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B: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发展

时间:2023-06-12 15:50:01 | 作者:admin
主讲人:王�B(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经济学教授)    主持人:骆文智(潮州市委书记)   时间:2008年7月9日 地点:潮州市党政机关会堂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持人】同志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岭南大讲坛・巡回论坛,并且借这个机会举行潮州市2008年高考“创佳奖”颁奖仪式,在这里我再次向荣获这次高考“创佳奖”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祝贺。去年开始举办的高考“创佳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强烈反响,我们希望包括企业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都来关心、支持潮州教育界,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希望通过这次表彰活动,激励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务实进取并立志成才,学成之后回报社会,为潮州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同志们、同学们,今天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的岭南大讲坛・巡回论坛走进潮州,岭南大讲坛是我省高品位公益讲坛之一,也是我省文化大省建设的品牌工程之一,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现在请主办单位代表,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张国仪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张国仪】尊敬的王�B教授、尊敬的骆书记,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很高兴来到美丽的潮州。   我们“岭南大讲坛”是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高品位公益讲坛,也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品牌工程之一。其宗旨是弘扬人文精神,传播和谐文化,普及社科知识,提升社会理性。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启动六大板块:   一是“岭南大讲坛・学术论坛”,这个板块一般每月举办一场,自2005年12月举行启动仪式至今,共成功举办了31场。该板块主要邀请我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热点专家、学者型高层领导和海外知名学者等三类专家。内容以学术前沿理论和当前重大时政热点以及海外最新学术资讯为主。听众主要是来自我省较高知识层次的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和党政领导等群体;   二是“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这个板块自2006年2月启动以来,每周六上午举办一场,目前已举办110场,听众主要是来自广州市民。主要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跟踪解读公众关心的社会时事政治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岭南大讲坛・地市论坛”,这个板块自2006年4月正式启动后,得到全省21个地市的高度重视,已经陆续启动并开讲;   四是“岭南大讲坛・巡回论坛”,这个板块自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9场,内容上初步设计了两大系列,一是国事省情讲座,直接面向基层党政干部介绍我国时政热点和解读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与民情的基本状况,二是合格公民素质教育讲座,主要邀请擅长给普通老百姓授课的专家学者不定期的到全省各地巡回讲授,努力让群众了解个人怎样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实现多彩的人生价值;   五是“岭南大讲坛・艺术论坛”, 该板块主要邀请我省岭南文化艺术界的知名专家,以文化艺术内容为主题,坚持“用艺术滋养人生,让生活更加精彩"的论坛要求,努力打造我省文化艺术专家与社会公众沟通的动态平台,这个板块也已举办38场;   六是“岭南大讲坛・企业论坛”,这个板块于2007年11月启动,主要在珠三角范围每月举办一场,已成功举办了8场讲座。该板块主要邀请省内外知名的企业管理专家解读企业管理者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岭南大讲坛高层次、高品位、大众化、社会化、重交流、求互助的公益性讲座,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也成为宣传党和政府主张的一个新渠道,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窗口,交流思想文化、增进社会共识的新平台,成为广东理论宣传走向大众化、社会化、公众化的重要阵地,是学术交流的一个互动平台和文化大省建设的重点品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王�B老师,以“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今天的演讲主题。王�B教授现任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家人事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经济学会会长、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他还在一系列的学术团体任职。王�B教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他在宏观经济运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持过多项省级重大研究课题项目,并获得了各类优秀成果奖。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获广东省第二届优秀青年科学家,2001年获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我相信今天讲座结束之后,在座各位都会得到很多的收获。   最后我代表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对大家的支持表示谢意,一是衷心感谢王�B教授应邀到我们岭南大讲坛来演讲,二是感谢潮州市委、潮州市人民政府、潮州市委宣传部、潮州市社科联对我们岭南大讲坛工作的大力支持,三是感谢长期支持我们工作的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四是要感谢在座各位听众朋友的热情参与。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我们岭南大讲坛的情况,可登陆广东社科普及办网站或南方新闻网理论频道,上面有我们岭南大讲坛各个系列活动的内容和最新的预告。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张书记的讲话。今天的论坛主讲嘉宾是王�B教授,现任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院长,兼任国家人事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经济学会会长、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王教授从事多年的经济学研究,在经济研究和教育领域成绩卓著。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王教授为我们做报告,大家欢迎。   【王�B】谢谢。各位上午好,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发展”。这个题目也是结合潮州发展专业镇经济,一个是有相当的传统,二也是有非常厚实的基础,下一步如何发展,我曾经也在这里做过一些调查,想结合国际国内的一些经验教训,谈一下集群和发展的关系。   今天想跟大家讲这样几个问题,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发展,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问题呢?汪洋书记说“要以世界的眼光谋划发展”,我们就要看一下在经济全球化当中,这个集群或者是专业产品区,它究竟在国际上有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和过程,是衰落还是兴起了?第二是这个经济全球化和我们有什么样的关系,比如像潮州这样的地方来发展专业镇,专业镇是应急措施还是根本推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手段呢?我们来看它的必然性。这是我想说的一个方面的问题。(详细……)   第二个问题是集群与中小企业发展的依赖性。