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学的概述
时间:2023-05-18 18:49:46 | 作者:admin
现代化的工商企业一般规模较大,管理的内容广泛,管理的层次繁多,生产技术和产品相当复杂,劳动分工日益精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的需求千变万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各个领域,而且还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以及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一系列的经济关系。要管好这样的企业,就必须以管理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和以实践经验作为借鉴,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原则,运用一定的职能形式、管理方法和手段,需要建立一定的管理制度作为保证等等。企业管理学就是适应管理发展的要求,从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门学科。它是由一系列的管理原理、管理职能、管理形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所组成,并用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活动的科学。它是一门以企业管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研究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企业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的边缘科学。也就是说,它不是基础理论科学,而是为了指导管理实践的应用科学;它也不是只限于某一领域、某一学科,而是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大领域,综合运用经济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社会科学的成果而形成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纵观国外企业管理学的长期历史演变,可以说主要是企业成长和与企业成长相适应的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企业成长包括两个方面,即量的扩张和质的变革。量的扩张指经营资源的单纯增加,比如销售额的增加,利润额的增加,人员的增加等。质的变革指产品、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组织与管理的创新。质的变革非常重要,即所谓一个企业不一定总是变得更大,但必须变得更好。
现代企业诞生至今,基本上可以用五个历史阶段来概括,每一个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管理理论的出现。
1.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和普及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时间是从世纪中叶到世纪末大约年,这是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与普及的时期。最初的变革主要发生在英国、荷兰等西欧国家,以后逐渐扩展到北美、亚洲等地。股份公司制度的最大特点有二一是实行了有限责任制度,创造了法人组织这一现代组织形式二是实现了一股一票的股东平等和股东大会中少数服从多数的现代组织原则。
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的主导理论集中在企业论或企业制度论方面,提出了营利企业、企业家、所有与经营的分离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凡勃仑等人甚至认为,现代经济理论必须是研究包括企业动机、目的、方法、效果在内的企业行为的理论。
2.大企业体制阶段
这一阶段是大概从世纪初到年代初,也有年。股份公司制度的建立克服了制约企业扩张的人为界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又为企业组织的巨型化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现代企业发展初期的西欧国家中,普遍产生了残酷剥削工人、催残女工和童工身体健康等问题,因而在这些国家,“企业性恶”论调比较流行。因此,现代企业的继续发展,在西欧受到了较大制约,而转移到了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特别是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了美国的重工业和化工业的发展,战后,出现了汽车、石油、化学、钢铁等行业的扩大生产。进人世纪,在美国企业的带领下,现代企业开始走向“大企业体制”的新时期。
大企业体制的基础是三个大量,即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和大量消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由于忙于恢复生产,市场需求量很大,按当时现有的生产能力,开足马力也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因而出现了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和大量消费。尤其是使未遭战争破坏的美国经济出现了暂时的繁荣时期。当时,对企业来讲,只要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并保证产品的质量,就不愁产品卖不出去。在这种形势下,“规模经济”理论成为这一时期企业成长的主导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就是研究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实行最优规模的理论。
这一时期,同“规模经济”理论相适应的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是:(1)以提高企业内部生产效率为中心;(2)以基层和专业功能性管理为重点。主要管理理论有以研究提高生产效率为主的泰罗的科学管理和工业工程(IE)。这一时期的组织理论也应该属于生产组织理论。30年代兴起50年代得到发展的行为科学,也是研究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效率的重要理论。
3.企业多角化、跨国化发展阶段
由于规模扩张的有限性,企业为了盈利最大化,实行跨行业参人和兼并、多角化经营、跨国化发展。这在60年末70年代初非常盛行,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总之,到了60年代后期,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由于市场容量的有限性,不断增加的产品越来越面临着原有销售市场相对饱和的威胁另一方面,原来落后的国家,包括战败国日本和西德的生产追了上来,市场就更加紧张,竞争更加激烈第三方面,由于石油危机的出现,以及新技术革命的涌现,使企业经营环境更为复杂多变。这样,企业为尽量维持高速成长和减少资金风险,其扩张范围已不在单纯局限于某一行业之内。工业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跨行业投资和兼并、收购不同行业企业,经营多个行业、控制多个事业单位的巨象型企业在这一时期成为企业的典型形式。同时,国境线也为企业的飞速发展所突破,大企业的触角在全球蔓延,拥有多重国藉的跨国公司也兴盛起来。
在这种形势下,管理理论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企业要把了解、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开发新的市场,扩展企业经营范围,以及利用好企业经营资源,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作为管理的中心问题。同时,多角化经营,也必然对同以往“规模经济”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提出挑战,因为它们不能回答多角化的企业如何处理多种事业之间的资源配置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管理问题。因而,经营战略理论就成为这个阶段的主导管理理论。二是由于企业环境复杂多变,如果企业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就会失败。因而,企业内生产效率固然重要,但获得经营成功的首要问题,是适应环境变化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只有在战略正确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才有意义。战略决策属于高层管理问题。因此,企业管理的重心就逐渐由基层转向高层,由专业功能性管理转向综合性总体、全局性管理。
