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对当前中国物流业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时间:2023-07-17 05:00:01 | 作者:admin
一、如何估价当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对中国目前物流业的发展褒贬不一,第一种看法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的机遇,中国物流业将快速起步,快速发展,已迎来了物流业发展的春天。 第二种看法是,目前中国还没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条件,鼓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必然是一种经济泡沫,是非常危险的。 第三种意见是,中国物流业应当发展,但目前太热、太乱、太快。 第四种意见是,目前中国物流业是“政府在叫、企业在看、外国人在干。” 对一种事物的出现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没有不同看法才是不正常的。 我的看法是: 第一,中国已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条件,这一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列入“十五”规划,政府推动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条件。 ②各种物流要素,如交通运输、仓储、港口、民航、邮政、商贸、装卸、搬运、加工配送、包装、信息处理等等都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初步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③由于经济全球化,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市场竞争加剧,降低成本,特别是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的一种迫切要求,物流需求开始外放,正是这种需求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发展壮大。 ④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进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流业,不变也得变,这是一种趋势,是一种客观规律。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现代物流业再不快速起步,将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所以中国政府决定在这方面快速推进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中国的物流业从总体讲仍处于传统物流阶段,但已开始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这一转型何时完成,很难估计,可能要10年,20年或30年。中国的经济运行模式还没有完成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中国的企业还没有完全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美国美智顾问管理公司的联合调查,2001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营业额大约为400亿,占整个物流市场不到5%。 第三,2002年是加入WTO的第一年,形势喜人。一是现代物流引起了各级领导、各级政府、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二是跨国物流公司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带动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三是传统运输与仓储企业加快了重组、整合,第三方物流有了更快的发展;四是物流人才、物流研究、物流标准化、物流技术与装备等同步推进。 第四,中国物流业的起步由于碰到了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问题,行业规划问题,产业政策问题,物流标准化问题,物流人才问题,对物流业的不同认识问题等等。使物流业发展中有些乱是客观事实,主要表现在市场准入乱,到工商注册登记物流公司没有标准;二是对物流的认识乱,虽然已有了一个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但由于理解不一,加上目前没有物流统计信息系统,在报刊上各种解释都有,有的数据矛盾百出;三是办班乱,各个单位都可以办物流培训班,内容千遍一律,在起步阶段搞些培训班是必要的,是一种启蒙教育,但目前过多过滥,缺少权威。 我不同意目前中国物流太热,我认为并不热,东部刚热了一点,中西部还没热起来。不少城市搞了物流规划,但还没有实施,没有投入,还不可能形成泡沫。目前要做的是对物流园区加强引导,国家要有总体规划。 第五,当前影响中国物流发展的因素很多,有体制性因素,有市场因素,有人才因素,有投资因素,但根本的是企业对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物流活动没有形成社会化、专业化趋向。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有多少第三方物流公司也无济于事,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也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企业,特别是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突破点是降低库存、加快周转。这需要培育,需要提高认识,需要一种新的理念,需要一种新的模式。 二、对于十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 当前在物流界有许多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的重点也很多,争论比较大的大致有以下10个方面: 第一,物流是什么?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有人认为,物流不必描述得这么复杂,实际是传统的运输与仓储加上信息技术。还有人认为,物流是满足客户要求的一种现代服务模式。 第二,什么是物流产业?一种意见认为不存在物流产业,保留原有的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邮政业等就可以了。一种意见认为物流是一种产业,是一种复合型或叫聚合型产业,它是由与物流有关的产业组成的。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承认不承认它是一种产业意义不大,因为不可能从产业角度去加以运作,没有产业边界,无法计算它的投入产出。 第三,物流产业要不要有一个主管部门?一种意见认为要,如德国、日本、新加坡都有一个部门主管;一种认为不要,如美国、英国等国家就不明确有哪一个部门主管,只强调用行政与法律的办法加以协调。如要有一个主管部门,应由哪个部门主管,也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应是计划口,有的认为应是经贸口,有的认为应是交通口,有的认为应是商贸口。 第四,要不要区分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一种认为物流基地最大,物流园区次之,下来才是物流中心;一种认为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应视为一个东西,叫法不同而已;一种认为今后应统一叫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可以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大的物流企业的概念。 第五,物流业的对外开放。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加入WTO对物流业开放度已经很大,按承诺时间表执行就可以了。一种意见认为可以适度超前,开放快一点并没有对中国不利,主要看需要,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一种意见认为物流界对如何应对加入WTO对策研究不够,非常分散,认识不一致,意见不统一,形不成合力,这对我们非常不利。 