也就是说集群作为一个什么样企业的组织形式,我们说集群的发展主要就是来自于中小企业的聚集,就是给中小企业的发展搭一个平台,当然中小企业有什么样的弱势,我们在这里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分析。(详细……)   第三个问题是集群的路径选择与兴衰比较。我想在这里将景德镇陶瓷和潮州陶瓷做一个比较,为什么景德镇的陶瓷会走向衰落,也不能说它完全衰落吧,至少经济不是十分景气。我们这里的陶瓷在走向发展,在定位选择上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差异?我想用一些案例做一些介绍。(详细……)   第四个问题是集群发展与组织化扶持。是不是有了集群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呢?集群的发展还需要怎样组织化的支持提高持续的竞争力?本来我的演讲稿已经准备好,但是昨天晚上我看到以骆书记为组长做的关于潮州市的一个调查报告,我也很震撼,也特别详细了解了一下潮州的特色产业发展,我想在这里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详细……)   第五个问题是我对潮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议。当然不是十分成熟,连走马看花都谈不上,只是看到了一些调研报告之后,根据我的一些经验和情况的了解,谈一点想法。(详细……)  前言:选择本题目的背景    我大概在2001年就在关注整个广东一镇一品或者一村一品,本来这个概念是来自于日本,我记得当时我们在跟科技厅讨论“十五”发展经济背景时,我们提出一镇一品已经在广东成气候了,给它一个什么样的支持进行发展,经过讨论我们提出广东的这种特点有专业镇的特色,当然浙江是叫“块状经济”。专业镇有一个好处,因为它政府的边界是非常清楚的,在中国这样一种特殊的条件下,政府的力量,特别地方政府的力量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力量,认清这样的一种边界,比如说潮州这个地界就是归我管的,管辖权决定我自己的资源配置,我就配置在这样的范围内。但是像意大利的集群是不清楚的,托斯卡纳、罗马格纳这样的一些地方并不清楚,所以商会就起作用,在我们国家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是起着比商会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事先跟大家讲的一个背景,实际上我关注这个问题也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   前天我们到汕头,讨论的是什么问题呢?汕头、潮州地区专业镇哪一些再列入广东省科技厅的发展规划,其中潮州市的湘桥区,城西街道办事处又提出来要申报专业镇,当然这是城市,城市究竟怎样发展专业镇,等一会儿我们也会讨论到这个问题。   潮州有相当的基础,但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潮州专业镇的发展是应急措施,还是在国际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上,都具有相同的发展特点呢?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现在我们看到,实际上专业产品区在200年前,工业化的发展初期,很多的经济学家就提出来过,像英国、欧洲等一些地方都有这样的特点,但是有一段时间就销声匿迹、衰落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很多人又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这种关注是来自于实践的需求,为什么全球化的发展又会产生对专业产品区的需求呢?就是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集群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   一、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发展   第二个问题实际上跟汪洋书记到广东来谈到的一点,“用全球的眼光谋划发展”,我们想跟大家说,产业集群全球范围内究竟是怎样的特点,为什么有兴起的可能性?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个问题,这不是广东、浙江的地方性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大概有三百多个集群生存了150多年以上。东京周围做银器、厨房玻璃器皿的集群已经生存了很长时间,意大利的兴起也是因为集群的兴起,它大量都是中小企业,政府扶持的项目没有一个成功的,但是陶瓷、玻璃、皮革、服装等这些都是意大利最具竞争力的产品,而这些全部都是家族企业、都是中小企业。   在这个问题上,我想跟大家讲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全球化和集群化的联系   一个是全球化和集群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为什么经济全球化就一定伴随着集群化的发展?因为大家不是做理论的,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背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全球的资本市场超过了贸易市场,现在有上万亿资本流动,现在大家知道热钱,宏观经济一直在讨论国际热钱,热钱流到这里或者是那里,都会对一个国家产生影响和冲击,越南的金融危机和热钱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经济全球化讲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讲的要素。哪一个要素最容易流动呢?资本的要素最容易流动。比如说我是资本的所有者,我今天在上海,但是我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向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黄金市场等,通过这些资本市场可以把金融资源像是资本,打一个电话可能就把一部分钱从上海调到印度去了,再打一个电话又调到美国股票市场上去了,芝加哥的期货市场或者是纽约的股票市场,所以资本的流动是非常快的,金融市场越来越放开,使资本流动的成本越来越低。   同时我们看劳动力的流动,一个中国人假如到美国生活,或者是到印度生活,或者是到欧洲生活,包括教育问题、孩子问题、住房问题、职业问题等等,包括职业习惯,所以劳动力的流动相比资本流动成本要高很多,由于成本比较高,这个社会的经济全球化主要是资本的低成本流动,大量的在追逐流动成本比较高的劳动力。哪一个地方有劳动力、哪一个地方劳动力大量的聚集,劳动力是高密集或者是高知识层次的,这样的地方就会吸引大量资金进入,这就构成了地域性的发展。所以经济越全球化,集群越会得到发展,这就是集群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比以前更得到人们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是相对应、共生的载体,整个经济流动在全球范围流动越快,你的地域性发展也就越具特点,因为全球资本的流动总要放到一个地区与劳动力结合,才构成一个现实的生产力。这是我们讲到的一个情况。   2.经济全球化中的集群化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靠谁来支配呢?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一定要找主体,就像一个地方一样,你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要不就是政府,要不就是企业,总要找到主体。那么经济全球化中的主体是谁呢?等于是跨国公司,世界五百强公司。为什么我们现在大量关注世界五百强公司的活动呢?因为它的全球配置对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比如说同样都是劳动力便宜的地方,全球范围内200多个国家,劳动力便宜的地方70%都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只有少数几个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而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发展起来?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全是有劳动力成本低的资源,为什么不能聚集这些资本呢?可能就跟它的环境、交通、制度、地理位置等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因素实际上就决定了跨国资本的流动性、决定了跨国资本往哪里流动。   潮州有相当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三十年前,1980年之前,这个地方收入水平、生活、文化品位等和珠江三角洲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珠江三角洲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像东莞这样的地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域上的优势,它有了更多的外部流入资源,推动了它的发展。全球化中的集群实际上讲的就是跨国公司它在配置资源,全球范围内它往哪里配置,这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集群就是它配置的中间环节。比如说跨国公司在一个地区发展,中间的环节就是集群,哪里有集群,跨国公司把钱投入到这里,或者是建厂,生产出产品,假如这个地方是跨国公司整个战略布点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投入这个地区,这个地区就获得了发展。   