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实践
时间:2023-06-22 22:40:02 | 作者:admin
路桥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源地之一。经过10年的大胆探索,路桥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在数量规模上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内部管理、生产经营和利益分配日趋规范,已从量的扩张转到质的提高上来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出广大农民高涨的种田热情,使得粮食供给告别了长期短缺的历史耻辱。上世纪90年代末,路桥区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主动迈向市场,开展寻求农产品增值增效,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千家万户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走出了一条“围绕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彰显“草根”精神的农业农村创新发展之路。路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推动了《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和《台州市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的出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一、创新现状和发展模式 路桥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源地之一。1998年4月,路桥区桐屿街道小稠村注册登记了台州市第一家以“合作社”命名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路桥区桐屿小稠枇杷合作社,拉开了路桥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的序幕。经过10年的大胆探索,路桥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在数量规模上迅速增加,更重要的是内部管理、生产经营和利益分配日趋规范,已从量的扩张转到质的提高上来。截至2008年5月,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01家,达到台州市级规范化建设标准的有36家。2007年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3.42 亿元,向社员返还盈余2365万元,基本覆盖了全区所有农业主导产业。?纵观路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成长,其农民专业合作社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特色产业型”实体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路桥初步形成了以台州农垦场为主的西瓜生产基地,蓬街、金清为主的笋菜、西兰花、红茄、洋香瓜基地,桐屿为主的枇杷生产基地,峰江、横街为主的葡萄生产基地和黄礁岛休闲渔业基地,而涌现出的大红袍水果专业合作社、绿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超藤葡萄专业合作社、渔联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黄礁岛休闲渔业合作社等具有一定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部分是农业产业化的产物。至2007年底,全区62家实体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21万户,销售农产品3.42 亿元,实现利润6345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农户十基地”的服务模式,使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从合作经营中得到更多的服务和实惠,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的双赢。 ――“生产环节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经济发达的路桥来说,已到了农业社会化分工调整的关键时期,一家一户一亩多地的传统小农生产逐渐被社会化大生产所取代。横街农丰植保服务专业合作社、金穗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合作社、立新农机专业合作社、桐屿明春枇杷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等,通过分割农业作业环节,开展专业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兼职农民向职业农民迈进。 ―― “资源整合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土地的升值和不可再生性,导致传统的农户间代耕、无偿转包、倒贴转包等土地流转越来越难实行。为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形式,路桥探索建立起台州市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弥补单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规模小、服务领域窄、市场竞争力弱的不足,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自律管理,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和会员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路桥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进行再联合再提高,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 二、创新实践发展的启示 地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又推动了农业特色产业布局的形成和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路桥区桐屿街道早在1996年就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依托5000多亩优质枇杷特色产品,因地制宜发展了4个枇杷专业合作社,其中桐屿大红袍水果专业合作社成为2004年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度建设和立法国际研讨会的参观点。各名优农产品重点产区籍当地的优势资源,发展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如螺洋、桐屿的杨梅专业合作社,新桥、桐屿的禽畜养殖专业合作社,蓬街、金清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又促进了农业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农产品面积不断扩大。葡萄产业在超藤葡萄、金藤葡萄、大丰葡萄、路南葡萄果业等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以席卷之势遍布全区。桐屿街道埠头堂村在路桥绿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200多户村民栽培的金针菇垄断了台州大部分和温州地区近70%的市场份额,年产值近2000万元。 品牌效应以及农村经纪人队伍、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推动了农产品市场和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的构建。路桥不少优质农产品在国内均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桐屿枇杷、白枫岙杨梅、黄琅海鲜等。随着历史的变迁,更多的优质产品渐渐被人们熟知,如蓬街洋香瓜,安溶葡萄,金清、蓬街的海水养殖产品等。路桥的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依靠积累下来品牌农产品组建。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成熟发展期后,开始对优质农产品实行商标注册,着力打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目前已创出了“桐屿”枇杷、“蓬蜜”洋甜香瓜等多个农产品知名品牌。2007年,全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绿色食品的农产品有11个,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8个。金藤葡萄、大红袍水果、亮普杨梅等专业合作社依靠农村经纪人队伍和现代物流配送方式,将合作社产品分级包装后打入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还促使现代农产品市场建设和流通网络不断完善,如绿森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推动了金清蔬菜批发市场的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流通采取订单供货、联营等方式,主动与城市连锁集团对接或合作,农产品昂首挺入超市,构建起从基地建设、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到终端卖场一条龙的现代市场购销网络。 建章立制,规范运作,保障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形成良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路桥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均按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服务社员为宗旨,与社员结成利益共同体,并建立起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实行民主管理,坚持规范运作,目前已完成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社员与所在社交易量比例返还盈余,建立起保底分配与流动红利分配相结合的办法,充分考虑社员的长期利益和当前的切身利益,使入社社员真正得到实惠。如大红袍水果专业合作社除按市场价收购社员生产的枇杷使社员受益外,还在当年盈余提取公积金后,进行二次分配,社员平均增收达3000多元。 三、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组织化程度不高,总体实力较弱。路桥区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不足2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41.7%的水平。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产销衔接不够紧密,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社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分布范围有限,生产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偏低,对市场影响有限。至2007年底,该区6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固定资产净值总和9997万元,还不及1个规模企业,从而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资金比较缺乏,发展后劲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社员自愿联合的合作组织,未得到国家投入,社员自我积累因收入增长缓慢而有限,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较长,很难快速发展。加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所从事的农业系弱质产业,风险较大,效益不高,不利于吸纳工商资本投入,对于加大投入扩大再生产有一定的难度。 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虽有规范的《章程》,但部分流于形式;少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虽健全,但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内部制度不健全,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社员二次分配比例小。 科技支撑乏力,产品竞争力弱。路桥农业技术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力量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急需的新技术、新品种供给不足,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研究应用薄弱,导致支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外力不足。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广大农民对发展加工、销售等高附加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足不够。 农业保险不够全面,规避风险能力有限。虽然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均有一定的规避风险措施,且政府落实共保体在台风、暴雨等情况下对水稻、大棚蔬菜(瓜果)、生猪等8个品种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但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覆盖面不够广,保障程度仅以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灾后恢复生产为主,实施的是低保额的初始成本保险,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保障可持续经营发展力度有限。 新时期新阶段,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努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同类合作社联合与整合,着力培育规模骨干合作社,探索“产业协会 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的复合经营模式。要强化宣传培训,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循章规范建立;强化政策扶持,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强化科技特色,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旺盛生命力;强化自主经营,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市场化运作。 (作者单位: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台州市路桥区发展和改革局)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