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企业规模问题探讨

时间:2023-07-17 13:30:02 | 作者:admin
我国物流企业规模问题探讨 伴随着一场”物流热”席卷中国大地,我国物流企业纷纷建立。标有某某物流的车辆穿行于各个道路。许多人认为物流时代已经到来,物流成为一个新的高增长行业。事实是如此吗?深刻反思物流”虚热”的背后,仍然是那句老话:重复建设必然带来的是资源浪费,盲目的一哄而上的结果只能是一哄而散。追溯它的原因就是规模经济的作用。我国物流企业大多是小而散,缺少社会化,组织化,服务功能不完善,能做到”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很少。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小而全,大而全”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必须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网络化程度,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规模化效益,充分利用全社会物流配送设施资源,鼓励兼并、联合、重组,尽快实现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通过大量生产,实现成本下降与收益递增。由于以往都是重生产,而流通,此概念中也只是提到了生产企业。而这里把物流企业规模经济定义为流通企业通过大量的采购、运输、配送及实现社会化、网络化,而使流通成本下降,收益增加的现象。追溯物流企业,它最早源于欧洲,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而真正启动则是在近二十年。直接原因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专业化分工,使得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意识到自有物流成本太高,而选择社会化物流。可在他人的规模经营,标准化作业,降低自身成本。改善服务质量。象苹果电脑、通用汽车等,就是依托物流企业而达到近乎”零库存”管理。这种要求极大的带动了物流企业发展。 在对微观经济进行研究时 ,规模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学概念,可从不同的角度考查。这里主要对流通企业形态进行分析。根据产业组织理论,所谓的规模主要针对于主要对产品生产的批量而言,规模扩大表现为产品生产批量增加;规模缩小则表现为产品生产批量减少;而范围主要针对产品生产种类而言,范围的扩大表现为产品生产种类增加,范围缩小则表现为产品种类减少。规模的经济性对流通企业来说就是指运输、搬运、库存、管理等费用出现降低的现象。而范围经济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可资金共享,商品牌号销售渠道,扩大产品种类,分散风险等方面获得经济效益。 一、物流企业规模经济的成因。 在规模经济研究中,一般采用产量(Q)和劳动力(L)和资金(K)的投入量。从原点引出三条曲线表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增加时产量变化的情况,由图1中曲线的倾斜方向可以判断出OA曲线表示产量增加的速度大于劳动和资本增加的速度,表示规模经济递增;OB曲线表示产量的速度与劳动和资本投入量的增加速度相等,即规模收益不变;OC曲线表示产量增加速度小于劳动和资本投入量的增加速度,即规模收益递减。 平均成本 A B C 货物周转量 图1 物流企业同其它企业一样出现规模经济的原因是源于生产要素特定的组合方式,即流通过程不可分割性,具体来说,物流企业规模经济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运输及配送方面大量运输,避免出现半车现象及空车现象。下面就以城市纯净水为例说明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纯净水是现代城市生活中必需产品,生产纯净厂家也很多。如果一辆车送一瓶纯净水到一顾客的家中,显然是不经济的,如果扩大规模,该车送两瓶纯净水,每桶运输成本将为原来的1/2,运输的越多每桶水的运输成本越小。但是,由于顾客不同的消费爱好,一个区域的需同一种纯净水的顾客极为有限,为避免这种现象,只有建立一个物流中心,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如图2 厂家A 顾客区域A 派送 中心 (得到厂家A、B、C的纯净水) 厂家B 顾客区域B (得到厂家A、B、C的纯净水) 厂家C 顾客区域C (得到厂家A、B、C的纯净水) 图2 在以上模型中物流中心规模越大,越能避免半车现象的发生。 仍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如满载厂家A的货运汽车将水送至配送中心再次去运输厂家A的纯净水时,必须原路返回,但此时为空车。如图3厂家A附近有一配送中心需求B、厂生产的自来水,则在这里货运车将B、C等厂商的纯净水送住该配送中心,这样,又一配送中心的建立,将避免了空车的现象。 厂家A 顾客A 顾客B 厂家B 图3 以上例子反应了物流企业规模越大,越能得到收益的增加。 (2)、扩大物流企业规模,有利于减少仓库数量,避免多级仓库的存在,减少流通成本,目前的物流规模使得各企业集团的整体库存成本相当高,具体表现为:第一企业集团的仓库数量较多,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厂房面积,人员及车辆,也提高了管理的复杂性。各下属企业都拥有各自的原料仓库,必然存在重复储备。道理是很明白。企业集团下属企业所需要的原料是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分散库存使各企业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库存物资。第三,多级库存的存在,导致库存成本高,资金用量大。这是企业集团普遍存在的问题。库存环节越多,库存成本就越高。生产周期也越长,效益越差。大规模的物流企业在技术上有流通保障,能够为集团企业准时供货(JIT),使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并且大规模库存也有利用成本的减少,例如将正方体面积增加4倍时体积却增加8倍,球体的,球体容积增加2倍时,只需将面积增加1.56倍。