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时间:2023-07-07 16:40:02 | 作者:adm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 丁俊发 ●一、中国物流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我把中国的物流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78~2000年为起步期,2001~2030年为快速发展期,2030年以后为成熟期。这三个阶段的划分先要说明三个问题,一是我这里讲的是现代物流,传统物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曾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开凿运河等,都是古代物流之顶峰。我这里讲的是现代物流,是1978年从日本引进物流概念开始的。二是为什么进入新世纪才作为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期?其实,在二十年的起步期中,并不是没有发展,但分界线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与2001年国家经贸委等六部委下发 《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动了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为什么把成熟期定在2030年,我认为从中国物流业的总体来衡量,落后先进国家20~30年。比如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重如按年均下降0.3个百分点,达到10%左右水平,需20~30年。经过20年的起步与初始发展,30年的快速成长,50年中国可以实现超越式发展,赶上先进国家的水平。 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化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在工业化初期,与此相对应的是商业、交通、通讯业领先发展。在工业化中期,与此相对应的是金融、物流、保险、商务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工业化后期,则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发展,功能提升,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特别是重化工时期,城市化加速,这一时期,物流业的需求特别旺盛,物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举足轻重,正因为如此,中国加大了政府推动的力度。正如国务院发布的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指出的那样: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有三大特点: 第一,改革开放为中国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没有对外开放,没有中国加入WTO,没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物流领域从垄断走向市场,中国的物流业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进步。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物流。我们一方面要实行拿来主义,另一方面要通过消化吸收实行创新。中国目前是国有、民营、外资物流企业 “三足鼎立”。传统物流、配送物流、一体化物流、供应链物流 “四世同堂”,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的确有自己的特点。 中国的工业由于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工业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走过来的,而计划经济实行的是“大而全”、 “小而全”的经济运行模式;由于中国国际性大工业集团少,大量的是中小工业企业等原因,使中国的工业物流必须适应这种状况。 中国的农业由于仍处于一家一户组织生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对接形成极大的矛盾,而 “三农”又是国家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三农”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国的稳定,这给农业物流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中国的流通业由于需求量大,决定物流量特别大,城乡人口各半必须有相适应的两种流通体系;在体制转轨阶段,产地、销地、集散地形成了近10万个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市场,成为中国流通业的重要业态;由于世界产业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进出口贸易大增。这些必然形成中国商贸物流的特色。 第三,市场导向、 政府推动、企业运 作、行业自律, 形成了中国物 流业的运作 模式。市场、 政 府 、 企 业、行业组 织形成一 个互相关联 的统一体, 形成一个系 统工程。 市场需求 是决定一切的, 有什么样的物流需 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物流。物流的需求有现实的需求,也有潜在的需求,我们的任务是要去开拓现实的需求,挖掘潜在的需求。物流的需求既有共同的需求,也有个性化需求,就像我们的旅游一样,一开始参加旅游团很满足了,现在自由游、家庭游、特色游五花八门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多,物流也是一样。 政府的任务是创造有利于物流发展的环境。这虽然是外在的,但就像鸡蛋没有一定的温度不可能变成小鸡一样。政府创造的环境是多方面的,如规划、市场准入、金融税收、土地提供、标准化、人才培养、基础设施、科技进步等,由于物流业是一个复合型产业,又是一个服务性行业,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政府推动是国际上物流发展成功的经验,如 日本,在1997、2001、2005年 先后三次政府出台了综合物 流施策大纲,极大地推动了 日本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是物流业发展的主体, 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运作的水 平决定中国物流业的整体水平, 因此如何发展物流服务商对中 国来讲是一个关键。中国近10 万个物流企业成立时间短、规 模小、功能弱、水平低。在需 求与供给这一对矛盾中,供给 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一点我 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如何让 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做强做大, 做细做精,是近5~10年内的主 攻方面。目前,中国的物流企 业无论是运输型、仓储型、货 代型、综合服务型都处于成长 期,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 而提前进入了调整期,特别体 现在并购重组、联动发展、供 应链组合与优胜劣汰四个方面。 中外运与长航集团的合并 重组、中邮速递与中邮物流的 重组就是典型例子。外资物流 企业过去有联邦快递收购大田 股份,TNT收购华宇,现在美 国耶路全球并购上海佳宇,敦 豪收购金鹰国际货运代理50% 的股权,并购全一快递。亚致力并购百岁物流、广东润通、深圳裕贺等等。民营物流企业的并购重组相对滞后一些。 联动发展是指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企业结盟。比如中外运与国航,中远与鞍钢,嘉诚与松下,南方与TCL,圆通速递与淘宝网,宝供与福田,民生与福特、中海与宝钢等。 