第六,关于物流学科的分类问题,对物流人才的短缺,希望立即恢复物流专业认识一致,但对如何培养,培养目标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物流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存在,与工学、理学、管理学并列。一种意见认为物流包含在管理学之中,是二级学科,但需要坚实的工学、理学、信息学基础。有的认为物流应在管理学的营销学之中,是三级学科。 第七,关于“物流园区”的模式问题。一种认为“物流园区”主要强调地域概念,即物流企业的集中度。一种意见认为“物流园区”主要强调功能概念,是物流功能的结集点。一种意见认为不要过多强调建“物流园区”,而应根据不同城市的情况而设立,分散与集中只是相对的。 第八,关于“第三利润源泉”问题。一种意见认为第三利润源泉主要从经济运行总体来讲,发展物流业对一个国家经济效益提高非常有利。不要过多的强调一个企业。一种意见认为“第三利润源泉”主要是强调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所以要从企业抓起,立足点在企业,没有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的实现就不可能有国家总的经济效益。第三种意见认为这是统一的,一个是从宏观侧面讲,一个是从微观侧面讲。 第九,关于生产与流通企业可以不可以自建物流公司。一种意见认为,物流活动从生产与流通企业分离是一种大趋势,所以不应提倡生产与流通企业自建物流公司。一种认为,在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公司不发达、不成熟的情况下,一些大的生产与流通企业可以把改进其物流系统作为核心竞争力,组建物流公司,但必须向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面向全社会。一种认为在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物流活动也不是都由第三方来做,所以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是并存的,是一种市场竞争关系,适者生存。 第十,关于物流产业政策。一种意见认为,为了推动中国物流发展,必须有一个物流发展总体规划,并逐步出台一些产业政策,如市场准入、土地使用、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等。一种意见认为,对一个国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政府主要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当然必要也可以通过行政的办法加以推动与协调,物流业发展主要靠行业协会来做,企业来运作,政府不应过多的介入。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必须由政府、企业、中介机构三股力量形成合力,政府的作用是创造物流发展的环境,包括规划、产业政策、教育科研、标准化等。企业是现代物流为运行主体。中介机构主要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一个桥梁、纽带作用。三者缺一不可。 有不同看法的问题还可以列出10个、20个。对以上10个问题,我的看法是: 第一,物流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传统的运输、仓储加上信息技术。现代物流应该是对传统物流业的提升与革命,是一种运行与服务模式的改变,我认为“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的定义是正确的。 第二,我同意物流产业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 第三,我主张物流产业要有一个主管部门,因为我们刚起步,中国又处于转型时期,中国人又好刮风,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指导。这个主管部门应当是谁,从本届政府的设置来讲,我认为物流规划由计划口来抓,物流运行由经贸委来抓比较合适。 第四,《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没有“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只有“物流中心”,我认为“物流中心”可以是一个地域结点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大的物流企业的概念。目前大家喜欢把地域结点叫“物流园区”,我认为这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我反对按地域的大小来区分物流基地、物流园区与物流中心。 第五,物流业的对外开放,我认为要执行我国政府加入WTO时的承诺。至于有些部分提前执行要看需要。 第六,关于物流学科分类,我认为物流应包含在管理学之中,因为物流业是一门新兴服务业,强调的是运行模式,是服务模式。但必须有坚实的工学、理学、信息学基础。 第七,关于“物流园区”,我反对所有城市都建设“物流园区”,都叫“物流园区”,要因地置宜,叫“物流中心”又何不可。对物流园区我认为要把地域概念与功能概念结合起来。我也同意这种观点,即集中与分散是相对的。 第八,对于“第三利润源泉”我同意要立足于企业,只有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才能国家总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宏观与微观不可分,不要分得那么清楚。 第九,对于生产与流通企业自建物流公司,我认为是一种过渡。目前不要去反对,这要区分二类,一是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改进,这要大力提倡,二是自建物流公司,但当条件成熟时应发展成第三方物流公司,目前海尔物流、华联物流都在这么做。 第十,对于物流产业政策。我主张政府、企业、中介机构要形成合力,各自发挥作用,着眼点是形成物流市场,物流市场的成熟度将影响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三、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切入点选择在哪里 我在许多场合讲到,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要过“三道坎”:一是中国经济运行模式与企业商业运作模式的转变;二是中国物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三是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的启动。这三项任务的完成需要时日,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么,切入点放在哪里呢?我认为,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成立中外合资合作物流企业。这一切入点主要在于满足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与外商独资企业的物流需求,并以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二)大力提倡并采取实际行动减少企业库存,加快流动资金周转。这一切入点主要是让企业尝到加强物流管理的甜头,然后,迈开步伐走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的路子。 (三)按照国家统筹规划,启动一部分城市的物流中心建设。这一切入点,主要是从供应链的角度,加强物流“节点”建设,改善物流系统。 (四)启动物流专业学历教育,引进国外采购师、物流师资质证书教育,并尽快制定中国自己的标准,开展职业培训。这一切入点主要是为了解决物流人才短缺的矛盾。 (五)成立全国物流标准化委员会。这一切入点主要是为了防止目前物流业发展的不规范与无序状态,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六)培育与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总结一些典型经验加以推广,特别是企业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要鼓励物流企业与IT企业的结合。这一切入点,主要是让第三方物流企业少走弯路,并提高服务水平。 查看 丁俊发 所有文章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