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产业跨越式升级的实现路径

时间:2023-07-26 02:00:02 | 作者:admin
   摘要: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现代分工和交易费用理论阐述了物流产业的分工演进过程。文章认为,我国物流产业起步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突出,目前基本上处于分散化的初级阶段,如果按部就班、自发演进,必将持续落后于先进国家;而要加快发展,就应充分发挥我国在物流产业方面的后发优势,主动模仿、自觉学习先进国家的物流组织和专业化分工,实现我国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升级;通过促进第四方物流,整合和带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可以实现我国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升级。     一、引言 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物流模式不断变革。按照物流产业的演进历程,人们习惯于称生产企业自身做仓储、货运业务的为第一方物流(1PL);称生产企业聘请仓库、车队来做仓储、货运业务的为第二方物流(2PL);称承担供求双方之间更多物流功能的为第三方物流;至于为上述整个供应链提供整合管理服务的,则称为第四方物流(4PL)。从产业链的形成来看,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对产业演进的影响最大.目前,先进国家的第四方物流已初露端倪,呈现出朝阳产业的蓬勃态势,而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连续性是经济学均衡分析的一个基本前提,经济发展是渐进的过程,我国只能按部就班地发展物流产业,任其自发演进,但结果不言自明——我国的物流产业仍将继续落后于先进国家——这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能否寻找到一条赶超先进国家物流产业的跨越式路径?该路径是否存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其可行性又将如何?    要回答上述问题,就需要转换经济理论范式。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等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是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自马歇尔将连续性原理引入经济学之后,以边际方法分析供给和需求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古典经济学的经济组织问题逐步被新古典经济学的给定分工结构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替代。近年来,以杨小凯、黄有光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运用非线性规划方法(超边际分析,inframarginal analysis),使先前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的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复活和回归。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可以解释许多新古典经济学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颖的和富有启发的结论。    由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现代分工和交易费用理论提供了一个富有解释力的分析框架,本文试图基于该框架阐述物流产业的分工演进过程,论证我国的物流产业要赶超先进国家,就应充分发挥我国在物流产业方面的后发优势,创造性模仿先进国家自发积累的组织信息,主动调整我国物流发展的产业政策,通过促进第四方物流,整合和带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实现我国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升级。   二、分工演进: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   1.分工和专业化: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 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是交换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加速知识积累,带来收益递增;但协调分工又需要成本(即交易费用),分工的深化会引起交易费用的增加;获得分工的好处(即分工收益)和交易费用增加之间形成两难冲突,构成分工演进的基本约束。市场折衷这一两难冲突的空间与交易机制(即制度、分工组织)的效率有关:当交易效率很低时,由高分工水平引致的交易费用超过分工收益,经济个体必须选择非专业化;而当交易效率很高时,分工收益超过交易费用,经济个体可以选择高分工水平。由此,分工的深化取决于分工收益与交易费用两难冲突的权衡,呈现出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    2.分工演进:一个动态机制    分工的自发演进过程可以简要描述如下:在初始阶段,人们对各种生产活动都没有经验,生产效率很低,支付不起交易费用,只好选择自给自足;在自给自足生产中,每个人逐步在每种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生产效率也就逐步改进,相对可以承担起一定的交易费用,通过相互交换产品,开始产生初步的分工租专业化生产;由于专业化生产加速了经验积累和技能改进,使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开始逐步加速,从而使人们在权衡专业化将要带来的报酬水平和当前增加的交易费用之后,认为可以支付更多的交易费用,因此又会试验新的分工组织,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水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累积循环(或称正反馈)过程,使分工演进愈来愈快。    在分工演进的过程中,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决定着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人们获得技术性知识的能力,而人们对交易机制的知识(制度性知识)则决定着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制度变迁和组织创新对分工的深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人们获得关于分工组织的制度性知识后,能否实现高水平分工则与交易效率有关。通过大量的分工组织试验,人们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分工组织的制度性知识,因而选择更加有效的分工结构,改进交易效率,提升分工水平,进而提高人们获得技术性知识的能力,产生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    3.后发优势和产业跨越式升级    分工演进的理论框架表明,先进国家关于分工组织的信息是市场自发演进的结果,但对于后进国家来说,则可以通过自觉学习先进国家组织试验所获取的关于分工组织的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不必再重复试验先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低分工水平,从而节约试验费用,降低试验风险,产生所谓的“后发优势”。    产业升级是产业演进的一个衍生概念,是指产业演进中三次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依次转移,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过程。由于国情各异,各国的产业升级也有所不同,归结起来有两类:一是渐进式升级,这是指产业升级按照产业演进规律的内在要求而循序推进的模式,是产业升级的一般性,先进国家经历的产业结构升级基本上属于这一种;二是跨越式升级,这是指产业升级打破产业演进规律而压缩推进的模式,是产业升级的特殊性。    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后进国家可以创造性模仿先进国家的分工组织试验,跳跃若干分工的中间水平,直接实现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采取超常规发展,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升级,追赶、逼近乃至超过先进国家,最终改变落后状态甚至成为新的“先进”国家。   三、物流产业的分工演进   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可以把物流产业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   1.分散化物流:自给自足阶段    在物流产业萌发的初始阶段,物流活动呈现完全分散化的状态,即以仓储、运输、采购等分割的形式分散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诸环节中,每个企业也基本上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各自独立完成自身的各项物流活动。   2.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企业内部分工阶段   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但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竞争日趋激烈,利润日益减少,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而获取利润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窄。此时,企业开始转向改变内部的分工结构,通过在内部进行分工组织试验,企业逐步发现那些分散的、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的仓储、运输、采购等功能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可以形成一种新的分工,实现专业化带来的报酬递增。20世纪50年代晚期至70年代晚期,一些企业通过在内部集成化管理运输、仓储、采购等物流活动,改进了生产效率,提高了赢利能力,物流开始成为继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射”。   3.第三方物流:企业外部分工阶段    当企业内部分工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囿于企业的组织边界,分工带来的专业化报酬的边际效益等于企业管理的边际成本,企业内部分工结构渐趋均衡。