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系统

时间:2023-07-25 01:30:02 | 作者:admin
[现代物流系列讲座]第五讲:国际物流系统 (一)国际物流的概念及其发展特征 国际物流业是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迅猛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网络经济发展的产物。国际物流存在已久,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或赠与,在物品实体的移动,除了双边的内陆运输段外,就是依赖海运空运来加以连结,而构成一条国际物流供应链。其成员有贸易业者、陆运业者、海空运承揽业者、货柜业者、报关业者、航空公司及船运公司,大伙透过共同化来达成国与国间物品交互流通的目的。近十年来由于信息科技的发达以及国际贸易的竞争白热化。国际物流作为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经贸活动,其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府所认识。所谓国际物流,就是在不同国家之间展开的商务活动中,与商品移动相关的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管理活动,使商品在国际之间进行合理的流动。国际物流,是相对国内物流而言的,它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从现象上看,国际物流直接表现为货物在国际之间的流动,但从本质上来说,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 作为企业价值链的基本环节,国际物流不仅是国际商务活动得以顺利实现,而且为国际企业带来价值增殖,,成为全球背景下的“第三方利润源泉”。 国际物流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物流系统的改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活动已经超出了一国范围,但物流国际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二十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物流国际化趋势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共同问题,但物流国际化的趋势局限在美、日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 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至今,国际物流的概念和重要性已为各国政府和外贸部门所普遍接受。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等。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国际物流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大胆探索。人们已经形成共识:只有广泛开展国际物流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物流无国界。 进入21世纪以后,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将处于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国际物流的发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各个国家或地区物流环境存在差异。各国物流环境的差异是国际物流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尤其是物流软环境的差异。不同国家的物流适应法律不同,不同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国家的物流标准不同,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不同,等等,这些差异使国际物流系统难以建立。2、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国际化信息系统是国际物流,尤其是国际联运非常重要的支持手段。3、国际物流的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要使国际物流畅通起来,统一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各国统一的标准,国际物流水平很难提高。4、国际物流以远洋运输为主,并由多种运输方式组合。国际物流运输方式有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以及由这些运输手段组合而成的国际复合运输方式等。运输方式选择和组合的多样性是国际物流一个显著的特征。在国际物流活动中,由门到门的运输方式越来越受到货主的欢迎,使得能满足这种需求的国际复合运输方式得到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物流中运输的主流。全球复合运输方式的目的是追求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化和缩短运输时间。 综合分析,当代国际物流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国际物流反应快速化、国际物流功能集成化(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国际物流服务系列化、国际物流作业规范化、国际物流目标系统化、国际物流手段现代化、国际物流组织网络化、国际物流系统信息化、国际物流服务社会化、国际物流活动全球化。 (二)国际物流的系统组成 国际物流作为将货物在国际间进行物理性移动的国际商务活动,是一种集各种一般物流功能于一体的开放系统。它既包含一般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诸如包装、装卸、储存、运输、流通加工、国际配送、物流信息等子系统,还涉及与货物跨境移动相关的一些特殊的物流问题,诸如商检、海关手续和国际支付等,这些都使得国际物流系统的复杂性大大提高。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其中,运输和储存子系统是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物流通过商品的储存和运输,实现其自身的时间和空间效益,满足国际贸易活动和跨国公司经营的要求。1、运输子系统。物流系统依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点的空间距离,创造了商品的空间效益。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2、 仓储子系统 。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中的商品从生产厂或供应部门被集中运送到装运港口,有时须临时存放一段时间,再装运出口,是一个集和散的过程。它主要是在各国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行的。 3、 商品检验子系统。由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商品检验成为国际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通过商品检验,确定交货品质、数量和包装条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4、 商品包装子系统。杜邦定律(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提出)认为: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装潢进行购买的,国际市场和消费者是通过商品来认识企业的,而商品的商标和包装就是企业的面孔,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文化水平。5、 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 。该子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处理和传递国际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报。国际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单证的作业过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 国际物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包括国内、国家间、区域间和洲际间)进行物流活动,由物流人员、物流设施、待运物资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对国际物流系统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的一系列过程就是国际物流系统运作。 国际物流系统化具有诸多特点:(1)国际物流系统化是与国际商务活动有关的生产、流通企业重新构造其自身微观物流系统的总目标。物流系统化,是要将生产、流通企业的包装、装卸、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这些以前分开管理的物流活动,作为一个总体系统来构造、组织和管理,并非要将某些区域之内或区域之间的物流构成一个总的系统,因而,物流系统化是作为微观物流组织者的生产、流通企业进行物流系统革新的宏观参照物。(2)国际物流系统化不是包罗所有子系统的简单拼凑,而是构造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发挥总功能的物流系统。如果只是将包装、装卸、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活动简单地罗列完整,并不能称为物流系统化。国际物流系统化谋求的是物流子系统的协调,因而着重研究的不是各子系统本身,而是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3)国际物流系统化以硬件为基础,以软件为主体。物流系统化所说的把包装、装卸、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作为一个总体系统来构造、组织和管理,并不是说企业所实现的物流系统是一个囊括七种功能所有装备的硬件集合体,而是应该结合自身特性,结合可利用的自有及社会物流设施、物流服务,通过物流系统分析和效益费用核算,发现目前物流系统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以形成物流总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物流服务系统。 (三)国际物流的系统网络 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竞争,要求国际物流系统运作的费用最低并且服务水平高。而为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国际物流系统网络和供应链系统,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套由多个收发货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动网络的集合,即国际物流系统网络。这里所说的收发货节点是指进、出口国内外的各层仓库,如制造厂仓库、中间商仓库、口岸仓库、国内外中转点仓库以及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和保税区仓库。国际贸易商品就通过这些仓库收进和发出,并在中间存放保管,实现系统的时间效益,克服生产时间和消费时间上的背离,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节点内商品的收与发是依靠运输连线和物流信息的沟通、输送来完成的。连线是指国内外众多收发货节点间的运输连线,如各种海运航线、铁路线、飞机航线以及海、陆、空联合运输航线。这些网络连线代表库存货物的移动——运输。简要系统网络如下图所示。 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确定进出口货源点(或货源基地)和消费者的位置、各层级仓库及中间商批发点(零售点)的位置、规模和数量,从而决定了国际物流系统的合理布局和合理化问题。在合理布局国际物流系统网络的前提下,国际商品由卖方向买方实体流动的方向、规模、数量就确定下来了。即国际贸易的贸易量、贸易过程(流程)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出口货物的卖出和买进的流程、流向,物流费用国际贸易经营效益等,都一一确定出来了。优秀的国际物流系统网络可以精确地确定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货源点(或货源基地)和消费者的位置,各层级仓库及中间商批发点(零售点)的位置、规模和数量,从而使国际物流系统达到合理化。 国际物流系统的良好运作,是以系统化的理念为前提,以科学、完善的构成为基础,以充分的设施、制度和规则为保障的。没有国际物流系统硬件及软件的保障,系统化的运作便无法实现。要使国际物流系统正常和良好地运作,使其价值得到充分发掘和利用,就必须按照一般物流系统规程,结合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的特殊性,恰当而科学地构造国际物流系统网络,通过各种物流系统化安排,实现国际物流合理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际物流功能。 查看 陈柳钦 所有文章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