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巨变光辉历程深化改革科学发展

时间:2023-07-16 02:40:02 | 作者:admin
同志们: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生产资料流通的开放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回顾30年所走过的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将激励我们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化的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流通体系。     一、生产资料流通行业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历程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0年来,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3645亿元,而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95万亿元,总量跃居世界第四;1979年至2007年GDP实际年均增长9.8%,被国际社会认为奇迹。     30年来,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同全国其他行业一样,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建立了生产资料流通市场体系、流通管理体制、价格管理体制、流通主体及其所有制结构、资源配置、供求关系、交易市场建设、流通规模、流通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回顾生产资料流通行业30年的发展历程,从理论上关于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还是姓社姓资,到股份制、市场化的讨论;从实践中的双轨制、放权让利、转换机制、承包经营,到市场放开、价格分开、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的改革开放经历了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不断深化的过程。     1979年至1984年,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改变生产资料集中统一管理的格局,改革统一分配制度,采取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管理办法,部分计划内物资实行灵活分配供应办法,计划外物资开始自由购销。扩大工业企业产品自销权,1979年6月机电产品率先进入市场流通,其后自销范围继续扩大,工业企业不但可以自销超计划生产的产品,计划内产品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自行销售。物资部门突破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禁锢,1979年7月上海市创办全国第一家“生产资料交易市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商品形式销售生产资料,其后北京、江苏、四川、福建、陕西等地先后开办生产资料交易商场,至1983年仅生产资料服务公司兴办的商场就达75个、年交易额6亿元。物资经营单位逐渐实行企业化,物资供应价格由“以收抵支、收支平衡”,逐步改变为“合理计费、合理赢利”。     1984年至1987年,围绕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指导方针,逐年减少计划分配物资品种和数量,国家统配物资由1980年的256种减少到1987年的27种;国家统配物资数量大幅度减少,1985年至1987年钢材减少1182万吨、煤炭减少11557万吨,南方集体林区木材全部放开。适当调整计划价,逐步放开市场价,出现了同一市场、同一品种规格物资存在两种价格的情况,即价格“双轨制”。(下转A2版)     (上接A1版)     物资部门提出树立“大市场、大流通、大买卖”的商品经济观念,积极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和物资协作,开展远购远销、大购大销。培育与发展计划指导下的生产资料市场,创建物资贸易中心、钢材市场。1987年全国大中城市物资贸易中心达395个,成交额285亿元,相当于全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17%;在151个大中城市建立钢材市场182个,中小钢厂的自销钢材大部分进场交易。全国生产资料服务公司发展迅速,改革开放10年由400多家发展到800多家,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和部分县镇。县级物资工作成绩突出,1986年全国有45个县(市)销售额超亿元,有的近5亿元。     1987年至1992年,根据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和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深化物资体制改革的方案》要求,按照改革方案组建物资部,对生产资料经营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进一步缩减指令性计划分配物资品种,整顿和逐步取消价格双轨制。生产资料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全国260个大中城市先后建立294个钢材市场,1987年至1990年成交钢材4000多万吨;各地兴办各种形式的生产资料市场,例如四川省的“周二物资茶会”、贵州省的“半月物资信息茶会”、成都市的生产资料一条街等,交易十分活跃;物资部门经营网点发展到4.4万个、经营额2029亿元,分别是1981年的1.57倍、3.8倍。深化国有物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转换,1987年开始建立承包经营责任制,1990年覆盖面达90%,企业以较快速度走向市场。物资部门销售收入增长迅速,1990年达2415亿元,比1979年增长4.6倍。开展物资配送、综合商社等改革实验,推进生产资料流通的社会化、现代化和合理化。     1992年至200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根据党的指导方针,生产资料流通的管理体制、购销体制、价格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重要生产资料指令性计划分配品种大幅度减少,市场销售比重显著提高,计划内物资除一小部分继续实行国家指导价格外,其余的计划物资价格全部放开,定量、定向、不定价,发挥价值规律在计划订货中的调节作用。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加快,物资部门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创办了上海金属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上海煤炭交易所、苏州物资交易所、北洋钢材批发市场、北方木材批发市场、南方木材批发市场、郑州农机交易市场、秦皇岛煤炭交易市场等10多个大市场,各地也积极兴办市场,全国发展到近千家,其中中心市场30家、区域市场90家;订货会与批发市场同时存在,计划内组织订货、计划外公开交易,但集中的计划订货会开始向长年的市场交易转变。1994年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国内贸易部提出建立新型工商关系,发展现代流通,推行代理制试点。1994年2月、3月,上海物贸A股、B股先后上市,成为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国有物资企业自1993年经济过热之后出现亏损,1994年全行业亏损,1996年累计亏损240亿元;物资系统资产负债率高达84%,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主渠道作用不复存在;国有物资企业从此真正 “下海”,进入了市场。此后物资企业从扭亏脱困到产权制度改革,全行业进行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企业抓大放小,1997年改制面达50%,部分省区市达到80%以上。集体、私营、个体经济加快进入生产资料流通领域,据有关资料,从1992年底至1993年底,浙江省非国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数量增长1.1倍,达24371家;江苏无锡从2000家猛增到近1万家;长春市从450家发展到3000家,增加5.6倍。     2002年至今,在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开放也进入纵深推进、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以浙江物产集团、天津物资集团、广东物资集团、上海物贸、中国五矿集团为代表的国有物资企业,深化改革、转变机制,加快重组转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行业的排头兵。河北庞大汽贸集团、湖南一力公司、南通化轻公司、成都量力钢材物流公司、上海西本新干线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快速成长,外资企业进入,各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大步进入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对外开放度更加扩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采用现代流通方式,取得了新的进展;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格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建立起来。     二、生产资料流通行业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成就     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生产资料流通行业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到今天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生产资料流通体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流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30年来,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以较快速度增长,1980年全国物资系统销售总额为449亿元,2007年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达到22.1万亿元,增长了491倍。2008年1~9月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0.08亿元,同比增长13.6%,预计全年达到25万亿元左右。     