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中部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时间:2023-06-23 12:40:02 | 作者:admin
摘要:2007年,中部地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优势原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投资逐步向优势行业集中,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行业效益大幅度改善带动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初步预计,2007年,中部地区经济增长14%左右,比2006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展望2008年,中部地区面临外部需求回落、能源原材料产能过剩压力进一步显现等因素影响,增长可能会有所回落,但整体经济仍处于新一轮增长期的上升阶段。 一 2007年中部地区经济运行态势 1.经济增长逐步加快 2007年,中部各省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上半年,中部六省GDP平均增速达到13.8%,较2006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2.3个百分点。六省经济增长均超过了13%。其中,河南增速达到了14.7%,居中部各省首位;湖南经济增长14.2%,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年同期的新高;安徽增长13.2%,是1996年以来的次高增速。 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相比2006年,2007年各省工业增长明显加快。1~8月份,六省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达到22.4%,高于上年1.6个百分点,各省增速均超过20%,其中,河南和江西的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达到了23.9%。各省主要优势产业支柱性地位更加突出。湖南十大优势产业增长22.6%,高于工业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75.8%,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江西的七大重点行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都超过了5%,七大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8.6%,拉动工业增长13.9个百分点。湖北的汽车、食品、饮料和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增长均超过工业增速。安徽的家电、钢铁和汽车三大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12.9%、10.9%和10.1%。 2.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07年以来,在工业效益大幅提升的带动下,中部各省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逐月加快。1~8月份,六省地方财政平均增速达到28.5%,分别较2006年、2007年第一季度和上半年提高4.8、3.8和2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大幅提升。1~8月份,六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均超过40%。其中湖南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达到87.1%,居各省首位。重点原材料、装备制造业是带动工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力量。1~8月份,湖南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145.9%,拉动全省利润增长29.9个百分点;钢铁和有色行业实现利润41.09亿元,增长42.5%。湖北钢铁、电力、汽车、食品4个行业利润总额占全省的63.8%,新增利润102亿元,占全省新增利润的62.7%,是带动全省效益增长的主要力量。安徽的家电、钢铁、汽车、水泥和烟草等五大行业实现利润88.2亿元,同比增长48.5%,占全部利润的46.3%。 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加快。上半年,中部各省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均超过15%,其中江西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9.3%,居中部各省首位。同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也大幅增长,除江西和湖南外,其余4省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均超过18%,其中山西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达到22.7%,居中部各省首位。 3.三大需求稳步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中部各省继续保持较快的投资增速。1~8月份,六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达到3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较2006年高出4.5个百分点。与2006年相比,除河南外,其余各省投资均明显加快,其中湖南高出12.2个百分点,江西高出8.3个百分点。中部六省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明显提高,由2006年1~8月份的18.8%提高到2007年的20.2%,提高1.4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1~8月份,六省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0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其中安徽增长最快,增速达到180%,预计到年底除山西外,其余各省实际利用外资都将超过20亿美元。 投资行业结构明显优化。1~8月份,江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制造业增长73.0%,电气机械及其器材制造业增长63.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7.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56.8%。河南的食品、机械和建材等优势行业投资增速超过70%。安徽的废气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专业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达到160%和110%,机械制造业投资超过70%。1~9月份,湖北的机械制造业投资增长40.8%,电子工业增长143.1%。 消费需求持续旺盛。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和消费升级的进一步加快,中部六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高速增长。1~8月份,六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超过17%,达到17.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分别较上半年、第一季度和2006年高出0.4、1和1.8个百分点。除安徽外,其余5省都超过了17%。在消费增长创新高的同时,消费结构提升明显加快。1~8月份,湖南汽车类商品消费增长36.7%,通讯器材类和娱乐用品类增长超过40%,金银珠宝类消费增长74.7%。江西汽车类增长23.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53.9%,金银珠宝类增长35.4%。安徽汽车类增长91.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2倍,金银珠宝类增长75.1%。 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中部六省出口达到327.2亿美元,增长34%;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38%,较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2007年以来,中部各省的出口依然保持较快增长速度,1~8月份,六省出口总额达到277.3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3%,增速较2006年加快3.3个百分点。出口结构调整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1~8月份,湖南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8.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58.6%,二者占到全省出口总额的28.1%。江西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6倍。安徽1~9月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54.4%,其中汽车及底盘出口增长2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37.6%。 二 2007年中部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价涨幅偏高 与全国物价走势相同,2007年以来,中部地区物价一路走高,并且涨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月份,除山西和湖北外,其余四省物价涨幅均超过3.9%的全国平均水平,并都超过了4%。其中湖南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达到了105.7,在中部各省居首位。食品类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是消费物价指数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湖南1~8月份食品价格指数为113.2,拉动整个物价指数上涨4.6个百分点。