也就是说,这两种形状的建设费用增加4倍和1.56倍时,储存的产品却能增加8倍和2倍,所以,从总体上规模经济也是增长的。 (3)、信息系统共用,产生规模经济 物流企业在现代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出现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流活动愈发频繁,小规模的物流企业建立自己的区域网成本也相当高,且需要财力,人才去维护它,即使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由于规模问题,引起网络的”闲置”。由于网络的吞吐量一般认为是无限的,所以规模越大的物流企业其网络显示出更具有适用性,更能产生规模效益。 (4)、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随着物流企业规模的扩大,劳动者可以从事更加专业化的工作,分工和协作更具有经济性。斯密认为,有了分工,同数量的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更多的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 ,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避免这种损失;第三,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可利用更高效,更专业化设备(如更先进的运输工具,装卸条)来代替专门化设备,从而使连续化,系列作业成为可能。物流企业作业环节多,专业化分工,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可以收到规模效益。 二、物流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由于每个企业都存在着规模经济性,那么如何使生产规模达到最佳水平,避免规模过小,而无法实现经济性或过大而出现的非经济性,便成为企业生产决策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从理论上讲,选择最佳规模的方法可通过图4式表示出来。 平均费用 SAC1 SAC2 SAC3 LAC 货物周转量 图4 在图中,横坐标表示货物周转达量,纵坐标表示平均费用,现在我们来考查随着周转量的变化和 平均费用的变化情况。首先,假定一物流企业具有年10亿吨千米的货物周转量,在这样的流通能力下,当这个企业的货物周转量从零开始增加时,平均费用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各种设备趋于发挥其流通能力。应当指出,这种费用下降并不是规模经济性的结果。 随着货物周转量的继续增加,平均费用下降的速度愈来愈慢,并将在一点处达到最低值,如图中的A点。如果继续增加产出量,由于劳动投入量增加,设备过程消耗使的平均费用上升,并且上升的越来越快。在图中描述出这样一条反映平均费用变动情况的曲线,即为SAC1。SAC1为短期平均费用曲线,表示生产能力不变条件下产出量变化时平均费用的变动情况。在图中SAC2、SAC3分别表示在不同的生产能力条件下工厂的“短期平均费用曲线”。 现在,在图1.5中描绘出一条与SAC1、SAC2、SAC3三条“短期平均费用曲线”均相切的包络曲线LAC,即为“长期平均费用曲线”。它表示不同规模条件下的平均费用变化情况。那么,伴随着规模扩大,长期平均费用如果出现下降的趋势时,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规模的经济性。反之,我们把规模扩大时长期平均费用曲线呈现上升的现象称之为规模的不经济性。 长期平均费用最低时的生产规模是工厂的最佳规模,这时的产量为最佳产量。最佳产量可能不是一个点。也可能是一条线段,线段上的任何点均为最佳规模点。我们将线段之间的距离称为“最佳规模范围”,B点处的规模称为“最小最佳规模”,C点处的规模称为“最大最佳规模”。 此外,上述对规模经济理论分析是以技术条件不变、生产要素价格不变为假定条件的。但在实际中,这两个条件发生变化,从而使工厂的长期平均费用曲线发生改变。如图5所示。 LAC2 平均费用 P1 LAC1 LAC3 P2 货物周转量 图5 当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时,长期平均费用曲线由LAC1的位置移到LAC3:当生产要素价格下降时,长期平均费用曲线由LAC1移到LAC2,P1、P2分别表示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幅度和下降幅度。 从长期来看,企业过程中会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那么,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的长期平均费用曲线会发生改变。如图6所示 平均费用 LAC1 A L B LAC2 C 货物周转量 图6 ,长期平均费用曲线LAC1移动到LAC2的位置。L表示技术进步因素促使长期平均费用下降。技术进步的因素也会导致最佳规模发生,这种变化可能朝着不同的方向。 和种可能是技术进步使最佳规模扩大,如图1.8中最佳规模由A点移到B点。这种情况在汽车行业中是很明显的。1920年以前,在劳动力很便宜、机械化程度较低、汽车零部件大部分是外购的情况下,汽车制造业最佳生产规模被认为是2万辆。到了30年代,最佳规模上升到10万辆。二战后,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和机械化程度的迅速提高,汽车生产的最佳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也可能存在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如交通的堵塞,分拣困难和企业由于规模过大难以控制的问题,,最佳规模同时具有随着技术进步而变小的可能性。随着计算机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柔性生产系统、智能机器人等机电一体化的现代化设备大量出现,加上众的需求正朝着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规模不一定是越大越经济。 以上从理论上分析了规模经济的问题。我国物流企业还处于高增长的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谈不上规模经济,必须进一步扩大物流企业的规模。 