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人才]物流人才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5-18 14:44:46 | 作者:admin
物流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求,既取决于物流的现代化发展走向,又取决于自身的发展速度是否能跟上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提升速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现代化已是必然的趋势。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企业物流人才要跟上时代的节奏,与时俱进。目前企业物流人才的发展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6.1 由被动转向主动
过去物流管理着重在企业内部作业与组织的整合,对下游顾客的对应仍以服务品质为主要管理重心。因此,评价管理绩效的指针多半为订单周期时间的速度、供货率等。然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发展下,企业逐渐转向强调跨企业界限的整合,使得顾客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物流管理已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加值方案管理,为其量身定做所用的物品与服务。物流人才就相应的应该具备对客户的需求与市场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认知度,才能把握物流服务市场,从而把握客户。
6.2 由供应链局部转向整体
传统商业通道中,企业间多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利益,因此往往造成企业间对立的局面。然而在追求更大竞争力的驱动下,许多企业开始在各个商业流通机能上整合,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体系,使通道整体绩效大幅提升。这就要求物流人才具有宏观的物流运作的观念,能够站在供应链管理的制高点上,把握整个供应链发展的脉搏,使整个供应链管理实现一体化。
6.3 预测转向适时监控调整
传统的流通模式通过预测下游通道的资源来进行各项物流作业活动,不幸的是预测很少有准确的,因而浪费了许多自然及商业资源。新兴的物流管理趋势是强调通道成员的联合机制,成员间可以实现相关信息共享,尤其是内部需求及生产的资料,使得不同供应链环节的企业无需去作不必要的预测,这样就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监控能力和对供应链管理的开放式的思路与策略。
6.4 由经验主义转向判断
从我国物流发展历史来看,经验曲线一直是企业用来分析市场竞争趋势及发展对应策略的方法,并以企业长年积累的经验作为主要竞争武器,通常强调“干了几十年”的经验来指导当前的物流运作与管理。然而科技的突飞进步,企业固守既有经验寻求突破的经营模式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在高度变化的环境下,经验及现存通道基础结构反变为最难克服的障碍。成功的物流人才要站在本企业和其所在的供应链上,建立新策略方向的嗅觉和持续变迁管理,才能使得人才自身和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6.5 由静态转向动态评价
传统财务评价只看一些绝对数值,新的评估方法将重在相对价值的创造,亦即在通道中提供加值服务,顾客所增加的价值中企业可占多少比例。物流人才也就不能仅仅凭借其仅有的理论知识,通过捕捉几个“关键的数据”来判断物流管理的绩效和发展趋势,而应该根据其对物流技术发展的动态把握来作辩证性的判断,从而得出相对优化的发展判断和发展导向方案。
6.6 由功能整合转业务流程
在渠道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物流人才和企业必须能够更快响应上下游顾客的需要,因而必须具有能够有效整合各部门的营运,有以程序式的操作系统来运作的能力。物流作业与活动多半具有跨功能、跨企业的特性,故物流人才具有程序式整合能力是参与物流管理成功的要件。
6.7 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
在供应链管理结构下,供应链内相关企业必须将供应链整合所需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分享,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体系,物流人才也不应该怕“肥水流到外人田”,而应该具有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信息共享,适应供应链发展的需要。
6.8 岗前培训向即学即用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任何物流服务的业务流程大多通过人力或者人力为主来完成。然而,物流作业多半需要在各个物流据点和运输网络中进行,大约有90%的时间,物流主管无法亲自加以监控。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增加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度。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将原以个别人员技能训练的方式转向知识基础的学习发展。物流管理的成功需要建立物流从业人员的关键知识能力。而此发展目前并不理想,有待企业及专业教育机构更多地努力。
6.9 管理会计方式转向综合
企业管理原本就需要强调数字管理。但一般接受会计程序的会计系统中,其显示的财务信息有很多的限制,无法提供有助于管理决策的信息。因此,当作业基础成本制发展出来后,许多企业愿意投注许多资源建立基本会计系统,着重在提供加值创造,跨企业的管理信息,以期能确认并支持可创造价值作业,而非仅在于收益增加,成本升降上,所以物流人才在强调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必须具备相关的成本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6.10 人才是人
人才是人,人是有需要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位有着不同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期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归纳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等级,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和发展。“人才”是有着较强能力和较高自我意识的一群。他们在前三项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强烈地要求被尊重和充分的自我价值实现。他们要求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他们极欲看到自己最大能力相称的工作。可惜“人才”的这一优秀意识经常受到打击和压制,被冠以“出风头”、“好表现”、“争权夺利”的帽子。最终,人才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其能量。而社会、国家、企业也失去了许多发展的良机乃至产生危害。战国时代,赵国有名将廉颇,秦国不敢犯其疆界。几年后廉颇因故告老,秦兵闻息来犯。赵王使人来问廉颇“廉颇老亦,尚能饭否?”廉颇虽老但一心向国,当着来使连吃三大碗饭。但使者害怕廉颇出山损及其集团利益,遂回赵王廉颇已老。赵王正疑虑老臣廉颇再次出山是否会拥兵自重,乐得意不用廉颇。不久赵国亡。雄心和抱负,是自古英雄的共同品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动力,执政者须善待之。