这一时期的主要管理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和权变理论。
事业重构运动阶段这主要存在于年代中期到年代末期。如果说企业追求多角化和跨国化依然是“大的就是好的”这一思路的延续的话,那么,事业重构运动的出现则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大转轨。企业的事业重构不同于单纯的多角化经营,新事业的增加往往与旧事业的放弃同时进行,使企业的事业结构保持在一种经常的“优化状态”。
例如,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它是一个跨行业、全球性的股份公司,经营范围多元化,横跨个行业领域。该公司于年代前期,根据“独一无二”的产品战略目标,即公司的产品要在全球、全美占第一、第二,集中调整事业结构,发展“独一无二”的高科技产品,将不能争取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改进而成为第一、第二者卖掉或关闭,并且将出售生产线和业务部所获得的资金用于发展有前途的事业部,特别集中在高科技和高效益的产品和业务的研究开发和扩大生产上。同时,还兼并和购买其他公司的生产线或业务,扩大自己的生产经营能力。
又如,有的公司强调实行“关联多样化”,就是要求经营的事业,或者有共同的市场、或者有生产类似的产品、或者使用类似的技术,把同原有事业没有关联的经营单位卖掉,通过调整经营范围,提高竞争能力。
事业重构运动出现的本质原因,是因为单纯追求扩张迫使企业利润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所有者的利益,因而所有者强化了对企业行为的利润制约力度。在此之前,随着股份公司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程度的提高,企业行为和经营目标越来越为经营者所左右,“扩张第一”的经营者目标变成了企业目标。这一倾向在初期时,曾带来企业规模与利润的同时增长,但到了后期,由于世界范围的市场开拓已基本完成,企业扩张前景明显看坏,加之新兴工业国家参入竞争,因而促使扩张率与利润率之间出现矛盾并迅速激化。所有者的压力使经营者开始在扩张和利润两个目标之间追求协调。因此,考虑和规划经营资源的整体结构问题和应变问题成为经营者的重要课题,研究企业如何从原有事业领域撤退的理论也应运而生。这预示着以往那种单纯规模扩张的思路已基本走到了尽头。
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论有有网络组织理论和企业集团理论等,其有关企业分化和中间组织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一阶段企业文化论也取得了相当的发展。所谓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它包括价值标准、经营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以及企业形象等。它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对全体员工进行企业意识教育的微观文化体系,借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向心力和能动力,齐心协力实现企业的目标。
随着企业文化的兴起,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领导艺术等被大力提倡和赞扬。许多人认为“战略加文化等于卓越”。
企业重塑思潮阶段进入年代,美日等国开始对一百多年来曾对经济和企业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的股份公司制度提出疑问。由于一部分经营者妄权专断和世袭等问题的出现,股东的反攻夺权、要求改革董事会的呼声迭起。出现了反股份公司,反企业本位等多种观点。另一方面人们还感到,仅仅企业内部的事业重构运动似乎已难以解决现代企业面对的发展课题,开始思索如何才能使企业完成一次根本的革命。这两方面的要求,促使了企业重塑思潮的诞生,使企业管理学的革新又回到企业整体的层次。这就是到的思路大转换。
因为时间较短,有关企业重塑的理论还处于创始阶段,所以要断定这一阶段的主导理论比较困难。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把它叫一种思潮。但这一思潮中有两大支流却是明显的,一是有关企业制度创新,一是有关企业成长创新。
年前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和普及,是对社会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它为企业的高速成长和扩张提供了制度性条件,其后很长时期基本上没有再对企业制度提出过明确的置疑,显示了以股份公司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极大包容性,但年代以来,反股份公司,反企业本位等观点的出现,使现代企业制度进入了创新阶段。
问题大概出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这一企业管理学的中心课题上。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来,实践和理论大都集中在如何使所有权与经营权达到彻底分离的思路之,目的都是为了强化经营者的地位,使企业发展能尽可能地摆脱所有者的制约。而现在,单纯追求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思路开始受到怀疑。在现阶段,考虑两者的关系已不仅仅是分离,更不是分离得越彻底越好。反过来,也不是要简单地回归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最重要的应该是探求两者的结合形式。
其实,尽管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普遍采取了股份公司这一法律形式,但在所有与经营的关系处理上,却本来就非只有一种模式,至少存在着美国、日本和德国三种模式。其各有优点又存在着各自的问题,因此,要想在企业制度一般理论上有一个突破很不容易。代理理论有可能成为研究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理论之一。
代理理论把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用一种法律概念即“本人一代理人”的概念来表示,并把研究焦点放在如何解决两者矛盾的机制之上。这一立脚点既不同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结合”的新古典派企业理论,也不同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完全分离”的经营者派企业理论。代理理论把企业看做一个由签订着一系列代理契约的人所形成的组织体,分析的焦点是企业的内在均衡过程。它一方面重视投资风险负担与经营决策职能的分离,另一方面又强调代理关系的存在,重视对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的制约机制,因此具有折衷的色彩。除了代理这一核心概念之外,信息的非对称性、逆选择、道德危险等构成了代理理论的独特概念体系。
代理理论研究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主要涉及企业制度创新问题,但并不能解决现代企业成长所面临的全部主要课题。对于现代企业的成长,不只是提出一种新的制度模式,还包括如何认识个别企业的个别问题,如何才能推动企业重塑等等课题。涉及这些课题研究的有范式革新论、企业成长论等理论,其观点独特,也颇有理论新意。
范式(paradigm)革新论,是研究如何认识和变革原有范式,并建立新范式的机制的理论。
现代大企业普遍患有保守、官僚、低效率等“大企业病”,范式革新论则针对其病状提出了反常识思考、价值联锁重组、创造性破坏、范例的重要性、知识的共有、企业的自我革新等一系列概念,力图有效解决这一顽症。
企业成长论虽然并非90年代才出现的新理论,但其以经营资源及其结合形式的变化为主线,兼顾到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两个侧面,不断地推出新的理论观点,因而一直是领导企业管理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分支。企业成长论从总体上把握企业动态,按照经营资源的变化形式指出现代企业的成长分为量的成长和质的成长,按照经营资源的取得方式又分为内在成长自我蓄积和外在成长(M&A),而这些成长既是企业的经济目标刺激的结果,同时又为这些经济目标所制约。企业成长论指出企业内存在着规模经济、成长经济、多样化经济和革新经济以及它们的结合形式—复合经济。认为企业是个可持续成长的组织体,其内部蓄积的经营资源中永远有一部分是未利用资源,未利用资源使资源间产生不均衡即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是企业不断发展、革新的原动力。企业制度的革新也好、经营资源的配置管理也好,最终是要使这种原动力得以释放,换句我们容易理解的话说,就是解放和不断解放企业的生产力。
企业重塑思潮的兴起,触及到了企业管理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这似乎预示着现代企业在走向一个全新的时期,有关企业管理的理论体系也要来一场大革命。
