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知识材料汇总

时间:2023-12-05 16:00:01 | 作者:admin
        物流是一种古老又平常的现象。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物流活动(如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而将物流作为一门科学,从系统的角度和观点来研究,却仅有几十年的历史。因此说物流是一门新学科。
  以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军事后勤部门的科学研究成果开始的,因此,物流学在欧美还广泛使用"后勤学"这个名称。
  在二战末期,由于前方战线变动很快,如何组织军需品的供给,各供应基地、中间基地、前线供应点的合理配置,如何确定最佳的运输路线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降低军费开支。形成了一系列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军需品供应不足,将影响到战争的成败,若供应过量则会造成浪费。为了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军事部门运用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了科学研究,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就是物流科学的萌芽阶段。
  50年代,随着经济的复苏和生产的发展,产品数量急剧增长,生产成本相对下降,而流通成本有相对上升的趋势。于是,人们才开始对各种物流活动的规律进行认真的研究,以图找出降低流通费用的途径。由于目标是降低整个流通过程的费用,因此,必须考查和研究物流的全过程,即整个物流系统。研究物流系统内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原来处于潜隐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并开始以物流系统为中心开展研究活动,从而形成了现代物流科学。
物流的划分
物流的划分有多种可以参照的标准。
  
    (1)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宏观物流主要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物流活动的运行规律以及物流活动的总体行为。
    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在整个物流活动过程中,微观物流仅涉及系统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或一个地区。
    (2)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整个社会为范畴,以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这种物流的社会性很强,经常是由专业的物流承担者来完成。
   企业物流是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它由企业生产物流、企业供应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企业废弃物物流几部分组成。
    (3)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国际物流是指当生产和消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的情况下,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而对物资(货物)所进行的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因此,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这种物流是国际间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国际物流是现代物流系统中重要的物流领域,近十几年有很大发展,也是一种新的物流形态。
    区域物流是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的概念,指一个国家范围之内的物流,如一个城市的物流,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均属于区域物流。
    (4)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
    一般物流是指物流活动的共同点和一般性,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涉及全社会的广泛性,因此物流系统的建立及物流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普遍的适用性。
    特殊物流是指在遵循一般物流规律基础上,带有制约因素的特殊应用领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劳动对象、特殊机械装备特点的物流。
    特殊物流可进一步细分如下:
    按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划分有水泥物流,石油及油品物流,煤炭物流,危险品物流等;
    按数量及形体不同划分有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产品物流,超长超大产品物流等;
    按服务方式及服务水平不同划分有“门到门”物流、配送等;
    按装备及技术不同划分有集装箱物流、托盘物流等;
    按组织方式不同划分有加工物流等。
   物流的构成可以划分为四部分:
   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流。

lx9物态网-懂物流的人都在这!

物流的最新特点
1、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紧密结合
   随着英特网的日益普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呈现迅猛增长之势。电子商务的推广,加快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国际物流在整个商务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商务带来对物流的巨大需求,推动了物流的进一步发展,而物流也在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可以说二者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实践表明,凡是电子商务业务蓬勃发展的企业,必是物流技术发达、物流服务比较到位的企业;相反,由于缺乏及时配送等物流服务,导致不少电子商务企业处境艰难甚至倒闭破产。
  2、现代物流是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
  现代物流条件下,商品运输由单一的传统运输方式变成多种运输方式的最佳组合,提高了运输效率,缩短了中间储存的中转时间,加速了商品流动,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加快了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使货物运输环节、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以快节奏的商流和先进的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
  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动作离不开高素质物流人才的筹划与实施。吴邦国副总理指出:"现代物流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甚至跨越国界的系统工程。"因此,现代物流需要掌握现代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在引进物流人才、大力培训物流人才的同时,更应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以便形成一支适应现代物流产业的企业家队伍和物流经营骨干队伍。
  可以预计,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现代物流将向世人展现更加诱人的发展前景。lx9物态网-懂物流的人都在这!

物流结构
 物流结构指物流网点(仓库、车站、加工中心等)的布局构成,又泛指物流各个环节(装卸、运输、仓储、加工、包装、发送等)的组合情况。物流网点在空间上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的路线、方向和流程,而物流各环节的内部结构模式,又直接影响着物流运动的成效。合理的物流结构,既要求物流网点的设置有利于物流快速、高效运动,又要求物流各个环节的比例恰当及环节内部结构符合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流通的原则。lx9物态网-懂物流的人都在这!

物流的理念
  具体来说,物流的基本理念包含如下一些内容:
   1.物流是制造商的产品工艺流程通过物料采购和实物分配这两个功能性活动分别向其供应商和客户两个方向的纵向延伸所构造的一体化供应链,因此,物流也是以制造商为中心即以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为主线,以相关信息流协调供应商和客户行为的协作性竞争体系或市场竞争共同体,物流企业是服务供应商。
    2.物流管理的核心是在供应链中流动的存货。所以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存货资产的管理。这是企业理解物流体系,把握物流过程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企业存货的价值占企业资产总额的25%左右,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0%以上。因此,控制存货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提高存货的流动性就成了企业可追求的“第三利润源泉”。所以也有学者从企业资产运营的角度,把物流解释为是对供应链中各种形态的存货进行有效协调、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因此,物流企业必须为制造商的存货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3.物流系统的功能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从客户服务的角度来说,也有学者把物流定义为:要以正确的成本(right cost)和正确的条件(right condition),去保证正确的客户(right customer)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和正确的地点(right location),对正确的产品(right goods)的可得性,即物流的6Rs概念。所谓产品的可得性,就是在客户想要得到产品时可能面临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问题。实际上,产品的可得性不仅是对物流系统功能评价的首要指标,也是物流系统优化的最主要目标。
    4.存货资产必须在运动中创造价值而又不能不包含必要的停顿,因此物流管理的两个最主要的范畴,也是对产品的客户可得性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而存货维持成本则要占物流总成本的37%左右。所以,许多人也常把物流等同于一般的仓储和运输业务。
    5.存货资产的移动是由许多功能性活动共同参与并逐步完成的。正是这些功能性活动构成了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块。所以,任何能够提供这些功能服务的企业都可以作为物流业者加入到物流产业中去。物流服务具有可传递性。
    6.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系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故把波特教授有关《竞争战略》“价值链”的概念引入物流的系统管理,形成了“供应链”或“增值链”的概念,所以也常把物流过程称为一体化供应链。实际上、物流系统的竞争优势主要就取决于它的一体化程度。
    7.企业是赢利性组织。物流系统管理的首要技术经济问题,也是系统管理的总体目标,就是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总成本支出来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总之,物流理念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功能整合。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对前述的各种功能性活动进行统筹的安排和协调。王之泰教授在95年出版的《现代物流学》一书中曾明确指出:“包含在物流之中的新见解,是一点即破的――就是将包装、运输、装卸、搬运、保管等等过去看来相互无关之举,用物流两个字统一起来”。
   战术的整合成了战略的决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 lx9物态网-懂物流的人都在这!

  • 上一页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