另一面,人才是人,人在与自然环境进行能量交换时,一定是趋向于最小的能量支付行为,即省时省力的直接索取,将现成物拿来享用。只要环境一直能够提供取之不尽的生活资料,人就会一直本能地直接拿来享用。社会环境力对人本性行为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力弱、宽松、法制不严、没有激励机制,人就本能的”少支多收“。如国营企业里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导致职工精神萎靡、不思上进,人才变愚才。二是严肃社会环境,变“少付多取”为“多付多取”,斩断“不付而取”的渠道,人们的行为则向敬业精神的物质的文明的方向发展。这说的人才亦是普通人,也有趋向于“好逸恶劳“的一面,若企业领导者不施予环境刺激而任其自生自灭,则所有人都趋向于“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企业将不再拥有真正的人才。
再者,人才是人,人有天生的自我保护行为。对社会择业而言,总的趋势是自由化。“鸟择良木而栖,士择良主而仕”,有能力的人总是自然地向那些工作报酬优厚、更尊重人才,更能充分实现自身价值的单位流动,以保证自己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而对于企业来讲,若企业中已开始有一个真正的人才外流,而又没有新生力量及时补充时,就已预示这一企业的用人制度存在不合理、不先进的地方。而其它方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随之而来。人才流动是正常的行为,而人才流失不是。人才流失是企业无可弥补的损失。人才流动的互动行为表现在:企业家总期望优秀人才的不断流动以带来创新的思维,而高瞻远瞩的人才总流动到优秀企业家的麾下。人才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封闭观念将全部或部分地转化为奉献企业自我牺牲的精神——这是人才的“痴”;这是企业的“福”。其实,这正反两方面的相互转化,正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落实与否的具体体现。
6.11 人之成才
美国钢铁之父卡耐基说:拿走我的全部财产,把人才留给我,几年后,我又是一个钢铁大王。卡耐基深深地懂得“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这个道理。什么是人才?
人之成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有内外因同时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人的价值被逐步发掘和体现,最终被别人被社会判定为“才”。也就是说,人才资格的评判必须通过工作岗位这个载体来实现,能胜任岗位要求的人,即为人才。
1995年11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登载的《血染的希望》一文,讲述了西藏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的优秀而悲壮的事迹。索南达杰为保护西藏可可西里的自然野生动物,多年来奔走呼号,但少有人理会。最后,他只有单枪匹马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以一杆猎枪对抗凶残的盗猎者,最后悲壮地被杀害。在他身边,是整整两车约2000多张藏羚羊皮,羊血还未凝固。他至死仍保持着射击的姿势被冻在了他深爱的这片土地中。1999年5月,中央下达了禁止捕杀可可西里宝贵野生动物的禁令,并派遣武装分队进入可可西里禁止盗猎行为。索南达杰泉下有知可以眠目了。但笔者四年前存下的疑惑仍未得解:为什么非用烈士的鲜血才能浇开人们的眼睛?为什么索南达杰这样优秀的有创见的人才不被更好的提拨利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社会的普遍现象是:一些“千里马”在成其为千里马之前,焦急地等待着一个“伯乐”的出现。而当他幸运地成为真正的“千里马”之后,或是公务缠身,或是眼力有限,他就是不成为另一个“伯乐”。兴许是“伯乐”要求较高素质,兴许他已忘了那些等待的日子。人才易失不易得,要使用人才,也要保护人才。能保护人才的地方,就是能涌现人才的地方。爱护人才就要有意识的培养人才。人才并非天生,而是通过自己的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自己的勤奋,再加上不断地被给予实践的机会,人才才会健康的成长。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给“准人才”合适的“舞台”,让其施展抱负,一试锋芒。有人认为,诸葛亮的“事必亲躬”是造成“扶不起的阿斗”和“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主要原因。蜀之败败在后期缺乏人才,诸葛亮负有疏于培养人才的责任。
爱护人才,还要允许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况且,失败是胜利最好的温床。当康熙问周培公:“你愿意做什么将军?”周培公答:“臣愿为善败将军!”康熙不解。周培公道:“善败将军并非常败将军。……兵法所谓:善胜者不阵,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终胜——小败之后连兵结阵,透彻敌情,再造胜势,比之项羽百战皆胜乌江一战一败涂地,岂不好得多么?”(二月河·《康熙大帝》)
3.1 基层物流操作人才
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具体的物流作业,如货物的上架、分拣、堆垛、包装、配送等,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操作能力的训练、吃苦耐劳精神的加强和企业文化意识的培养。但随着先进机械设备和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和推广,对物流操作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中层物流管理人才
这类人才主要对物流运作的某-部门进行管理,他们必须熟悉自身从事的物流环节的运营,使本环节的物流工作进行得更有效、更合理,此外还要有整个物流大系统的理念,并协调配合相关部门,使整个物流系统合理化、科学化。因此,中层物流管理人才应掌握物流基础理论、物流管理、经济管理、决策分析、外语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3.3 高层物流管理人才
缺少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力量是我国物流业发展滞后的-个重要原因。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要求从业人员知识面广,有较强的战略判断和把握能力,能敏锐地发现市场的变化,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宏观调控。
4 需具备的基本能力
由于物流具有系统性和一体化以及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作的特点,同时企业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增加对岗位多面手的需求,因此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和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
4.1 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
