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时间:2023-07-05 17:30:02 | 作者:admin
目前以产权改革、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等为主要内容的流通现代化进程已经全面启动。流通现代化的普遍实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凭借流通创新来全面提升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针对这一最新动向,有关流通现代化的研究活动也已经全面展开,但大都局限于一般化的定性分析。由于流通现代化是一个高度复杂化的动态系统,对驾驭它的方法和思路必须实现从传统定性分析到精确定量分析的重大转变。 自2001年启动有关中国流通创新科研项目以来,流通现代化的程度如何评价、如何量化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们。本报告研究和尝试建立流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目的,就是按照一定的分析框架、评价标准和方法论,为定量化分析和测定中国流通现代化发展进程或实现程度,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研究设置流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运用这一指标体系测评流通现代化的程度,是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项不同的任务。由于多年来中国相关统计数据缺失严重以及条块分割等体制原因,使得研究和建立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分析框架、指标体系和跟踪监测体系都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因此,本报告还只能将重点放在如何设置这一指标体系,如何选取各项指标等问题上,并就一些基础性、方向性的框架设计思路问题作些初步的探索,还不可能将重点直接放在流通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全面测评之上。因为,即使有了较为成熟的指标体系,也需要积累、占有足够多的、可供中外比较的数据资源才可能全面测评。这个基础性条件,目前还不具备,故需要得到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等主管机构和专业协会的广泛介入和参与。但尽管如此,本报告中仍将运用某些指标或尺度,对中外流通现代化的程度进行适当的比较研究,并得出一些基本的判断。 一、流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英文“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大约出现在18世纪70年代,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1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分层次、分阶段的历史过程,是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综合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表达着一种向前和进步的发展趋势,并将这种趋势动态地展示为一个历史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发展状态。 就当代来看,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流通现代化是这一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 要了解流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首先应界定流通的涵义。在本报告中,所谓流通,是指在实体经济范畴内,由商品流通直接引起或与商品流通直接有关、直接由其派生并直接为其服务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总和或总称。主要包括:农产品流通、工业消费品流通和工业投资品流通。其中,“商流”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由商品所有权转移引起的所有商务、交易活动,包括商务接触、咨询、洽谈、签约、结算等等;“物流”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由商品实体完成空间转移所引起的所有经济活动,包括商品的仓储、运输、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等;“资金流”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由商流和物流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包括资金的支付、预付、借贷、偿还、结算等等;“信息流”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由商流、物流和资金流引起相关信息的交互运动,包括信息发布、信息筛选、信息搜寻、信息反馈等全过程。 这种界定是为了避免将流通理解得过于宽泛,甚至将全社会的资本周转和资金运动,乃至虚拟经济领域全数纳入商品流通范畴所导致的混乱。 流通现代化则是指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而在商品流通领域产生的变革、创新过程。其中,伴随着工业化社会出现的流通领域的变革、创新过程,可以称为前期流通现代化或第一次流通现代化;伴随着信息化社会出现的流通领域的变革、创新过程,可以称为后期流通现代化或第二次流通现代化。中国的国情特点在于,由于经济二元结构和发展极不平衡,流通领域的两次现代化没能依次发生,而是以并存的方式同时到来,融合进行。这就势必增加流通现代化的复杂性和难度。 根据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可以界定流通现代化的外延。主要包括流通制度现代化,流通组织现代化,流通方式现代化,流通技术现代化,流通观念现代化和流通人才现代化等六个方面。 2、流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进程中,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流通现代化的步伐。 最新动向显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进程中,由于诸多背景纵横交织,已经将发展、壮大中国现代流通业的问题推向了经济工作的最前沿。在这种场合,流通业状况同各项宏观调控目标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流通产业政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根据这一新变化、新特点,宏观调控不仅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而且需要流通产业政策;在现代化总进程中,迫切需要加快流通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这些背景可大体归结为十个方面。