安徽食品类价格上涨10.4%,影响CPI上涨约3.8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超过82%。尽管从9月份开始物价涨幅有所趋缓,但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2.节能减排形势较为严峻 2007年以来,中部各省工业增长持续加快,但带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还是钢铁、有色、水泥、煤炭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2007年1~8月份,江西的有色、化工、电力、建材和钢铁5大高能耗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达到47.1%,拉动工业增长11.3个百分点。安徽的六大高能耗行业前三季度增长18.4%,较上半年加快1.8个百分点。湖北前三季度钢铁、有色冶金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高耗能行业占全省工业比重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的贡献率为18.4%;1~8月份实现利润占全省工业的24.1%,对全省工业的贡献率为27.8%。湖南的高能耗行业是拉动工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力量。1~8月份,煤炭、建材、钢铁等九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利润112.6亿元,占全省利润总额的40.9%,增长91.2%,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 在这些行业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和高额行业利润的驱使下,行业投资也持续大幅增长。1~8月份,河南钢铁行业中炼铁投资增长110.4%,铁合金冶炼投资增长85.0%;铝业中铝冶炼投资增长42.3%;水泥行业投资增长37.1%。湖北化工工业投资增长53.7%,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平均增长水平17.8个百分点;钢铁工业投资增长55.6%,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平均增长水平19.7个百分点。安徽的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长68.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8.7个百分点,其中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钢铁投资分别增长86.7%、81.1%、78%、74.4%和55.1%,仅石油加工业投资略有下降。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的较快增长,将加大中部地区下一阶段节能减排任务完成的难度。 3.两项资金占用增长快 2007年以来,中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普遍出现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逐步趋紧,资金链明显趋紧,企业资金运转难度明显加大,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资金矛盾突出,加大了应收账款的清收难度。另一方面,宏观调控政策使部分行业发展放缓,引起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市场需求下降,企业产成品明显增加。截止到8月底,湖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541.16亿元,同比增长26%,增幅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产成品资金339.62亿元,同比增长26.6%,增幅同比上升7.1个百分点。湖北两项资金同比增长17%,其中应收账款增长16.8%,产成品增长17.3%。此外,山西和江西的产成品资金增长分别达到21.3%、20.6%。安徽2007年以来企业两项资金占用大幅上升,前8个月增长了27%,较上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4.3个百分点。 4.出口受政策影响明显 中部地区的主要优势资源类产品受国家出口政策调控影响明显,随着国家出口调控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中部各省的出口增长明显回落,尤其是从下半年开始表现得更加明显。与上半年相比,1~8月份,中部六省除河南外,其余五省的出口增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湖南出口回落最为明显,回落幅度达到8个百分点,安徽、湖北、江西和山西分别回落5.2、4.4、2.7和0.8个百分点。 三 2008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一)面临的新机遇 1.国际国内经济继续处于扩张阶段从国际看,全球经济继续处于扩张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全球经济2007~2008年增长预计将分别达到5.2%、4.8%左右,世界经济将连续6年增速超过4%。从国内看,宏观经济仍处于新一轮增长期的上升阶段,从经济周期看,支撑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因素没有发生变化,尤其是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将继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国内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提高利用外资和开放水平、促进能源原材料产业加速扩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2.宏观政策总体有利于中部地区加快发展 2008年,在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中央将更加重视民生问题,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等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部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农业人口比重大,社会事业发展欠账多,将会争取到国家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不仅可以促进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也为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同时,中部崛起政策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3个基地、1个枢纽”在全国的地位。宏观调控政策继续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主调,继续实行区别对待的调控策略。不管是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还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中部地区都将成为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的区域,而且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这也是今后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最大机遇。 3.产业资本继续加速向中部地区转移 从国际看,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国际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这一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且产业的结构层次将明显提高,今后将主要集中在加工业、新兴工业、高附加值工业和服务业。同时,国际产业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正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从国内看,随着东部沿海生产要素成本和综合商务成本的逐渐走高,国内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进程明显加快。当前转移产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等传统产业,今后转移产业的层次将进一步提高,汽车及零部件、家电、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将逐步成为转移的重点。中部地区凭借要素供给充裕、综合成本相对较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区位条件优越等诸多有利条件,将继续成为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首选地区和重要基地。而且,在外资外贸政策方面,国家将逐步引导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转移,引导国际资本流向中部地区和重点产业,着力提高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4.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与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明显偏低,过多的社会资源集中在农业和国有部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比较低,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今后一个时期,中部地区将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随着农业比重的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逐步提高,资金、土地、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资源将加快流向现代工业部门,单位投入的产出率将会显著提高。