给大家举一些例子吧。现在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那么退回五十年前,看整个全球社会,什么地方可以获得发展呢?当时全球是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苏联为主的共产主义或者是社会主义阵营,另外一个是资本主义阵营,边界像日本、南朝鲜等,这些边界获得了什么呢?获得了当时五十年代马歇尔的援助计划,他的援助计划是我封锁你,美国的想法是我不算经济帐,我只是要封锁你,形成一个资本主义阵营的链条。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日本获得了很多马歇尔的援助。一个地区的发展和整个的国际形势是联系在一起的,和整个战略布局是联系在一起的。   八十年代之后冷战结束,和平和发展成为主流,谁来配置呢?不是军事的资源来配置一个地区的发展了,而是跨国公司的经济配置,市场占有率成为配置资源的一个主要因素。亚洲四小龙的兴起,一定和它的战略地位,以及当时国际背景,它获取了一些美国的资源,美国到这里投资,目的是什么,都是有战略上的考虑,联系在一起的。八十年代之后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要关注这样一些变化,才能够使我们通过集群获得一些外部资源,能够更快的发展。东莞有很多的镇我们都做过调查,比如说清溪,过去是很偏僻的地方,但是大量的台资企业进入,然后中小企业跟着一起进,整个地区快速的发展,整个经济的节奏加快,从一个偏僻的地方一下子变成一个繁荣的小镇。这样例子在东莞实际上有很多。   当然还有另外的一些例子,面对国内市场发展起来的。比如说潮州就是属于这样的一个类型,还有中山的古镇也是属于这个类型。一会儿我们可以讲到。   3.跨国公司投资方式的变化   第三个经济全球化与集群发展我们需要了解的,就是跨国公司为什么现在不大量采用投资设厂的办法,而是采用分包的办法?就是因为现在科技进步加速,退回三十年前大家都在招商引资,吸引世界五百强公司进入,搞一个园区就让你来投资,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特点。现在很多跨国公司不采用这样的办法了,因为它投入下去,要有一个建设期、生产期,然后大量的工厂、生产设备一沉淀下来,假如说技术进步快了,这些设备还没有完全折旧、投资没有完全收回,但是已经过时了,所以现在很多跨国公司的做法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我们一定要关注的问题,比如上招商引资,我们招什么商、引什么资。   现在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采用直接投资的办法,至少这不是一个主要的方式了。哪里有生产能力,比如说印度有生产能力,世界上“金砖四国”,第一个就是巴西,第二是俄国,第三是印度,第四是中国,世界大国在兴起,有什么样的资源呢?就是比小国有更大的市场、更大的生产能力,就是已经具备了生产能力的国家。跨国公司把订单分包给你,我不再投资,你有能力帮我生产你就帮我生产,你没有能力帮我生产、接不到我的单,你就衰落。所以现在这个社会是接单社会、接单的市场,而不简单是定一个园区我就可以招商引资了,相对于吸引外资来说,这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的特点,现在这已经不是一种主要的方式了。   这是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什么叫第二次工业革命呢?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标准化,举一个简单例子,比如说在战场上打仗,双方都使用一些子弹,有机关枪子弹,也有长枪子弹,但是机关枪子弹和长枪子弹不能标准化,比如说机关枪的子弹打完了,长枪的子弹有很多富余,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它不能够互用,这对于战争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二十年代,兄弟公司提出了标准化的概念,在战场上就可以通用一些子弹了,可以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然后标准化从战场上走到经济市场上,比如说汽车,不管是什么牌子的汽车,标准化的零配件可以使用在不同品牌上,就可以规模很大了。第一次工业化是标准化,有了标准化才有了规模化,有了规模化才有了规模经济,才能够做大,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小型化、个性化。比如说我家装电视,要厨房、床头、洗手间、客厅的,需要的电视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个性化的生产,不能够全部是32寸的或者是29寸的。我们说一种产品打遍天下,13亿人都需要的产品实际上现在已经过时了。这就是经济的柔性生产,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的变化使生产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此可以判断,集群化的生产适合中小企业,而且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历来不是特别赞成中小企业全部向大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向大企业发展这是一种方式,大量的中小企业长期就是中小企业,我们通过什么样的组织方式使中小企业有竞争力呢?那么集群就是一种,组织中小企业形成集体性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当然我们把它叫成专业镇,这就是我想跟大家讲的第一个问题,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发展。由此回答集群在后工业社会当中,它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在国际范围内非常有潜力的发展组织形式,特别适合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适合于后工业化的市场个性化需求。比如说手表,有一些手表可能是装饰性的,人们需要的手表,可能一些大,可能一些小,那么就要根据不同人的喜好生产出不同的手表,这样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就不是一个规模化大企业所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中小企业的相互配合。  二、集群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依赖性    为什么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集群的依赖呢?需要通过集群的方式形成竞争力呢?中小企业最大的发展弱势或者是劣势,在哪里?有人说资金不足,中小企业经常贷不到款,没有抵押能力,我也看到潮州的调研报告,潮州地区以中小企业为主,观察金融数据,存贷的规模大概潮州是40%,也就是存款一百块在潮州能够贷出40块钱,那60块钱在哪里呢?肯定是跑到珠江三角洲或者是其他地区。   我也看到汕头比我们这里还低,它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在潮州的调查报告当中也有讲到全省平均水平大概是接近60%,也就是100块钱的存款在本地能够贷出去60块钱,但是在潮州大概是40%,最后归结是什么呢?说我们的中小企业多,那么贷款能力弱,因为担保弱、贷款弱、抵押也弱。肯定中小企业需要钱,但是症结是不是在这里?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既然是中小企业,那么技术不足,因为中小企业养不起技术人员。我昨天计算了一下潮州湘桥区城西街道办报的服装专业镇的材料,大概平均的规模,每一个企业大概是20多个人的规模,210多家企业,4800多个就业人,而五十人以下的就属于小企业了。   小企业肯定资金的运作就不行,然后请一个大牌的教授,或者是和某一所大学的研究所进行合作,没有这个能力,也养不起技术人员,找几个大学生,或者是研究生进行研发,没有这个能力。技术问题怎么解决,这是中小企业的问题。   第三个就是市场信息,市场信息是需要钱的,现在收集信息,特别是专业的信息是需要钱的,比如说在珠江三角洲做家具,像是乐从,我们知道那里很多企业聘请了市场信息员,不仅仅是在国内获取信息,假如说新加坡有一个家具展,白天家具展,晚上信息就传回来了,干什么呢?就是要有一批信息员在全球范围内帮它收集信息。欧洲市场有一个家具展,样品一出来,马上第二天乐从就可以生产相应的产品了,因为有信息员将信息传回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样的信息怎样获得?这也是现在面临的个问题,没有信息、没有市场,要想使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展,恐怕也是非常困难的。   还有就是技术信息、政府信息、制度信息等等,以及包括人才。家族企业是中小企业的一个特点,个体经营、夫妻店等等,这不是潮州特有的,只要中小企业各个地方都是一样的,全球都是如此。像意大利罗马格纳、托斯卡纳这样的地方,被称呼为“第三意大利”,就是意大利西北部的一些地方,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大部分也都是家族企业,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凭什么呢?它也没有向现代企业发展啊,我这个社会就是和别人不合作,意大利的社会就是个性化的社会,但是它仍然不能够说因为不合作我经济就衰落了,它找到了一种方式,就是集群的方式,在集群内每一个企业都是独立的企业,但是在外面我们通过集群的方式,使中小企业能够获得一个快速的发展。   