三、国物流企业的路在何方 我国物流起步晚,起点低。有人形容,我国物流企业先天发育不良,后天营养又跟不上。怎样发展我国物流企业呢,我们不妨先看看两个例子。第一个就是在美国有一个大公司,它原来根本不是一个物流企业,而是搞工业橡胶制品的。它在美国的各个地方有很多工厂,同时也建立了很多仓库。当时一共建了46个很大的仓库。由于这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很注意供应链物流方面的研究,所以除了自己生产的产品以外还把意大利的橡胶制品也通过它这个渠道向顾客配送。后来它发现由于建立了有效的客户信息反馈系统,库存的时间越来越压缩,只需要14个仓库就可以满足业务上的需要。这时它想,多余的仓库能否产生效益?研究下来决定把整个做物流方面的人和物分离出来,成立了物流的子公司,然后与它签定合同,即它要保证完成我橡胶公司的物流任务,多余的能力和资源可以为社会服务。后来这家子公司把多余的仓库都买下来了,不仅保留了最大的主库即橡胶公司,另外又腾出了很大的精力到社会上去竞争。这样的确创造了一个新的、竞争的、在美国几乎是最大的物流企业。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它认为物流系统要变化,它把很多仓库建在加拿大,有一些建在墨西哥,使它在整个北美地区形成了一个物流网络。最近它提供的资料,包括IBM公司也都使用它的仓库作为它搞第三方物流的一个考虑。现在在美国,生产企业应用物流企业的趋势逐年在提高,而且这个提高比想象得快。第二个例子是随着美国80年代对运输业的放开,一些英国人登陆到了美国,把过去美国的500多家运输公司中那部分没办法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生存的企业收买了下来,成立了一个物流运输业的公司。后来发展到8个集团公司,在整个北美洲形成了一个网络。那么这两家企业为什么能逐步发展和膨胀起来呢?主要是他们采取了很多对策,第一个对策是运用了先进的物流技术,采用了高速的拣选系统,使得象IBM公司这些商品品种很多、批量很小企业的物流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 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就是规模太小,发展我国物流企业根本出路就是建立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我国流通业的整体能力上还表现为自身生存与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流通业表现为分散、弱小、恶性竞争、效益不高。以零售业为例,我国零售业的零散度高达90%,而欧美国家只有40%左右,日本为50%。从连锁经营所占比重看,我国连锁销售额占全国零售商品总额不到6%,国内连锁业最发达的上海也只有10%,而美国则达到60%,日本为40%。市场集中度不高,使得流通企业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商品进货成本高、流通费用高,也是促成流通领域激烈价格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流通业整体能力的提高,其根本出路在于网络化、集团化。相比于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是通过庞大的渠道、网络系统而取得效益的。生产企业可以强调在某一空间的集约化以得到规模经济,而流通企业只能是整个空间网络化才具有规模经济。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改革中,将本来具有一定的网络、规模的流通企业集团分散经营,实际上是肢解了流通企业的规模经济。而肢解后的流通企业在各种以我为本、地方保护思想下又难以重新整合为集团。 构建流通企业集团是面对流通国际化的要求。我国流通企业的规模过小、实力薄弱,无法与国外的商业巨头抗衡。例如,全球零售业的“巨无霸”—美国的沃尔玛有连锁店4188家(2001年1月),其中有1072家分布在世界9个国家,2000年沃尔玛的销售额为1920亿美元。而我国两家最大的连锁企业上海联华和上海华联2000年,总共只有1632个连锁店,167.4亿元人民币的总销售额。此外,据有关部门对全国273家重点大型市场调查,2000年这273家重点大型市场的商品销售总额为1293.9亿元,仅相当于沃尔玛的8.13%。我国的零售企业在规模上与发达国家对比悬殊。加之,中国流通业的全面对外开放近在眼前,根据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中国流通业到2005年,除烟草和盐等极少数产品以外,国外的批发、零售企业可以全面在中国登陆,而不受地区、数量、企业设立方式的限制。尽管我们对营业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店的控股权有所限制,但目前发达国家零售业的主流业态是超级市场,面积一般在1万平方米左右,2万平方米的限制不一定有效。因此,扩大零售企业规模,造就出一批中国的商业“巨人”,是改变目前国内商业企业与国外商业企业竞争劣势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形成途径 根据零售业在国际上发展的一般规律,连锁化、一体化、多角化是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共有的特征。 1.连锁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连锁经营是企业规模扩张的一条有效的途径。连锁经营把大规模生产体制和分散单个性的零售业结合起来,形成大规模销售体制的经营方法。它以资本为纽带,将分散的、单个性的店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企业的经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国外的一些巨型零售企业,正是依靠连锁才达到如此巨大的规模。而我国的零售企业,特别是百货公司,仍以独立企业为主,扩大规模主要是走单体扩张的道路,限制了规模的发展。 在发展连锁经营中,一是要重点鼓励大公司、大集团快速发展,以优势企业为龙头,采取购并、租赁、联合、加盟、输出管理等多种方式,通过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迅速扩大其自身实力。二是着力鼓励地区、部门全面发展。