即:如何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如何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建立买方市场常态下的商品畅销体系;如何借助电子商务改造传统流通业;如何大面积增加就业机会;如何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节奏、提高运行质量;如何扩大内需、增进消费、促进出口;如何开拓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进一步解决“三农”和城镇化难题;如何加快西部开发;等等。这些问题都同流通现代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都在呼唤着中国传统流通业尽快实现向现代流通业的历史性跨越。 为此,着眼于宏观经济目标,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业在新时期、在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流通业的贡献率已成当务之急;而建立精确、可靠、实用的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流通状况跟踪监测体系,更是其中的重要基础。 二、中国建立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和原则 1、在总体上,现代化建设需要“评价指标”。 目前国内外为此选取、设置的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有详略各异的许多“版本”。 一是中国科技界版本。认为需要设置8类指标,即工业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竞争力水平、集约化水平、全球化水平、生态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公平化水平。 二是国外学者提出的更为量化的10条标准。即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农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降至12-15%;第三产业在GDP中占45%以上;非农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70%以上;适龄青年受高等教育人数占10-15%以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平均平均每个医生服务的人口在1000人以下;平均预期寿命在70岁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千分之一以下;识字人口占80%以上。 三是中国科学院等支持的《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的10条标准,与国外学者的上述标准几乎相同(故从略)。 四是中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设置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阶段性指标或目标。 这些评价指标研究和设置具有重要意义,并已初见成效。例如,《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凭借此项指标,作出了有价值的基本判断。认为,如果目前的发展进程保持不变,则中国有望在2015年实现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从而缩小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点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流通现代化是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评价指标”来测定。 流通现代化指标体系是整体现代化指标体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领域的细化,缺失这一指标体系,现代化评价体系就是不完整的。 定量研究流通现代化系统,首先要建立一套把系统要素进行量化的指标体系。这是本报告探索、描述的主题。为此,需要建立分析框架,筛选出一组或多组评价指标,以便为测评中国流通现代化的状态、程度和水平,找准同国外的差距并进行跟踪监测,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这将是一项弥补缺陷、填补空白的研究工作,也是难度极大、极富于挑战性和令人兴奋的一项科学探索,对于宏观决策和微观咨询都将具有重要价值。 (1)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 能够全面有效地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状况及整个流通过程的全貌,更好地满足政府管理部门、生产流通企业和科研单位的需要。 通过对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跟踪、分析,并将分析结果纳入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体系,督促政府在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调整过程中更加重视流通产业的作用。通过对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细化和分阶段目标的设置,评价工商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得到改善,为工商企业加快资本周转提供指导和政策援助。 (2)以全社会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全社会流通费用率和全社会产品库存率为核心的流通效率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建立,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整个流通过程的效率变化和整个流通行业的发展进程,进而可以准确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 流通领域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上缴的税收以及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多少,更在于从整体上促进经济循环,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资本周转和经济运行节奏。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不仅面临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而且迫切需要借助流通现代化,提高流通效能,完成“第三个转变”。即以加快经济节奏、加快资本周转和商品流通速度为核心,促进国民经济从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向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转变。