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战时物流系统建设
时间:2023-07-12 17:10:02 | 作者:admin
信息化战争是系统与系统、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筹划战时物流系统建设,就是适应现代战争对后勤保障的超强需求,建设管理系统化、供需网络化、储运信息化的物流平台。 局部需求全局筹划―――战时物流应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战时后勤保障,既需“物”的资源,又要“流”的力量。要把国家实力凝聚成取胜的战力,必须高度重视战时物流控制体系建设,确保庞大的战时物资供需得以强力管控。 首先,建立统一的战时物流指挥体系。现代化战争即使是局部作战,也是综合国力的全面对映。在巨大战争消耗牵引下,后勤保障物流大、流程长、陆空海一体,对构建后勤保障物流指挥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由国防部统一指挥,建立了国防部后勤局到战区司令部紧密衔接的物流指挥体系,在战场周边地域设立了16个物流保障基地,形成了指挥灵便、反应快捷的“海陆空一体”物流链。在未来作战中,我军同样面临物流组织非常复杂、运输工具高度合成、保障任务十分繁重的问题。而当前,后勤保障“物”、“流”分开,平、战割裂;受机械化程度影响,空、海力量很少参与保障;地方支援集中在后方,军地协同缺少责权约束体制;军、地和军、兵种协同无法达到“一体化后勤”等情况,则显然不能适应现代战争发展的要求。从外军经验看,应当建立战时物流最高决策领导机构,搞好顶层设计,拿出总体战略和实施方案,把军内外物资动员、采购、加工、运输和储存等部门协调起来,统辖军、地和海、陆、空运输力量,与战时设立的物流中心形成完整的指挥体系,对战时物资实施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供应,确保战时物流顺畅有力。 其次,建立科学的战时物流决策机制。保证战时物流高效运转,离不开科学的决策机制支撑。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起初没有充分估计到土耳其会拒绝其“借道”要求,造成大量已经运抵土耳其港口的作战物资,不得不进行海上“大回环”,以至打乱了物流程序,拖延了整个作战计划。这一物流受挫战例表明,在现代战争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和战场形势面前,要保证战时物流具有较强的抗冲撞、防阻塞能力,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强化分析预测和精确评估,并能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部署,确保支撑战争的物流生命线不间断。 其三,建立“军地一体化”的保障模式。随着战争机械化、信息化程度增强,物资保障呈现出总量上升、强度增大、损毁增多等趋势,单靠军队自身力量很难完成保障任务,加强地方支援是必然途径。我军在解放战争中进行的淮海战役,动员华东、中原和华北三大解放区150万群众支援前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则动员了全国人民支援前线。美军在海湾战争期间,征用了26个民航公司70余架巨型运输机运送兵员和物资。伊拉克战争开战前几年,美军就在海湾周边国家的海上、陆上预置了大规模的装备物资。可以说,没有“军民一体化”的物流保障,就不能赢取战争的胜利。当前,在我国军、地物流“多元化”的现状下,必须建立物流设施和设备统一标准、物流人才互育共用、物流信息军地共享,达到军地物流基本要素一体化,一旦突发战事,就能做到军地物流接口顺畅,转换程序及时有效,迅速形成一体化的整体保障能力。 条块需求集中保障―――联合作战应建立互联的物流网络 局部战争往往战场空间狭小,保障通道受限;参战军兵种繁多,保障网络交叉;战局变化急骤,伴随保障困难。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伴随保障跟不上作战部队快速推进的速度,致使多支后勤运输车队受到伊军重创,前方作战部队因缺少弹药和生活必需品,不得不停止前进。因此,要提高物流速率,减少中间环节损失,就应打破条块分割的格局,形成多种方式结合的物资投送网络。 由多级重叠向单一网络转变。根据未来作战对象和任务特点,尤其在局部作战中,我军应建立物流机构和设施的统一网络,陆、海、空三军后勤通过结构重组,达到物资统供、伤员统医、设施装备统用,把建制保障与划区保障、统供与专供,整合到单一网络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物流层次重叠,缩短保障距离和时限,提高物流保障效能。 由自成体系向基地联供转变。