我觉得中小企业的发展,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能够公司化、能够股份化当然可以,但是股份不了也还有其他的途径,未必股份化是唯一的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99%都是中小企业,也并没有走向大工业、大企业,中小企业可能是我们经济发展,或者是生存的一个长期形态,我们不要总说中小企业一定要做大,或者是一定强制做大,这就坏了,任何的做大都有一个市场范围。李嘉诚长江实业做的这么大,有一个历史的背景,也有一个行业的背景,现在是股份制企业,但是至少在董事局这一层还是家族在控制着。我们在了解集群和中小企业发展时,首先要了解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是不是要靠自己,一定要组织变革、制度变革呢?当然制度变革更好,大部分企业不变革,不变革它仍然有竞争力,我们给它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   中小企业最大的弱势、不足是在什么地方呢?可能大家一说就是这些问题,但是我认为中小企业最大的劣势是在于它的孤单,一根线要拉它容易断,一捆线变成一根绳子拧在一起就不容易断了。中小企业要把它们整合起来,这就是现代社会的新特点,也就是新的组织方式,既要保持中小企业的独立性,这个独立性就是很多企业不愿意和别人合作,不是讲潮州的情况,我举东莞的一个例子吧。2001年东莞某一个市长找我们去做一个项目,说王老师东莞是有星星没有月亮,在当时是这样的,也是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说没有大企业,大量都是中小企业,问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国有企业靠政府能够整合,但是能不能做一些民营企业的集团?当时我们说要调查一下,不能我们自己说强制让企业合在一起。我们就请来东莞的一些老板开了座谈会以及做了问卷调查,在座谈会上有老板说让我投资一个五星级的酒店,我自己有钱,没有问题,但是让我跟别人合作,我不愿意。不管是文化特点也好,还是经济发展的程度也好,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强扭的瓜不甜,不愿意合作有时候不是因为钱的问题,他们有钱,你让他们形成一个大的企业集团,各自占多少股,一起搞一个民营经济、上市公司,他自身没有产生这样的需求时,强制让他们做,肯定做不到。   走向集团化,或者是走向大规模,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当然资本积累、规模不断扩大、并购等等这是市场的方式,使它能够通过一些自我的限制。现在世界上唱主角戏的肯定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都是大企业,所以我们要向大企业发展,但是这是一个方面。大量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广东,既不想上市,只要有钱赚就行,附加值不断提高就行,那么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可以是什么呢?既要保证它在这样的一个组织范围内,就是生产方式范围内有独立性,不和别人合作,但是同时对外的发展又需要有一定的组织,使它有一定的竞争力,有一定的集体谈判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集群,就是这样的一种组织方式。   集群为什么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现在发达国家,比如说底特律,大家都知道底特律有三大汽车厂在那里,这个集群的生产,包括像是新泽西州,它的生物制药的集群,这些都是小企业,当然也是和高科技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熟悉的斯坦福旁边的硅谷,这是发达国家的集群,巴西也有大量的集群,孟加拉也有集群,巴基斯坦有集群,欧洲很多国家都是集群生产的方式,为什么呢?因为都是小企业为主。这些发达国家并没有说我一定要把你强制发展成为大企业,没有这样的,但是小企业的不足在于孤单和分散,我通过什么样的组织方式提供一种社会的扶持,让它形成一种组织的能力,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   借用国际上的发展经验,对于潮州的发展可能会有好处,这是我想说的中小企业发展的不足在于它的孤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它可以自己做大变成一个大组织,也可以以集群的方式,大家一起集体行动,但是在集体行动时每一个企业又可以保证自己的独立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集群。集群特别适合于文化特征、历史传承比较明显,个性化比较强的地方,经济上不太容易和你有太多的合作,但是我又希望借助于集体的力量帮我解决比如说市场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等等。   集群是什么,我想在潮州讲这个问题大家并不陌生,大家都应该熟悉专业镇,专业镇的概念也是我们提出来的。专业镇是一个应用性的概念,理论上是跟集群联系在一起。我们说集群是什么呢?集群就是一群企业围绕着一个或者几个相关产业在特定区域内的聚集。这一句话实际上里面有三个含义。一个含义是一个产业,就是一个地区发展一个产业,或者几个相关的产业。第二个含义,围绕着这个产业有一群企业。第三个含义,这一群企业分布在一个特定的地区,比如说枫溪的陶瓷,就是在这样一个地区,有这么一群企业,围绕着陶瓷这样一个行业,这就是产业集群。   集群究竟有什么样的好处、能够解决中小企业的什么问题呢?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集群大部分都是具有区位性,基本上都是在城市的周边地区,我们也会发现偏远地区,比如说粤北地区发展的集群远远不如粤东,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个地理位置的问题,交通、运输成本比较高。粤东的发展当然和历史有关系,和运输环境也有关系,港口、码头等,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和福建那边接壤也比较近,周围也挨着一些大城市。偏远的农村在经济发展初期肯定发展不起来大的一些集群、发展不起来一些专业镇,珠江三角洲为什么在八十年代能够发展出大量的产业集群呢?一个是挨着香港,一个是挨着广州。南海、东莞等地,首先解决的是运输成本的问题,“双转移”如果转移到偏远地区,其中一个问题可能就是运输成本会发生变化,这是企业需要考虑到的,转移之后运输成本偏高了,如果劳动力成本、资源使用成本能够替代这种偏高的交通成本,转移还是有作用的,这是需要进一步进行计算的。   潮州要发展这样的一些集群,实际上跟我们周边捱着城市、捱着主干线的交通运输线都是有关系的,没有这样的一个背景,在一个偏远的农村,说我的资源环境很好,想要发展出一些产业集群,这是不太可能的,在发展初期来说还不具备条件。这是一点。   第二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外部性,你生产陶瓷,虽然是日用陶瓷,锅碗瓢勺,我可能就去生产那个盆了,或者生产其他的东西了,但是我们使用的材料可能是相同的,我们使用的中间产品是相同的。我们在购买这些中间产品时,就有了一个规模经济,成本比较低。而且使用的生产技术,比如说上陶、上漆等,我使用另外一种方式生产,就可以有一个交流,我观察你,你只要生产出来,虽然我不了解没有看到你具体的生产过程,可是我一看到你的产品就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相互的模仿、相互的学习、相互的了解,在一个集群里内对于中小企业解决技术的来源是非常重要的渠道,我们称之为外部性。集群的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就是技术人员或者是厂家的学习。大概三年前我到潮阳区调查一家纺织企业,一位县领导带着我进去时,人家一看说你是教授,可以到我的二楼去,二楼是什么呢?是设计室。一般人来了是到一楼看,如果是客户就可以到二楼看,服装纺织集群设计是很重要的环节,也是高附加值的环节,而且熟人,或者是专业人士,一看你的产品就知道你是怎么设计的,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了所谓的保密,一般来讲不会让太熟悉的人进入实验设计室,这是很多中小企业保持自己技术秘密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但是无论怎样保密,在中小企业的集群里,比如说生产陶瓷,只要生产出这种产品,看到你这种产品我就大概知道你的技术程度或者水平,就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就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外部性非常明显。   还有就是嵌入性了。潮州这个地方同根同族,像枫溪生产陶瓷,大家都相互了解,一个家有几个企业,每一个企业大概是做什么产品的,然后这个人合作的程度怎样、规模如何,相互都知根知底,比如说我向你借一点钱、我向你借一点钱,也不需要打借条,这在浙江像义乌市场,过去叫地下钱庄,实际上就是体制外的金融市场。比如说借二十万、三十万,只要写一个借条就可以了,也不需要抵押,告诉我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内还了就行,利可能就有一分,或者是一分五或者是二分,或者更高一些。体制外的金融市场在义乌来讲获得了很快速的发展,这个快速的发展手续非常的简便,什么原因决定的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家都知根知底,你跑不掉的,你借三十万能够跑得掉吗?你走了,家里还有其他的人呢,所以不担心这个问题。这就是所谓的降低信任成本。如果到工农中建借钱,需要抵押、需要办各种手续,银行还要考察看看你有没有还款的能力,折腾一个月、二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可能这时市场的机会已经过去了。