而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将会使“第三个转变”成为相对精确化、数量化、可监控的过程。 (3)为政府宏观调控和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为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提供依据。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需要及时了解各种零售业态资料和登记注册类型资料,国内商业与外国商业的比例关系,为政府宏观调控和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服务。同时,通过掌握各种商业业态的财务指标,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百元商品的毛利率和费用率以及劳动效率,可以了解各种业态的生存和发育情况,为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提供依据。 3、建立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能够对中国流通业现代化水平有一个客观的反映和评价。因此,要求指标体系客观地反映流通现代化的内涵、各子系统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较好地量化流通现代化的目标实现程度。 (2)规范性和针对性原则 指标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统计口径,并且要借鉴国际经验,便于国际比较;同时,指标应根据其重要性有针对性地选取,保证指标少而精。 即简洁、紧要、好懂、管用,不必面面俱到。 (3)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的设置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统计资料,易于量化。在实际调查和评价中,指标数据易于通过统计资料整理、抽样调查或直接从有关部门获得。同时,建立的指标体系还要考虑到利用电子计算机操作的要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4)相对独立性原则 由于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描述流通业发展状况的指标之间常常存在信息重叠的现象。因此,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 以具有纵向、横向可比性的相对指标为主,以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建立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和部分指标的中外比较 建立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为全面描述和综合评价中国流通现代化的程度、进程提供必要的尺度。指标体系本身不仅要体现在对流通现代化程度的测定与衡量上,更要体现在为流通现代化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趋势分析上。 根据流通现代化的涵义和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本报告采用穷举法,首先罗列出了尽可能详细的120个初始评价指标。经过反复论证,征求不同专家的意见,本报告对最初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和简化。一是对部分缺乏直接逻辑关系的指标进行了删减;二是对部分关联程度较高的指标进行了归并;三是对与流通现代化关联程度比较低的指标进行了概括,合并为综合指标;四是对所有指标进行了重新归类,调整了指标之间的从属关系,设计出了具有11个系统、50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有助于从各个角度、侧面和层次来测定和表达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并且可以为最终筛选、设置更少量、更具代表性的核心指标提供参考。以下讨论中列举、选取出的所有评价指标的细目,均可在本研究报告的附录表中一一查找到。(见附录) 在一系列分析思路和原则框架基础上,我们将对构成指标体系的11个系统及指标的涵义给予简要描述,并就流通现代化的部分状况进行中外比较。 1、流通总规模指标。该系统反映了流通业在人、财、物等方面的基本概况,也是其他系统评价指标的基础。主要包括:流通总产值、流通就业人员、流通资本规模、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流通利润总额、物流总规模、期货市场交易总量等7个指标。流通总规模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流通业规模大小的标准,既是一个国家流通业发展的最终表现,也是促进该国流通业不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鉴于中国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在选取的这7项指标中,流通业就业指标最值得注意。此类指标显示,中国目前流通业的就业水平还比较低,而今后吸纳就业的潜力也就在于此。这里以流通业就业人员指标及其所包含的两个二级指标,即流通业就业人员总量占社会总人口量的比重和流通业就业人员总量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的比重)加以说明。根据《2001年国际统计年鉴》的有关资料,以1999年为例,对就业指标进行简要的中外比较。(见表1) 表1 美、日、中三国流通业就业人员状况(单位:万人) 全国 流通业 流通业就业人员 全国就业 流通业就业人员占 国别 总人口 就业人数 占总人口的比重% 人口 就业人口比重% 美国 27313 2757.2 10.09 13348 20.66 日本 12651 1483.0 11.72 6462 22.95 韩国 4686 390.4 8.33 2028.1 19.25 巴西 16537 941.7 5.69 6996.3 13.46 中国 125909 4751.0 3.77 70586.0 6.73 资料来源:(1)李金轩 《做大商业蛋糕与拓展就业途径之分析》载于《商贸经济》2003.2 (2)朱之鑫主编《国际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版。 注:韩国的流通业就业人数是指批发零售贸易、机动车及个人、家庭用品修理业的就业人数。 虽然多年来流通领域就业人数增幅名列前茅,但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流通业就业人员无论是占总人口的比重,还是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都远远低于流通业十分发达的美国和日本,与韩国相比也相差甚远;即使与同为发展中的国家巴西相比,虽然流通业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相差不到2个百分点,但流通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比重仍相差5个多百分点。