要打破这种均衡,就需要将企业内部分工面向外部市场,依赖市场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深化分工,提升专业化水平,从而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20世纪80年代伊始,随着企业日益重视核心竞争力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物品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逐步将原本由自己承担的物流活动,借助于信息技术与企业外部的“第三者”——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及时沟通,高效合作,从而使自己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这样,一种新型的市场化分工组织——第三方物流企业迅速或长起来。    4.第四方物流:产业分工阶段 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进一步注重核心竞争力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开始转向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分工和协作,即实施供应链管理。通过深化整个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分工,提升专业化水平,进而提高生产效率,这就对物流方案设计和组织协调水平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也不断将其内部的物流设计和运作之间的分工转向外部市场,以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效率。作为产业分工深化的结果,第四方物流应运而生。   四、第四方物流的涵义、特征和模式   1.第四方物流的基本涵义 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简称4PL)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安德逊咨询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提出的,该公司甚至注册了这个术语的商标。美国物流经济学家约翰·伽托拿(John Gattorna)最先在其专著中提出了第四方物流的定义:“第四方物流供货商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货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能进行整合和管理,并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从定义上来看,第四方物流是具有产业领导力量的物流供应商,利用管理和设计方面的竞争优势,提供综合、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组织并协调第三方物流进行具体实施,并通过信息技术将整个物流过程集成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    2.第四方物流的四大特征   第四方物流虽然处于萌芽阶段,但其基本特征已渐趋明朗,正是这些特征使得第四方物流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其特征有四:    (1)集约化。第四方物流集成了技术公司、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整合了相关的物流资源,提供了一整套全面意义上的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以有效适应需求方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求。    (2)价值化。第四方物流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降低运营成本,降低工作成本和提高资产利用率,能够为整条供应链的客户都带来利益,增加价值。   (3)规范化。第四方物流加速了整个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进程,推进了物流技术指标和质量标准的统一以及物流管理程序和实务的规范化。  (4)国际化。第四方物流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出现的,因此其自身的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主要表现在物流市场的国际化、服务需求的国际化、物流支持系统的国际化、供应链管理的国际化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等方面。   3.第四方物流的三种模式 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提供全面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按照安德逊咨询公司的分类,存在三种可能的应用模式:   (1)知识密集型模式,也称“协助提高者”,即第四方物流为第三方物流工作,并提供第三方物流缺少的技术和战略技能。   (2)方案定制模式,也称“方案集成商”,即第四方物流为货主服务,是与所有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及其他提供商联系的中心。  (3)整合模式,也称“产业革新者”,即第四方物流通过对同步和协作的关注,为众多的产业成员运作供应链。  显然,三种模式的复杂性依次递增,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模式,第四方物流都是在解决企业物流的基础上,解决物流信息充分共享和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都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能够真正实现低成本运作,最大范围地整合资源。因此,第四方物流将是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助推器,是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的切入点。   五、以第四方物流带动第三方物流,实现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升级   根据前述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的理论,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国在物流产业方面的后发优势,模仿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物流分工组织结构,通过大力发展第四方物流,整合和带动第三方物流,直接达到较高的分工专业化水平,从而实现我国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升级,尽快缩小我国物流发展水平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    第一,创造性模仿物流组织和管理的制度性知识。物流组织和管理的制度性知识决定着物流产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发展第四方物流,需要学习先进国家的物流分工组织模式,并在“边干边学”中,注重将引进的外部制度性知识通过企业的协调机制和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的内部知识;作为分工深化的产物,第四方物流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可用外部多重交易合约代替企业内部指令,因而在交易合约的选择上,应以内生交易费用和外生交易费用的总和最小为标准;物流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第四方物流顺利运作的前提和保证,我国在第四方物流发展伊始,就应该高标准、严要求,规范物流程序和实务,统一物流指标和标准。   第二,积极引进和应用物流新技术。模仿技术性知识也是后发优势的千部分,交易技术的提高对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样有着重要意义,第四方物流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产物。因此,在模仿和吸收先进国家物流组织和管理的制度性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习和引进先进国家先进的技术性知识。要加速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产业的融合,建立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整合物流(包括第三方物流)资源,拓展物流管理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降低物流管理的成本,推进物流产业分工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   第三,加快和加强物流人力资本投资。第四方物流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进入壁垒较高,需要高技术、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来支撑,而我国目前高水平物流人才严重匮乏,并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缺少引进和吸收高水平物流人才的动力和财力。因此,加快和加强对第四方物流的人力资本投资,完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可以有效缓解高级物流人才的短缺瓶颈,并使稀缺的高级物流人才相对集中到第四方物流企业,其工作成果能够为众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共享,提高物流人才的利用率,同时也大大降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   第四,及时转变政府物流管理职能。第一方或第二方物流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仓储和运输能力供过于求,对此,政府难以再通过财税政策进行倾斜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是物流业的“利润点”,可以依靠企业自身发展规律生存和发展,政府不必过多干预;第四方物流对整合社会资源,提升物流产业的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引导相对分散的商业仓储、运输企业适当集中,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全国或区域范围内的产业规划,打破行业垄断和条块分割,以促进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发表于《中国流通经济》2004年第九期 查看 黄飞鸣 所有文章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