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中心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时间:2023-06-27 09:20:01 | 作者:admin
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术语标准》的定义,物流中心是指接受并处理下游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供应方的大批量货物进行集中储存、加工等作业,并向下游用户进行批量转运的设施和机构。现代化物流中心则是能将航空、公路、铁路和水运码头等多种运输方式集约在一起的综合物流中心。当前许多城市都将建设物流中心提到重要的日程中进行规划,但社会上有许多人对于物流中心的理解限于仓库的范围,而在建筑业中也将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定位为四、五类取费标准。其实物流中心的建设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系统规划和详细论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物流中心: 1、物流中心的目的:在预定的区域内合理地布置好各功能块相对位置是非常重要的。(1)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2)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3)简化作业流程;(4)缩短生产周期;(5)力求投资最低;(6)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 2、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从理论上说,物流中心可以具备如下一些基本功能,即:(1)运输功能;(2)储存功能;(3)装卸搬运功能;(4)包装功能;(5)流通加工功能;(6)物流信息处理功能;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中心具体实际来看,物流中心还具有以下增值性功能:(7)结算功能。(8)需求预测功能。(9)物流系统设计咨询功能。(10)物流教育与培训功能。这两类功能中,前6项基本功能需要经验和实力,后4项需要智慧和远见。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物流中心都必须具备所有这些功能,或者不能有其他的功能,否则就不叫物流中心,事实上,一个物流中心应该有其核心功能,并且物流中心的功能应该根据情况向上、向下进行延伸,在实际设计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确定如何根据情况向上、向下延伸及延伸的范围。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功能相似,但物流中心的辐射范围大,处理的对象为大批量、小批次、少品种的商品,配送中心则相反。物流中心的上游是工厂,下游是配送中心或批发商,而配送中心的上游是物流中心或工厂,下游是零售店或最终消费者。   由于物流中心面对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处理的是种类繁多的货物,并且它提供的每一项物流服务都要求具有高度的专业化水平,这就决定了现代化物流中心经营管理的复杂性。     3、现代物流中心的特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适应现代物流专业化、标准化、多功能化发展的要求,现代物流中心表现出如下特点:(1)现代物流中心是物流信息集散的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不仅仅表现在货物集散方面,更是一个各种物流信息集聚的中心场所。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将在此集散,工商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可以从物流中心获得各种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2)强调业务运作的效率。现代物流中心以电子网络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可以有效地通过网络系统来及时掌握自身内外的各种物流信息和物流作业的动态,并依据环境变化及时对物流业务活动进行调整和协调。网络系统为现代物流中心业务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能够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更有效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第(3)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同任何现代组织一样,物流中心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重视与外界环境的沟通和交流。现代物流中心的网络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查询相关的物流信息,掌握物流中心所提供的物流服务项目及自身委托物流服务项目的实施等情况;物流中心也可通过网络了解用户需要的物流服务,传输物流信息,与用户进行沟通,对物流活动进行协调。 二、   物流中心作为企业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在企业强化现代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物流中心的建立如何能顺应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物流中心对企业经营绩效提升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现代物流理论认为,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是在物流全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现代物流具有及时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和网络化等特征。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其最主要的业务功能大都是依靠物流信息的科学运筹管理,通过系列化的先进物流技术支撑,实现及时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物流服务操作与管理,集储存保管、集散转运、流通加工、商品配送、信息传递、代购代销、连带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因此,作为物流中心的信息流程及信息系统必须与现代物流服务工作提供的要求相匹配。 现代物流的及时化要求主要体现在“5R”:即在适当的时间(Right Time)将适当质量(Right Quality)的货物(Right Commodity)于适当的地点(Right Place)送达适当的客户(Right Customer)。为了实现该目的,需要对物流中心的信息实行系统化管理,物流中心的信息系统应是各类物流业务的电子数据库的集成,能够实现对有关信息提取后,通过物流运筹分析仿真模型达到对物流服务计划的科学规划,同时应用快速反应(QR)及有效的客户反映(ECR)、自动连续补货(ACEP)、不间断连续供货(SRP)等供应链管理策略对物流业务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对物资配送体系的调存运销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对物流服务需求的变化即时作出反应。     现代物流的信息化表现为物流商品的信息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为实现物流的信息化,首先用标准化的条码技术完成商品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再借助自动识别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仓储、保管等各类与物流业务管理有关的基本数据库;应用射频技术 (RF)来进行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和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通过便携式数据终端(PDT)随时通过RF技术把客户产品清单、发票、发运标签、该地所存产品代码和数量等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GPS 技术,可以全天候、连续地为无限多用户提供任何覆盖区域内目标的高精度的三维速度、位置和时间信息,从而大大提高物流路网及其运营的透明度,提供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能完成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经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功能。  现代物流的自动化要求以物流信息化为基础,通过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AGVS)、货物自动跟踪系统(如GPS)等实现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媒介的以机电一体化为核心的自动化,这就要求物流中心的信息系统要实现对于商品有关信息的标准化操作,建立有关ID代码、条形码或磁性标签等的参数体系,据此来实现对于商品配送的自动化控制。     