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流信息系统

时间:2023-05-19 14:58:05 | 作者:admin
什么是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是指由人员、设备和程序组成的、为物流管理者执行计划、实施、控制等职能提供信息的交互系统,它与物流作业系统一样都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是建立在物流信息的基础上的,只有具备了大量的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系统才能发挥作用。在物流管理中,人们要寻找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来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就必须传递和处理各种与物流相关的情报,这种情报就是物流信息。它与物流过程中的订货、收货、库存管理、发货、配送及回收等职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  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物流信息系统与各种物流作业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有效管理物流作业系统的职能。它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随时把握商品流动所带来的商品量的变化;二是提高各种有关物流业务的作业效率。物流信息系统的产生背景  随着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各种物流信息的复杂化,各企业迫切要求物流信息化,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盛行又给物流信息化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因此,物流信息系统就在企业中扎下了根,并且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企业是基于以下背景才大力开发物流信息系统的。  1、市场竞争加剧  在当今世界中,基本上都是买方市场,由消费者来选择购买哪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他们基本上有完全的决策自由。而市场上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多如牛毛,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满足消 EPR和SAP的一些名词解释收藏 1.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定义: 管理思想:ERP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ner Group Inc.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软件产品: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管理系统: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2.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指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 3.物料需求计划II 物料需求计划II(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II,MRP II)指在企业技术、管理和经济上有效地建立起来的一个过程,贯穿于市场经销、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计划、物资供应、生产作业与控制、仓储管理和财务成本等环节。 4.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指从原材料采购直到产成品销售,供应链管理设计、计划、控制可能因素并同时协调与优化 1.何为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主要是指对外加工装配、中小型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形式。   2.加工贸易和"三来一补"有什么区别?   通常所说的"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其中来样加工属于一般出口贸易,不在加工贸易的范围内。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统称为加工装配。在"三来一补"中去掉来样加工,加上进料加工,就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内容了。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以及废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 涉及运输、库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动的诸方面。并不是所有的物流需求都是第三方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 3rd Party Logistics, 3PL)需求是指总体物流需求中能够转化为社会化需求的部分。它包括当前需求和潜在需求, 物流企业将来能够挖掘出来, 转化为社会化物流需求的部分, 便是第三方物流的潜在需求。潜在需求越大, 前景就越看好。第三方物流需求不仅包括对传统的物流基本功能如仓储、运输等的需求, 更包括对各种增值服务的需求。… 物流整合乃指物品流通过程中,有效整合商品移动、储存等物流作业,或者有效整合流通信息(含订单、货运单据、发票等),俾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进而提高顾客服务水准。   (1)任何顾客服务均应以产生获利性交易为原则。   (2)任何物流整合均须考量物流总成本观印(Total Cost Concept)。   (3)任何物流整合的成功值基于整合企业间真诚的合作与公平的分担成本与分享成果 内陆联运是在一国的范围内,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单证,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使用至少两种的陆地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等)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  有些物流公司在国内公路运输及内贸集装箱运输、铁路行包及铁路集装箱运输,尤其是项目运输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长期的运作实践中,服务态度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建立了长期的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公路运输方面,覆盖了整个中国的陆路体系拖卡运输,且拥有大型分拨、中转仓库及营运配送车队,擅长处理超限设备,成套设备的运输。建立了覆盖所有城市、内陆地区重点城市的区域配送网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门到门的优质运输服务。  内陆联运综合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方式的优点,在保证货物安全按照时间运达目的地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减少运输成本,提高运输周转率,以实现最优化的绩效。  优化匹配运输方式有利于物流运输合理化,有利于做好物流系统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合理组织物品的运输,有利于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能缩短运输时间,加快物流速度;可以节约运力,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还能节约能源,这对缓解我国目前交通运输和能源紧张的情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内陆公共点多式联运(InteriorPointIntermodal,IPI)一种运输方式、运输途径、运输经营人的责任和风险完全与小陆桥运输相同,但集装箱货物运抵内陆主要城市的完整的多式联运。它与OCP,MLB的比较如表所示。 第四方物流现在是一个比较热的概念,理论界和实务届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第四方物流也是争论不清,各有各的看法和意见。对于谁才是第四方物流的主体,作者打算从第四方物流主体需要满足的条件、各种作为第四方物流主体的企业优劣势以及当前第四方物流的主体趋势这三个方面对第四方物流的主体作个比较详尽的描述,以使各位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一、第四方物流主体需满足的条件 要实现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作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而必须满足以下一些条件: 1. 不是生产方和购货方。 这一点是比较明显的,作为生产方和购货方,应该把自己从纷繁的物流中解放出来,不断增强其核心能力,在自己的领域内提高竞争力。 2. 有良好的信息共享平台,在物流参与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物流的运作中会不断产生大量信息,作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需要有各参与者都可以共享的信息平台,才能高效利用各参与者的物流资源。 3. 有足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作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肩负整合所有物流资源的重任,需要有足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以整合所有物流资源。也就是要有集成供应链技术、外包能力、多供应商管理能力、多客户管理能力,且有大批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员。 4. 有区域化、甚至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 地域覆盖和支持能力是体现第四方物流主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物流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覆盖的网点及其支持力度上。 二、各种作为第四方物流主体的企业优劣势分析 当前很多人认为,第三方物流、物流咨询公司、物流信息技术公司作为第四方物流的主体是很有潜力的。到底哪类企业适合做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呢? 这3类企业各有优劣势,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第三方物流 作为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在于物流网点覆盖和支持能力、物流实际运作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多客户管理能力。第三方物流在管理创新能力、组织能力方面处于劣势。 (二)、管理咨询公司 咨询公司的优势主要在于管理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物流管理、控制协调能力以及有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其劣势在于缺乏实际物流运作经验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 (三)、信息技术公司。 作为IT类企业,信息技术公司专业优势非常明显在建立和应用“B2B”物流交易平台、提供及实施物流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方面。但是其劣势也是很显见的,即缺乏物流运作实战经验、物流管理和变革管理能力 第四方物流的前景非常诱人,但是成为第四方物流的门槛也非常的高。美国和欧洲的经验表明,要想进入第四方物流领域,企业必须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已经具备很强的核心能力,并且有能力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很容易的进入其他领域。专家列出了一些成为第四方物流的前提条件。