像义乌这样体制外的金融市场,之所以能够存在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就是因为它同根同族同地区,大家知根知底,不需要担保、不需要抵押,可能就直接把钱借给你了。   集群的好处,为什么它适合中小企业呢?比如说贷款的问题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方面可以解决技术的问题,相互学习,区位性方面,很多集群都是在城市的周边地区,在交通干线比较发达的地区,能够形成和发展。我们这里特色产业的发展实际上也是有相同的特点,这就是特色产业能够发展起来一些很重要的原因和背景。   我对集群的概括,它就是一个低成本的洼地。什么是低成本的洼地呢?我举一个例子。2005下半年我去美国呆了一年,给世界银行、美国麻省理工做一个研究,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广东产业集群的问题。当时在越南纺织业单位劳动力的成本,按照美元计算,每小时是3美分左右。但是在珠江三角洲,每小时的劳动力成本大概是6.7美分,比越南高出接近一半左右。但是珠江三角洲生产出的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仍然比越南的纺织品价格低,比如说服装、面料等。什么原因呢?就是珠江三角洲在当时很多都是靠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群生产产品,低成本,所以它具有竞争力。浙江的产品为什么有竞争力?因为大家都是中小企业,没有大企业的惰性,没有大企业的协调成本,中小企业比较灵活,但是又有类似于大企业的组织形式,对外谈判,对外的组织能力,所以成本相对来讲就低了。   现在像潮州这个地方,能够在21世纪以来这么快速的发展集群,而且这些集群还有相当的生命力和相当的经济活力,我想和这种组织方式是有关系的。假如说每一个小企业分散打天下,可能成本很高,但是如果聚集起来,通过这种组织方式来解决,可能就会降低很多的成本,这就是我们现在竞争力所在。   和非集群的企业竞争力相比较,集群内的企业竞争力会更强,有集群的地方和没有集群的地方,大概在2003、2004年时,我们给国务院发展中心做了一些专题,我们概括出这样的一些特点,现在这些特点更加明显。中国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呢?哪一个地区有集群,在当时哪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快。落后地区工业发展慢,慢在什么地方呢?慢在它没有这样的一种有效组织方式,所以像中西部地区,集群发展比较缓慢的地方,经济发展也会比较缓慢。这种组织方式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呢?一个人在创业时都会从小规模开始,没有钱,它要面临的人才问题、资源问题、市场问题、技术问题、信息问题、资金问题等等,怎样通过一个组织来帮助它解决这些问题,使企业缓慢的做大?这就需要集群。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中国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的中期相比较,实际上看的很明显,有集群和没有集群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很重要,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一千美元到三千美元左右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现在十七大报告,或者是经济工作会议,包括各个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里,都把集群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十一五”已经把它列入议事日程。   广东2001到2004年的数据统计,大家看第三行(见图),2001广东省专业集群所生产GDP的总和占全省GDP的比重,2001年是四点多,2004年就是十四点多了,2006年大概是十九点多。广东的快速发展,实际上集群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现在差不多是有250多家要列入广东省集群的范围了,06年广东省专业镇的分布,我在科技厅查的数据,潮州大概是12个集群,这是2006年底的数据。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当然汕头也是比较多的,20多个。还有就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比如说中山、东莞、江门、佛山等这些地方,实际上珠江三角洲并不是大企业支撑的,大量都是集群支撑的。潮州这一块也是比较高的,还有包括云浮等地。   这是广东省九十年代集群聚集的情况(见图),到后期,整个广东省的版图上集群就已经全面开花了。九十年代初期基本上集群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在粤东、粤西、粤北集群也是大面积的铺开,产业转移和集群发展怎么对接起来,也是这次讨论“双转移”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当然园区和集群的差别,我一会儿也会谈到。   刚才简单给大家介绍了中小企业对集群的依赖性,从广东、从我们地方的发展,从中国东、中、西部经济的差距,实际上很大程度是和这种生产组织方式是联系在一起的。潮州这个地方,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支撑组织方式,就是专业镇集群的发展。 三、集群的路径选择与兴衰比较    集群是中小企业一个有效的组织方式,但是是不是说中小企业一旦进入集群,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自然就具有竞争力、自然就形成了一种组织方式了呢?实际上不是的。集群也会衰落的,就像一个人一样,有成长期、壮年期、老年期。我们要想延长一个集群的发展,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呢?我讲一个比较的例子吧。   潮州的枫溪、江西的景德镇,我觉得这两个例子做起比较来是非常有意思的。都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我们就讲一下景德镇吧。去年我去景德镇调查,景德镇建镇多长时间呢?也是有一千年了,1004年建镇。它是2004年做的一千年建镇庆祝活动。枫溪镇是1300多年做陶瓷的历史。一千年的历史一直到现在,为什么到了九十年代以后,江西景德镇慢慢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要说学院有学院,那里有人才的聚集,要国家的支持也有国家的支持,那里有研究所,那里也有国家的定点单位,时间也有一千年的历史了,怎么就出现了慢慢衰落的迹象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   江西景德镇可能很多人都去过,景德镇的陶瓷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曾经被誉为白如玉、声如罄、薄如纸,非常的漂亮。过去江西景德镇的定位是做御窑,是官窑。烧一窑的碗,钦差大臣来了以后就要一件,其他所有的当着我的面都要砸烂。因为你是做御窑,我给你市场价格还要高的价格,因为我是皇上的代理,我能够支付得起你一个窑的钱,三倍、四倍,能够养得起你。江西景德镇在历史上不存在,或者特别不明显存在跟市场的竞争,它的产品大部分是供皇上使用。到了解放之后,仍然是大量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不管市场、不管销售的,这和历史上的官窑、御窑是一样的,就是管生产,生产之后我来这里拿产品,一窑里我拿走一件就走了,剩下我给你超出市场几倍的价钱补偿,但是不能留复制品,比如说一窑里如果两件产品流到民间,那是不可以的。江西景德镇不太关心市场的变化,只需要生产产品就可以了。中国China,其实本意就是陶瓷。另外化工产品里的高岭土,大家都知道做陶瓷要使用高岭土,高岭土的名字哪里来的呢?景德镇旁边的一个地方叫高岭,生产的土叫高岭土,只有这个地方的土生产陶瓷,于是配套成为高岭土,也就是说只有高岭土能够生产陶瓷,影响力就是这么大。江西景德镇这么一个地方,几乎影响到中国在历史上上千年和国际的交往,就是靠它的品牌,你说这个品牌值不值钱?当然值钱,国家当然也会支持,可是为什么就衰落了呢?   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很有影响,国家在五十年代又很支持,轻工学院、陶瓷学院都放在江西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国家级的也是在那里,这些都是人才。现在陶瓷学院毕业的学生往佛山走、往我们这边走。   改革开放之后江西景德镇怎么走向衰落的呢?过去大家都是国有企业,是国家队,我们竞争不过它们。但是改革开放之后这个地区留下了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人员,但是是做艺术陶瓷,还是做日用陶瓷,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艺术家的谈判能力非常强,比如说卖一个景德镇的瓷瓶,可能几十万或者上百万,作为国宝以前江西景德镇的陶瓷都是作为礼品,这样就有一批艺术大师做艺术陶瓷,身价非常高,这一批人的谈判能力,或者在八十年代之后的演变过程中,在决定着江西景德镇的发展前景。当大量的老百姓,改革开放之后大家收入水平提高了,需要更新换代一些陶瓷,当时景德镇还生产一些日用陶瓷,可是在国有企业改制变成民营经济企业之后,谁说了算呢?很多都是艺术陶瓷的大师来解决问题,他们来起决策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日用陶瓷慢慢就衰落了,更多是去抓艺术陶瓷了。