行业组织在中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物流相关的协会、学会主要作用在于实现行业自律,在政府与企业之间起一个桥梁与纽带作用。但我认为行业组织还应对中国物流发展起一个推动与调节的作用。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业同样造成很大冲击 中国的物流业是与实体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巨大冲击,从而泱及制造业,使物流业同样受到巨大冲击。 2009年第一季度,全社会物流总额首次出现负增长,按现价计算,同比下降3.3%,物流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仅比上年同期增长1.2%,增幅回落14.4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重点物流企业调查显示,1~5月物流业务量指标同比下降幅度在10%~18%之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9%;主营业务利润额下降18.3%。有7成企业利润负增长,2成企业出现亏损。 总体来讲,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物流业发展增速明显回落。 第二,物流市场价格低迷,波动明显。 第三,物流总体效益增势趋缓。 第四,物流企业面临困难明显增加,经营风险加大,效益持续下滑。 第五,外资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与国内物流企业竞争加剧,对我国物流行业和国内物流企业构成严峻挑战。 但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是一种机遇。 第一,集中暴露了中国制造业的弱点,各行各业都在研讨如何通过现代物流实现产业提升,提高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这有利于物流外包,有利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的互动发展。 第二,集中暴露了中国物流业的软肋,特别是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体制性约束较大等。国家将集中改善物流的基础条件,并加大改革力度。 第三,促使物流行业快速重组,重新洗牌。这有利于物流业的结构调整与服务功能的提升。 第四,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企业家对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 ●三、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推动中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规划》对中国物流业来讲,是一个纲领,是一个强大推动力,是一场及时雨。 《规划》的出台不是随心所欲之举,不是一个偶然的机遇,而是水到渠成。 《规划》的出台是物流业重要性的必然反映,是当前物流业发展迫切性的必然反映。 《规划》的出台解决了四大问题: 第一,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战略。 第三,中国物流业自身如何发展。 第四,政府应该干什么。 《规划》出台以后,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物流热。政府官员必谈物流,他们要讲物流就得学习,我所接触到的一些物流主管领导,对物流的了解、理解很有水平,当然差别也很大,有的只知道一点皮毛。现在不仅在口头上,还在实际行动上狠抓物流,特别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重新制修订物流规划。 第二,开始落实或开工建设物流项目,特别是物流园区。 第三,出台有利于物流发展的政策,比如青岛、宁波等市对评上五A、四A、三A级物流企业给予奖励。 第四,明确物流业的主管部门。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国务院各部门,按 《规划》的要求,正在加紧落实有关专项规划、示范工程、项目投资、政策法规。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工信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质检总局、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铁道部、交通部等等都加大了物流工作的力度。 但事情总是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 《规划》的落实与推进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不自觉。即不是自觉行动而是上级推动,领导发话,不能不动。由于不自觉,所以要干什么不清晰。二是不平衡。即启动与推进的速度、广度、质量是不一样的。三是不一致。即认识上不一致,有些问题认识不一致很正常,因为物流是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但对国务院已明文下达的各项工作认识不一致是不应该的。我们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一,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物流业就是要办的大事之一。另外我们也讲,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有不同意见归不同意见,但在行动上应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一致。我们不可能保证《规划》中的每项工作搞得都很漂亮或都很成功,可能有不成功的,有失败的,但这是结果,现在我们要的是行动,你不能当个小脚女人,这也不敢走,那也不敢想,这就不对了。 ●四、中国物流业的全方位推进任重道远 目前中国物流业是全方位推进,主要在于以下十六个方面: 1.物流业的点线面三维空间布局。点:即21个全国物流节点城市、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以及省市区物流节点城市。在每个城市形成物流园、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线:即十大物流通道,包括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也包括信息线路。面:即九大物流区域。全国三维空间布局有了,但什么是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功能是什么?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是什么?城市的物流节点应如何配置?十大物流通道如何规划?物流信息线路如何构造?九大物流区域如何打造?等等,很多问题需要去加速研究。 2.综合运输体系。如果物流业是一个系统,必然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物流信息系统、物流运作主体系统与物流管理系统。如何实现多式联运,实现无缝连接,真正在中国形成一个综合运输体系,已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远远不够。 3.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这一要求很高,但并不具体,其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需要深入研究。 4.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包括第三方,也包括第四方。 《规划》提出 “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物流业发展要 “走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道路”, “积极推进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合理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要形成 “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这些正是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生存力、生命力、发展力的根本所在。