世界水平的供应链策略制定,业务流程再造,技术集成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在集成供应链技术和外包能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业务流程管理和外包的实施方面有一大批富有经验的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员;能够同时管理多个不同的供应商;具有良好的关系管理和组织能力;全球化的地域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对组织变革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管理能力。 三、当前第四方物流主体趋势(第三方物流、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的动态联盟) ACCENTURE在它那篇咨询报告中详细的描述了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同时也宣称自己就是第四方物流的主体。它的这一观点得到了世界很多著名管理咨询公司的认可(比如KPMG、DTT等),这些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都把第四方物流作为它们咨询业务的拓展。此外,一些著名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认为在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另外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自己就是第四方物流的主体。目前有关第四方物流主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管理咨询公司和第三方物流的争论上。 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者认为单个的管理咨询公司、第三方物流和信息技术公司都不足以承担,为顾客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只能是由上述三种企业的动态联盟,也就是多个第三方物流、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的动态联盟。首先,市场中还没有出现能够成为独立组织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单个第三方物流、管理咨询公司、信息技术公司还没有整合整个供应链资源的能力;其次,物流企业总的来说管理能力还是比较落后,要想通过物流企业来组织整个物流的工作,其管理费用将会很高;再者,第四方物流的组织工作需要强大的信息平台作为支撑,而建设这样一个平台其成本很高,单个的管理咨询公司、第三方物流和信息技术公司都没有这个能力和财力。 因此,为顾客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只能是由上述三种企业的动态联盟,也就是多个第三方物流、咨询公司和信息技术公司的动态联盟。这样的动态联盟相比单个的管理咨询公司、第三方物流和信息技术公司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多个第三方物流的结盟将扩大各自原本的经营范围,获得地域性甚至全球性的覆盖能力和支持能力;其次,管理咨询公司的参与将为第四方物流的组织工作带来先进的管理;再者,信息技术公司的参与将为第四方物流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第四,第四方物流主体中各成员企业可以发展各自的核心能力,从而能在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一个厂商的存货需求取决于网络结构和顾客服务期望的水平。从理论上讲,厂商会在设施中储备每一种销售产品。以致力于为每一位顾客服务。但是,因为这种储会增加总成本,而且对厂商来说,也有一定的风险,因而很少有哪种经营作业能承担得起如此耗资的存货义务。存货的目的是要以始终与最低的总成本相一致的最低限度的存货义务来实现所期望的顾客服务。虽然过度的存货可以用来弥补物流网络的基本设计中的不足,但在某种程度上却降低了物流管理的质量,而且,把过度的存货用作向顾客提供的服务,将最终导致更高的物流总成本。 物流战略要以尽可能最低的金融资产维持存货。存货管理的基本目的,是要在满早对顾客所承担的义务的同时实现最大限度的流通量。良好的存货管理政策是基于5个选择性的部署之上的,即顾客细分化、产品要求、运输一体化、时间上的要求,以及竞争表现。现对每一种选择作简短的讨论。 每一个将产品出售给各种顾客的企业都会面临一定范围的交易收益率。从有些顾客中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并有发展潜力,而从另外一些顾客那里却不一定能得到。与顾客做生意的收益率取决于顾客所购买的产品、销售量、价格、所需的增值服务,以及为发展和维持一种正在进展的关系而必须追加的活动。而存货战略就需要把精力集中在满足这类核心顾客的需求上,有效的物流细分化的关键就在于优先安排支持这些核心顾客的存货。 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在其生产线上经历着产量和收益率的重大变化。如果不加限制的话,也许厂商会发现,全部的上市产品中不足20%的产品占全部利润的80%以上。虽然这种所谓的80/20规则或巴雷特原则(Pareto princlple)的现象很普通,但经理们可以避免为执行物流战略和维持良好品种的生产线而产生的过度成本。避免过度成本的关键是要对产品进行现实的评估,区分出哪些产品可获得利润但却是低产量的。出于明显的理由,一个企业会想方设法地对更有利可图的产品提供高度可得性和一致性的交付。然而,对于低赢利性产品给予高水平支持,以便向核心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是必要的。在此要避免的是对于那些由次要的或非核心顾客购买的低赢利性产品承担高水平的服务责任。因此,在展开一项选择性的存货策略时,必须考虑生产线的利润率。许多企业认为,在中心配送仓库里维持慢运输或低利润的产品项目是可取的,而实际的交付表现则可以在收到订单时再根据顾客的重要性程度作出适当的安排。对于核心顾客,可以通过可靠的航空运输提供快速服务,而对于其他的次要顾客的订单,则可以通过较便宜的地面运输交付货物。 在特定的设施中选择哪些种类的产品进行储备,会直接影响到运输表现。绝大多数的运输费率是以具体的装运数量和规模为基础的。因此,在一个仓库里储备充足的产品,以便向某个顾客或地理区域安排统一的装运,也许是良好的策略。这是因为,运输中相应节省的费用往往会抵消,甚至超过为维持存货而增加的费用。 承担快速交付产品的义务以满足顾客的需要,是物流服务的重要驱动力。按时间的需要作出的安排,是想通过提高针对制造或零售顾客的明确需求,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来减少总的存货。如果产品和材料能够迅速交付,就没有必要在制造工厂维持存货。同样地,如果零售店能够迅速得到补给,那么就可以减少在供应链中必须维持的安全储备量。囤积和维持安全储备的方法是要在所需要的时候获悉存货的准确数量。 