这说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流通业在吸纳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还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2、国民经济贡献指标。由于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已由原来的末端产业上升为先导行业,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设置流通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类指标,主要包括国民经济贡献率、就业贡献率和税收贡献率。其中,就国民经济贡献率作一简要的中外比较。 国民经济贡献率是指流通业增加值的增长量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量的比率。该指标是评价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所作贡献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国流通业发展和实力的重要指标。从流通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美、日、英、法四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分别达到21.62%、13.89%、14.21%、14.18%,而我国只有6.71%。 具体来讲,美国1988年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为9486亿元,批发和零售商业为7808亿美元,分别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4%和16%。批发和零售业在国民经济中对GDP的贡献仅次于制造业,居第二位。 法国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4443.9亿法郎,其中商业销售净值为6206.6亿法郎,占11.4%。 意大利1987年其国内生产总值为7558.8亿美元,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1%、51.9%和44%,其中制造业和商业分别占23.2%和18.9%。 印度1988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占39.5%,商业和饮食业增加值为35533百万卢比,商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占34.7%。 2001年美国和日本的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1.7%和13.9%,而中国只有8.2%。中国流通业历年来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基本状况见表2。 表2 中国流通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流通业增加值 流通业所占 第三产业所占 (亿元) (亿元) (亿元) 比重(%) 比重(%) 1952 679.0 194.3 80.3 11.8 41.3 1957 1068.0 321.0 133.0 12.5 41.4 1978 3588.1 824.5 265.5 7.4 32.2 1980 4470.0 918.6 213.6 4.8 23.3 1985 8527.4 2119.2 577.0 6.8 27.2 1990 17681.3 4946.9 837.0 4.7 16.9 1992 24020.2 6701.0 1411.6 5.9 21.1 1993 31380.0 8485.0 1782.4 5.7 21.0 1996 67559.7 20427.5 5560.3 8.2 27.2 1997 74462.6 23028.7 6159.9 8.27 26.7 1998 78345.2 25173.5 6579.1 8.4 26.1 1999 82067.5 27037.7 6910.3 8.4 25.6 2000 89403.6 29703.8 7306.9 8.2 24.6 2001 95933.3 32254.3 7823.5 8.2 24.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注:本表中的商业指的是批发零售贸易和饮食业。 3、流通效率指标。如前所述,从经济发达国家流通业的发展来看,流通业的作用已不单单体现在增加了多少就业机会,提供了多少利税,在GDP当中的比重有多大,为经济增长指数“贡献”了多少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促进了经济循环,优化了资源配置,加快资本周转和经济运行节奏。因此,流通效率的提高应作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中国流通现代化进程的终极目的和轴心。为此,需要选取、设置流通效率类指标。主要包括库存率、流通速度、流通费用率和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4个一级目标和12个二级目标。 库存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全社会库存总额占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或全社会库存总额占GDP的比重。可分为制造业库存率和流通业库存率。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1998年,美国、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3%―1.5%;非制造业(含批发和零售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14%―1.29%1。 中国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总额占其销售总额的比重如下表3和图1所示: 表3 1996―2001年中国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总额、销售总额及两者的比重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库存总额 7227.3 7544.8 3789.7 3629.7 3327.2 4156.9 (亿元) 销售总额 42546.9 55168.7 56437.7 58780.1 66359.5 70052.8 (亿元) 库存总额/销售总额 16.99 13.68 6.67 6.18 5.01 5.93 (%)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2》第141页有关数据计算所得。 注:1998年及以后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总额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数据。 资料来源:根据表3的数据。 国际公认的库存商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经验比例,正常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不应超过5%。而中国1994年不算存量,仅当年新增库存就已占GDP的5.1%,1995年为6%,1996年为6.8%。