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发区物流企业运作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3-07-03 11:10:01 | 作者:admin
[摘要]青岛开发区物流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度过形成期而进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步伐加快,物流产业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非常大,但由于物流市场发育不成熟,其物流企业大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规模偏小,经营运做不规范,竞争无序,难以形成联盟优势,预想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推进青岛开发区物流企业发展,政府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在促进物流资源整合、建设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等方面承担重要作用;而传统物流企业则应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以取得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真正成为现代物流市场的主体。   青岛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筹建,拥有国家级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保税区、青岛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省级凤凰岛旅游度假区,与青岛老市区陆路相连、海路相通,已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青岛开发区充分利用多种区域功能优势和政策优势,以青岛前湾港集装码头、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工业园区以及高合、三美和松下等驻区世界500强企业为载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集装箱、货物储存、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和国际航运业务,逐步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网络。目前全区(含保税区)拥有物流(仓储)企业908家,其中外资企业69家,注册资本人民币17.3128亿元,外资4.8778亿美元,全区物流产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一、青岛开发区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青岛开发区物流产业在较短时问内度过了形成期而进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总体来说,青岛开发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通讯网络建设步伐加快,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海外物流企业进军青岛开发区物流市场对开发区物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加速了青岛开发区物流产业整合与重组、强强联合的步伐,以期尽快打造出具有国内或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   1.以香港招商局、沙特迪拜港、台湾长荣、丹麦马士基、英国铁行等跨国公司共同投资200多亿元兴建的11个深水集装箱泊位以及迪拜、泛亚、海丰三个集装箱码头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契机,外资物流业快速登陆青岛开发区并迅速发展。   目前,丹麦马士基,日本伊藤忠、菱光、住友,韩国韩进海运、胜狮货柜,以色列以星航运,美国伯灵顿(中国)货运有限公司等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外著名物流公司抢滩青岛西海岸,入驻前湾国际物流园区、远洋大亚物流园区等专业物流园区,对促进青岛开发区现代物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但外来物流企业一般只是设立子公司或地区性分公司,其经营规模与提供的物流服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更为重要的是,这类子(分)公司是其母公司为完善全球物流经营网络而设立的,往往从本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出发,把为母公司承揽返程物流业务、进一步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放在首位,因此与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不像本地物流企业那样紧密,因而不能很好地适应和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的需求。   2.中远、中国海运、中铁、中储、中外运、中集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设立的子(分)公司,也纷纷抢滩青岛开发区,推动开发区发展成为连接东南沿海,辐射华东、华北、西北、黄河流域的物流分拨中心和仓储中心,带动了开发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大型物流企业设立的子(分)公司专业化程度和作业效率相对较高,企业经济效益较好。但由于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加之市场发育滞后,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为实现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统一,使青岛开发区物流系统整体合理化,需要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走社会化、专业化的道路,变分散的一家一户办物流的小生产方式为集约化的综合物流生产方式。   3.开发区内海尔、海信、澳柯玛、国风等大企业均建立了各自的物流配送系统并向同行业或相关行业拓展业务,企业物流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青岛开发区物流发展的一大亮点。   企业物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物流成本(降幅在20%左右),但它主要是依靠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尤其是原材料、零部件采购环节的管理获得的,因此效果十分有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就某个工业企业而言,其原材料、零部件的流入与产成品的流出大都不对称,即购进的原材料、零部件的产地与售出的产成品销地不相吻合,货流量不均衡,导致企业物流的生产效率比较低;二是由于工业企业货运能力有限,货运网络不完善,尽管可以通过雇用社会运力弥补货运能力的不足,但其运输组织松散、衔接不及时,造成作业周期延长;三是包装、加工等环节仍由工商企业自己承担,不利于运输组织的技术创新和包装成本的降低,影响运输效率的提高;四是产成品的仓储和装卸仍存在着严重的重复作业,企业物流不能为产成品的销售提供可靠保障。虽然不少工业企业采取按一定销售区域租用库房建立中转库、预先将产成品入库存放的方式以满足市场销售的需要,表面上看生产基地的产成品库存减少了,实际上只是转移而已,无形之中还会加大工商企业的物流成本。   4.引人注目的是,提供港口操作、货运代理、船务代理、水路和公路运输、仓储及其他物流增值服务的专业化物流园区和企业纷纷涌现,本地物流企业蓬勃发展。   本地物流企业的发展,首先要立足于对原有货运代理、船务代理、储运企业的改造,使之提升为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其次,这种改造要与储运企业的结构调整相结合,切忌不分大小,一哄而上;三要引导企业根据当地进出物流的主要流向,在流量较大的一些地区设立子(分)公司,建立健全货运网络和信息网络,不断扩大物流作业的覆盖面,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和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目前,开发区本地物流普遍存在着小、多、散、弱的现象,专业化程度低,社会物流整体效益较差。   5.青岛开发区着力引进社会资本成立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和倡导发展能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即专业化的物流企业。   工商企业要想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就必须彻底突破小而全、大而全思想的束缚,尽早跳出企业物流的怪圈,按照市场经济社会化专业分工的原则,将属于物流环节的作业活动全部委托给专门的物流企业,使企业从自己不太熟悉的业务中脱离出来,专心从事新产品研制和市场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切实降低物流成本,从而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青岛开发区物流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二、青岛开发区物流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建设的展开,青岛开发区的物流需求正逐年上升,增幅将达20%~30%,表明开发区物流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非常大。