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报业集团探索发行车队向物流公司转变路径探析

时间:2023-07-15 06:20:01 | 作者:admin
党委机关报属事业单位性质,实行的是企业化经营模式,存在媒体整体进入不了市场,而发展又离不开市场的矛盾。尤其是以党委机关报为主体组建成为报业集团后,报业集团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逐步增长,积聚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报业资源如何与市场接轨,走市场发展之路,开发潜在资源的效能,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党委机关报改革与发展面临的课题。长江日报报业集团通过对发行车队的公司化改造,在盘活潜在资源、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经济效益增长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发行车队是报业的潜在资源   发行车队是伴随自办发行而组建的。2004年初,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将所属《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等三张日报的发行车队进行整合,将原三报发行车队人员、车辆设备集中组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发行车队。此前,三报发行车队共有员工81人,车辆 57台,由于三报各自分散投送,送报线路重复,加上送报任务单一,车辆使用效率低,闲置率高,管理、运营成本也较高,成为报业的“沉睡资源”。车队的司机每天工作时间不足5小时,收入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集团每年对发行车队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承担较高的成本负担。   发行车队作为发行的辅业,应服务主业,促进主业的发展,在发行经营结构中发挥效益。为解决发行车队资源闲置、人员积极性不高的状况,盘活发行车队潜在资源,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按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将发行车队的资产、人员从发行经营中剥离出来,积极寻求社会上具有运输行业优良资源的企业,组建合资公司,改造发行车队的运营机制,按公司化经营,走社会化发展之路。   二、组建合资公司,走市场发展之路   报社的发行车队与社会物流业在业务性质上完全可以对接,既可补充物流业的需求,又可发挥车辆使用效能,实现发行车队向物流公司的转换,集团通过改革发行车队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实行公司化改造,使发行车队全面进入市场,走上了市场发展之路。   2004年8月16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将发行车队与湖北捷龙快速客运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长江报业捷龙快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800万元人民币,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占51%的股份,湖北捷龙快速客运有限公司占49%的股份。公司经营范围为道路货物运输、仓储服务、汽车租赁和汽车配件销售。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业务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十报一刊以及印刷纸张、物资的运输任务,报运收入仍然占主导。2005年6月,公司董事会决定,在保障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所属报刊、印刷物资运发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在武汉地区的影响力和公信度,以及湖北捷龙快速客运有限公司在省内运输行业的规模效应和先进管理模式,积极拓展物流配送业务,参与货运市场的竞争,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争创收益。公司领导采取多种措施开拓物流配送市场,一是组织营销专班深入武汉三镇的工商企业,推销长江报业捷龙运输品牌,发展新客户;二是对长期合作的大客户派驻业务人员,扩大业务量;三是制定激励分配机制,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先后与蒙牛、苏宁电器、武汉工贸公司、武汉中百集团、东风本田汽车公司等50多家国内知名工商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往来关系。外运业务的迅速拓展,改变了公司的产品结构和盈利模式,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核心竞争力。   三、规范管理,在竞争中树立品牌   公司成立三年来,以独立法人进入武汉物流市场,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以服务报业为根本,积极开拓物流运输市场,走市场化发展之路,以灵活的经营方式自主经营,以诚信的服务赢得客户赞誉,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严格实行公司化管理,深化内部改革,为公司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三年来,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5万元,非报运业务上升到67%,实现利润253万元,更新车辆57台,固定资产增值528万元,净资产增长80%。同时,在汽油大幅涨价、报纸版面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共消化集团报刊运输成本340万元,还无偿承担集团部分子报刊、发行公司夹投广告、发行零售公司代发报刊的运输任务,每年减免长报发行公司、晨报发行公司非报运费用3万元。公司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居全省同业前列,成为武汉物流企业中自有车辆多、车型全、车况好的专业运输公司之一,被武汉物流配送网评为“武汉城区物流配送第一品牌”。公司的规模效应逐步体现,品牌形象逐步树立,竞争能力逐步增强。   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促进了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公司根据国家有关劳动法规,对原发行车队分流的81人,每人每年增加四项保险费用共34万元。同时,公司制定了较完备的考核分配及奖罚体系,按岗位业绩、服务质量对员工进行考核,员工身份由过去的报社人转变为公司人,服务态度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工作效率进一步增强,收入水平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