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西安商贸回眸与展望

时间:2023-07-03 18:20:02 | 作者:admin
改革开放三十年,西安商贸人披荆斩棘、开拓创新,上演了一出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目    姚涌(西安市贸易局市场规划处处长)/文   腾飞的起点   1978年,西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到12亿,全市只有7000多个商业网点,市区人口与网点比例指数仅为0.18;当时的商业业态单一,多为单品经营店,如布店、肉店、菜店、副食店等。   就在这样的基础上,西安商贸的发展迎来了新起点。   变革的脚步   改革开放三十年,无数商贸人披荆斩棘、开拓创新,上演了一出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剧目:   三十年来,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翻了百倍。1978年,西安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到12亿元,以当时的西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每年只花80元钱。2008年,西安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平均每人每年花掉1万元。   零散的商业网点,逐渐形成商业网点集群,形成了诸多影响力与辐射力巨大的商业街区。各种新型业态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商店、大型专业店、连锁店、Shopping Mall等遍布西安。   商贸行业的管理更加规范、更加具有指导性。在全国范围内,西安率先实行大型商业网点听证制度,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划先行”的发展理念,使全市商业网点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更为西安商贸行业的长远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统购统销到批发市场   三十年前,一颗土豆的命运可能是这样:被农民收获之后,统一上交集体,运到城里,最后被市民们凭购货证买走。   如今,农产品(17.45,-0.27,-1.52%,吧)的命运有了更多的选择。随着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统购统销不再是唯一的渠道,国有、民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流通机构逐渐产生。城乡之间出现集贸市场,在这个基础上,大型的批发市场也建立起来,这里的货被一车车运往遍布城市的各大超市和零售网点。   根据商贸局的统计,全西安市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134个,年交易额达32.1亿元人民币。其中,年交易额在1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6个。没有了统一收购,农民们却并不愁销售。全市101家大型超市中,24%的商品与农副产品有关。 没有水的物流港    1976年,西安商业、供销、粮食部门的重型运输车辆总共只有324辆,仅仅三十年,西安已成为覆盖全省、辐射西北、连接国际的物流平台。   2003年,西安商贸局制定了《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政府规划、市场引导、项目带动、政策扶持”的发展思路,提出了“1-8-10”发展目标:即1个物流园区――8个物流中心――10个物流配送中心。   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物流园区),将是占地8.2平方公里的西北最大物流产业开发区。   八个物流中心分别是六村堡空港物流中心、长安引镇仓储物流中心、三桥汽车物流中心、北石桥冷冻品物流中心、华圣果品物流中心、中储物流中心、临潼新丰镇物流中心、纺织城纺织品服装物流中心。   十个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遍布全市东西南北,满足各种行业的物流配送需求。   届时,每天都有无数集装箱在此转运,数以亿计的物资通过此处流向各地――西安,将成为世界性的商业枢纽之一,一座“没有水的物流海港”。   占领世界的连锁业   截至2007年底,根据西安连锁业协会的注册记录,有109家企业实现连锁经营,横跨30多个行业,连锁门店近1400个,实现销售125亿元,占西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预计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至30%,达到“无业不连锁”的发展势头。   在商贸局的一份汇报中,阐释了对西安连锁经营企业的要求:一个连锁经营的企业,应该达到人力、物力、财力、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管理与经营。   这“六个统一”,将成为西安所有连锁企业的标准。在这标准之下,人们期待着西安出现占领全世界的连锁企业。   从统购统销到市场调节   “一放就乱,一乱就管,一管就死,一死就放。”在改革开放之初,有人曾这样戏言中国的商业环境。要解决这种无序状态,“摸着石头过河”的政府和商贸管理部门面临巨大挑战。回忆起改革开放30年来的商贸行业的重大改革举措,蒿芒喜说:“至今历历在目”。   第一件大事:取消统购统销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民生产的粮食、工厂生产的产品,都要由国家统一收购,统一分配。连生产多少也是由国家发指标下来,多了少了都不行。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统购统销已经不适应商品经济,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年由粮棉合同定购制度取代农产品统购制度,其后,城市的计划供应的品种也逐渐减少,粮票、布票、油票相继取消,标志着统购统销制度的结束。   第二件大事:减少环节,打破三级批发   在计划经济时代,为了保障供给,形成一整套系统。这就是三级批发系统:   第一级批发系统由国家商务部负责。一般设在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大城市,如上海、广州等,直接在工厂统一采购;第二级批发是省会城市级。二级批发由一级批发分配。每年按照指标,从一级批发采购;第三级批发是地市县区或国营商业,由省会城市再次按计划分配,批发给零售企业。   1979年以后实行开放搞活,三级批发被打破,零售企业可以直接从厂家进货,商品流通通畅了。   第三件大事:简政放权,抓大放小   除了分配上的变化,企业的管理、商贸的经营环境、乃至经营主体的所有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80年代初到现在,政府部门一步步的简政放权,增强了企业活力,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最初,只是允许企业自主销售,接着允许企业自主定价。以针头线脑、纽扣别针等为代表的小商品在当时的环境下却起着以小搏大的榜样作用,大家有了信心,步子就迈得大一些。   第四件大事:国企改革,深入探索   从1978年至今30年,国企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国企改革,是目前最大的改革。它是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要求,对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进行实质性的重大改革与调整。 从保证供应到规划先行    改革开放前,商贸的主要职能是保证供应,保障市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现在商贸更多的工作是在规划和引导,让西安商贸持续健康稳定的繁荣下去。   改革开放前,对商贸行业的管理,靠的是一层一层下达的行政命令。现在,更多的是靠市场规律、价格杠杆来干预。   改革开放前,商贸局从头到尾,事无巨细,什么都管。粮、菜、肉、鱼��所有产品从生产到销售都要介入。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体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企业自己负责。进入新世纪,在“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理念下,西安商贸进入了新时代。   大市场 规划先行   西安进入规划先行的“大市场”时代,当今的市场,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产供求和人民生活的需求,而是整个经济发展的动力源(4.13,0.03,0.73%,吧),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规划先行,谋而后动。全市一盘棋,商业规划涵盖多个商业领域,覆盖整个西安市的商业网点。只有规划先行,才能展现出西安作为中西部商贸中心的能级。   大流通 盘活西安   商者,财之所以通也。互通有无,助于世人,这是商业的核心本质。而现代的商业流通不仅包括商流、物流,还包括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大流通不仅局限于本地区的流通,还要利用西安作为“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西部以及黄河中上游的中心城市”地位,连通东西、贯穿南北,实现跨地区、跨国界的流通。   大商贸 大未来   商贸是西安发展的先导。发展大商贸要发展好商业金融服务、商业科研服务、商业宣传推广以及相关的餐饮、旅游服务、会展业、娱乐等相关领域,使商贸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行业。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