基地保障是局部战争后勤保障的主要方式,也是其它保障方式的基本依托。伊拉克战争前,美国在伊拉克周边国家建立了大型保障基地,储备了足够多的作战物资和生活用品,随时向战区作战部队提供医疗、补给、维修和工程建筑等后勤保障。基地保障是全方位的,不仅支援陆军,也保障海军和空军。在美军夺取伊西部H2、H3机场后,随即建立了机场补给中心,向前线部队直接提供油料、弹药、给养等,把物流补给线深入到伊军腹地,减轻了伴随保障的压力。在未来作战环境复杂、战场形势多变、部队机动加快的情况下,特别是战术层级师、团突击部队,除了自携物资外,不应再担负过多的伴随保障任务,应当以基地保障为主要方式,通过预设地域保障和战场投送,实行快速的即时补给。 由逐级传递向点对点供应转变。1995年至1998年,美军进行的联勤保障试验表明,把逐级传递供应方式,改为点对点直接供应后,本土陆军平时补给品从仓库直接送到补给部队中,物资申运时间减少了54%;驻韩美陆军向本土仓库请领零部件,平均时间由26.3天减少到13.1天,缩短了50%。缩短物流时间,意味着提高保障速率,减少在途物资损毁概率。在伊拉克战争中,伊军在绝对占优的联军面前,后勤目标遭敌毁灭性打击,保障系统无法运转,部队只有依托隐蔽据点的储存物资作战。未来战争中,后勤保障所处的生存环境将十分险恶,尤其是机场、港口、道路、桥梁、仓库等设施,将处于敌不间断的火力威胁下。减少供应环节,实行无缝连接,做到点对点直接供给,是减少甚至避免储备物资和在途物资遭敌打击的重要措施。 “海量”需求精确供给―――战时物流应建立信息化的控制系统 随着武器装备的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现代战争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海量”补给要求。一是数量庞大。据介绍,美军机械化师现在每战斗日的物资消耗量为8000―10000吨。海湾战争中,美作战部队仅头3周的补给量,就等于把美国密执安州首府杰斐逊市的一切生活设施搬到了阿拉伯沙漠。二是种类繁多。既有最普通的水、油、枪、弹,又有高精度装备配件、计算机软件、医疗药品器材等。三是流程频变。部队需求不仅批次增多,而且要随时变化投送目的地和方向。这种情况下,战时物资保障并非多多益善,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搞好全程控制,做到精确保障。 其一,精确投送。通过精细筹划和合理运用各种保障力量,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作战部队提供符合数量、质量要求的物资,最大限度地节约后勤资源。如伊拉克战争开战后,美第3机械化步兵师第一团向纳西里耶以南地区行驶400公里后,美直升机运输队即向该部队所在地直接投送软体油料袋。坦克从袋上轧过,油料通过导管自行补充,加油瞬间完成,坦克继续前进。 其二,全程控制。战场供应信息难以准、全,极易造成供需脱节。海湾战争时,美军运到中东的集装箱4万个,其中有2万个不知内装何物、该往何处运,被迫在战场上打开点验。防止战时物流链的这种断裂,就要改变过去那种“凭经验、按制度”办事的供应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定位、传感、通讯和自动识别等技术,对作战物流运行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全程控制,真正实现“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化保障。 其三,智能反馈。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在途物资失控与毁损的数量多少,一直是一道“哥德巴赫猜想”,成为制约战时后勤保障的难题。美国总会计局1992年审查海湾战争货物时发现,有价值27亿美元的物资散落在各囤积地,没有发挥其保障作战的作用。我军1985年至1991年由积压而报废的物资中,仅车、船材就分别占库存量的31.8%和21%。可见,建立物资反馈机制是减少物资毁损的重要措施。必须运用数字管理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准确预测作战需求、物资存量和毁损数量,实现需求物资、储存物资和周转物资“可见化”,严密控制物流强度,甚至预先在战场上配置所需物资,才能从科学角度解决这一难题。 建设适应战时要求的物流系统,是我军向打赢信息化战争迈出的重要一步,是联勤保障突破低层次徘徊、物资系统克服条块分割阻隔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我军后勤保障体系改革,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举措。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