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资源整合:难点还是拐点?

时间:2023-07-12 10:10:02 | 作者:admin
 2007:中国物流企业遭遇发展困境2007年是我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物流业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许多业内人士用“不平凡、不容易、不简单”来评价2007年。在这“三不”的背后,正是高成本物流运行环境给中国物流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   根据第15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提供的数据,随着物流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我国物流要素出现了全面紧缺的态势。现有的仓储能力已显不足,新建物流设施取得土地难度加大,所需费用大增;铁路运力持续偏紧,部分海运航线订舱困难,公路运输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车源紧张的状况;企业发展资金短缺,融资困难;高端管理人才严重不足,操作性员工成本持续上升,稳定性下降。与此同时,行业竞争激烈,特别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性普通服务,同行间“价格战”有增无减。油价不断攀升,2007年11月与2002年对比,柴油价格平均上涨86%,油价已占据运输企业总成本的35%~40%,而且还不时出现加油受限的问题。   在运作资源成本全面提高的情况下,物流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也日益凸现。随着新的劳动法出台,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人力资源也开始出现“危机”。以往不规范的运作成本随着“冰山”的退却而将这部分“隐形成本”变得明朗化。许多物流企业反映,“劳资纠纷”开始出现。   在物流外部运营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国内物流行业竞争却日益激烈。目前,外资物流企业借助资金、技术和管理等优势“抢滩”中国市场。他们从合资走向独资,从单一业务走向综合物流业务,从中心城市走向全国性物流网络布局。有的国外快递企业直接大幅降价,以低价抢占市场份额;有的国外班轮公司以资源优势强行增加收费。   由于上述几方面的挤压,物流行业平均利润率进一步下降。有企业反映,物流企业平均毛利率已由2002年的30%降低到2007年的10%以下,仓储企业只有3%~5%,运输企业只有2%~3%的毛利。稍有意外,就会亏本,导致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行业。   面对高成本的运行环境,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让人迷茫。   中国物流企业,路在何方?   物流资源整合遭遇拐点?   国内外许多专家指出,物流的核心要义在于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获取物流利润,降低物流成本的妙方。笔者也曾在本世纪初撰文指出,21世纪的前十年,是国内物流资源整合的十年。但是,2007年,国内许多物流企业包括一些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都认为,企业无法再进行资源整合,原因在于物流业务得以运作的基础资源持续偏紧。如仓储能力已显不足,铁路运力持续偏紧,公路运输出现了车源紧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物流基础资源,何以整合?   在这样情况下,2008年物流资源整合,是否已经遇到了拐点?2008年乃至今后的十年,物流资源整合能否继续成为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何谓物流资源整合,何谓拐点。   物流理念的核心,就在于以系统的观念进行物流功能整合,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等功能环节有效集成或协调,一体化运作,从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产业和国民经济的竞争力。物流业整合的实质就是对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相关功能进行协调与集成、物流管理与运作实施重组与优化、提升相关产业的组织与服务等,从而降低物流总成本,并对物流总体能力做出最大贡献。   拐点的含义是什么?按照经济学、数学上的导数解释,“拐点”一词并不意味着上升或下降过程的结束,或者由上升转为下降、由下降转为上升,而是标志着上升或下降的二阶导数符号发生了变化,也就是上升和下降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明确了这两个定义之后,物流资源整合是否遇到了拐点呢?   应该说,在物流业界盛行的对资源整合一词内涵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资源组合”阶段,而非“资源整合”。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不具备物流运作实体资产,往往借用社会上大量的仓库资源、运输资源和人力资源,这种模式是属于轻资产型的低成本运作方式,应该说这种运作方式在我国物流产业初级发展阶段的确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国内的许多企业如天津宝运物流、帆茂物流等都依赖于这种模式发展。“借鸡下蛋”模式固然运作非常灵活,但是,物流能力获取的稳定性却时常打折扣。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当物流能力产生严重不确定性时,这种“资源组合”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在当前高成本运行环境下,一些熟悉“资源组合”模式的企业正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没有适合客户需要的仓库资源,也没有适合客户需要的运输资源,另一方面,人力成本门槛和高额的燃油成本也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于是乎,许多国内物流企业纷纷重组兼并,变卖资产,很多知名的民营物流企业纷纷体验着化蝶的滋味,让国外物流巨头收购自己的核心资产。虽然物流企业重组兼并有企业合作的多种动因,但可以肯定的一点,“资源组合”模式不适合高成本运行环境也是兼并合作的关键动因之一。   为了摆脱“资源组合”模式的困境,不少知名物流企业已经开始纷纷投资实体资产,宝供物流、南方物流、中铁现代、顺风快递等等物流企业成为典型代表。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在物流基地建设、物流车辆投资、信息化投资方面不惜重金,力图构建新的企业竞争优势。   破解困局的要义物流资源整合三阶段笔者认为,当前的“资源组合”模式,离现代物流资源整合尚有距离。现代物流资源整合,是在满足客户需求和降低成本前提下,利用多种手段对各种分散的物流资源,在不同的运作主体中进行集成化运作。从发展过程角度来看,现代物流资源整合有三阶段:   第一阶段,资源组合阶段。该阶段的特点就是整合社会上大量的仓库资源、运输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利用外包,整合社会力量来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   第二阶段,资源投合阶段,即加强自有资源投资与外部力量整合。该阶段的特点是物流企业进行大规模物流运作资源投资(包括实体运作资源和信息平台资源),通过区域物流资源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构建新的企业竞争优势。宝供物流基地建设、传化物流公路港复制等都是资源投合模式的代表。   第三阶段,资源谋和阶段,即资源供应链一体化运作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物流企业实施供应链一体运作,对供应链的上下游不同运作主体进行集成化运作,给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此时,制造/商贸企业的物流业务实现完全外包,而不是仅有功能型服务(如运输业务、仓储业务)外包。中铁快运“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项目”就是一个集原料运输、成品运输、区域仓储、库存管理、分拨、配送、行业销售于一体的一体化物流服务项目,它成功地整合了上下游不同主体的物流业务,成为业内资源谋和的典范。   物流资源整合从低阶段向高阶段发展,是物流产业市场集中度提高的体现。当大量的“资源组合”模式不适应当前高成本环境时候,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行业,因为他们已经无法“组合”到相应的资源。此时,一部分较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开始转型,向“资源投合”方向发展,客户也越来越青睐这些具有实体资产的企业。随着客户需求集成化程度不断提高,“物流谋和”开始成为主流,通过供应链一体化运作,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企业和客户双方的竞争力,实现双赢。   因此,基于上述的理解和认识,笔者认为,当前高成本运行环境下的资源整合出现的一些问题,既不是现代物流资源整合出现的难点,也不是现代物流资源整合出现的拐点,而是资源整合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体现。这些问题和现象,恰恰表明了我国现代物流资源整合已经开始全面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并逐步向第三阶段方向发展。   因此,现代物流资源整合,不仅是未来十年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而且仍将是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核心。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