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批发业进军“第三方物流”的趋势思考

时间:2023-07-24 05:30:02 | 作者:admin
一、“坐批”时代的终结 安徽乃至全国的传统批发行业已经走过二十几个年头,现阶段应是传统批发业的成熟期,市场发展呈现下降趋势,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对手向批发集团过渡。笔者认为,当前批发业至少面临以下竞争压力:1、行业内有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对手;2、行业发展缓慢;3、顾客认为所有的批发市场都是同质的;4、行业中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5、行业进入障碍低而退出障碍高。6、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另外,该行业技术含量低,进入障碍低,新加入者极易进入该行业,而退出障碍较高。由于投机性较大,看似丰厚的商用房地产利润会吸引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而当条件恶化时,由于该行业特点,比如所圈土地作为固定资产,其专用性程度极高,资金占用量大,周转较慢,退出成本也较高,兴市旺市,商业氛围培育得好,房价可能爆增,可一旦生意轻淡,商用房事实上会迅速贬值,投资商不能很快撤离该行业。因此,这种资金积压,较高退出成本会使企业经济收益较低而面临较大的风险。 那么,国内批发业在竞争地位强,市场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批发企业在战略上积极调整已势在必行。这里有5种发展战略思路可供选择:1、相关多样化;2、不相关多样化;3、通过合并进入新领域;4、纵向一体化;5、单一集中经营。本文只谈批发业采取相关多样化发展战略思路,即通过进军“第三方物流”,做强做大企业的战略构想。 二、定位“第三方物流”的理由 传统批发业实质也是现代大流通环节中的一个节点,不过这个“坐批”节点的交易形式和某些批发功能呈落后趋势;国内外商品供需双方迫于竞争压力和追求利润的客观必然,他们急切需要通过物流外包来降低流通成本,这样国内本来相对落后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不争。一方面是“坐批”亟待找到提升业态,降低供需双方流通成本的出口,另一方面是为降低供需双方流通成本的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物流的入口绿灯,因此,批发业进军第三方物流市场可谓审时度势,顺理成章。 (一)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蛋糕巨大 从国内宏观面上看,虽有各种制约因素阻碍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但国内第三方物流的蓬勃兴起是大趋势,大方向。今后占有整个市场规模60~70%左右的企业自带物流会逐渐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物流产业。  从市场需求看,中国仓储协会(1999年初统计数据)对全国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调查,45%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将选择新型的物流企业,并且60%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的物流企业。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  从国内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看,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高达20%左右,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0%和14%。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几乎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0%,而美国的物流平均只占货价的10%至20%,最高为32%,英国平均为14.8%,最高为25%。从以上中外物流费用对比和国内物流过程对时间的浪费,可以看出国内物流业的管理水平较低,与国外物流业差距极大,能提供标准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不具备规模服务,没有形成第三方物流规范体系,因此,要提高大多数工业企业竞争力,务必提高国内物流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  另外,相当长时期国内对发展第三方物流的政策导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政策支持等都将使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蛋糕越做越大。譬如,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广州、山东等地政府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其中,深圳市已明确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持深圳市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初步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设施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规划;天津市也根据其城市功能定位和物流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天津现代物流发展纲要。 (二)批发业选择“社会服务”类型定位最合适 笔者通过对国内现有企业物流资料的掌握,把目前国内的企业物流大体归纳为三种类型的定位:  一是自我服务定位。即企业自建物流体系,为自己销售或采购的商品开展一条龙的仓储、包装、运输等服务。目前我国企业这类自有物流占整个市场规模的60~70%左右;  二是社会服务定位。即第三方物流,也就是专门为商品供需双方提供仓储、包装、运输和其它相关代理等服务。目前政府、物流专家较为关注的就是这类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界更是视其为一定阶段的“金蛋糕”;  三是综合角色定位。这类企业物流或侧重于以自我服务为中心,或侧重于以提供专业化服务为中心。前者实质是第一类型的定位,后者实际是第二类型的定位。 批发业为供需双方提供交易平台服务,业态提升,进军物流市场之后也是为供需双方服务,因此不会定位在“自我服务”;如果定位在为国内外第三方物流提供平台服务呢?但国内真正意义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尚未形成;为企业自带物流提供服务呢?我们提供的平台服务要节省这些企业自建平台的成本,而要实现这个突破,公司还是要做“第三方”,或者叫为第三方和自我服务型企业提供平台的“第三方”。