第二,资源配置基本实现市场化。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资料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国家统配物资;第二类是部管物资;第三类是地管物资。生产资料流通实行计划管理体制,即集中统一、分级管理、计划分配调拨为主。1976年至1980年,统配、部管生产资料达到837种。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减少计划管理的品种与比例,目前除了原油等极少数重要商品采用专营体制之外,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已经进入市场,放开经营,自由流通,基本实现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     第三,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已经形成。1978年之前和改革开放之初,重要生产资料品种都由政府负责定价。改革开放以后,生产资料价格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价格双轨制,即国家价(平价)与市场价(议价)并存,计划内产品实行平价,计划外产品实行议价。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双轨制逐步向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过渡。到1999年,政府定价下降为14%。到2001年,政府定价已下降到不足5%,日用工业品价格全部由市场调节。目前除了由国家负责定价的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电煤等极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之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已经由市场供求决定,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已经形成。     第四,流通主体实现多元化。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是国有物资企业一统天下,承担了绝大多数生产资料流通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集体、个体、私营企业出现,这种局面开始打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国有经济 “有进有退”,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形成了多种所有制成分、多元化市场主体的结构。目前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民营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外资企业。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8年一项课题调研资料,全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中的国有企业数量很少,除了央企和部分省级大型国有物资企业之外,地市县级国有物资企业绝大部分已经改制,民营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据全部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数量的99%以上。     第五,买方市场格局形成。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格局逐渐改变。到“九五”后期及“十五”初期,随着供给能力增强和市场化进程加快,目前除了原材料如铁矿石以及石油之外,绝大多数商品已经由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市场总体供需平衡,基本形成了“买方市场”。     第六,市场开放度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对外基本上是封闭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外市场联动效应日趋明显,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快。通过“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调剂了国内余缺,平衡了供需关系。据初步测算,我国生产资料进口贸易额占全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的比重约为1/4,2003年至2007年分别为27.4%、28.5%、26.1%、24.3%、22.4%,一些重要品种如钢材、铝材、煤炭、汽车等已由净进口变成了净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影响越来越明显。     第七,政府管理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中央到省地县,层层设立物资局,在一些中心城市和部委设立物资供应站和物资供销机构。政府部门不但管物,而且管事、管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政企分开、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立与完善,政府职能逐步转变,不再直接管理市场和企业,而主要集中在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国有资产管理与政府服务方面。政府管理机构也相应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从1975年重新成立国家物资总局,到1988年成立物资部、1993年组建国内贸易部、1998年改建国内贸易局,再到2001年撤销国内贸易局、有关职能交给国家经贸委,直到2003年成立商务部,至此,实现了内外贸一体化和行政管理方式的重大改变。     第八,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发展迅速,已经大体形成以下几种市场形式与业态:一是批发市场;二是连锁经营;三是专卖店;四是网上交易市场;五是期货市场。流通企业经销与代理约占销售总额的70%,生产企业直销约占30%。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7年我国各类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有6545个;其中,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987个,摊位33万多个,营业面积6637万平方米,成交额达14698亿元。     第九,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在计划经济时期,生产资料流通的主要形式是计划分配调拨,统一组织产需衔接。后来到了价格双轨制时期,由于物资短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生产资料流通基本上就是简单的“一买一卖”。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传统的生产资料流通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型,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代理制、物流加工配送等推广普及,供应链管理、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构建成为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流通方式的创新与发展,大大提高了流通效率和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使生产资料流通业成为现代制造业的强有力支撑。     第十,流通企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没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只有物资供应机构和供应站。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出现集体、个体、私营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同时物资供应机构和供应站向企业转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原有的国有物资企业经过国有经济调整和市场风雨洗礼,有的得到发展壮大,有的改制为民营企业,有的破产。目前,国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大部分是全国或本地区的龙头企业。例如中国五矿集团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1400亿元、浙江物产集团2007年经营规模844亿元,还有中钢集团、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等大型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其销售规模增速都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这些流通企业在行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与此同时,民营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经过多年迅速发展,已经成长为生产资料流通的主要力量。这次联合会开展“中国生产资料流通改革开放30年杰出企业”推选表彰活动,评选出了20个企业,其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他们都是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中的先进典型和杰出代表。他们的改革发展历程,是生产资料流通行业30年改革开放成果的生动体现;他们的改革发展经验,是生产资料流通行业30年改革开放的宝贵财富。另外,我还想强调的是,生产资料流通的信息统计、理论研究机构在行业改革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感谢!     三、生产资料流通行业改革开放30年的主要经验     生产资料流通行业30年的改革,与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相一致,也是采用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方式,不断探索,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在改革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生产资料流通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是一部解放思想、理论创新、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历史。