定制”,不管是定制产品,还是定制服务,定制性的东西会大行其道。 物流企业的整个竞争水平,我认为比较低,仍然处在大众阶段,没有进入小众个性化阶段。物流业占我国GDP将近1/5,物流企业前期是粗糙的管理和运营,现在我看到很多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公司的出现。有一家欧洲的专业运输公司找到我,要把我们之前10%-12%的物流成本降到8%。我们企业并不大,但如果这家专业公司能找到100家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它就可以做到非常大。 我看好物流这个产业,但是一定要有真正的核心竞争优势、量身定制的服务,能像做其他产品一样做物流,按照规范管理,空间一定很大。 查看 《新智囊》 所有文章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