虽然这种按时间要求作出的规划可以将为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储备的货物减少到绝对小的程度,但是必须将这种节省的费用与其他在对时间敏感的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平衡。例如,如果按时间的需求作出的规划趋向于缩小装运的规模,将会使装运的次数、频率和费用增加。依次地,这会导致更高的运输成本。因此,要有效和高效地作出物流安排,就必须实现交易平衡,在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所期望的顾客服务。 总之,在一个与竞争隔绝的空间里是无法产生存货策略的。实际上,厂商更期望去做的业务是它能否承诺和履行迅速而又——致性的交付。因此,即使这种承担将增加总成本,它也有必要在一个特定的仓库中进行存货定位,以提供物流服务。良好的存货策略可以获得顾客服务优势或抵消其竞争对手当前所享有的实力。不过,在物流系统中存在材料和零部件存货的理由与制成品存货不同。因此,每一种存货以及所承担的水平必须从总成本的角度来观察。对设施、网络、运输,以及存货等决策之间关系的理解是综合物流最基本的原理。 税物流中心一般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组织筹建和申报,由海关总署负责验收和批准设立的海关监管区域。保税物流中心分两类:A型,主要由一家企业投资建设并为该企业自有物流服务。B型,主要由一家或多家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并由两家以上大型物流企业入驻运营的公共保税中心。 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有9项: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检验检测;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商品展示;物流信息处理;口岸;入物流中心出口退税。 保税物流中心的主要作用:一是解决一般贸易出口商品入中心退税问题;二是解决一般贸易进口商品保税问题;三是解决加工贸易中的深加工和结转货物问题。 物流系统概念 : 物流系统是由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并具有使物流总体合理化功能的综合体。物流系统是社会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或组成部分。物流系统和一般系统一样,具有输入、转换及输出三大功能,通过输入和输出使系统与社会环境进行交换,使系统和环境相依而存,而转换则是这个系统带有特点的系统功能。  物流系统特点: 物流系统本来说是客观存在,但一直未为人们所认识,从而未能能动地利用系统的优势。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时间跨度大。 物流系统稳定性较差而动态性较强。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系统范围,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物流系统的复杂性使系统结构要素间有非常强的"背反"现象,常称之为"交替损益"或" 效益背反"现象, 处理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系统总体恶化的结果。   物流系统五大目标: 物流系统目标,也即建立的物流系统所要求具备的能力,一般有五个方面:1、 服务目标。 2、 快速、及时目标。 3、 节约目标。 4、 规模优化目标。 现代物流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到来,发展而发展;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就没有现代物流,两者是相伴相生,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由于信息流、商流、资金流都可以在网上快速实现,决定电子商务系统成功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大、反应快速、成本有效的物流网络。只有应用物流信息技术,完成物流各作业流程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物流信息技术指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作业环节中的应用,包括BarCode(条形码)、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ITS(智能交通系统)等,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迅猛的领域,从数据采集技术到物流信息系统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产业的信息化进程,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了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 叉车驾驶员除应熟悉本叉车的性能结构外,还应掌握装卸工作的基本知识。 一、在良好的路面上,叉车的额定起重为2吨,在较差的道路条件下作业,起重量应适当降低,并降低行驶速度。 二、在装载货物时,应接货物大小来调整货叉的距离,货物的重量应平均的由两货叉分搭,以免偏载或开动的货物向一边滑脱。货叉插入货堆后,叉壁应与货物一面相接触,然后门架后倾,将货叉升起离地面200毫米左右再行驶。 三、严禁高速急转穹行驶,起升或下降货物等,起重架下绝对禁止有人。 四、在超过7°的坡度上运载货物应使货物在坡上的上方。运栽货物行驶时不得作急刹车,以防货物滑出。在搬运大体积货物时,货物挡着视线,叉车应倒车低速行驶。 五、严禁停车后让发动机空转而无人看管,更不允许将货物吊于空中而驾驶员离开驾驶位置。 六、叉车在中途停车,发动机空转时应后倾收回门架,当发动机停车后应使滑架下落,并前倾使货叉着地。 七、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可疑的噪音或不正常的现象,必须立即停车检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排除,在没有排除故障前不得继续作业。 八、工作一天后,应对燃油箱加油,这样不谨可以驱出油箱内的潮气,而且也能防止刹气在夜间凝成的水珠溶于油液中。 九、未经公司领导同意,任何人不得动用叉车。为了提高叉车的使用寿命及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为保持叉车最佳运行状态和各零部正常运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本机器严格地进行定期保养。 每班出车前必须检查以下各处: 一、检查燃油储油量。 二、检查油管、水管、排气管及各附件有无渗漏现象。 三、检查工作油箱的容量是否达到规定的容量。 四、检查车轮螺栓紧固程度及各轮胎气压是否达到规定值。 