30年来,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坚决执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破除旧的条条和框框,“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从计划分配、双轨制到市场化,从国有企业机制转换、承包经营到产权制度改革,从国有企业“一统江山”、政企分开到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据半壁以上江山,没有思想观念的解放,没有不破不立的改革勇气,是不可能成功的。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改革。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的改革与全国其他行业的改革一样,既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即由中央确定改革方向、地方各级贯彻执行,同时又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即地方物资部门与企业进行因地制宜的制度创新和试点,得到中央的肯定后,再逐步推广到全国。在上下互动的改革过程中,地方物资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与首创精神对行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1979年在京津沪的8个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购销权的试点、推广上海市发展生产资料商场的经验,80年代初推广吉林省配套承包供应的经验,1985年推广石家庄市物资局统一计划内外销价、价差返还、逐步放开、扩大市场(即双轨制并轨)的经验,1986年在天津、沈阳、上海等7城市试办钢材市场,1990年在江苏、无锡进行代理配送试点以及在苏州、沈阳、四川进行组建综合商社式集团公司和规范化交易场所试点,1992年确定11个配送改革试点,1998年总结交流河南省临颍县物资局与物资总公司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和中小企业改革脱困经验,以及浙江省物产集团改革发展的经验。这些试点单位和典型企业的经验,对全行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渐进式模式,逐步深化改革。30年来,生产资料流通行业在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从指令性计划分配、缩减计划分配品种、价格双轨制,到自由购销、完全放开市场,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在企业外部环境改革方面,从扩权让利、建立经济责任制、实行利税分开、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到三年脱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取的是从点到面、稳步前进的办法;在企业内部配套改革方面,从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再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稳定为前提。这实际上是一个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正是因为坚持循序渐进、综合配套、逐步完善的改革模式,才能创造出生产资料流通行业今天这样良好的改革发展局面。浙江省物产集团自1993年省物资局增挂“总公司”牌子、1996年物资局系统成建制改建为企业集团,多年来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抓住主业不放,做大做强,顺利地实现了由政府机构向市场主体的转型、由传统流通向现代流通的转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将企业改革放在突出地位,国有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的企业改革,是在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两条战线上展开的:国有企业由原来国家计划的执行者,逐步改革成为独立的商品经营者,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企业由原来的“补充”和配角,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发展不是对立的,是相互促进的。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改革,在缩短国有经济战线、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国有经济素质的同时,也为非国有企业的发展让出了空间、创造了条件,促进了非国有企业的发展;非国有企业的发展,繁荣了市场,发展了经济,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对国有企业形成了市场压力,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因此,进一步确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与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生产资料流通行业改革发展的长期任务。     四、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经过30年改革开放,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度,同时,这也是未来发展的新起点。要实现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的新发展、新跨越,我们唯有继续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才能巩固并发展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     第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生产资料流通体系。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要按照中央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努力构建统一开放、服务高效、竞争有序的流通体系;积极建设城乡统一大市场,继续发展现货市场,大力发展无形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营造现代流通的新格局。     第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努力培育大企业集团。要通过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创新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组织结构,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办大办强。鼓励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形成一批规模庞大、市场覆盖面广、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全国性流通企业集团,成为市场流通的主导力量。在关注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形成大中小型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三,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要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国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改组改制。要支持、鼓励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鼓励各种资本参与国有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改组改造,鼓励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通过股权并购、股权置换、相互参股等方式进行重组,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流通。要改变传统的流通模式,采用现代流通方式,以适应生产企业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一是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大力推广与发展物流加工配送,扩大增值服务比重;二是要改造提升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批发市场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创新,它起到产需衔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并且把贸易、加工配送和物流统一运作,已形成了一个新的业态,但必须改造提升,向现代流通转变;三是要积极发展与生产企业和下游用户的供应链合作,构建互利双赢的关系;四是要积极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利用投资、参股等多种方式,进入原材料供应、生产领域,并在投融资、信息、科研等更广泛的领域拓展;五是要继续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代理制、电子商务等先进的流通方式,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第五,建立与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建立健全宏观调控、市场管理、市场信用体系,以及促进流通现代化等政策体系;适时修改、废除明显不利于生产资料流通发展的政策、规定、办法等。通过不断完善法制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促进生产资料流通业的持续发展。     同志们,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起点,也是我国各行各业大发展的新开端。在今天的会议上,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的新老同志聚集一堂,回顾改革历程,倍感精神振奋。为了生产资料流通的改革和发展,大家都付出了辛劳,做出了贡献。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但我们充满了信心。让我们在十七大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努力实现生产资料流通行业的新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本文内容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