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发展看物流

时间:2023-07-17 07:40:01 | 作者:admin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中国物流高层论坛”上,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萧灼基先生指出,经济与物流发展密切相关。萧教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每一位物流界人士思考的问题:金融流与物流密切,如何使二者进一步相互促进?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关税降低,对外资企业执行国民待遇等变化,将对物流业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产品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地区结构、布局调整,资源优化配置将如何影响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物流基础是否能够适应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   萧教授预测,10年内,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至少将翻一番,可能达到二万亿美元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将翻一番,将增加到2000美元。如果按照现在7.2-7.5%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十几万亿美元。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必然会给物流业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朱镕基总理提出的,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要成为“世界工厂”的前景,将对物流业产生重要影响。入世后,全球很多制造业厂商可能转移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契机、新亮点,也将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绝佳时机。与之相适应,物流的发展规模也必须相应地扩大,物流特点也必将发生变化。   展望美好未来的同时,萧教授提醒大家,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主流很好,且保持着快速的增长,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挑战同样值得我们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面前,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法律、政策、政府职能的完善、变革,到企业素质、综合国力的强化、提高,都对我们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萧教授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促使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正在下降。此外,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进程缓慢,阻力重重,金融市场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所有这些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动向,以及其间存在的矛盾与问题,都必须引起物流界人士的高度重视,从而顺应趋势,规避风险,抓住机遇,谋求更大发展。 物流业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中国经济学家魏杰曾指出,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物流业真又如此功能吗?让我们一起听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先生和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陈文玲女士在这方面的精辟见解:   从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看,物流业越发展,物流成本越低,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中就越低,因而物流业水平的高低成了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数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陈文玲副司长列举了这样一组数字:欧美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为10%左右。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从帐面反映约为40%,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的20%。按此比例计算,2000年我国实现GDP为89404亿元,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高达17880.8亿元,即全社会物流费用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178.8亿元费用。如果我国能达到发达国家10%的水平,按照2000年的GDP水平,将可以为全社会节约8940.4亿元的物流成本,或者说可以多产生近9000亿元的利润。可见,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大大降低高昂的物流费用,促进经济发展。 (资料一:2000年美国物流产业总规模为9500亿美元,几乎为高新技术产业的2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物流服务合同为500亿美元,预计今后3年将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   日本物流产业总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1.4%。在中国香港地区,物流产业总规模24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3.7%。) 物流业发展可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这对于资金尚不充裕的我国具有极大的潜在经济意义。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的工业流动资本占用比1992年增加了207%,而资本周转速度却由1992年的年均1.65次,下降到了1.2次。1999年国有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占用为3万多亿元,资本效率和周转速度的下降,意味着造成了8443.6亿元的隐形经济损失。而日本制造业的年周转速度为7.5-8次,非制造业,包括批发与零售业为15-18次。跨国连锁集团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的年周转次数为20-30。如果我国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本周转速度达到沃尔玛等企业的水平,一年内转30圈,那么,3万亿元流动资本将相当于90万亿元。沉淀的资金和快速流动起来的资本价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缩小差距已是当务之急。这也正印证了萧灼基教授所说的物流与资金流密切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   另一方面,物流产业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产品大量变成库存沉淀的顽疾,极大的减少库存占压资金。据介绍,目前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GDP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不超过5%,如果按这一水平计算,我国至少可以减少2万多亿元的库存占压资金。让庞大的沉淀资金流动起来,就会成为巨大的第三利润源泉,而流动的办法就在于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重塑业务流程,改变传统的物流方式。   物流业的发展还将减少由于低水平、条块分割的物流方式造成的巨大物好,并可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我国物流运输与仓储等效率与效益,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说,物流产业作为服务业,属第三产业,并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现代物流的理念,对国内物流资源重新优化整合,形成新型的物流产业,从而使传统的流通业得到改造,使传统的运输业、仓储业获得新生。物流将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为城市系统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子系统,物流系统在保障生产,保障建设,保障人们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以城市为中心,提高中国的城市化比率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要发挥城市功能,发展经济就离不开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可以说,物流系统质量的高低,效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座城市经济水平、竞争能力的高低。 中国物流已进入发展期 随着物流的发展,其广泛性已经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由此,北京物资学院的王之泰教授认为,中国物流从起步期进入发展期。   其主要标志包括,政府对物流的认识高度提高,物流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领域;国家在物流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极大的改善了物流基础设施,使之初具规模,基本上解除了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典型区域如北京、上海等省市,典型行业如邮政、铁路等部门,典型企业如海尔、中远等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带动了物流的整体发展;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带动了物流的发展;由物流基础设施业、物流服务业、货主物流业、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系统业五大行业组成的物流产业基本构架已经形成,其中,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产业中发展势态注最强、最具活力的一个业种,这对于有效组织和推动物流企业发展,建立现代物流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动向。 (资料二:至1999年底,我国运输线路中,铁路里程5.79万公里,公路里程135.17万公里,内河里程11.65万公里,民航里程152.22万公里,管道运输2.49万公里。货运量总计1292650万吨,货物周转量总计40495亿吨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已达1452万辆,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194590艘。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为105162万吨。在信息通信方面,我国也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目前已拥有30多万公里的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覆盖了所有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 面对规模庞大、空间阔大、潜力巨大的中国物流发展前景,王教授疾呼:政府应当有所作为,企业应当有所作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应当有所作为;在物流业自身的发展上有所作为,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 (资料三:专家如是说: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杜克拉:物流业是每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黑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物流是一块冰山,人们只看到了水面上的冰山,实际水下面的冰山更大。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康柏斯:物流是“市场营销的另一半”。   德国经济学家:未来世界上只有三种人,生产者、物流者与消费者。   中国经济学家樊刚:今后世界只有三个系统,即生产系统、物流系统、技术系统。其它系统都是从这三个系统分离出来的。   中国经济学家魏杰: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查看 萧灼基 所有文章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