五、检查转向及制动系统的灵活住和可靠性。 六、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有搭铁,接头是否有松动现象,喇叭、转向灯、制动灯及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工作。 ABC分类管理 ABC classification 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的库存(B类);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 物流配送是现代流通业的一种经营方式。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的过程。在物的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它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活动。 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里,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用,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物流与配送关系紧密,在具体活动中往往交结在一起,为此人们习常把物流配送连在一起表述。 运输成本是指企业对原材料在制品以及成品的所有运输活动所造成的费用,包括直接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为降低物流总成本需要严格控制在运输方面的开支,加强对运输的经济核算。 什么是高端物流?   ――目前,还各有各的说法?   李芏魏(中国物流策划研究院副院长)等认为:狭义解释是“物品价值相对比较贵重,物品运输要求比较严格,物流的特殊性需要特殊器材或有特殊限制或特殊服务要求以及特种技术服务或采用高科技手段等因素的物流活动”。广义解释是“物流过程中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物流一体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条,是一个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物流集成系统。具有“高附加值,高效益,高时效、高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本,高开放度产业带动力,低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低污染”等“六高两低”特征,它体现了物流系统的核心,使物流业在各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王之泰(现任北京物资学院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北京现代贯通物流研究所名誉所长)对高端物流描述如下:“高端物流,现实的存在,发展的探索”,以“系统化”为特征,以“网络化、信息系统和管理运行机制”为外延,以“规模、装备、设施的数量和水平”为外延表象。   王建明(广西玉柴机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认为:“高端物流是现代物流业的核心”,其高端不仅是“价格高端”和“硬件设施高端”,而是包括物流管理服务在内的“高端”。   张卓(山东荣庆物流总经理张卓)认为:“高端物流在某种程度上代表高质量的专业服务,高利润,高附加值,高技术标准,高效率和高效益,但是也具有高风险”。   杜文龙(大连大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研究所教授、副所长)认为:高端物流是建立在高端产品上的一种物流服务,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标准、高效率和效益的特征。   杜文龙《高端物流初探》:相对我国现阶段来讲,可以把高端物流理解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和传统的、一般的仓储、运输有区别,有较高要求的物流。这种理解的高端物流范围比较广,标准也没那么高,只要物流服务和物流服务对象和一般情况相比较,存在特殊的要求和标准,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为高端物流,如冷链物流,要求必须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液态以及散装物资的物流,要求有特殊的载体和储运方式等,这种界定的高端物流普遍存在,称之为广义的高端物流;二是狭义的高端物流,具备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手段,具有包装、流通加工等多种物流服务功能,在商品物流过程中,除商品的时空变化外,还在可以规格、外形、使用方式、保存周期、存放方式等方面改变商品性状,从而提高商品附加值的物流服务。我们把这种物流成为狭义的高端物流,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具备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即具有成熟的信息和物流业务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信息传递和处理,进行决策;二是产品在物流服务过程中,自身性状发生了人为改变,并带来产品增值。这就要求物流过程中除了仓储和运输,必须还有其他服务内容,是一种综合复杂的物流服务。   单元庄(朝华管理学院院长)认为:高端物流园是物流园区创新元素的大本营,是高端物流运作的空间平台,是高端物流企业集聚的依托载体。   高端物流产业园是物流园区创新元素的大本营,物流园区发展也需要有新的突破。高端物流产业园和物流园区将彼此互动,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创造一个最优的发展环境,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在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与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技术路线这一问题上,所谓“首先做正确的事”,就是首先依据园区的要素结构、基本功能、比较优势及潜在风险等的系统分析,明确进行规划设计与系统评价的方向与重点;其次是依据规划设计与系统评价的方向与重点,确定规划设计的具体程序、技术路线,并进行技术分析与系统设计,即所谓“正确地做事”。   高端物流产生的背景: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互联网的应用,三是市场化需求,四是价值链的表现。