如果加上历年累积的存量,可统计到远远超过3-4万亿元的工业库存,已占到2000年GDP的37.5%。2说明由于流通现代化水平较低,中国经济多年来一直在库存积压的重负之下艰难而缓慢地运行,经济节奏放慢,经济运行质量较差,流通效率不高。 流通速度:是指流通资本实现一定数额商品的频率,反映的是要完成一定的商品价值额所必须的流通资本循环次数。因此,流通速度问题也可以看作是流通资本的周转率问题。而流通(周转)速度同前述的库存率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反比关系,共同表达着流通效率的高低。 根据1993―200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有关数据,可以测算出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8年以后统计口径改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如表4所示。 表4 1992―2001年中国国有工业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单位:次/年)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周转率 1.65 1.68 1.40 1.42 1.38 1.28 1.41 1.20 1.62 1.34 资料来源:(1)宋则:《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2)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摘要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从表4可以看出,1992―2001年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趋势是徘徊下降的,其年年平均周转速度只有1.44次。见图2。 资料来源:根据表4的数据。 而根据日本发表的1999年统计报告显示,在1973―1998年长达25年期间,尽管多次经历了经济不景气阶段,但其制造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率始终保持在7.5―8次1,周转速度是中国同类企业的5倍多。 中国流通企业的流动资本周转速度略快于工业。据测算,中国国有商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速度为2.3次。但整体水平仍大大落后于国外领先水平。例如,日本非制造业(包括批发、零售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在15―18次。一些跨国连锁公司,如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的资本周转年均都在20―30次。1 上述库存和周转指标显示,中国的主要问题不是表面上感觉到的“到处缺钱”,而是工商企业整体的流通现代化水平太低,循环周转太慢,缺少“动感”,几个钱不顶一个钱。这种状况必须从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入手加以解决。 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这一比例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物流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对于中国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目前说法不一、口径各异。而由于缺少标准化物流成本的统计框架、口径和基础数据,就不能不为准确地计算物流成本及其占GDP带来了很大困难。 2001年6月,由国家经贸委会同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联合举行的现代物流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中国2000年全社会流通费用为17,880亿元,约占当年GDP(89,404亿元)的20%。这应当是一个比较具有权威性的数据。但是,流通费用并不等同于物流费用,如何确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从美国、日本等国家物流成本的构成看,它们的物流成本主要由库存费用、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组成。见表5、表6及图3、图4。 表5 美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单位:10亿美元) 年份 GDP 库存 运输 管理 物流 物流总成本 库存费用 运输费用 (万亿美元) 费用 费用 费用 总成本 占GDP比重(%) 占GDP比重(%)占GDP比重(%) 1990 5.8 283 351 25 659 11.4 4.9 5.9 1991 5.99 256 355 24 635 10.6 4.3 5.9 1992 6.32 237 375 24 636 10.1 3.8 5.9 1993 6.64 239 396 25 660 9.9 3.6 6.0 1994 7.05 265 420 27 712 10.1 3.8 6.0 1995 7.4 302 441 30 773 10.4 4.1 6.0 1996 7.81 303 467 31 801 10.3 3.9 6.0 1997 8.32 314 503 33 850 10.2 3.8 6.0 1998 8.79 323 529 34 886 10.1 3.7 6.0 1999 9.3 332 554 35 921 9.9 3.6 6.0 2000 9.96 377 590 39 1006 10.1 3.8 5.9 资料来源:吴志惠《美国的物流成本》,中国物资信息中心 资料来源:根据表5的数据。 表6 日本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单位:100亿日元) 年份 GDP 库存 运输 管理 物流 物流总成本 库存费用 运输费用 费用 费用 费用 总成本 占GDP比重(%)占GDP比重(%) 占GDP比重(%) 1991 46317 1602 3078 226 4906 10.6 3.5 6.6 1992 47188 1549 3012 220 4781 10.1 3.3 6.4 1993 47675 1441 3040 209 4690 9.8 3.0 6.4 1994 47884 1447 2933 203 4582 9.6 3.0 6.2 1995 48975 1366 3169 207 4742 9.7 2.8 6.5 1996 50379 1416 3145 210 4771 9.5 2.8 6.3 1997 50499 1483 3135 218 4836 9.6 3.0 6.2 资料来源:彭望勤《总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分析》,载于《国际商业技术》2002/2 资料来源:根据表6的数据。 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运输费用在GDP中的比例大体保持不变,库存费用的降低是导致美国和日本物流总成本占GDP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美国的这一比例由1990年的4.9%下降到2000年的3.8%,日本则由1991年的3.5%下降到1996年的2.8%、1997年的3.0%。