可是艺术陶瓷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当然我们这边也在做艺术陶瓷,艺术陶瓷是有偶然性的,不是市场大众化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形成的,而是根据个人的眼光,艺术陶瓷的市场是非常非常有限的,但是可能会有很高的价钱。这样的特点不适合解决就业问题,不适合规模化生产。   我记得02、03年都来过潮州枫溪,潮州枫溪主要是在做日用产品、大众化,当时我还说日本的陶瓷、台湾的陶瓷,虽然很薄但是掉在地上摔不烂,里面陶瓷的原料发生了变化。在广州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的陶瓷150块钱一套茶具,非常的漂亮。我们生产出来的陶瓷呢,我还到枫溪的四楼展览厅看过,大概就是三十、四十块钱一套。那么差在什么地方呢?薄、轻、样式等等,但是有一点这几年发生明显的变化,枫溪陶瓷一直坚守着一个领域,日用陶瓷是一个很大宗的领域。   现在枫溪的特色产业500多亿,其中枫溪的陶瓷占了42%,这是我昨天看到调查报告里的数据,大概200多亿的产值。景德镇的陶瓷现在是多少呢?是20亿的产值,枫溪大概是它的十倍,中国“瓷都”的名称给你们,确实是名实相符的。大家都是一千年的历史,都是做陶瓷,最后什么决定了我有竞争力,而它的竞争力在衰落呢?这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它选择了市场比较小的适合于少数人、收入又非常高的市场。   景德镇的生产条件是很完整的,有土、有资源、有技术、有人才、有历史、有品牌,但是它选择了艺术陶瓷的市场需求,它的日用陶瓷现在实际上是落后了。日用陶瓷很重要的就是在于市场,像珠江三角洲也好,或者是粤东也好,经商的传统,看企业家的来源就知道了,北方的企业家过去来源大部分是做技术进而到企业家,而我们的企业家大部分是从销售经理发展过来,销售经理做市场,然后自己跳出来办企业,因为我已经把市场网络了解和熟悉了,再去做产业,这是南方和北方企业家一个很重要的差别。市场需求来讲,景德镇选择了一个市场比较窄、市场有限,而且集中在一个很高层、很有限的艺术陶瓷市场,而我们更多选择了日用陶瓷品种。   还有就是配套能力,景德镇的配套能力比较强,有学院和研究机构,我们这边还缺这种机构,一般化。企业组织方面,景德镇是大企业、国有企业为基础,我们现在这里组织形式就是中小企业,但是我们就是靠这样来推动发展。   结论是什么呢?通过这样的一个案例,景德镇是在低落,用衰落这个词可能不太好听,主要归结是御用陶瓷、官窑的传统,还有就是资产的专用性,决策的过程中更多的艺术大师做出了选择,选择了艺术陶瓷,选择了他们自身能够发挥作用,但是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相比较,日用陶瓷是大众化的市场,是有更多的市场空间的,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市场规模不断扩展的陶瓷,留给枫溪大量的日用陶瓷的市场。当然我们现在的艺术陶瓷比较也不错,但是最大宗的日用陶瓷是我们很重要的竞争力。   枫溪的兴盛实际上是和日用品联系在一起,在国际范围内也是这样的。下一步的发展,比如说枫溪的陶瓷,我们要盯住市场,这是没有错的,但是盯住什么样的市场这是需要讨论的,日本的陶瓷、台湾的陶瓷是盯住欧洲的市场、盯住是北美中高收入阶层的市场。一个人的月收入到达二万块钱,另一个人的月收入是一千块钱,基本上这两种人不在同一个商店里购买东西,市场在分层,企业选择什么样的市场定位,这对我们很重要。比如说提高附加值,什么是附加值?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把价格提起来,比如说过去一套产品是40块钱,现在一套产品是200块钱,我不能光提高价格,我要赋予这个价格什么样的质量、什么样的产品,什么叫提高附加值?还不是通过价格表现出来的吗,让人家觉得购买你的产品值,比如说购买日本的产品就是200块钱,购买你的产品就是40块钱,我凭什么就比它的产品低那么多呢?是样子好还是原材料呢?接下来我们在这个领域里,当然上品牌是一回事,实际上在陶瓷领域大家都会关注品牌,可是陶瓷的品牌和它的使用价值相比较,更多的人会忘记你的品牌,会知道你的使用价值,你的使用价值好,比如说我购买一套所谓台湾的陶瓷,我不知道是台湾哪一个牌子,但是我知道台湾的陶瓷很好,我就购买一套台湾生产的陶瓷,价格很高,但是质量很好,这就是一种市场的价格。   枫溪下一步的发展在参与国际竞争当中,是不是这样的一些定位,和日本陶瓷、台湾陶瓷有相同的市场层次,和这样的一些企业进行市场竞争,可能会使我们的附加值进一步提升,这不仅仅是在品牌上。另外在打国际市场时,举一个例子,我们不要太强调个人的品牌,实际上是一个枫溪整体的品牌,人家一说就是枫溪生产的,是一个集体的品牌。威尼斯有一个小岛,是做玻璃器皿的,我有去过两次。这个岛就是一个专业镇,有很多的玻璃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也让大家去观看,都是传统的家族企业。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品牌,但是谁都不记得他的品牌了,最后只是记得这个产品是这里生产的。我们在做品牌时,像这样的一些日用品,个人做品牌当然很重要,可是很重要的人家关注的是你这个日用品是哪里生产的,如果人家记得是枫溪生产的,这就是你最大的品牌、最大的价值。景德镇也有很多品牌和企业,可是你记得哪一个呢,最后都只是记得这是景德镇生产的。   枫溪的陶瓷是有历史的,发展也经过了一段曲折,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快速的成长,国内很多大众化市场,包括一些国际市场都抢到自己手里,这是很重要的一步。但是下一步,要做附加值要有品牌,品牌不是在某一个企业,一定要打枫溪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就更加有利了。   刚才我也说了,并不是一有集群中小企业就一定发展,集群就一定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景德镇也一样是有低落的时候,我们有兴起的时候。那么怎么样使我们兴起的势头能够持续下去,这个竞争力、生命力持续下去,我觉得这个集群还是需要扶持的。 四、集群的自发和组织扶持    集群的自发和组织扶持,一个是商会、一个是地方政府。   商会实际上就是会员制,在会员范围内怎么提供更多的服务。商会具体的规则大家都了解,我就不多说了。讲一个例子,巴西的Sinos Valley,这里有一个制鞋的集群。这个制鞋的集群是怎么兴起的呢?在七十年代后期美国有很多制鞋厂商,像是耐克、阿迪达斯等等品牌,他们都将自己的订单放到巴西生产。大家都知道巴西过去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当西班牙的经济发展起来、中国经济崛起,美国很多的订单都转到了西班牙、转到了中国,给巴西的订单相应就减少了,巴西制鞋企业集群出现衰落。   那么怎么使巴西制鞋集群再次振兴呢?商会就开始组织了。首先它说因为美国不再给我们订单,那我们就不能再给美国的这些企业做外包生产了,那么我就不能打企业的品牌了,于是我自己要创品牌。怎么创品牌呢?靠每一个中小企业创品牌成本非常高,这个时候商会决定,利用商会争取从国家那里拿到一笔钱,拿了这笔钱之后进行品牌和市场渠道的开发,中小企业进入商会实行会员制,谁进入这获得受益,在这样的市场网络中开拓新的市场,也就是拉丁美洲市场,像是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在这些市场打自己的品牌推动发展。   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个时候商会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从国家拿钱过来,铺市场的网络,因为商会是企业大家一起组织的,所以谁要想获得商会服务的这种福利,就必须要加入商会当中,作为商会会员交一些会费,这个会费是非常低的,我作为商会代表大家去拿国家的资源,拿了这些资源一起进行开发,使得巴西的Sinos Valley从过去依赖美国市场,变成自己主打品牌,在拉丁美洲国家国家利用自己的品牌扩张市场网络。它的市场品牌基本上就是叫Sinos Valley,巴西很多鞋就是Sinos Valley生产的,其实这里面有成千家的企业。巴西制鞋业在转型过程中比较成功的经验,商会在其中扮演了角色。   现在我们也成立了商会,也有很多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潮州在历史上商会的作用就很强,但是能不能商会不仅仅是在形式上,包括沟通信息方面,而且从实质作用上,能够作为一种组织,从省里,甚至国家,能够解决一些资金的来源,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这样的一些渠道,创造这样一些集体性的品牌,为大家服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第三意大利”的陶瓷商会我也想跟大家讲一下。03年我们和广东省科技厅一起去罗马格纳这个地方。我们是政府代表团,它是商会接待,本来就不对等,因为它说政府不管这一块事,就是商会管这一块,商会管这一块事有很强的利益。当时我们去跟陶瓷商会接触时,他们就说每年都会做两次展览,由商会组织陶瓷企业,当时广东省个别企业想加入到它的欧洲展览中,可是意大利陶瓷商会就是不同意,说如果你一展览,成本又低,样子又和我们的差不多,最后一定订单全给你们拿走了,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怎么办呢。我们也参观了一家陶瓷企业,当时他们告诉我们陶瓷企业那天休息,实际上可能就是工人没事干,仓库里堆了很多产品,卖不出去。很简单的计算一笔帐,它那里陶瓷一个工人工资是二千欧元,我们这边当时是二千人民币,就计算这个差距就可以知道了,光是劳动力的人工成本就是我们的竞争力。所以它们的陶瓷商会办展览,肯定不让我们进入,它要保护它的市场、它的企业。当时我们和他们谈,想让广东的企业进入。它们是实实在在通过商会解决在国际上拓展市场的问题,这是一个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组织形式。   