要保证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方式送到指运地,过程的设计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合规合法的。一体化物流过程中存在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少则可能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重则可能导致物流服务中断,造成客户更大的损失,引起法律纠纷和大数额的索赔。
4.2 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物流作业的物理特性表现为一种网状的结构,在这个网中存在着多条线,每条线上又存在着多个作业点,任何一个作业点出现问题,又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造成网络的瘫痪。所以物流从业人员应具备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4.3 学习和应用能力
物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供需双方要随时发出各种货物供需信息,及时了解货物在途、在库状态,时时监控物流作业的执行情况,而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也必定要有这种准确及时的处理各种信息和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能力。
4.4 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化方案设计、系统化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管理,包括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在目前物流行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物流从业人员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整合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设备、技术和人力等企业内部资源来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
4.5 异常事故的处理能力
能够很好的执行作业指令、完成常规作业只能说明员工具备了基本的业务操作能力,异常事故的处理能力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4.6 物流质量持续改进能力
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对物流服务水平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要求各级从业人员有能力不断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优化作业流程,持续改进作业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
高级物流人才是那种既懂得从战略的角度规划企业长远的发展,又有一线部门实际工作经验的物流人才。
高级物流人才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四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
5.1 物流管理知识
物流管理的核心在于宏观上资源整合、微观上精益运作。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人员要熟悉该行业的基本流程,掌握物流中心的规划与布局、货物的运输与配送、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物流机械设备的基本运用原理、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特点等专业知识。
5.2 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
由于现代企业的物流运营对信息系统的要求相当高。高级物流人才除了能够熟练的掌握电脑使用技能和办公自动化工具,还必须对信息系统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在企业信息化浪潮中正确的判断企业的物流需要,站在专业的角度为企业的物流变革指明方向。
5.3 财务知识
物流之所以被称作“第三方利润源”,就是通过节约成本的方式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作为高级物流人才,担任的是企业中高层岗位,只有精通财务知识,才能在工作中正确地为企业进行“物流诊断”,分析出物流成本并加以降低。
5.4 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
高级物流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借鉴世界上最新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计算机、财务、外贸、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才能保证企业的物流工作始终充满活力并达到不断节约成本的目的。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是一切高级人才的必备技能。
企业物流人才
目前我国从事物流的企业已经突破10000家,物流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由于企业包含面很广,尤其是制造业对物流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例如许多知名制造企业纷纷斥巨资进军物流业,所以企业物流人才是物流人才中需求最大的-块。
规划和咨询行业
城市规划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的改造和完善,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规划和设计,物流运输货场的规划,物流网络的合理布局等,都是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都需要复合型的高素质专业物流人才。
国际化物流人才
全球采购与全球销售形成的庞大的国际物流系统,需要大量精通进出口贸易、海关业务、保险业务、仓储管理、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等工作的国际物流人才。
科研教学物流人才
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物流理论和物流技术都相对落后,这就需要高度重视物流理论的研究和物流技术的推广。另外,我国物流人才的严重短缺还要求大力发展物流教育,需要高水平的物流科研和教学队伍作支撑。 高级物流人才是那种既懂得从战略的角度规划企业长远的发展,又有一线部门实际工作经验的物流人才。
高级物流人才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四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
物流管理知识
物流管理的核心在于宏观上资源整合、微观上精益运作。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人员要熟悉该行业的基本流程,掌握物流中心的规划与布局、货物的运输与配送、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物流机械设备的基本运用原理、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特点等专业知识。
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