对于在国内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连锁企业应采用合纵连横的发展战略,跨所有制、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国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各级政府要从政策上帮助企业打破内外贸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市场壁垒等阻隔,促其快速发展。三是积极鼓励中小型流通企业通过自由连锁、共同配送等形式,走联合发展之路。四是尽快鼓励连锁经营的业态形式和行业领域向多级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目前,日本连锁业有300多个业种,我国台湾省也有170多个业种,而我国内地只有25个业种。连锁业在专业店、专卖店领域还将会有较大的发展。五是积极发展以特许经营为基础的连锁经营,运用知名企业的品牌优势,吸引其他企业加盟,进行资产组合,实现低成本的规模扩张,加速连锁经营的发展。 2.一体化。这里的一体化是指纵向一体化,它表现为处于产业链上游、下游企业的结合。对于流通产业而言,纵向一体化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提高流通效率,使得企业间的大量市场交易行为转化为企业内部流转关系,减少交易成本,避免市场交易风险,形成宽口径、短渠道的流通体系,从而使流通速度加快,交易次数减少,大大提高流通效率。 流通领域的纵向一体化首先是批零一体化。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批零严格分工的流通格局只会增加商品流通环节,削弱企业对销售渠道及市场的控制,阻碍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在流通主导型的现代经济格局下,更多的生产者将会越过中间商,采用直接或产销结合的销售渠道,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 面对来自生产领域的激烈竞争,商业流通企业则需要在批零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产销一体化的战略选择。中间商自有品牌,是伴随商业流通业一体化增长而产生的一个现象,也是尽快增强流通企业集团实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自有品牌商品非常流行,美国超级市场销售的自有品牌商品已达40%以上。随着外国商业资本大量进入我国流通领域,中间商自有品牌将会变成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重视开发商业自有品牌,是贸易流通业构建产销集团的重要手段。 商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相互融合也应该纳入一体化的视野。要切实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商业资本弱化的现象,其中金融资本的介入是强化商业资本的一个有效途径。 3.多角化。多角化业务单元的选择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关联性多角化;二是非关联性多角化。非关联性多角化是指企业的业务单元之间互不关联,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经营风险。早期的多角化主要是指这种非关联性多角化。但实践证明,非关联性多角化由于业务单元缺乏紧密的联系,因而失去了协调效应和范围经济效益;同时因为企业进入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适应这样一个新的环境需要很高的学习成本,因而有可能会使企业进入所谓的“多角化陷阱”。而关联性多角化由于业务单元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性,这就为产生“1 1>2”协调效应,实现范围经济打下基础,同时也将学习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因此,在实践中,企业通常更倾向于采用关联性多角化发展战略。 多角化经营中企业业务单元之间的关联性一般有三种形式:有形关联、无形关联、竞争对手关联。有形关联是由于共同的客户、渠道、技术等因素的存在而使得相关业务单元之间的价值链活动有可能共享。无形关联涉及不同价值链之间管理专有技能的转化。竞争对手关联表明的是由于竞争对手的存在而使得与之相竞争的企业必然要联系多个产业。有形关联包括市场关联、生产关联、基础设施关联、技术关联、采购关联。 企业是否多角化取决于共享关联所形成的竞争优势与共享的费用之间的比较。共享所形成的竞争优势表现在有些情况下可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则体现为突出产品的差别化。 流通企业的多角化发展方式主要包括共享商标、共享广告、共享促销活动、互补产品联系定价、捆绑式销售、共享市场部门、共享销售渠道、共享销售队伍和销售办公室、共享服务网、共享订货程序等。 五、构建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障碍及其克服途径 1.观念障碍。在发展流通企业集团时,除了要克服坐等靠要、小富即安,或盲目自尊、患得患失等消极怠惰思想,更主要的是不能用发展生产企业集团的模式发展流通企业。生产型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可以走单体扩大的模式,而流通企业更多地是走多店扩大的模式。我们的流通企业集团应该是具有品牌扩张能力的流通企业,而不是通过一个单体店面进行经营的企业。 因此,在加快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的组建与发展中,应该确立组建大集团、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流通的新观念,冲破以我为主的条块、部门、所有制形式、内外贸分割之传统格局的观念,将政府推动与充分发挥社会化、市场化的联动效应相结合,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大力参与,尤其要让有一定实力的私营、民营企业在组建流通企业集团中发挥重要作用。 2.体制障碍。