高端物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高端物流可理解为:“物品价值相对比较高,物品运输要求比较严格,物流的特殊性需要特殊器材或有特殊限制或特殊服务要求以及特种技术服务或采用高科技手段等因素的物流活动。”而广义的高端物流可以概括为:“物流过程中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物流一体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条,是一个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物流集成系统。包含:物流策划与供应链的管理咨询服务;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设计;物流与供应链实施与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的运作与管理;全球化的网络服务;物流信息化及信息网络服务;供应链上多个环节的资源整合服务;物流的特殊服务。”   高端物流区别于普通物流的地方在于:   (1)从对象上看:高端物流服务的目标是高端领域,是为现代高端产业着想的。因为高端物流要求较高、较复杂资金投入比较大,而高端产业附加值高。相对而言,普通物流服务层次更低,是对物流没有特殊要求的一般商品的物流。   (2)从服务上看:高端物流服务质量更高,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更强。高端物流引进了一体化概念,保证了敏捷的应变反应,保证了最快的速度和所有最新技术和科技手段的服务。   (3)从要求上看:高端物流需要使用特殊器材、特殊工艺、特殊技术、特殊服务、特殊人才和高层次的管理思想等。因此在我国现在能够提供高端物流的企业少之又少,而普通的物流企业则数量众多。   (4)从目标上看:高端物流保证了时效性,在高质量的服务中所获得竞争优势,以最快速度、最佳时间、最优组合完成商品化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通领域的转移过程,同时也为高端物流服务商带来丰厚的利润。 物流战略 logistics strategy 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 物流战略管理 logistics strategy management 物流组织根据已制定的物流战略,付诸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仓库管理 warehouse management 对库存物品和仓库设施及其布局等进行规划、控制的活动。 仓库布局 warehouse layout 在一定区域或库区内,对仓库的数量、规模、地理位置和仓库设施、道路等各要素进行科学规划和总体设计。 库存控制 inventory control 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使库存物品的数量最少进行的有效管理的技术经济措施。 经济订货批量 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 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保管仓储成本核算,以实现总库存成本最低的最佳订货量。 定量订货方式 fixed-quantity system (FQS) 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的最低的库存数量(订货点)时,按规定数量(一般以经济订货批量为标准)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 定期订货方式 fixed-quantity system (FIS) 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间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管理方式。 ABC分类管理 ABC classification 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与控制。 电子订货系统 Electronic order system (EOS) 不同组织间利用通讯网络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方式进行订货作业与订货信息交换的体系。 准时制 just in time (JIT) 在精确测定生产各工艺环节作业效率的前提下按订单准确的计划,消除一切无效作业与浪费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 准时制物流 just-in-time logistics 一种建立在JIT管理理念基础上的现代物流方式。 零库存技术 zero-inventory logistics 在生产与流通领域按照JIT组织物资供应,使整个过程库存最小化的技术的总称。 物流成本管理 logistics cost control 对物流相关费用进行的计划、协调与控制。 物料需要计划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 一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的物资计划管理模式。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品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品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品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 6.16 制造资源计划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 II) 从整体最优的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各种制造资源和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实行合理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达到既能连续均衡生产,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物品的库存量,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管理方法。 配送需要计划 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 planning (DRP) 一种既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物流资源配置费用最省的计划方法,是MRP原理与方法在物品配送中的运用。
  • 上一页1 2 下一页