由于现代企业的物流运营对信息系统的要求相当高。高级物流人才除了能够熟练的掌握电脑使用技能和办公自动化工具,还必须对信息系统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在企业信息化浪潮中正确的判断企业的物流需要,站在专业的角度为企业的物流变革指明方向。
财务知识
物流之所以被称作“第三方利润源”,就是通过节约成本的方式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作为高级物流人才,担任的是企业中高层岗位,只有精通财务知识,才能在工作中正确地为企业进行“物流诊断”,分析出物流成本并加以降低。
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
高级物流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借鉴世界上最新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计算机、财务、外贸、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才能保证企业的物流工作始终充满活力并达到不断节约成本的目的。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是一切高级人才的必备技能。
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具体的物流作业,如货物的上架、分拣、堆垛、包装、配送等,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操作能力的训练、吃苦耐劳精神的加强和企业文化意识的培养。但随着先进机械设备和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和推广,对物流操作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层物流管理人才
这类人才主要对物流运作的某-部门进行管理,他们必须熟悉自身从事的物流环节的运营,使本环节的物流工作进行得更有效、更合理,此外还要有整个物流大系统的理念,并协调配合相关部门,使整个物流系统合理化、科学化。因此,中层物流管理人才应掌握物流基础理论、物流管理、经济管理、决策分析、外语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高层物流管理人才
缺少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力量是我国物流业发展滞后的-个重要原因。高级物流管理人才要求从业人员知识面广,有较强的战略判断和把握能力,能敏锐地发现市场的变化,对物流的各个环节进行宏观调控。
由于物流具有系统性和一体化以及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作的特点,同时企业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增加对岗位多面手的需求,因此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和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
4.1 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
要保证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方式送到指运地,过程的设计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合规合法的。一体化物流过程中存在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少则可能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重则可能导致物流服务中断,造成客户更大的损失,引起法律纠纷和大数额的索赔。
4.2 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物流作业的物理特性表现为一种网状的结构,在这个网中存在着多条线,每条线上又存在着多个作业点,任何一个作业点出现问题,又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造成网络的瘫痪。所以物流从业人员应具备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4.3 学习和应用能力
物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供需双方要随时发出各种货物供需信息,及时了解货物在途、在库状态,时时监控物流作业的执行情况,而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也必定要有这种准确及时的处理各种信息和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能力。
4.4 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化方案设计、系统化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管理,包括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在目前物流行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物流从业人员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整合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设备、技术和人力等企业内部资源来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
4.5 异常事故的处理能力
能够很好的执行作业指令、完成常规作业只能说明员工具备了基本的业务操作能力,异常事故的处理能力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4.6 物流质量持续改进能力
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对物流服务水平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要求各级从业人员有能力不断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优化作业流程,持续改进作业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
由于物流具有系统性和一体化以及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作的特点,同时企业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而增加对岗位多面手的需求,因此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和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日益受到企业的青睐。亿博物流培训教授谢勤对物流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提出了以下几点:
1、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
要保证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方式送到指运地,过程的设计必须是严谨的、科学的、合规合法的。一体化物流过程中存在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少则可能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重则可能导致物流服务中断,造成客户更大的损失,引起法律纠纷和大数额的索赔。