流通企业集团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体制上的障碍,如产权改革不到位、财政分灶吃饭、地方保护、内外贸分割、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管办不分及企业的承包经营等。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只能靠深化改革,以改革来克服上述体制上的障碍,从而为零售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 在流通企业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市场自然发育和政府人为干预两种模式。在市场自然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流通企业集团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但是,仅仅通过自然发育,其过程是相当缓慢的。在我们面对WTO的情况下,完全有必要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构建特大型(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流通企业集团3—5家。同时,参照工业企业改制的做法,结合商贸业特征,积极创造条件,为国有商贸企业改制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3.管理障碍。大型企业集团要能够形成并具有市场活力,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管理水平如何。按照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的合理规模存在于企业的市场交易费用与企业内管理费用相等的均衡点。企业规模做大,必然要求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费用,否则就会出现企业的管理费用大于市场交易费用,大企业不得不拆成几个小企业。 在管理体制的建立中,特别要处理好集团与集团成员之间的关系。流通企业集团的整体性和集团成员的相对独立性,以及规模大型化、布局分散化、成员多元化、结构层次化和经营多角化等特点,使得流通企业集团在管理上也呈现出特殊的复杂性。从我国目前的流通企业集团来看,其管理模式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集团与核心企业相合一的方法,导致集团总部形同虚设。流通企业集团的发展应实行集团总部与核心企业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存在集团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从而使集团的控制决策容易做到客观公正,避免各成员企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集团内部各职能机构之间不仅职责明确,而且整个集团的控制层次也非常清楚,有利于提高控制效率。 4.技术障碍。在发达国家,电子信息技术已为流通业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同时降低了经营成本,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例如,沃尔玛在美国的总部拥有规模仅次于美国联邦政府的计算机系统,并且拥有自己的商业卫星频道,即时传送和处理来自世界各地市场和连锁店的信息。各分店也拥有包括客户管理、配送中心管理、财务管理、商品管理的计算机系统。而我国,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许多商场配备了电子计算机,但由于没有形成网络,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提高我国流通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是提高我国流通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流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应大力推广业务自动化系统,使商业企业购进、销售业务活动自动化,将电子订货系统与销售时点系统融于其中。积极推进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矩阵制、内部市场制、虚拟制等现代组织管理形式,从而将集团分为集团级、企业级、基层级三层次控制系统,并根据业务的变化情况确立相应的项目运作组织,在商业企业活动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能更灵活地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转换,使商业企业管理高效运作。积极引入管理决策系统,将商业企业库存管理与购销业务结合起来,进行市场需求预测,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并根据商业企业自身实际和运作能力确立商品销售大纲,并由此确立购进渠道及数量,使商品销售与购进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将集团的资金流与商流、信息流结合起来,实现三者的平衡运作,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流通体制,建立CRM、ECR系统,在集团内推行CIO(首席信息长官)体制,并赋予其充分的权限。 总之,发展物流企业是一项系统,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扩大物流企业的规模,发挥组织、协调、规划职能,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多功能、高层次、积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现代物流中心,克服条块分割的弊端,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促使物流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