现代物流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方向。智能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线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可以借助专家系统、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相关技术加以解决。因此物流智能化要求物流中心必须建立对于物流业务流程的物流分析系统来进行对于物流的运筹分析。具体而言,物流分析系统应包括以下模型:车辆路线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设施定位模型、全球定位系统模型等。   当然,在现代物流网中,就物流运作本身而言,所有的物流活动都是以服务为中心,供应服务、运输服务、储存服务……甚至信息服务,即现代物流是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现代物流通过提供顾客所期望的服务,在积极追求自身交易扩大的同时,强调实现与竞争企业服务的差别化,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建立在INTERNET上的物流信息交流系统,让所有用户输入的数据都是直接进入数据库以便于进行各种各样的数据整理,所有的数据可以永久的储存,可以对后来的管理决策提供大量的基本数据,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在这平台上互动式地经营。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往往标志着一个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目前,物流服务能力面临着新的问题:物流时间的延长、物流过程的复杂、物流成本的增加、库存的管理、风险的不确定性。要缓解这些矛盾的唯一途径是实现物流网络化,通过物流网络合理化、物流资源共享化等措施来提升物流服务的竞争能力。 一般意义上,物流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与配送网点的网络化,企业根据自身的营销范围和目标,通过详细的分析、选择与优化,逐渐建立全国范围的物流和配送网络,提高物流系统的服务质量和配送速度。二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外部网和内部网,外部网(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主要用于配送中心与上游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以及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内部网(Intranet)主要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信息传输。现代物流的网络化要求物流中心通过电子定货系统(EOS)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与供应商或制造商及下游顾客之间保持实时联系,通过信息的共享,实现对物流服务商的组织网络化(Intranet)。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供应链管理角度的物流配送系统的虚拟增殖网(VVAN),从而简化物流交易流程,缩短物流环节,实现网络伙伴的一体化互动协作。 可见,建立信息化、自动化、机械化、高度化的物流中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物流中心的主要趋势。 三 在整个物流中心的运作中,信息流一直伴随着各项物流活动及其它行政支持活动的进行。如何规划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建立其功能架构是物流中心规划与实践的关键。在完成作业程序分析及设备规划选用程序后,可依各项作业的功能特性,及物流中心业者对管理策略运用的需求程度,规划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并建立其功能架构。物流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一般以业务流程重组(优化)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物流运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了满足物流中心对信息管理的要求,实现对于物流业务的及时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操作,物流中心的信息系统必须对以下几个信息管理子系统进行有效地整合与集成,建立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与传递,建立相应的功能连接,从而实现对于物流中心业务的统筹运作与科学管理。 (1)需求管理系统(也可称为客户管理系统),其职能是收集客户需求信息、记录客户购买信息、进行销售分析和预测、管理销售价格、处理应收货款及退款等,通过对客户资料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使物流企业之间实现流通机能的整合,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实现信息分享和收益及风险共享,从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实现跨企业界限的整合。 (2)采购管理系统,主要是面对供货商的作业,包括向厂商发出订购信息和进货验收、供货商管理、采购决策、存货控制、采购价格管理、应付帐款管理等信息管理系统。同时将之与客户管理系统建立功能连接。  (3)仓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储存管理、进出货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分拣处理、流通加工、出货配送管理、货物追踪管理、运输调度计划、分配计划等内容信息的处理,同时与客户管理系统建立连接。该系统可以对所有的包括不同地域、不同属性、不同规格、不同成本的仓库资源实现集中管理。采用条码、射频等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对出入仓库货物实现连机登录、存量检索、容积计算、仓位分配、损毁登记、状态报告等进行自动处理,并向系统提交图形化的仓储状态。 (4)财务管理和结算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主要是对销售管理系统和采购系统所传送来的应付、应收帐款进行会计操作,同时对配送中心的整个业务与资金进行平衡、测算和分析,编制各业务经营财务报表,并与银行金融系统联网进行转帐。同时,结合成熟的财务管理理论,针对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进行财务决策,然后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有关信息、特定手段和方法进行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并进行财务分析,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结算系统主要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和计算机处理能力,以达到自动为客户提供各类业务费用信息、大幅度降低结算业务工作量、提高结算业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目的,从而为广大物流企业的自动结算提供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5)配送管理系统,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为目的,按照实时配送(JIT)原则,在多购买商并存的环境中,通过在购买商和各自的供应商之间建立实时的双向链接,构筑一条顺畅、高效的物流通道,为购买、供应双方提供高度集中的、功能完善的和不同模式的配送信息服务。 (6)物流分析系统,通过应用GIS技术与运筹决策模型,完善物流分析技术。通过建立各类物流运筹分析模型来实现对物流业务的互动分析,提供物流一体化运作的合理解决方案,以实现与网络伙伴的协同资源规划(CRP)。  (7)决策支持系统,除了获取内部各系统业务信息外,关键在于取得外部信息,并结合内部信息编制各种分析报告和建议报告,提供分析图表与仿真结果报表,供配送中心的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决策的依据。通过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及时地掌握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产生的信息并加以科学地利用,在数据仓库技术、运筹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工具对历史数据进行多角度、立体的分析,实现对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客户、市场、信息等各种资源的综合管理,为企业管理、客户管理、市场管理、资金管理等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从而提高管理层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物流中心的信息系统必须是一个对于各类管理系统的有机整合与集成,在相互之间建立相应功能的连接,从而实现对于各类信息的交换与传递。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