2、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物流作业的物理特性表现为一种网状的结构,在这个网中存在着多条线,每条线上又存在着多个作业点,任何一个作业点出现问题,又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造成网络的瘫痪。所以物流从业人员应具备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
3、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物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货物的供需双方要随时发出各种货物供需信息,及时了解货物在途、在库状态,时时监控物流作业的执行情况,而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也必定要有这种准确及时的处理各种信息和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能力。
4、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化方案设计、系统化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管理,包括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在目前物流行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物流从业人员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整合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设备、技术和人力等企业内部资源来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
5、异常事故的处理能力
能够很好的执行作业指令、完成常规作业只能说明员工具备了基本的业务操作能力,异常事故的处理能力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6、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
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对物流服务水平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要求各级从业人员有能力不断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优化作业流程,持续改进作业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
物流人才供不应求
日前,南京某经济开发区的一家生产汽车配件的厂家计划招聘3位物流专业人才,先后面试了20多位求职者,还是未能物色到“经过正规物流教育、懂行、有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一些用人单位和专家发出感叹,目前物流人才紧缺,严重制约着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物流人才缺口50万,即使到了2010年物流人才的需求不会少于20万,然而现在各类大专院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仅在1万人左右,在职人才培养也只有10万人,物流行业仍需要大量人才,其中最缺乏的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每年还在以15%的速度增长。记者从相关劳动部门获悉,目前江苏物流方面专业人才奇缺,供求比例高,其薪水自然也是水涨船高,“10万年薪难觅物流人才”也早已不再是新闻。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全国物流业发展迅速,对专业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物流人才成为国内12类紧缺人才之一。市场的供不应求使得专业物流人才成为企业的抢手货,在物流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甚至出现多家企业哄抢一个物流人才的场面。“现在对物流企业来说,最难的事情之一就是招到专业的物流人才。专业的物流人才根本不用愁找不到工作。”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众多物流业内人士如是感慨。南京某物流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说:“不仅在南京,在全国物流人才都炙手可热。在上海,有的物流公司开出月薪8000元的高价,却吸引不到优秀的物流人才;而我们公司自5月份以来,每次招聘都要到其他城市或者聘请猎头公司协助揽才。而且公司几乎每周都会去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但却一直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物流人才。”
专家:企业需要现代物流人才
据专家介绍,目前物流人才缺乏,是因为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在短时期内是难以解决的,如今要缓解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压力,除了要加快高等教育物流专业的建设步伐,更现实的途径是继续推广我国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的认证,让更多的已经从事物流工作或打算将来从事物流工作人员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掌握专业的物流知识和技能。
不同行业对物流培训的需求往往是迥然不同的,比如说:大多数制造企业一般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利润的主要产品上,而非核心的物流管理及运作虽然也会对交货率、客户满意度等产生直接影响,但如果对此关注过多必然影响核心业务的运作与发展,而且物流及其相关成本也会偏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进行物流培训教育的目的可能就是怎样整合供应链或进行物流战略的重组;如何外包企业的仓储、运输等物流业务;如何通过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而运输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物流培训的目的则多为如何选择运输路线;如何减少空载率;如何提高完美订单率;如何进行仓储、分销中心的选址等与之相关的课题。
采购人才
目前,“十一五”规划制造业向现代服务贸易业过渡,外资和内资不断投资和建立采购与销售运营中心,其中制造业、零售业以及建筑业等行业对采购人才需求最大,尤其是采购计划、采购项目管理、招标投标、谈判签约、物料监控、成本控制等各方面的采购人才都十分匮乏。据专家估算,到2010年,江苏省大约还需要30万名采购人才。从全国的情况看,采购专业人员已经成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
随着采购行为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相互协作是衡量团队精神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在供应链致胜时代企业立足市场争取优势地位的不二法门。实践证明,供应链体系下的采购人才要在执行采购中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不仅要考虑到价格因素,还要了解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操作,明确采购在各个环节中的不同特点、作用及意义。如今的采购已经是多元化、跨国家、跨地区的采购,因此供应链体系下的采购人才还要有很好的外语沟通技巧,随时关注供应链领域所发生的事件如原材料价格波动、气候波动等,对与影响因素有敏锐的感觉,能够及时的做好预警及防范措施。并且还要了解国际上的最新技术及产品。从人才市场的走势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最缺的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管理人才,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大多列出了这类需求。