集群不是大家聚在一起就是集群了,这是一种自发性,集群还需要一些组织的形式,有组织的集群才能够发展,商会是一种很重要的,在国际上代表集群进行活动的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我们现在在形式上都已经有了,怎么样发挥实质的作用,这一块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往下推。   第二个形态就是地方政府了。地方政府的政府现在在我们看来,可能又是很重要的组织了。在欧洲国家地方政府扶持集群有三个途径,一个是优惠政策,比如说税收等,一个是设立基金,比如说创新基金、技术基金、服务基金等,可以让大家来申请。第三个就是公共服务,比如说建立一些创新技术平台,像我们这次进行评审,就是看各个地方的技术创新平台,像是广东省给三十万,地市县区各自配套三十万,然后形成了发展,就是搞公共创新服务机构,这也是地方政府的一个作用。这些我们都已经在操作和实施,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我就不多讲了。   南海的创新服务平台最早做起来,有一定的经验,当时我们给南海提出的,广东省科技厅想做两个示范市,一个是珠海,一个是南海,当时我们先做南海的示范市,当时广东省说每一个示范市一年给一千万,给予五年的支持,五年五千万,然后自己再配套五千万,这个钱用来干什么呢?每一个示范市里都有很多的集群、专业镇,每一个专业镇建一个创新中心,这个钱就投入到这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给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包括生产性的一些服务。同时也设立一些创新基金,这一块珠江三角洲做的,我们感觉比全国其他地方要走前一步。   上面讲到全球范围和我们国家集群的发展,是离不开组织的扶持,如果没有组织的扶持,或者商会,或者地方政府,那么一个集群就可能会自生自灭,周期会非常的短。 五、潮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议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潮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议。   谈三个方面,做好“三个结合”、处理好集群和专业市场的关系、协调好园区和集群的关系。   做好“三个结合”,那么“三个结合”是什么呢?   首先是要和发展阶段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我们要看到集群是在经济发展过程的什么阶段,是一个最重要的组织方式。集群大概在三千美元到一万美元期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最重要阶段,这是世界银行的结论,当然它不叫集群,而是说专业化。就是说三千美元以前大概是多样化发展阶段,因为人们要生存,衣食住行什么都需要,只要是一个城市就要提供衣食住行,所以这个时候城市的发展是多样化的产业组织,并不一定聚集在某一个方面。到了三千美元左右的时候,开始进入到专业化生产阶段,某一种产品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这和我们说的特色产业,比如说十大产业,不算后五大产业,我算我们的前五大产业,像是陶瓷、食品、服装,还有不锈钢、工艺鞋等等,基本上这前五大都占工业产值的8%以上,8%是什么概念呢?一个地区一个产业占到总产业比重到8%,就是它的支柱产业了,所以前五大产业肯定就是你的支柱产业了。潮州现在人均GDP二千四五百元左右,广东省平均大概在四千美元左右。我们在门槛上,从多样化向专业化发展,拉动潮州从三千美元到一万美元迈进过程中很重要的节口。   广州市是700万户籍人口,1100万的常住人口,大概7000亿的产值,人均70000块钱人民币,按照现在的美元计算,就是人均一万美元。所以我给广州市出主意,我说广州市这个时候不能再发展像白马商场、塑料专业市场、布匹市场等等,该转移的向外转移,城市这些要有一部分,但是更多是时尚性的产业,所以广州大概是跨越了这个阶段。但是潮州在这个时候还是要有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以此推动你的发展,可能是一个很解决的节点。我经常讲做经济学在一个地方给人建议,首先要了解人家的收入水平,GDP不是唯一指标,但至少是我们认识和分析任何一个问题的出发点,这就是我们的参照系,所以首先是要和比较阶段相结合。   要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现在我们在发展专业镇、在发展专业市场,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比如说陶瓷、服装、不锈钢等,这些地方大概人均收入是在二千美元、三千美元左右,再往上发展,珠江三角洲的教训值得我们思考,当时在人均收入二千、三千美元时是无序的,只要有企业能够注册就可以发展起来,过了几年发现整个格局是比较混乱的,没有城市整体布局和整体规划。汪洋书记到任之后,也到长江三角洲考察,回来之后传递的一个很重要信息,长江三角洲每一个地市整体规划非常好,我就在问怎么会有这样一种规划呢?它的经济发展很快,规划怎么又能这么好,什么时候做的呢?我们可以发现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是在八十年代,那时大家都是无序的,只要企业进来,我有地你做了就行了,没有想过规划的问题,但是等我想到规划的时候,地已经让人家占了,如果做规划成本就很高了。九十年代长江三角洲就开始学珠江三角洲了,珠江三角洲遇到的问题,他们就进行事先规划,当然当时的地远远不像现在地的成本这么高,政府把地拿来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这个地区就是做工业区,另外一个地方是生活区,还有一个地方是做功能区,等等这样一规划之后,土地的利用率,以及整体的配套就可以加强。九十年代中后期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吸收了珠江三角洲的教训,这一块它就做的很好,现在也发展起来了,这一轮我们在看,它就走在了珠江三角洲的前面了。   我们现在做规划,为什么要和规划结合起来?现在我们的专业镇、特色产业都发展的不错,但是我们要想到人均一万美元时,实际上这并不遥远,珠江三角洲人均收入从三千到一万美元经过不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到了。人均收入一万美元时老百姓究竟需要什么,我们要想这个问题,是不是把很多的制造品还放在城市里呢?下一轮的发展,在城市整个规划做大的时候,九十年代初期谁也不会想到番禺、增城、花都、从化会纳入到广州市的版图里,但是现在已经纳入了,你就要想到整个的规划。专业镇要有一个持续的发展,到我们人均一万美元时专业镇仍然要有相当的竞争力,但是这个时候的竞争力不是在城市里面,是在城市的郊区或者是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下一步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土地的价格是越来越高,土地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还有就是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结合起来。这一轮广东省强调现代产业体系,不仅仅是第一层次的城市,像是深圳、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先进制造业、包括服务业,也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实际上潮州现在的发展,大概的状况也是十、五十、四十的样子,第三产业当然有相当的发展空间,但是不是说刻意发展第三产业。在我们现在的收入水平下,真正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火车头还是第二产业。现在我们的第二产业,或者是特色产业,大部分是传统的日用工业品、非耐用消费品,这些产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技术质量的更新特别快、信息要求非常快,市场竞争对手也非常多,这个领域的变化非常快,那么我们怎么和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呢?实际上就是要进行信息化的改革。   什么叫现代产业体系?说句实在话,在经济学家的眼里没有现代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原有的产业加上一个现代技术,没有过时的产品只有过时的技术,也就是说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每天都需要的,2000年前是这样,现在依然是这样,但是它的工具和产品在发生变化。比如说服装,服装是不是传统行业呢?巴黎的时装请美国麻省理工的教授做顾问,解决服装的面料问题,吸汗又不沾身体,而且又穿的舒服,像棉一样。这些你说它是传统行业还是现代行业?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陶瓷,有地方说陶瓷是传统行业,但是现在有陶瓷厂利用陶瓷做刀片,非常非常精细,要求的精度也是非常高,属于高科技,所以谁说陶瓷是传统行业呢?现在的行业要和新技术结合起来,不断的用新技术开发原来的传统原材料,把信息化加进来,这就使过去的服装行业、陶瓷行业、不锈钢行业等等发生变化,这就是现代产业体系,我们不要想的那么复杂,高新技术鼓励大家去做,比如说生物、医药等,但是这是高风险的行业,在我们这样的地市可能支柱性的行业仍然是我们相当一段时间支撑的主要力量,但是我们怎么和现在的时代结合起来呢?就是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它能够有一些新产品,或者是新的市场、新的原材料使用,推动它的发展。   第二个建议是处理好集群与专业市场的关系。   集群是一种专业生产,在珠江三角洲来讲,是先有专业市场后有专业生产,就是集群的发展,大量珠江三角洲的集群发展是九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比如说像广州周边的南海,九十年代初期有钢材、水泥、木材、铝型材市场,但是这样的一些市场很多都没有留下来形成产业,因为南海没有这样的资源。