但该如何实现? 5.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规划》要求 “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的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机结合”。物流业是一种生产性服务业,生产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服务业生产与人力资源生产,因此产生了物流业与以下产业的关联: ――物流业与制造业 ――物流业与商贸业 ――物流业与农业 ――物流业与运输业 ――物流业与邮政速递业 ――物流业与货代业 ――物流业与回收业 如何联动发展,联动发展的内涵是什么,突破口选在哪里,是外包还是降低库存,是搭建供应链还是降低成本? 6.城市物流系统。城市物流系统包括物流园区工程,包括城市配送工程,也包括如何构造城市工业物流、商贸物流系统、应急物流系统,以及城市物流集散系统、城市外贸物流系统等。城市定位不一样,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物流系统,不应千篇一律。 7.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金融。中国如何发展供应链,形成包括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商、经销商、金融商一体化的产业运作。供应链的模型是什么,是分段构造还是一体化构造?供应链绩效考量模型是什么,如何核算?中国产业供应链的突破口在哪里?这里特别要提出金融业对物流业的介入,这是国际上成功的经验,中国除了仓单质押、保险以外,如何向供应链金融发展,操作的流程如何设计,并得到各方认同。 8.物流专业化。物流的专业化是一个趋势,如钢铁物流、家电物流、服装物流、烟草物流、汽车物流、危险品物流、冷链物流等。但任何事物是细分与综合相结合、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综合物流与专业物流如何发展,已有了一定实践,但不普遍,不成熟。 9.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 《规划》非常突出物流的标准化与信息化,这是物流业自身一体化运作所要求的,也是所有产业先进生产力的本质体现。没有标准化与信息化,物流业不可能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但目前物流标准还比较落后,特别是缺少与国际接轨的一些高标准,信息化水平总体还比较低,所以要下大工夫,下大本钱。要不惜功本,组织力量攻关,夺取制高点。 10.农业物流系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农业物流具有战略性。农业物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资料物流;二是农产品物流;三是农民所需的生活资料物流;四是农业可再生利用的物品的物流。这里的重点是农产品物流。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大量的是鲜活产品,以散装为主,所以冷链物流系统要重点开发推进,这也与食品安全有密切关系,是民生工程的重点之一。 11.物流人才。我在2001年提出启动中国物流人才教育工程,包括学历教育、在职继续教育与岗前培训。这三方面都在推进,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成立全国高校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中专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后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如何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特别是学科建设还要作出努力,在职培训要规范化,讲求实效。 12.物流市场。中国已形成一个物流市场,但是是个不成熟的物流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有供方与需方,有市场主体、载体、客体与中介组织。物流本身是一种新的生产力,也是供需双方生产关系的总和。 《规划》提出物流市场化,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物流服务市场,促进物流资源的规范、公平、有序和高效流动,还需作出艰苦的努力。 13.物流技术与装备。 《规划》提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这个先进技术,我理解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物流关键技术攻关。如货物跟踪定位、射频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冷链技术等。第二,物流先进设备,如集装单元、自动分拣、立体仓库、货运车辆等等。第三,物流信息化技术。第四,物流管理技术,包括供应链流程设计等等。目前,在中国物流管理与物流工程要并重。 14.物流的国际竞争力。2008年,我与北京交大、中山大学、北京物资学院一起完成了中国物流竞争力研究,分为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规划》提出物流业要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体系”,提出 “加快发展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发展需要的大型国际物流港”,增强国内外的竞争力。物流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如何增强国际竞争力,任重而道远。目前不仅国内物流实力不足,走向国际的能力更弱。我们要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大的物流企业集团。 15.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与物流业产业政策。 《规划》提出要 “完善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 “研究制定系统的物流产业政策”这是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我希望要加大力度去研究、探索、实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物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无序走向有序。这几年,物流的产业政策已出台了一些,但还不够,当前特别要加快出台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这不仅是物流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应对金融危机所必要的政策环境。 16.物流行政管理体系。《规划》提出要“建立政企分开、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物流综合管理体系”。这一行政管理体系目前也是中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中国物流总费用中管理费用比先进国家高出好几倍,就是管理落后所造成的。物流业作为一个产业进入五年规划是从 “十一五”开始的,时间很短,在管理机构上是一个短腿,如何管理这一产业也缺乏经验。所以目前谁主管,各省市五花八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物流业发展已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要抓住机遇,奋力拼搏,加快发展,经过20~30年的努力,中国可以赶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成为物流大国、物流强国。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