零售人才
提起零售业人才,很多老总都会皱起眉头。零售人才难寻,寻来难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随着2004年年底我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以及连锁组织形式的广泛应用,国家商务部力推国家企业或产品的国有品牌战略,以及企业连锁经营、联盟经营、特许经营等,国内具备懂技术、懂销售、懂管理、懂法律,从而提供真正优质服务的零售人才数量与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
据有关资料表明,零售业管理人才是我国紧缺的人才之一,目前国内零售业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人才只占3%,这大大低于其他行业的水平。如何培育适应企业成长需要的零售人才已成为各零售企业管理者的心病。面对人才的缺乏,各个企业屡出奇招。“抢人才”和“挖墙角”的对策应运而出。尽管在短时期内,这种“抢”和“挖”来的人才能解决燃眉之急,但从长远来看,这样来的人才不一定适合本企业的成长规划,“抢”和“挖”又使人才成本不断上涨,最终也许使企业脱离了自己的成长方向。而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培养人才、招聘人才,才可能使企业的人才链运转顺通。
供应链管理人才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更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乃至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所需的货币资本,归根结底都是要靠人的知识和智慧来创造获取的。随着把中国打造成“全球制造基地”的热潮上涨,众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是打造优秀企业的关键环节,而传统的物流经理由于只面对企业这单一环节,无法适应整合供应链的要求。供应链整合了企业内外的信息,所以供应链管理者必须具有销售预测、采购、计划、物料配送、进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经验。而目前,这样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实在难以寻觅。因此,SCM专业人才也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高薪一族。而这些供应链管理人才所做的是对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优化的各种活动。其目标是将顾客所需要的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降到最低。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行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公司内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应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行战术控制的过程。一名供应链管理人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中枢神经,是企业的“心”。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以满足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管理形式。记者近日在人才市场上看到某公司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条件:知名大学博士及以上学历,企业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或其他相关专业;熟悉掌握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理念、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均有深入的认识与一定的实践积累;有大型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全职工作经验或专业咨询公司、教学研究机构相关工作经验的优先……人力资源专家认为,无论在国企、民企和外企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起到整合、开发、维护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作用,通过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展现代物流业靠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是靠人才,只有人才才能发展我们的物流业。
物流业人才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物流业宏观规划管理型人才;第二类是企业物流方面的专业经理人;第三类是物流方面的工程型人才;第四类是媒介的,包括品牌师。这几类人才我们都很缺。
现在全国的“十一五”规划,有趋同化的趋势,每个地方的规划基本上差不多,这反映了我们的规划水平有欠缺。我们的老师,包括一些研究型人才,目前来看还是比较紧缺。现在全国有218所大学开设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的专业,但是老师素质明显地跟不上。
我国企业的物流人才更加紧缺。例如,有一个博士后,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是专门学物流的博士生,在一汽工作三年的时间里,研究整个一汽集团的物流怎么改造,提出了一汽物流管理模式改造方案。他提出这个方案以后,在集团的总经理办公会上讨论,从上午的八点半开始,一直讨论到下午四点多钟,在总经理办公会上,从来没有一次像讨论物流的整体规划这样讨论得如此激烈。这反映了两个问题:第一,物流的确引起了企业高层的高度关注;第二,物流在企业里面怎么发展,特别是作为制造企业,它的供应链如何设计,在企业高层领导里面的确存在不同的认识。最后争论的结果是,这个方案要列为一汽集团马上执行的规划。最近,包括首钢、中石化、燕京啤酒等大型企业改革过程中,他们的领导人都谈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这个物流应该改到什么地步,物流应该怎么运作,很多领导人都感到思想迷茫,很多问题无法去解决。现在,很多大的企业集团要招聘物流总监很难。
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开展物流人才培训,要有“三个坚持”:第一,坚持所有的物流师、采购师的培训高标准;第二,坚持规范运作;第三,坚持物流总监、采购总监职业化发展方向。
采购总监、物流总监、高级物流师要接受这个职业化的趋势。以前我们是党管干部,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带来了很多问题。有一个例子:一家美国的着名物流咨询公司,对国内的一个国有制造企业进行整体的供应链改造,改造需要的投入非常大,改造后第一年第二年是亏损,后面就会开始盈利。企业的领导班子坚决不同意,特别是企业的一把手坚决反对,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国有经理都是要考核的,企业效益上不来,奖金没有,还要下台。如果进行改造,要投入很多钱,还会丢官,当然是不同意。
