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则:我国物流应构建城乡一体化交换体系

时间:2023-08-08 17:00:02 | 作者:admin
(宋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河北经贸大学客座教授) 由于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加工、储运、保鲜等多方面的原因,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和物流供应链比工业品更加脆弱,农产品滞销积压对“三农”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农产品最迫切需要建立畅通、高效的流通体系。目前农村卖粮难、卖棉难、卖猪难、卖蛋难、卖菜难、卖果难依然程度不同地存在,年平均造成30%左右的销售收入损失,同时工业品也出现年平均数万亿元的滞销积压和销售收入损失。这种状况背后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即新时期以市场协调为基础的工农、城乡互为供求的一体化关系还远不够牢靠,甚至彼此脱节。工业品滞销积压不全在城市和工业本身,更主要因为农村购买力低下、农村市场对工业品吸纳容量的相对狭小,以及农村不断涌现的初级产品得不到城市和工业及时充分的吸收。 城乡交换关系的紊乱和“双重滞销”的产生,反映出城乡之间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交易支撑点。而率先将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作为建立畅销体系的重要启动点,不仅可以缓解农产品的滞销积压,减损增收30%,大大增加农民收入购买力,而且会反过来扩大内需,大大缓解工业品滞销积压和收入损失,从而把“全局走活”。为此,该做的事情可以有许多,但政策思路的要点:一是立足于农民合组组织,建立城乡一体化、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的商贸服务业体系,理顺比价和差价关系,运用经济杠杆促进城乡产品购销重新活跃起来。由促销体系可直接增加农民销售收入30%。二是建立多层次、安全高效的农产品、农资和消费品市场体系以及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和物流体系。由降低农产品、农资和消费品物流成本、信息成本等交易成本,可间接增加农民收入15~20%。这样“里外里”一增一减,不仅实效巨大,还可从根本上缩小“出村的贱、进村的贵”的剪刀差。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产品“双百工程”要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和畅销体系的有效实现形式。“万村千乡”(农家店)市场工程和农产品“双百工程”(一百个有影响力的大型农产品市场和一百个有影响力的大型涉农龙头企业)要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和畅销体系中着眼制度创新、培育农村经济微观基础和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实现形式,成为低风险、低成本、高效率、增收入、促消费的新型载体。“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产品“双百工程”已经取得“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的初步实效和经验,2006年3月在江苏扬州召开全国现场会以后,“万村千乡”工程已经在全国逐步展开。在这个基础上,商务部又顺势推出了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双百工程。”如何切实“把好事办好”,关键在以下几点: 一是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同培育内生性的农村经济微观基础和发展合作组织紧密结合,通过培训机制,提升土生土长的个体商户、夫妻店,使农民、农村经纪人成为农家店和农村市场的主体,并且切实使农民受益。 二是提高龙头流通企业的参与度。根据商业、服务业在城市迅速发展、竞争激烈而农村严重不足的强烈反差,从城乡一体化和建立畅销体系的角度重新考虑商业资源的合理配置,要鼓励商贸、服务企业发展连锁式经营,突破城乡、所有制和主管部门的界限,向农村多渠道延伸、渗透,设立网点。这样既可以改变城市商业、服务业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过度竞争局面,又可以将城市的商业意识、商业经验、市场信息、技术知识向农村广为传播,加快农村商品化、市场化进程。要鼓励城市各类工商企业,以资产为纽带,自愿互利地加入进去,成为内在于“三农”的、紧密型的合作伙伴。 三是提高“良性循环”度。尽快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形成以低成本支撑的长效机制。对此,需要后续跟踪研究解决的经济核算等问题还有很多。 四是提高政府的扶持度。对企业微利模式或保本模式要采取相应的政策保障。在启动阶段,要提高公益性投资的质量,要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资金、用地、用水、用电等对应的政策要配套、完整、稳定。另外,推进“万村千乡”工程要避免“一刀切”,要充分估计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中西部地区条件暂时不具备的,“万村千乡”工程可以先行在乡镇一级尝试开办“中心示范农家店”,以便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五是提高内涵的扩展度。不断调整结构,增加涉农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六是提高渠道资源整合度。促使现有的各自为政、互不相属的供销社系统、邮政系统、企业系统等等,整合成农村采购和农村销售一体化的流通体系,注重资源存量提升、调整,避免重复建设、另起炉灶,消灭各自为政、多头储运造成的“跑空率”、“待货率”,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和物流成本,切实解决“出村的贱,进村的贵”这一“剪刀差”问题。 可以确认,依托微观基础的制度创新,提高“三农”的组织化程度,以制度创新、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以商贸流通服务业为启动点,多渠道增加投入,建立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购销网络和畅销体系,发展“商贸带动型”的新农业、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是市场经济新时期的客观要求,也是发达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长远之路,并有望取得近期巨额实效。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