(一)20世纪50年代,企业管理学开始建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一个伟大的新中国在千疮百孔的废墟上建立起来,没多久就经历了残酷的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当时百废待兴,困难重重,但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奋发图强以前所未有的巨大激情努力工作,经过三年艰苦的恢复时期,经济上取得了初步成绩。1953年开始轰轰烈烈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在苏联大力帮助下,一大批国有大工业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急需大批各式各样的建设人才,原有根据地的兵工厂和少得可怜的手工业作坊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工业的需要。当时,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实行严厉的经济封锁,唯一的办法就是一边倒,向苏联学习,因此,将苏联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经验和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全盘照搬过来,本人54年上大学读的专业是采矿工业经济与组织专业,所用的教材大部分是翻译苏联的教科书,如“煤炭工业生产组织与计划”,强调该课程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下属一门具体经济学,是具有鲜明的党性,阶级性和战斗性,必须执行党和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工人阶级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按照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主要从企业的范围内研究企业科学管理、生产组织与计划的方法,当时强调企业管理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取决于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并最终为经济基础服务。
在企业领导制度上,开始时完全按照苏联的厂长负责制(一长制)来进行管理,企业管理大小事务均由厂长决策,同时建立健全了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一套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它对于克服当时生产管理混乱,无人负责的现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在具体执行中,有些人不加分析地照抄照搬,片面强调现代化大生产要求,集中统一指挥,单纯强调行政命令和用行政办法管理经济,出现了削弱党委领导和民主管理的现象。因此在1956年党的八大会议上,决定在企业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也就是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是重大问题都应当经过集体讨论和共同决定,凡是日常工作应当由专人分工负责,企业党委领导也应遵循:“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决,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的领导原则。1957年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又决定在企业执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
50年代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基本上是按照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进行管理,但在具体的生产管理,劳动管理,成本管理中则是按照欧美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初实行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管理,比如工作日写实,测时的时间研究,工作研究,劳动定额的制定,工资报酬的发放基本上是按照泰罗制、福特制来进行。
(二)20世纪60~70年代,企业管理学得到一定发展,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企业管理学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60年代初期我国经过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取得了较快地发展,但由于领导者的“左”倾、冒进、急于求成的思潮泛滥,政治运动频繁,特别是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提出,直到1966年开展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对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在60年代前半期,在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指导下,企业管理学在这期间最有影响的是中央号召在企业管理中贯彻“鞍钢宪法”,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企业不合理规章制度,实行企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相互结合共同研究,解决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倡导“工业学大庆”和树立“铁人精神”,所有这一切,目的是试图探索一条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在此阶段,中国企业管理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可惜这些可贵的探索,在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丧失殆尽。
70年代后期,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彻底清算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到经济建设的正确轨道,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的路线,中国企业管理学真正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由原来将企业管理学的性质定为党性,阶级性和战斗性改变为企业管理两重性,企业管理既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1979年9月由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发起联合冶金部所属四个院校合编一本“冶金工业企业管理”(试用稿),在书中明确提出企业管理是一门边缘科学,它研究的对象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方面,而突出的是合理组织生产力问题,力求生产效率高,经济效果好。是对冶金企业经营活动的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
全国高校工业企业管理研究会组织十四个综合性大学和财经院校的教师,在1980的5月出版的、为企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编写高校试用教材“工业企业管理(上下册)”,在书中提出“企业管理的性质是二重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管理的客观规律性,即如何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来合理组织生产力,不断地完善生产关系,适时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和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当时在企业中实行的基本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以及建立以厂长为首的一整套生产指挥系统,也就是党委集体领导,厂长行政指挥,职工民主管理等制度。
综上所述,70年代末企业管理学虽然仍然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进行研究,但已突破原有的框框,由只重视它的阶级性,党性而开始重点研究合理组织生产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问题。