同时,中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也在加快,民营经济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股、控股国有企业,生产要素资源逐步向私营部门流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将会进一步提高。此外,中部地区的经济国际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很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真正做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仅增强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也有利于降低经济增长对物质投入的过度依赖。 (二)面临的挑战 1.发展模式面临变革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重化工业快速扩张,中国资源消耗量大幅增长,污染物排放也在急剧增加。在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下,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已不再是软约束,靠牺牲环境、过度消耗物质资源来实现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中部地区要实现加快发展,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过度依赖资金、资源和环境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这种转变对中部地区来说,短期内是个巨大的挑战。 2.传统资源优势正在弱化 目前,局部地区出现的普通劳动力短缺,“民工荒”、“技工荒”正由发达地区波及中部地区,带动了工资水平明显上涨。同时,能源、原材料这些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都面临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快发展受到制约。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供给充裕、要素成本低,一直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优势所在,但随着这些传统要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成本不断上升,中部地区的传统要素优势正不断弱化,很容易陷入“富饶的贫困”的陷阱,加快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 3.节能减排成为发展的硬约束 与东部地区相比,节能减排对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的约束性要大一些。一是中部地区资源型产业比重偏高,钢铁、煤炭、电力、水泥、有色等资源行业一直是中部地区的主导产业,而这些产业恰恰也是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的行业。二是中部地区工业水平较低,当前正处于加快发展阶段,工业的比重还将进一步提高,加之产业结构调整仍需要一个过程,今后一个时期,高能耗行业投资增长偏快短期内不会改变,加大了中部地区节能减排的工作难度。而且,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力度,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甚至可能进一步扩大限批行业和区域的范围,这些都给中部地区加快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4.区域竞争日益激烈 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加剧了经济割据的形成和市场竞争。从全国几大板块的经济发展看,区域间的竞争态势正愈演愈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不断扩大“势力范围”,以实现新的跨域。天津滨海新区已上升到国家区域战略层面,加上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环渤海经济圈加快发展的势头势不可挡。长三角地区16市一体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城际交通和高速公路网不断完善,不仅长三角内部要素流动更加快速和便捷,而且凭借区域、研发、技术、营销、人才等方面优势将会聚集更多的外部资源。同时,在政策的推动下,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势头也将继续保持。在有限的要素资源和市场空间条件下,各区域围绕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总体看,2008年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经济继续处于新一轮增长期的上升阶段。但受发展方式粗放、外部需求面临回落、能源原材料产能过剩压力进一步增大等因素影响,2008年中部地区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初步预计增速为12%左右。 四 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实施中部崛起具体政策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提升中部地区的经济地位、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是,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一揽子扶持政策相比,中部崛起战略的具体促进政策和配套政策少,许多宏观方面的政策还处于悬空之中,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要继续加大对中部地区农业的投入,现有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复垦基金等要相对集中使用,向中部粮食主产区倾斜。要尽快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逐步提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标准,并对重要农资实行最高限价。要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和补偿协调机制,加大对中部地区重要的跨区域河流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中部地区金融试点政策,鼓励发展各种所有制的金融主体。出台具体促进措施,提高中部承接东部和国外产业转移的能力,对于东部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集中地区,国家在信贷、土地等方面要给予政策支持。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与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资源型产业比重明显偏高,不仅造成整体产业竞争力不强,也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今后一个时期,中部地区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产业,作为中部地区的主导产业来加以发展和培育,优先发展;对现有的资源型产业,要在进一步提高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的同时,鼓励区域内大型企业跨区域并购重组。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升级,更新换代发展新产业。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3.确立和强化新的竞争优势 在传统资源优势逐步弱化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强化新的竞争优势。一是提升区位优势。在区域经济加速一体化的现阶段,中部各省不仅要对内抱成团、加强产业分工与协作外,更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周边经济圈的经济联系。二是发挥人才技术优势。中部地区科技人才优势明显,武汉、郑州、长沙、合肥等都集中了很多高校及科研院所,中部地区很多高新技术在全国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要把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还必须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三是大力开拓市场资源。与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地区最缺的资源是市场资源,最薄弱的环节是把握与占有市场资源的能力不足。今后一个时期,中部地区要加快建立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开拓市场空间,大力培育品牌、专利、营销、管理创新等现代市场资源。 4.建立中部地区产业合作与协调机制 对于科技研发、现代物流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流域的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可以建立统筹协调机制,采取各种方式,率先实现不同程度的一体化。对于优势支柱产业,中部地区主要集中在煤炭、电力、交通运输、金属冶炼及食品加工业等领域,这与东部的支柱产业有明显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错位发展。在招商引资中,中部地区应建立统一的招商平台,共同确立符合中部地区加快发展需要的招商领域,避免相互恶性竞争。国家对中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重大项目,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引导,促进基础产业合理布局。 参考文献 《2007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007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007安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作者:柯常松,(1972~),男,安徽无为人,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阮华彪,(1976~),男,江西广丰人,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经济师。)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