我们物流事业的发展,的确需要人才,没有人才,光靠政策来扶持是不行的。在这方面,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进行一些努力和探索,我们的努力需要大家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日前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物流人才培养工作沿着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个层面全面展开。物流学历教育和学科体系建设快速跟进,物流学历教育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已经建立。
报告表明,相关物流认证考试逐步展开,按照“考培分离”的原则,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负责组织,建立了全国性的物流师行业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ITC全球采购与供应链国际认证项目正式在中国生根开花,注册采购师培训认证项目与ITC成功地实现了嫁接。
同时,随着技术、市场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2007年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将呈现出若干新的发展趋势。首先是物流教育理念现代化的趋势。物流教育将侧重于对学生自学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次是物流人才培养多层次化的趋势。物流既是一个产业,同时物流又存在于众多不同的行业之中,每一个行业中又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物流工作岗位。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对物流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就各有不同。这就要求物流教育界根据社会对物流人才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物流人才。
第三是物流教学内容实用化的趋势。物流教育要努力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既重基础,又重实用,实现物流人才知识技能的博与专的有机结合。
为适应多层次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重建和持续完善物流学科体系将成为2007年物流教育的重要内容,应该以战略眼光重建物流学科体系,并将物流学科体系的完善制度化、长期化。同时,加强物流师资建设将成为物流人才战略中的优先工程。
在食品物流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技术不成熟而导致相对成本大幅提高。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缺乏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现代食品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行业和食品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而食品供应链管理技术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国外大型食品企业和物流企业对食品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巨大,年薪通常都在8万~10万美元,专家级的都在50万美元左右。
为适应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就如何本着国际化、专业化、标准化原则,培养“会工作的食品供应链管理师”,即“初级的会操作,中级的会管理,高级的会决策”等问题,日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邀请部分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座谈。
食品物流人才培训迫在眉睫
针对现代食品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行业和食品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签名表示,当前国内关于物流行业专业人才的培训有许多,如物流师、仓库管理员、报关员等,但食品物流特别是食品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培训却还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行业协会改革的若干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行业协会要与国际接轨,切实履行好服务企业的职能,大力开展行业人才培训从而提高企业管理素质,并积极参与行业人才资质认定等工作。为此,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决定与高校联手开展食品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培训部就将与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所和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共同签署了共建“食品物流未来之星”人才储备基地合作协议,并委托具有行业培训资质的广州德山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具体操作,首先建立广州人才培训基地,共同培训食品供应链管理人才。
北京众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李万秋总经理对食品物流人才市场也十分看好,他认为:食品供应链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是相当大的,不仅食品和物流企业,超市、大卖场、宾馆、饭店都紧缺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多公司物流部的管理人员也不是学物流专业的,只能是边学边做。企业如果真的想要再上一个台阶的话,就一定需要把现在这批非专业的人才通过培训转化为专业人才。
北京快行线食品物流有限公司刘培军董事长强调:食品冷链物流实质是一个多温层运输的问题。目前企业里最缺乏的人才是具有专业水平能够进行食品冷链物流流程优化的流程设计人才。
教材匮乏成为职业教育的绊脚石
随着我国物流教育的发展,教育教材匮乏问题日益突出。可以说,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材,就没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人才。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签名,对我国教材匮乏的现状建议:培训的教材编写工作,教材应该本着“实用好看”的四字原则,可以依托某些大学和有关专家,在通用的物流培训教材基础上结合食品冷链和企业的实际案例来进行编写,从初级教材依次往上编。在初级教材里可以使用讲故事的形式,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培训教材出来后,可以现在培训基地试用一年,进行修订改版之后在面向社会发行,争取在一年之后编出一本面向社会食品冷链物流培训的比较权威的教材。