因此,降低库存成本、加快周转速度是美国和日本发展现代物流、提高流通效率和竞争力的共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4、流通环境指标。该系统反映了影响与制约商品流通活动的外部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与条件十分繁多,但应当主要选取国民待遇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市场规范程度和社会诚信程度等4项指标,这对中国显得尤其重要。其中,又以研究、制定诚信指标及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最为迫切。 就这类综合指标而言,目前有中外可比性的研究和数据尚不多见。这里主要借助英国 EIU 机构所开发的全球商业排名(见表7),来衡量不同国家商业环境的质量和吸引力。该排名主要根据从事商业所遇到的各种障碍以及一些原则进行的,这些原则包括:政治和经济环境,政府对市场竞争的政策,税率,劳动力市场以及基础设施等。按照 EIU 的排名,荷兰在全球的商业环境中处于最佳位置,因为该国有健全的政策环境,包括:吸引外商投资和自由的外贸环境等。由于美国的经济预测下滑,使得他的排名处于第二位。EIU 认为东欧未来几年的商业环境会有所改善,这是由于他们开放市场,完善基础设施和持续增长的经济等。中国的商业环境排名为41位。1 表7 2002-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商业环境排名 荷兰 1 美国 2 英国 3 加拿大 4 瑞士 5 爱尔兰 6 芬兰 7 新加坡 8 瑞典 9 香港 10 德国 11 丹麦 12 比利时 13 澳大利亚 14 法国 15 挪威 17 奥地利 19 西班牙 20 智利 21 意大利 22 葡萄牙 23 以色列 24 韩国 25 日本 26 匈牙利 27 泰国 28 希腊 29 波兰 30 墨西哥 31 捷克 32 阿根廷 33 马来西亚 34 南非 36 巴西 37 菲律宾 38 印度 39 中国 41 沙特阿拉伯 42 埃及 44 土耳其 46 印尼 48 俄罗斯 50 委内瑞拉 53 ----------------------------------------------------------------------------- *资料来源: EIU 5流通效益指标。设置该类指标的目的在于反映流通业生存、发展的状态,反映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产出水平。应当选取的指标包括流通实现值、流通业增加值、流通利润率、单位营业面积(平方米)年销售额和流通业人均年销售额。1 6、流通组织化程度指标。发展现代化的流通业,需要培育经营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以提高流通效率,取得规模效益。为此,选取、设置了“排名前10家、50家、100家大型零售企业、批发企业的年销售额、利润额分别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的指标,以便比较和了解中国流通企业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同时,由于目前在流通领域中,仍然存在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它们有着自身的优势,能够适应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潮流。在发达国家,流通组织也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基于此,专门选取、设计了“中小商业企业发展程度”这一指标,以关注中国中小商业企业的发展与成长。 以零售企业为例。表8所列举的是2001年全球零售前十名的零售商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及销售利润率的状况。表9所列举的是2001年中国零售前十名的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及门店数的状况。 表8 2001年全球零售前十名 排序 零售商 国别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 利润(百万美元) 利润占营业收入% 1 沃尔玛 USA $219,812 $6671 3 2 家乐福 France $62,225 $1134 2 3 Royal Ahold Netherlands $59,364 $997 2 4 The Home Depot,Inc. USA $53,553 $3044 6 5 The Kroger Co. USA $50,098 $1043 2 6 麦德龙 Germany $44,347 $402 1 7 Sears, Roebuck and Co. USA $41,078 $735 2 8 Target Corporation USA $39,888 $1368 3 9 Albertson’S Inc USA $37,931 $501 1 10 Kmart Corporation USA $36,151 (2418) (7) Total Top 10 $644,447 资料来源:王耀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零售商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值为亏损额。 表9 2001年中国零售前十名 排序 企业名称 销售总额(万元) 门店总数(个) 1 联华超市有限公司 1,406,341 1,225 2 华联超市有限公司 850,400 818 3 北京华联综合超市有限公司 800,000 42 4 上海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 747,465 325 5 三联商社 702,600 177 6 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615,047 84 7 百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549,843 612 8 苏果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528,200 663 9 上海锦江麦得龙有限公司 494,922 15 10 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88,730 8 资料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从表8和表9可知,2001年沃尔玛的销售额为2198.12亿美元,家乐福的销售额为622.25亿美元。2001年中国零售企业百强的第一名上海联华的销售额为140.63亿元人民币,约17亿美元,其中零售额为99.62亿元人民币,约合12亿元美元,相比之下,差距悬殊。2001年中国零售企业百强总计销售额为1620亿元人民币,约合196亿美元。美国前100强零售企业占美国全部市场34%,其中仅沃尔玛就占美国市场的6%。 德国五大零售企业的零售额早在1998年就占到德国市场的63%(见表10)。相比之下,中国2001年零售百强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占沃尔玛的8.91%,市场集中度水平非常之低。 