留下的是什么呢?留下的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些人能够进入的,比如说大沥的铝型材,还有一些家具市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像是乐从做家具、做沙发,开始的时候也是做贸易,意大利的沙发代理过来,然后卖到内地市场赚钱,中间赚一个差价。当时意大利沙发过来一套大概是七八万,非常贵,偶然有一个企业在运输过程中沙发破损,老板非常心疼,哎呀找几个技术员,做贸易的未必懂生产啊,找几个技术员看了一看,技术员说这个很简单啊,我这么一弄就行了。老板就动心思了,这么简单的东西干脆我们把原料弄过来生产就行了,这样一生产,过去我是代理沙发,现在我就是进原料自己生产沙发了,一套生产沙发的成本二万多块钱,我八万多块钱卖出去。中山有一个地方是做红木家具的,也是这样的,开始是收购红木家具,收购回来打亮再卖出去,收购的数量不够,而且老百姓的需求非常大,到处收购找不着。怎么办呢?于是他们发现这个东西也不需要品牌,简单的磨一磨就行了,干脆自己生产,红木家具就这样生产出来了,变成了生产红木家具的专业镇。我们都允许一个企业、一个集群在发展初期的时候,生产产品的质量并不是很高,所有的国家都是这样的,并不是一下子质量就提的很高,但是有一个慢慢改进的过程。现在中山的红木家具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了。专业市场和专业生产,我们实际上看到珠江三角洲的成功经验是以专业市场带动了专业生产的发展。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人聚,然后把生产变成了前店后厂,然后自己生产,市场慢慢搬走了我生产的网络留下了,这就形成了专业集群,也就是珠江三角洲的经验。   专业市场和现代物流产业的关系。专业市场并不等于是物流,物流是做配套的,物流要有物流的主体,谁做物流,谁是第三产业,谁是第三产业的主体,那是企业。只要有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周围,我们不要说的那么复杂,什么现代物流产业,实际上就是做仓储、做运输的,我记得八十年代中期西桥做调查时,西桥就有一个专业市场,大量的人,这是有形的,铺面都是卖布的,然后旁边有很多三轮车,当时还没有很多的汽车呢,然后拿三轮车拉,这不就是物流嘛,物流不就是运输、配送和仓储,帮助你运的。要有专业市场才有物流产业,专业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流动性。你到浙江义乌看,或者是温州看,那么多的小商品市场,那么多的集群块状经济,很多服务业都是跟这些集群有联系的。   现在我们还需要考虑专业市场与网上交易市场的关系。举一个例子,汪洋书记到浙江见了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我觉得汪洋书记见马云有两层含义。一个,马云是一个企业家,搞网上交易,广州、广东要培养更多类似于马云成长的制度环境,能够使马云这样的人成长起来,有利于这样的人成长起来。第二,承认网上交易是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的小孩现在买东西,很多都不是在现实市场中购买的,而是在网上订货,这说明这是年轻人的市场,谁占领这一块市场谁就占领未来,年轻人的市场更多是网上交易市场。专业市场一定要和网上交易配合起来,网上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年轻人眼球的市场,我们现在在做专业镇的时候,要发展专业市场,同时要把网上信息化结合起来,这构成了我们很重要的支撑。专业市场和网上交易是两条腿一起走。   专业市场与营销网络的关系。专业市场是我们的起点,我们过去做专业市场凭借自己的优势,可能在潮州由于地域关系,很多专业市场在这个地方发展并不像珠江三角洲那样发展,但是这并不可怕,网上交易和营销网络这实际上构成了现在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现在四川组织一个展销会,大连组织一个展销会,只要展销是和我们的产品相关的,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进入。国际上很多地区无时无刻都在组织展销会,我们能不能通过商会,把自己的产品放到这些展销会上,这靠政府、商会和国际上的谈判能力,这是很重要的。拉斯维加斯大家都知道是赌城,实际上它也是国际会展一个很重要的城市,一年几个大的会展,几乎都是不落幕的,不断都有展销会。在现代社会里酒香还怕巷子深,信息现在是非常重要的,这就使我们要利用很多渠道做好这件事。   第三个建议是要协调好园区和集群的关系。   前一轮我们发现很多地方政府在做园区,搞园区经济,有了园区就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吸引外资进入,几板斧推动经济发展,几乎成为定势。现在又出现了一个集群,集群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和园区有怎样的联系?我们说园区是政府划定一块地区,然后给它一定的政策优惠,吸引外资进入。那么集群是什么呢?集群有外部性,技术外溢、知识外溢,包括大企业要和它进行配套,可能吸引中小企业进入,形成了网络,这是一个自己的过程。我认为集群和园区根本不是一回事,不是一回事是对的,但是二者能不能结合呢?在调查增城和花都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这二者能够结合,这就是中国特色,在西方是不能结合的。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花都的皮革市场,或者说汽车市场,我们就说汽车市场吧。汽车市场是政府先划定一个区域,像园区一样,吸引一个汽车配件企业进入,或者是大的发动机生产企业进入,它进入之后,在很短时间内这家企业就吸引了它的配件企业进入,园区的特点是什么?吸引这些企业进入,但是企业之间是没有联系的,比如说我们的技术开发区、民营科技园、工业园区等,过去做生物的企业进来了,做医药的企业进来了,做IT的企业进来了,做传统产业的企业进入了,但是企业到了这个园区之后,这些企业之间没有上下游的联系,没有配套、采购商供应商的联系,这一种园区就像是一筐子土豆,企业与企业之间都是孤立的没有联系。但是现在呢,就像是增城和花都的汽车园区,政府定一个园区,然后大企业进入,大企业一进入,带动了很多相关的中小企业进入,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进驻,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汽车产业集群,所谓集群就是相互分工联系,上下游配套的。   园区和集群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过去做了一轮园区,但是现在大家都在忽悠集群了,是不是园区的理念过时了呢?和我们中国特色的,或者是和地方政府有作用的,能不能把园区和集群结合起来,还有我刚才讲的,能不能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这里的城市规划就是发展陶瓷行业,这个园区我不在乎一年或者是二年内摆满,我就是盯准了就是陶瓷集群,大集群慢慢吸引进来,大集群带动中小企业的集群大量的进入,这样园区慢慢变化了陶瓷生产集群,又有一个城市的规划,又和政府有意识的组织,与市场的引导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我们现在有可能在下一步发展整合的东西。所以要把园区和集群整合起来,可能在规划的引导下,利用过去的一些园区做好园区的规划,还有一定的政策,把园区和产业定位结合起来,做好我们集群大企业的引入,一旦大企业进入剩下就是市场行为,大企业慢慢引入一些小企业。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要处理好,政府做好园区,因为政府拿地是需要钱的,政府也是需要还给农民钱,也有一定的成本,政府拿了地做了园区,园区里的企业大量进不来,政府要付出成本,有没有这个承受力来付出这个成本。有能力的地方,看的准能够发展成集群的就进行整合,不能发展成集群的我们可以往后拖一拖,这可能是下一步,像潮州已经产业集群发展到这样的规模,现在不是忽悠潮州如何发展产业集群,是已经发展起来如何可持续发展。   今天我只是谈了一点个人想法,不一定正确,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主持人】同志们,刚才王教授给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王教授的报告主题鲜明、论述精辟、信息量大,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学术性、理论性、前瞻性和针对性,使我们在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中对如何培育产业集群、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也对我们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好特色产业基地、抓好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学习贯彻,当前我市正在认真的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和市委的统一部署,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努力推动潮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最后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王教授为我们做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   今天的报告会就到这里,散会。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