(三)20世纪80年代,企业管理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国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思想大解放的蓬勃开展,全面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正确实施,开办经济特区,企业管理学的春天真正来临。在此期间大量翻译引进西方国家经济管理着作,如西方经济学,科学管理,现代化管理的经典着作,企业管理学的各种理论学派或国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等。
国内各个着名大学编写出各种版本的企业管理学教材,由于当时我国企业绝大多数还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有企业或集体制企业,故教材中继续强调企业管理的二重性。如1983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编写的“工业企业管理纲要”中提出我们必须把现代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管理的要求,以及我国国情和党的优良传统密切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学。还提出“由于企业管理学是研究和解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的问题,因而它是一门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一种艺术”。
由于党中央对国有工业企业的高度重视,从1979年底开始大力培训厂矿长等企业高层领导干部,各重点学校管理工程系办了许多届厂矿长短训班,全国企业领导干部统考班,三总师短训班等,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企业管理学的热潮,当时强调将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几十年管理经验相结合,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对企业管理的发展起了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1983年5月,冶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由中南矿冶学院管理工程系编写的高校教学用书“冶金工业企业管理”,书中提出本书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经验,较系统地阐述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根据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发展趋势,适当吸收国外某些企业管理方面的科学方法,力求反映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教材中企业管理内容系统主要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具体管理职能,一般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劳动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环保管理、成本财务管理等八大管理。
1990年3月中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系教师编写的、由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冶金工业企业管理》教材,它是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导下,以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结合我国40年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根据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尽可能反映国内外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力求阐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管理理论。
(四)20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取得重大突破
进入90年代后,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到了攻坚的关键阶段,特别是邓小平1992年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科学的、精辟的、创造性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与市场不是判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开放的政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14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股份制试点,明确规定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为此,中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系教师于1995年6月正式出版了《现代工业企业管理》一书,抛弃了过去教材务虚的部分,开门见山提出“企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大战的前线部队,每一个国家在这场世界经济大战中的成功与失败,在极大程度上是决定于处在前线作战的企业的实力和活力”,今日的企业管理学,已不仅仅是企业家的事,而是政府、产业部门,专家学者共谋之大业。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的经营管理,没有这样的大企业观,企业是无法搞好的。
单靠企业本身的力量,怎么能进入国际市场与强手竞争呢?用“企业中心论”和“大企业观”作指导思想,是许多新兴国家的企业出奇制胜获得成功的“法宝”。
书中还提出“要广泛采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促进企业管理的效率提高”。
当时在企业管理学的研究上遵循“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既要洋为中用认真研究和吸收西方国家合乎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和西方国家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又要古为今用,积极挖掘中国古代非常丰富治国,治军,治商的管理理论和成功的典范,目的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学。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的50年间,中国企业管理学基本上走过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50年代到70年代中,将企业管理学当成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样,具有明显党性,阶级性和战斗性;第二阶段:70年代中到80代年末,企业管理学的二重性,在管理的自然属性方面,社会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企业没有区别。在管理的社会属性方面,社会主义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有根本不同,企业管理学处于转型过程中;第三阶段:90年代以后,为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吸收欧美国家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现代化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根据“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益”的原则,中国的企业除了在管理哲学与企业文化方面有些不同外,基本上都是按西方国家现代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管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创造了辉煌的成绩,中国企业管理学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