表10 德国五大零售企业占市场的比例(%) 1990年 1998年 麦德龙(Metro Group) 11.9 19.1 乐维(Kewe AG) 10.8 13.7 阿尔迪(Aldi Group) 8.7 12.7 特格曼(Tengelmann Group) 6.6 10.0 阿斯克(Asko Group) 6.5 7.5 合计 44.5 63.0 资料来源: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年鉴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流通结构指标。该类指标主要显示构成流通活动诸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经济联系,是国民经济结构在流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结构指标主要包括零售业的业态结构、外商投资企业在流通业所占比重和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流通业的状况等等。 (1)零售业的业态构成。图5和图6分别显示了2000年全球零售200强和2001年中国零售百强的业态构成。 资料来源:王耀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零售商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从图5可以看出,在2000年全球零售200强的业态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超市(95家)、专卖店(90家)、百货店(58家)、大型综合超市(56家)、便利店(38家)和折扣店(38家)。现购自运(Cash & Carry)和DIY作为新兴业态异军突起,汽车零售交易也被列入评选范畴,有5家汽车零售商位列200强。通过合并和收购,许多大零售商向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业态。但是,在200强中有94家公司(占总数的47%)仍然坚持单一的商店模式。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成功的零售企业仍然把绝大部分精力专注于它们原有的商业模式上。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01年中国连锁经营百强”有关资料整理而成。 从图6所显示的2001年中国零售百强的业态分布可以看出,占据主要地位的业态分别是超市(44家)、大超(42家)、便利店(31家)、餐饮(13家)和仓储店(9家)。家电专业店和连锁药店已有长足发展。但从一些新兴业态的发展来看,如现购自运(Cash & Carry)、DIY、邮购、折扣店等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零售业态的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从2000年美国零售百强的业态构成看,占据市场份额大的业态为超级市场、折扣店、专业店和大卖场,四种业态所占据市场份额分别为:22%、14%、11%和8%,合计超过50%(见图7 。资料来源:王耀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零售商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大型零售企业在稳固自已所经营的主要零售业态市场份额的同时,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要求,积极向其他现代业态扩展或创新,保持一种随时应变的姿态,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新的零售业态、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业态的主导、领先性。而这些情况,恰恰值得中国在推进流通现代化过程中给予较大的关注。 (2)流通业的对外开放程度。1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投资开店的数量越来越多。为此,选取、设置了“外商投资企业在流通企业中的比率”这一指标,以此衡量流通主体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不仅关系到中国流通业自身的状况,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自1992年上海八佰伴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成立,到2001年底,限额以上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已发展到110家法人企业,252家活动单位,港澳台商投资零售企业 100家法人企业,134家活动单位。 2001年限额以上外商投资批发零售贸易业的商品零售额,占全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的5.29%;占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的1.46%。港澳台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的3.27%,占全国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的0.90%。 2001年外资商业商品销售额占中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左右,占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的1.5%,这两种比重,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别为0.8%和1.3%、0.9和1.4%。2001年上海外资商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2%,北京外资商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1%。 目前,外商在中国零售市场所经营的零售业态形式主要为大卖场、仓储式商场和会员店。到2001年底,家乐福已开设了27家店,沃尔玛已开设了19家店,麦德龙已开设了15家店。外商投资的零售企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南京、杭州、济南、成都、武汉、重庆、天津等大中城市,目前正向东北三省及西部地区的大中城市拓展市场。 在中国获得便利店经营权的只有7―11和OK店,7―11店经营权地域在华南地区,并已经开设了85家分店(主要集中在广东),OK店在我国内地获准开店的数量是300家,经营权地域是我国整个内地。 加入“WTO”,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加上各国对中国将成为世界消费品制造中心的预言,从长远看都将刺激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投资建店的积极性。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家乐福都宣布将全球采购中心迁到中国,并提出了新一轮在中国开店的宏伟计划。以下表11、12、13、14综合反映了中国流通业对外开放、外资进入流通业的最新情况。 表11 2001年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销、存总额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