虽然青岛开发区的物流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在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致使现代物流技术在这些企业中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青岛开发区各类物流公司数量多,规模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资金、营运能力先天不足,妨碍了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了大型专业物流服务的进一步拓展。   2.投资渠道不畅,投资主体不能多元化,企业资产并购、转让、整合困难重重,发展缺乏资金支持,特别是由传统储运企业转变而来的物流公司发展受限更大。   青岛开发区政府应考虑简化市场准入及各种经营权的审批手续;降低税赋,避免重复征税;降低土地使用税费;财政贴息,减少建设中的配套费用;制定鼓励合资、合作的政策措施,鼓励联盟合作,促进区内物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3.不同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层次多头管理,造成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区域结构不协调,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青岛开发区物流企业在流通体制转变过程中未能及时转变经营观念,致使一些物流企业的发展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存在着明显的条块分割现象,地方保护主义十分严重,某些市场业务仍然依靠政府行政干预,物流运作效率低下。   4.少数企业偏重于追求经济效益,违背市场诚信原则,无序竞争,物流行业整体信誉度不高,致使制造业和流通企业在委托外包物流业务时顾虑重重。   青岛开发区少数物流企业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行为反映了商业信用的严重缺失,也使得以合作信誉为前提的现代物流管理的实施变得十分困难。   5.物流成本高,资金周转慢,运输效率低。   这些我国物流业发展中的通病,在青岛开发区也有十分明显的表现,这也是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推进青岛开发区物流企业发展的对策      青岛开发区的物流企业在向现代物流转型之际,关键在于资源整合和业务流程再造,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在国外大型物流企业携先进的管理技术及资本优势大举进军青岛开发区物流市场的形势下,开发区政府和广大物流企业应加快研究和探讨促进物流市场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应在促进物流资源整合过程中发挥主角作用。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目前青岛开发区物流市场发展不成熟的现实,合理运用与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手段和方法,解决物流市场通过市场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充分利用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促进青岛开发区物流市场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2)要在物流资源整合方面开拓新路子,总结新经验。物流企业只有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业务规模,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根据青岛开发区物流企业资产流动性差的实际情况,应利用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影响力,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资产流动,通过划拨或参股方式促成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在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产权交易成本、组建大型综合性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还应鼓励和促成大型生产或流通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龙头企业,推动物流龙头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3)要肩负起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责任。青岛开发区在发展物流产业的过程中,单靠行业协会还不足以冲破行业割据的局面,建议开发区政府设立一个综合协调机构,统筹调整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建立主管物流的协调部门,打破目前行业分割、部门分割的不利局面,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物流资源整合。   (4)要规范物流管理,防止物流泡沫,提高物流行业信誉。目前,青岛开发区掀起了物流热潮,各类打着物流招牌的物流企业较多,水平参差不齐,鱼龙混杂。这一方面妨碍了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和结构上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容易造成恶性竞争,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和行业服务水平下降,不利于物流行业信誉的提高和物流业务的进一步拓展。   (5)要促成和实施物流一体化战略。物流一体化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由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直至消费者所组成的这一供应链条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物流产业是社会生产链条的领导者和协调者,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是物流行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成熟为基础。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的大发展,而第三方物流占有率与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规律的相关关系。西方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的发展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占50%时,物流产业才能形成。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并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6)要尽快组建物流联盟。青岛开发区的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由传统储运业转变而来,因此,处于起步阶段的开发区物流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兴产业,而是兼具传统储运业和新兴产业的双重特征。因此,物流企业之间通过联盟方式结成战略联盟,实施供应链管理,以优化的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青岛开发区物流产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成为区内绝大多数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   从专业分工的角度看,制造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商品开发、设计和制造,批发商和零售商应比制造商更具有组织物流的优势,因为他们的主业就是流通。但青岛开发区的制造企业(如海尔、海信等)不仅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而且还有覆盖整个销售区域的物流配送系统,其物流设施比专业物流企业更为先进,这些制造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物流网络和设施开展电子商务。对这些企业来讲,比投资更为重要的是物流系统的设计和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因此,青岛开发区组建物流联盟的最佳途径就是充分发挥生产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两方面的优势,在生产企业已有物流设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物流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制度安排,共同建立青岛开发区的物流系统。      (二)物流企业要在物流市场中发挥主体作用。      (1)建立青岛开发区模式的物流园区,进行有组织的开发和建设。一方面大力吸引国内外大型跨国物流企业入住园区,迅速提升区内物流企业运作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本地物流企业,通过兼并、联盟等方式整合区内现有物流资源,尽快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物流集团。因此,青岛开发区在发展现代物流的过程中,应把培育本地物流企业作为重点,至少也应与引进外来物流企业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2)对扩大物流企业规模的长期性、艰巨性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要有正确认识。青岛开发区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约占GDP的16%左右,而发达国家仅占8%~10%,这一巨大差异并不代表开发区物流市场存在巨额利润,因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物流环节中成本降低所带来的价值既不是物流企业的利润,也不是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利润,而是企业必须让渡给消费者的价值,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运用现代物流技术的结果是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因此,开发区的传统物流企业要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必须苦练内功,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并做好企业将长期高投入、业务量高成长、运行低收益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3)做好物流企业自身的发展定位。青岛开发区众多的物流企业中,能够真正发展成为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的仅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物流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或整合。因此,建立适应物流技术要求、合理有序的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一方面,应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形成具有一定抵御风险能力、主导行业发展方向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筛选出一批运作灵活的小型企业来满足社会不同的物流需求,形成以少数大企业为主导、大量小企业为补充的稳定的物流产业金字塔结构;三要打破所有制、地域限制和部门分割,鼓励和引导本地物流企业与外地物流企业之间,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物流企业之间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形式,优势互补,携手发展物流业。      (三)物流企业要重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行业信誉建设。      (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青岛开发区的物流企业应先求生存,再图发展,树立以用户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开发和拓展物流需求,在现有的市场领域内做大做强,加强企业间的横向或纵向联合,进一步拓展市场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2)经营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青岛开发区的物流企业应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更要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上的影响。只有整个行业的信誉提高了,货主企业才愿意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公司代理,物流市场才能越做越大。      (四)建立虚拟物流企业。      (1)信息技术与物流相结合是当前最引人注目的发展动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及用户通过供应链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因此,建立动态物流联盟已成为指导青岛开发区物流企业合作的新方向。   (2)建立虚拟物流企业。虚拟物流企业是由功能合理分配、信息和运作一体化、利益共享的各众多物流环节承担者所组成的物流共同体。它可以是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虚拟物流联盟,也可以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构筑的虚拟物流合作模式,总之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共享供应链信息为目的而构建的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组建虚拟物流企业的目的就是通过物流组织、交易、服务、管理方式的虚拟网络化,使物流活动能够方便、快捷进行,实现物流的快速、安全、可靠和低费用。      (五)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      (1)物流信息化是物流发展的神经中枢。青岛开发区需要在加快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培育一批互联网物流信息服务供应商、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物流相关行业管理部门信息化进程等方面做以下工作:一要推动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优化物流管理主要靠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来推动,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促进企业物流管理的优化。二要推动智能运输管理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构建口岸的公共信息系统平台,推动基础性、公益性物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三要加强对物流信息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应用。   (2)物流标准化是物流发展的基础。物流标准化把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物流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青岛开发区经济社会外向度高,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发达,因此,实施标准化物流更具有现实意义。      (六)开拓国际物流,寻求全球性的市场空间。      青岛开发区的物流企业要增强竞争和忧患意识,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 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进行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成 品分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对顾客的快速反应,提高顾 客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开 发区物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结论      目前,青岛开发区物流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流市场发育不成熟所 造成的。因此,开发区政府要在促进物流资源整合、建设公用物流信息平台 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统物流企业要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就必须努 力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只有在取得竞争优势的情况下才能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才有机会在未来物流市场发展中保留一席之地,真正成为现代物流市场的主体。   (中国流通经济,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董兴林,王立英)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