归根到底还是要培养第三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培育自身作为“第三方”的核心功能,真正具备为供需双方降低流通成本的第三方物流竞争优势。因此,批发业战略性定位应是“第三方”。 (三)批发业进军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1、节点优势 商品分销领域中的批发业,在国内相当长时期它应是现代大流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点,是重要的商品流通渠道之一。批发业如何整合提升纳入国内第三方物流体系,其节点优势将发挥得淋漓尽致。 2、客源优势 批发业撑握众多供需双方客源信息,这些客源信息是批发业找准切入点,进军第三方物流,有效降低客户流通成本的外部市场资讯。 3、平台优势 在原有的交易平台基础之上,以市场为导向,便于功能创新,业态提升。比如:商品集中展示向智能仓储业发展;部分市场改造并发展成来料加工区;提供产品包装服务;传统批发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传统交易向现代物流配送过渡等。 4、管理优势 批发市场的开发商、组织者、高级管理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对培育市场,兴市旺市,凝聚人气,增值服务等市场建设方面有很多管理优势。这些优势将为批发业进军第三方物流奠定务实的基础。譬如,笔者现效力的安徽新长江集团在市场建设方面积累大量管理经验,该公司利用这些市场基础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以及优越的资源优势,果断提出进军上海大物流的发展战略思路,本着“务实创新,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分步实施上海物流项目,现已取得阶段性成功。 三、进军“第三方物流”的切入点分析 批发业定位在第三方物流后,可在这些物流环节中寻找适合本企业的、能做强的切入点。培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环节。 我们先来看看物流链上的诸多环节:主要有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批发业结合自身优势,做哪些点较适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智能仓储”、“流通加工”、“物流配送”等点上切入。 (一)“智能仓储”作为切入点的分析 从事综合类商品,工业制品,建材类商品批发的批发业可考虑进军“智能仓储”业。智能化,突出了对信息技术运用于实际的掌握,“智能仓储”突出对传统仓储的改造和提升。它不再是简单的仓储,而是具有一定商业智能,同时可以提供相当能力的决策支持的智能组件。物流系统从“智能仓储”中得到的好处是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而物流系统的客户得到的好处是提高了与其商业活动息息相关的一些关键商业数据。随着企业物流的发展和完善,“智能仓储”最终向零库存努力。 以“智能仓储”切入,吸引供需双方加盟至少做到:一方面,我们要解决如何使被储存物增值,即通过储存创造“时间效用”,使所存之物在效用最高的时间发挥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智能仓储”的利用率;如何与大物流系统做好“无缝衔接”,太超前和较落后都不行。如果超前,可能因为系统的缺陷,配套设施的不完备,致使项目操作缺乏必要的支撑而难有效降低流通成本;若落后了,客户加盟后发现并不能节省流通成本,批发企业也很难组织货源,兴市旺市。笔者认为,批发业“智能仓储”的建立,其参照物应是国内较先进的“智能仓储”。另一方面,要尽快把仓储功能增强放大,考虑做DC、TC、PC,逐步向两头延伸,把仓储、包装,加工、配送联合在一起,再做增值服务,最终把这些环节通统整合在一起,形成物流中心,从而成为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第三方物流。 (二)、从农产品深加工、物流配送切入分析 从事农副产品批发的批发业可把农产品深加工、物流配送作为切入点。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还需要经过加工、储藏、运输、包装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凝结新的劳动价值,据资料介绍,在美国,农产品从原料到消费平均增值5倍多,而我国不到2倍,其中蕴藏很大的利润空间。这类批发业可考虑对农产品进行包装加工,农副产品向周边地区提供物流配送服务。 国内相当长时期,作为商品交易的桥梁平台有存在并发展的必然,原因是仍有相当数量的上下游商家需要这种服务平台。譬如国内的中小企业,它们不可能提供一条龙服务,把产品配送到终端消费,这样成本过高;而国内外的大客户要对这些分散的中小企业进行商品采购,其成本同样很高。笔者认为,今后得到发展的主要是专业批发,生鲜品加工批发,大宗商品批发,小商品批发,市场会更细化、更专业化,而且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促使批发业有向两头延伸的趋势。 四、进军“第三方物流”的赢利点探讨 笔者试站在客户的角度来探讨批发业进军第三方物流的赢利点。 首先,批发业要培植自身在第三方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寻找赢利模式的关键。如上所述,批发业切入第三方物流,相当长时期主要利润来源可能是房地产、仓储出租、配送服务等,但具备有竞争力的“物流”优势是获取较高利润的根本。如果批发业不具备物流业的竞争优势和有效整合物流业的经验、实力,就很难有降低客户流通成本的比较优势,也谈不上从流通领域分成利润。 我们知道,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过加工、储藏、运输、包装等环节,这些环节都凝结新的劳动价值,尤其是生鲜加工,花卉,实现快速配送,保证这种物流配送降低终端消费者的采购成本,批发业做好这些环节或通过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联合的方式共同做好这些环节,这是个赢利点。 批发业通过传统交易平台与电子商务平台的有机结合,网上交易、结算与物流配送的无缝衔接,实现国内中小企业(包括总经销、总代理商)商品有效供给,国内外大客户有效批量采购,较好地降低上下游的流通成本,这些企业就可以通过提供的合约、标准、租赁、服务、物业管理等分享“第三利润源泉”。 以“智能仓储”切入,即建成“仓储式配送中心”,要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商业数据,突出其“信息属性”。譬如,工业企业直销中心,生产企业上下游采购中心,国外在国内的采购中心,大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这些客户都有对“智能仓储”的需求,有了仓储保证,这些企业可以免除加班赶工,省去增大成本的加班赶工费;无需紧急采购,不致加重成本;在有利时机进行销售,或在有利时机购进,这会增加销售利润,或减少购进成本。另外,储存中节约的潜力也较大。一旦客户的成本降下来了,“智能仓储”的租金将会不可思议地高,但依然会受到客户的欢迎。也就是说,批发业进军第三方物流其赢利点必然建立在客户“赢”的基础之上,是“多赢”的局面。 查看 许峰 所有文章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