北京众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李万秋总经理建议说,培训工作可以先从教材的编写和短期培训开始。首先应开展面向全行业的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培训,为期一般为一到两天。在做短期培训的同时,搜集各种信息,包括学员、企业的需求信息,教材讲稿的搜集,案例使用的筛选等等。等短期培训进行一段时机成熟后,再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制定培训结构以及培训教材,并逐步转化为食品供应链管理师的培训教材。
专业从事中餐工业化生产及配送的北京世间美食公司陈进军总经理还指出,教材编写的理论意义是十分重要的一块,里面不但要有创新,更要有一些超前的观念,让学员接触学习到许多今天可能还没有普及或重视的但今后必将是食品冷链物流这个行业发展趋势的内容。
食品物流人才培训应适应企业需求
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实际情况,培训的重点是什么成为培训机构研究的重点。陈进军总经理提出:社会对食品冷链物流专业人员的急需点在哪里,培训工作的重点也就在哪里。从日本的 “毒饺子”事件可以看出,当前食品供应链环节管理依然十分混乱,而且存在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的隐患。尤其是各种新鲜易腐食品,如果能通过改善食品冷链物流技术来延长保鲜时间,如延长10天左右,那将极大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因此,在培训课程中要有延长食品保鲜期这一内容以增加培训的吸引力与实用性。
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培训中心周建勋副主任表示,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决定了我们今后培训的内容,我们应该首先确定企业更需要那方面的人才,技术性人员或是管理型人员。培训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进行,面向不同的群体来进行培训。
近日,温州外贸、营销和物流人才专场招聘会召开。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招聘会上,企业对懂外语的物流方面的人才更感兴趣。
外贸、营销和物流人才专场招聘会是温州市首届三方人才联动的招聘会。主办方温州厂长经理人才公司推荐部负责人周骏介绍,物流人才开始走俏温州企业,尤其是当前懂外语的物流人才更是受到企业的追捧,此类人才的需求量在以每年约5%的速度增长。
参与招聘的有55家企业,温州中外运?敦豪公司负责人朱女士说,他们更喜欢有实际外贸营销经验,能熟悉物流环节的知识全面的“通才”。由于物流行业也是服务业,所以对人才自身提出更多的要求,要考虑专业技能外其他诸多个性方面的素养。
出现物流人才缺口,除了上述原因外,学校的对口教育也没跟上。朱女士说,目前温州没有哪所高校专门针对物流开课培养人才。在昨天招聘会上,中外运?敦豪共接收了30多份简历,他们原计划招聘十几人,而有初步意向的在10份以下,但最后定夺的也就两三人。据了解,昨天进场交流的人才超过了1500多人次,一般都具备六级英语水平,应届大学毕业生占了绝大部分。
物流行业的人员流失率偏高,该行业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专家称,我国物流人才的缺口在未来5-7年不可能得到改善。在物流业发展愈来愈快的今天,中低层人员的缺失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据职业规划专家分析,物流业跳槽率偏高主要是企业员工职业规划缺失造成,一般是以下三个环节的失误造成的:
其一,岗位分析不明确。在招聘时企业往往对物流人才的岗位分析做得不够深入,岗位描述也总是模棱两可。比如很多企业简单地把物流人才的岗位职责定义为压价、降低成本等,这种低价策略注定以低标准服务为代价,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物流人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其二,激励机制不健全。在薪酬方面,物流人才平均薪水过低,与国外形成明显差距,这是造成人才流失的直接因素。与此同时,企业并没有充分注重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没能为员工提供发展和培训、晋升的良好空间。另外,企业没有健全的绩效评估标准,也是导致人才流失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中国的企业往往陷入绩效误区,把单纯的成本降低看成是评估标准,在对员工的评估方面显得目光狭隘。
其三,部门之间缺乏沟通。由于物流是个比较新型的概念,国内一些公司的高管往往对物流人才不肯放权。然而物流贯穿采购、生产、销售等多个领域,而传统企业多是以部门划分,采购部、销售部各行其是,这样就为物流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他们常会和原来的部门经理造成职能冲突,给基层的员工带来多头指挥的印象。
职业规划专家认为,要改变现有物流人才结构性失衡的局面,企业应该由“控制型”转为“学习型”,将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融于企业的文化战略中。
物流管理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而长期以来物流人才的缺乏制约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物流行业用工需求大
一个业务熟练的叉车工,月薪在2000~3000元,五险一金,各方面待遇都有。
日前,记者从沈阳物流行业协会了解到,他们将举行物流人才专场招聘会,用工数量超千人,包括客户服务人员、仓储管理员、运输、配送等各个岗位。
据初步预测,到2010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量约为100~200万人,就目前的物流人才教育状况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成为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尤其是社会紧缺的物流从业者,中职教育发挥很大作用。
中职校以市场为导向
设置专业
沈阳金融学校商贸物流系于主任表示,学校自开设物流管理专业以来,一直在探索适合中职校学生的教学体系,并建立了物流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包括多个实训教室,完全按照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建立健全检查监督机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采取聘任制。师生都在准实体下担任不同层次的员工角色,聘任专业教师担当各部门主管,轮流聘任学生担任各部门副主管及员工,明确职责分工。完全按照企业运营形式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全真的企业环境和工作岗位,素质、能力、专业技能同步培养。
“模拟公司”体验真实物流
为就业做准备
记者在沈阳金融学校一间仓储实训室看到,70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面拥有多种工业级物流设备,其中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型货架、托盘货架、码垛机器人、电子拣选系统、各种叉车、托盘搬运车、堆高车等。
该实训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实训室可以同时容纳50人操作,学生在实训基地内可以学习到包括商品出入库、叉车驾驶、小件货物分拣、自动化立体仓库操作、码垛机器人的使用与控制、流程监控等仓储作业操作。
一位正在进行叉车操作的学生告诉记者:“现在社会上就业难,只有在学校里练好技能,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